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论文目录

一、问题陈述

在本次社会调查活动中,我们小组选择研究大学生的消费意识,主要研究大学生对名牌的消费意识、名牌产品在大学生消费中的比重、大学生名牌消费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媒体的影响,从关于行为的事实、关于态度的感性、关于个人身份的事实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特别是,我们的研究不同于传统观点。我们的研究只是从大学生名牌消费的客观现象来研究上述问题,而不是像传统观点那样研究大学生名牌消费的心理问题。因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名牌消费已经不能算是炫耀性的奢侈品消费了。名牌所代表的品牌效应和品牌文化对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善于把握时尚、爱追求名牌的年轻人,我们不能还像以前一样认为他们在进行非理性、不健康的消费,而应该从事实出发,理性、批判地看待这个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名牌消费

二。活动过程

1.讨论社会调查的主题,最终确定为大学生消费问题。

2.选择调查角度,设计调查问卷(见附录)。

3.发放并回收问卷(* * *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4份)。

4.统计调查数据

5.从各个角度分析。

三。数据分析(见附录)

1.从问卷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名牌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其中只有6.3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名牌产品一无所知。但也可以看出,认为自己了解名牌产品的人和认为自己不了解的人比例接近。

2.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知名品牌的了解来自于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可以反映出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3.***有71.11%的大学生在购买名牌产品时选择“一般”或“有时”,说明名牌产品在大学生中的知名度较高,但有21.1%的大学生选择“极少数”。

4.从消费领域来看,大部分大学生集中在服装、数码产品、化妆品等方面,占比分别为26.51%、19.23%和13.65%,其他如体育用品、鞋包、食品等也有一定比例,而在学习用品和配饰上的支出相对较少。

5.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55.32%的大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购买名牌产品或普通产品,可见大学生名牌消费理性的一面;面对名牌产品和普通产品,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购买名牌产品。

6.在购买名牌产品的原因中,55.10%的大学生认为名牌产品质量有保障,20.41%的大学生认为名牌产品的款式和种类更时尚,只有8.84%的大学生认为名牌产品比非名牌产品好,65.438+0.36%的大学生认为大家都用名牌产品,自己不用丢脸。这一结果打破了大学生名牌消费只是由他们的炫耀和从众心理造成的传统观念,可以看出更多的大学生名牌消费是基于现实心理和个人需求。

7.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40.43%来自华南,13.83%来自华东,大部分来自沿海地区。由此,虽然不能下断言,但基本可以推断,与传统观念不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并不完全迷恋名牌,他们的消费趋于理性。

8.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73.4%的人每月共消费500~1000元,比较正常。每月花费超过1500元的仅占4.26%。

9.在对名牌产品占消费比重的调查中,大部分集中在0~60%。

四。调查的结果

对于大学生消费名牌现象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消费者意识正在改变。

这里有一个萌芽阶段。随着大学生接触人和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他们的消费意识也在萌芽。无处不在的广告和商店不断地向这些观众辐射他们的影响力。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说,很多东西在上大学之前就可以让父母给买了,不用事事亲力亲为,省心。而“财权”的自由却是最大化的,前所未有的,不需要他们的父母进入大学环境。抛开必要的生活开销,钱会产生消费的欲望,消费者会想买名牌。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释放邪恶产权的过程,还伴随着消费意识的形成——一件商品值多少钱,需要多少钱,衡量一件商品价值的标准是什么,是买名牌还是买普通品牌...

如果消费者面对两种同样质量的商品,一种是知名的名牌商品,一种是鲜为人知的普通品牌,他会如何做出选择?有些人不在乎名牌的区别,但在其他情况下,消费者肯定会首先关注名牌。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作为吉利的一个品牌,和吉利汽车一起参加了车展。可以预测,乘客云的车位肯定不是吉利的,而是沃尔沃的(虽然吉利收购后已经拥有了沃尔沃的技术)。这是因为名牌会产生名牌效应,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名牌商品历史悠久,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是国家认证的驰名商标,有的是国外大公司。名牌公司都是在市场经济滚滚洪流中发展出来的恶。他们的强大离不开他们的成功运营,他们的商标也是消费者眼中价值和品质的保证。

大学生很热衷。当他们看到周围的人在使用名牌商品,看到层出不穷的广告和繁忙邪恶的商圈时,他们会立即捕捉到这些信息。知道名牌的大学生会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年级的提高会有一定比例的增长。更多的了解让更多的大学生成为潜在的消费者。买名牌什么合适,什么不需要太多?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意识相当理性,这也反映了年轻人独特的消费需求。名牌产品的优点是质量好,款式新颖,时尚,这是大学生在选择名牌时的想法。此外,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原因。国内大部分人崇洋媚外,大学生也不免有这种通病。所以我一直觉得国外的名牌比国内的普通品牌好,大学生为了追求心理平衡只能陆续买国外的名牌。

数据显示,大学生在购买衣服、数码产品和化妆品时,比其他种类的商品更容易选择名牌。选择名牌服装,因为大学生不仅追求品质和舒适,也追求时尚,名牌产品在这方面有优势;数码产品选择名牌,因为在数码行业,名牌几乎是质量的保证,数码产品价格昂贵,所以大学生购买数码产品只能谨慎,不敢轻信陌生品牌;选择名牌化妆品是因为名牌产品效果好,更重要的是名牌产品能保证对人体无害。其实用非品牌名也不一定不好。非知名品牌缺乏的是细节表达,产销环节不完善。一旦形成信任危机,市场就会逐渐萎缩。如果非名牌也能做得和名牌一样好,那么假以时日,非名牌也会成长为名牌,海尔电器就是一个例子,这也是一些大学生选择非名牌的逻辑。

