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童

童(1935-1997),男,汉族,湖南宁乡人。考古学家,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考古学专业。他曾在四川大学峨眉电影制片厂和美国匹兹堡大学担任教授。四川CPPCC常委,中国科学文学委员会主席。1957年发表第一部作品,1960年开始科幻、科普创作。他的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被评价为中国科幻强调文学体裁的代表作。它获得了许多奖项,并在1980年代早期被拍成电影,成为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童于1935年8月27日出生于湖南宁乡。抗日战争后,他的父亲在湖南大学任教,而童则进入了诚志小学。

1947,童考入长沙市雅礼中学。调皮的他曾经装鬼吓人,爬到小伙伴的肩膀上,头上套着白床单,晚上出现在校园里,把同学们吓得彻头彻尾。从65438到0956,童的父亲被调到成都电信工程学院,他的家人也搬到了成都。童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

从65438年到0957年,童在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期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65438-0957在红领巾第7期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我的启蒙老师》。1959年写了自己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五万年前的客人,发表在1960的《青年文艺》第三期。1959年夏,童跟随四川大学著名考古学家冯教授考察了四川忠县巡井沟新石器时代遗址。

1960年发表了《古峡中的雾》青年大学生作品。这部作品一出版,就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古峡出雾》的出版几乎改变了童的命运,使他走上了职业文学工作者的道路。

1961年,毕业于通大学。毕业后在E电影厂做编剧。他到E电影厂工作后,开始改编《古峡之雾》的剧本。在改编完成之前,四川大学把他送回学校,担任冯教授的研究助理。从此,他开始在考古和文学领域自由漫游,过着两个工作领域的“两栖人”的生活。从65438年到0967年,童直到粉碎“四人帮”才得以继续写作。与他彻底断绝关系的文艺界人士迅速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有的想重印他过去的作品,有的让他写一些新作。1963曾与他合作改编电影文学剧本《古峡之雾》的姬神,刚刚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恢复工作,立即写信鼓励他继续电影文学创作。1978年5月,赴上海参加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会见了他所敬仰的、郑、叶永烈、肖健恒、刘厚义、周国兴、等科普作家。抢劫后再次见面,他和作家们都很兴奋,见到* * *为繁荣中国科学和文学创作作出贡献。童重新拿起笔,以比以往更强烈的意识和责任感投入到创作中。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后,他改写了《古峡之雾》和《珊瑚岛上的死光》,并在姬神的帮助下改编成电影剧本。他还写过科幻小说,如《雪山魔笛》、《追踪恐龙的人》、《宇航员归来》和《惠惠的小伙伴》。

1963年,童的科幻小说《山湖岛上的死光》于1978年出版,在全国引起轰动,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随即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受到正统文学乃至整个社会的喝彩,张开双臂热烈拥抱。就是这部作品,被资深科幻评论家评价为中国科幻强调文学体裁的代表作。后来这部小说还被改编成了漫画和广播剧,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虽然,童郑恩对他的小说评价不高。他认为这部作品受到社会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十年浩劫之后文艺界一片空白,他的有趣的作品正好满足了人民填补精神空白的需求,就像一个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吃一碗茶,让米饭变香一样。但他却因此大受鼓舞,决心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来回报爱他的人。65438年至0980年童访美始末。在过去,考古学家往往依靠经验和记忆来艰难地拼凑破碎的龟甲。假设我们用甲骨文拼凑出来的一些规律做一个程序,做成软件,输入电脑,缀合的速度会快很多。于是童请了两个搞计算机的朋友,编了一个龟甲拼装程序,输入计算机。初步结果是成功的:计算机组装龟甲的成功率在40%左右,超过了美国教授。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大洋彼岸教授的注意。于是,他邀请童尽快访美,相互学习。正是对生理学的关注导致了童的新发现。童在他著名的考古学论文《论早期钢鼓》中,不仅论证了早期铜鼓起源于滇东高原普辽系的一个农业民族,而且否定了铜鼓起源于越南的理论,并对铜鼓神秘的功能作出了科学的解释。由于铜鼓有节奏的声音具有某种神秘的刺激作用,铜鼓流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崇拜心理,铜鼓成为权威的象征,用于祭祀和战争中,以震慑和号召群众。这不是迷信,因为人类学家发现,一定频率的有节奏的鼓声会引起参加节日的人的异常情绪和行为,如自恋、幻觉、身体异常扭曲甚至抽搐。人类学家还没有回答为什么这种鼓声会引起异常的感觉和动作。童注意到生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回答了这个问题。事实证明,物理现实证明,有节奏的声音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人的基本脑电波平均频率为每秒八到十三个周期,所以当鼓的频率为每秒7到9拍时,人会明显表现出异常的动作。所以鼓声的神秘刺激是因为鼓声的频率与人类脑电波的平均频率一致。

涉猎其他科学知识,长期在社会上观察和写作,帮助一个考古学家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在童的学术活动中不是一两个例子。同样,一个考古学家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一个科普作家,这在童的两栖人生中并不少见。二十多年来,童和他从小崇拜的徐霞客一样,走遍了全国。大江南北,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寻幽访古的足迹。他两次翻越中国西南最雄伟的横断山脉,途经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到达雅鲁藏布江。雪峰和深谷充满了大自然的魅力。祖国山河的壮美,历史的辉煌,让他深深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后代而自豪。在考古调查和发掘中,他有机会自然地接触群众,不是去“体验”生活,而是“参与”生活。他曾经无数次蹲在壁炉旁,和藏族同胞喝青稞酒,和羌族同胞喝咱酒,和彝族同胞喝包谷酒,听他们唱出开天辟地的神话,古老的传说,旧社会骇人听闻的苦难,四人帮时代新的压迫和生活的艰辛。此时,童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体会到了他们朴实真挚的感情。这些都构成了他创作的不竭源泉。1991年,童去美国讲学,后移居美国。在美国期间,他在多所大学担任教授,成为美国著名的教授之一。在此期间,童多次回国,关心祖国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创作。每次回国,他都会和四川科普作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让与会者念念不忘。他在世时最后一次回国,和哥哥恩文、作者聚了2天,谈得很好。他说他在努力创作侦探科幻小说,他买了各种武器亲自体验枪战。谁知,这却成了永远。今年4月,童因患肝病在美国住院,因肝脏置换手术失败而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