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对许多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也是困难的。大多数学生数学成绩差是因为他们对数学缺乏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使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参与,积极探索。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他们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问题和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进入“怒”“悲”的境界。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影响。比如在学习交换律的时候,让学生自主探索寻找加法(或乘法)的公式,使这些公式的相似之处只是加号(或乘号)两边的代数式,它们的和(积)不变。然后问学生减法(或除法)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如果想在减法(或除法)中应用这个规律,应该怎么做?
所以老师的教学方法在于启蒙。精彩的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在讲授数学知识时,要注意把知识点放到相应的实际问题背景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比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定理的时候,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三角形的纸板,把三个角剪成直角,抓住机会做一个点。学生会发现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的规律,会愉快地学习,牢牢记住。
初三讲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时,我们做了一组幻灯片,结合物理知识,应用了运动学的观点。在幕布上,一个圆逐渐向另一个圆靠近,两个圆从外到外,再到相交、内到内,让学生找到两个圆之间的五种位置关系,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难度,减轻了负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3)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延缓学习进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营造了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去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享受成功的快乐的同时,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老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力量,它能不时地促进学习的欲望。请记住,无论如何,不要让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没有这种力量,任何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无济于事。”说教十次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表扬十次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渴望进步和成功。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递进的层次,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挫败感,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注意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学习的氛围,在每一个教学层面都做到快速反馈、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题目要“有针对性”,不要搞“题海战术”。
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适当的练习,才能夯实基础,形成能力。编写习题的原则是符合课程标准,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习题,力求是概念性的习题,体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利用问题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充分注意问题组的梯度,控制难度和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跑题,不稀奇。在习题的形式上,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可以开发一些巩固概念、暴露问题、解决多重问题、解决多重问题的习题。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和错误,有的会失去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点评。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然后老师会给学生一些类似的题目再练习一遍,让学生从失败中找到成功,让他们在每堂课上都能学到一点新知识,取得一点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看到自己的价值。通过这种实践,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享受成功的快乐。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放心学习。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很难,对学习缺乏信心。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及其实际水平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1)灵活运用教材,消除两极分化
新教材中摒弃了一些难懂的概念和公式,如乘法公式中的立方和(差)公式;因式分解中的群分解法和交叉乘法:二次方程中根和系数的关系;降低了证明平面几何的难度。我们不应该去挖掘和解释这些已经保存下来的难懂的知识。对于课本上难懂的概念,不要强加给学生,而是采取层层突破的方法,让大规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册代数表达式,它的概念很多,包括单项式、多项式等八个相关概念。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在这门课上很难掌握这八个概念。可以用以下步骤分解教学难点:(1)概念形成教学。思考并回答问题:-3x,ab?这些代数表达式,-xy,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共同特征?先有个体独立思考,再有群体交流观点,初步形成单项的概念,进而产生单项及相关概念。用同样的方法教多项式概念。(2)设计梯度练习,突破难点。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直接应用;二是开放性问题:学生按要求设计一个单项或多项式,分组交流;三是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代数表达式,指出是单项还是多项式,应用这八个概念。(3)个别指导,课外补课。一些学困生从作业的反馈和老师的个别指导中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这些都体现了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和对学习情况的准确把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标准的理解,不仅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反馈中感受,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防止两极分化。
(2)改变方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备课、讲课、学生听课。课堂上的主动权大多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占据了整个课堂,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为不利。只有将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备课前,教师不仅要根据课文和教学参考拟定本节课应涉及的知识点和问题设计,还要考虑学生在预习作业中反映的有价值的问题来备课。当老师在课堂上参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时,学生自然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第二,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能力。“学习始于思考,思考源于怀疑”,但传统教学让学生在“不怀疑”的状态下被动接受,思维被束缚在教学圈里,个性被压抑。所以老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有疑惑就有思考,就有收获。你会对“疑惑”产生兴趣,在“思考”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老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质疑,而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思维中捕捉灵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和动力。
(3)学会评价学生。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过于注重结果,即形成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这必然导致教学中教学评价重心的偏离,从而大大降低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索。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和天性被扼杀,个性发展被破坏,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不要用同一个标准评价所有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无拘无束。老师要知道,创造力只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是教不来的,但是教育不当就足以把创造力扼杀在萌芽状态。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所有学生都要以“生态”的方式存在。老师没有理由批评他们的学生。
第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些后进生在数学上花了很多时间,但学习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是没学好规律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自己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1)教学生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它更重要”。可见,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所感悟,才能有所创新。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造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努力保护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比如,在学习“连接两点的所有直线中线段最短”这一公理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从上海到广州,坐火车的距离一般约为1811米,坐船的距离约为1690米,坐飞机的距离只有1200米左右。学生认真阅读后,老师可以引导他们提出;“为什么三个行程不一样?飞机最短的航程是多少?”然后引导学生抽象问题,寻找并得到公理内容,再启发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应用这个公理的例子。教师构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培养质疑的勇气,善于提问,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
(2)教会学生学会“参与”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维方法,获得自我表现和主动发展的机会,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健全的人格。学生参与教学应着眼于所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抽象和完善的全过程。比如在“直角三角形同余的判定”的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尝试:(1)学生开始练习尺子作图:已知线段A和c(c & gt;a)使△AB = c;,使得∠C = 90°,直角边CB=a,斜边AB = C;(2)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满足上述条件的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否唯一或形状大小是否唯一;(3)小组讨论与思考:为什么两条边相等且其中一条对角线对应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但当其中一条的对角线为直角时,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摆脱困惑,认识数学,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3)教会学生学会“感知”
学贵在悟性,悟性是学习的高境界,但学生的感知能力不是天生的,这与我们的培养密切相关。比如在讲授“弦切角”这一节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弦切角的三种不同情况。通过图形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思考和感受这三种不同的情况,欣赏和体会特殊弦切角的证明方法。培养学生的“感知”有很多方法和手段。只要老师平时多关注一个细节,按照指导去做,就可以相信它会给数学教学增添活力和灵性。
第四,建立民主、和谐、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与认知过程有关,任何认知过程都伴随着这种感觉。初中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与其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理性地认为一门学科不重要,学不好。他们经常放弃学习一门学科,因为他们不喜欢当老师。作为师生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仅老师愿意“教”,学生也愿意“学”,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放下架子,不仅要做关心学生的朋友,更要做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双向导。因此,教师要多花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敬”你,“畏”你,“敬”才能做到爱屋及乌,“畏”才能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要给予热情的指导,真诚的帮助,多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多一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来树立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这就要求师生之间有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相互敞开心扉,激发情感的激动。
(2)善用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言语、行为、品位、人格是影响学生发展成长的关键因素。教学是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的。有时候一个恰当的比喻,一句富有哲理的话,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都会像童话里的魔杖一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带领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对数学的激情和广博的知识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这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兴趣、进行高效教学的前提。教育的现实呼唤教师改变以往的态度,学会倾听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学会与学生沟通,学会相互交流。学生自然会“相信老师”,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及时培养和训练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观察、思考、独立分析、归纳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发展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和提高数学质量有很大关系。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教学中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