2.名牌商品的普及,大学生消费名牌商品的比例不低。

70%的大学生“有时”会购买名牌产品,名牌产品离我们并不遥远。有的大学生家境殷实,“不挑最好的,只挑最贵的”;有的大学生家境贫寒,只能选择最普通的商品;大学生大多来自小康家庭,有能力购买名牌,但不是无限的。他们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消费水平,名牌产品的效用水平和价格水平。大部分大学生都会理性对待名牌产品的消费。但是,还有一个现象。有些大学生没有名牌就自卑。这种用名牌填充自己内心自卑的心理,只会形成恶性攀比,增加家庭负担。

在同类商品中,名牌产品的价格会相对较高,因为是名牌,公司高管有理由相信人们在定价时愿意为自己的品牌支付这一额外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更喜欢名牌。但是,如果大学生认为多花的钱不值得,名牌产品和非名牌产品没有区别,或者名牌产品的价格负担不起,他们就会选择非名牌。但不代表名牌产品就一定很贵。名牌产品也搞亲民、打折,价格可能不会比普通商品高太多。此外,名牌产品有良好的配套服务和完善的售后保障,也成为大学生权衡的重要因素。这两种内部评估都是有益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这是正常的。但由于大学生自己的收入大部分来自父母,“花自己的钱也无妨”,面对较高的物价,大学生可能会表现出过度的冷漠。

3.大学生名牌消费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沿海地区的大学生更喜欢名牌产品。在经济发达地区,贸易频繁,店铺遍地,各种资本充分流动,自然会有更多的名牌商品展现给更多的消费者。这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感受和购买名牌提供了大环境。试想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的大学生,常年往返于CBD,看着世界顶级品牌,自然会产生追别人的想法。

文化环境的差异成为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思想更开放,受商品意识影响更深。尤其是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直走在经贸的前列。全球化的浪潮和资本主义的海风给那里的人们带来了不同于当地文化的清新气息。经济发展也决定了人们意识的改变,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成为一种主流。通常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保守简单,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正好相反。一个上海的大学生和一个新疆的大学生肯定不一样。上海充满了洋气,浓厚的小资气息。时装店和大型商厦比比皆是,在这里小资宁愿买个4位数的牌子也不吃饭。这就是上海大学生生活的那种文化,对名牌的态度也可见一斑。反观新疆的大学生,或许他们只是追求简单的大方和安逸。

4.大学生名牌消费与媒体的关系

当今社会有无数的信息媒介,如报纸、电话、电视、互联网、广播和杂志...各类媒体都在积极传递各种商品的信息,其中名牌往往占据媒体的制高点。

在特定消费群体的某类杂志、刊物上做广告,大范围撒网,占据报纸整版和城市主要街道的巨型广告牌,都是名牌产品吸引消费者眼球的王牌。大学生当然逃不过这个名牌产品的精心重围。

名牌产品愿意大规模投入宣传和广告,从而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影响力。这样,大学生看到身边大张旗鼓夸张宣传的名牌产品也就不足为奇了。名牌商品之所以能占领市场,是因为他们懂得为自己造势。比如匡威的爱噪音活动,以品牌的名义邀请乐队全国巡演。匡威的鞋子涂鸦活动聚集了一大群涂鸦爱好者一起玩,吸引了无数眼球,其中当然少不了年轻有活力的大学生。在知名品牌的官网,有品牌活动的最新消息,有全球门店的地址,有产品展示,有季度专题介绍。网站设计精美,信息齐全,自然让大学生更加关注,最终形成消费。这就是名牌强大的管理和销售策略,形成了持久而强大的吸引力。

动词 (verb的缩写)建议和启示

1.个人——培养“财商”,树立科学理财观念。

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将开始努力学习以适应社会,消费的模仿趋势越来越明显。学会像社会人一样参加社交活动,学会穿白领的衣服等。,随之而来的是攀比心理。家境好的可能会越来越追求名牌,家境相对差的可能会有自卑心理,创造条件尽量追求名牌。这种为了追求名牌而追求名牌的行为,使名牌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成为不健康消费行为的表现。理性的消费观可以帮助我们认清需求和价值,做到现实消费。

2.学校——加强大学生消费观的引导和教育,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

面对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教育的误区,作为学校应该积极加入到倡导、宣传、教育新消费运动的队伍中来,重视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和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观念的引导。通过开展消费讲座、新消费运动知识竞赛、成立消费者协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向大学生倡导新的消费理念、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

3.社会——倡导正确的消费意识,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的大力推广,人际交往的日益复杂,使得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烦恼。在大学生名牌消费问题上,公众不应该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而应该以实际行动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从政府到舆论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不及物动词活动摘要

团队成员第一次做类似的调查、分析和报告,所以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比如问卷的设计、发放、数据统计等。

编辑在设计问卷时,忽略了将具体内容附加到关于“来自地区”的问题中,导致部分同学在填写第七题时产生了疑问。参与问卷调查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女生,所以调查结果难免会有偏差。而且问卷问题的设计也会出现错误,没有完全反映调查者想要调查的问题。

但我们还是在努力实现突破,不是从大学生对名牌的执念这种传统观点的主观问题出发,而是试图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而且,结果也让我们欣慰。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大学生选择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开始科学理财、理性消费,打破人们一直认为80后、9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偏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向世界展示自己成熟理性的一面,这也是我们这次社会调查最成功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