环保论文5000字

经过长期的斗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二合一、二合一的任务。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内涵:一是需要,即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特别优先考虑基本需求;二是限制,即人类的发展和需求要受到地球资源承载能力的限制,通过人类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活动来协调和制约发展,限制环境满足眼前和未来需求的能力,以适应自然环境容量。

没有限制的发展是无法持续的。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人类对环境和资源可持续能力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来自于环保。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持续生存,人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一直在争夺高速经济发展,通过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维持较高的消费水平。

虽然工业生产增长了几十倍,但各国都存在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发展不平衡等社会矛盾。

可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思想,不仅涉及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通过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和谐。

可持续发展就是把自然界中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普遍规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类和自然环境系统中。

满足人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

要求人类在资源消耗最小化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物质能量的转化率在系统内部相互协调的条件下达到最佳效果,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使用,以减轻自然负荷,保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

环境往往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反映了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日益加深。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

其主要功能是:(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资源。

环境是人类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也是各种生物生存的基本和重要条件。

人类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从自然地理环境出发,利用土地资源生产粮食,从而产生一系列经济活动。

因此,环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

当人类对资源需求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就很难维持和持续发展。

(2)消耗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一些一时用不上的副产品会排放到环境中,成为废物。

然而,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物,并将其返回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中。

当废物排放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就会下降。

(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

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

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也是人们健康幸福生活的需要。

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许多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其原因既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

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1)初级环境问题称为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引起的,没有或很少涉及人为因素。

这种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自然积累,或者主要是在自然力的控制下,人们失去了控制能力,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这些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和干旱。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白天预防和减少损害。

(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次生环境问题。

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造成的环境衰退问题和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1)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

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以及由此衍生的相关环境效应,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环境破坏主要是人类活动违反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采自然资源造成的。

森林覆盖率因过度砍伐而锐减,草地因过度放牧而退化,许多动物物种因滥杀而濒临灭绝,农田面积因盲目占地而减少,森林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造成地面沉降,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破坏地质结构和景观。

(2)环境污染和干扰。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素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和转化,改变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主要是指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质量退化。

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能量进入环境,对人类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焦虑和广泛关注,是因为它不仅影响当代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威胁到后代人的生存。

这必须与鼓励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它不仅重视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求交付的质量提高效率,节能,减少浪费,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它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使物种的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

它旨在消除贫困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它应该适应社会进步。

虽然未来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可能与我们不同,但作为人类,必须首先满足自己的一些基本需求(比如干净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因此,在分配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时,我们必须用代际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

我们不仅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健康的生态环境。

3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如果一个文明把掠夺和征服自然作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就不可避免;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危机,并不是源于科技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

与过去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拥有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环境危机就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实力的背景下产生的。

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纯粹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意味着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意味着忽视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置于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背景下。

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好和稳定。

无论从全球范围还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阶段。

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我们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的关系,当代人与当代人的关系。

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改变人类目前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发展不能局限于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

发展应该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环境宣言》是在1972人类环境大会上通过的,或者说是人类环境保护的一个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

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只有突破狭隘的环境观,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

当代人能否公平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和收益,建立一套激励人们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不能实现某种最起码的正义,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的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和每个人的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我们共同的未来”特别重视满足穷人的基本需求。

这是因为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贫穷就是这种权利的剥夺,使得人类行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

与此同时,贫困和环境破坏往往互为因果。

因此,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保护环境。

人们有权利用自然,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的基本秩序为限;人们也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维护自然规律的稳定,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对自然给予相应的补偿。

当然,这样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而可持续发展则是针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的现实。

事实上,人类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

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类开发自然的方式和深度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在改变自然资源物质形态的同时,人们应该给自然提供更多的补偿,以恢复自然的正常状态。

使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