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是如何研发出杂交水稻的?
研究杂交水稻,首先要找到自然界中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袁隆平认为,自然界既然有天然杂交水稻,就一定有天然雄性不育株。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必须在水稻开花的时候,深入稻田的海洋,一株一株地寻找。
1964年6月至1965年7月,袁隆平和妻子邓哲走遍了安江农校和附近生产队的所有稻田,最终发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两年春秋两季的艰苦试验,袁隆平对这两年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写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雄性不育》,发表在1966第4期《科学通报》上,引起了国家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1970年,袁隆平及其助手李碧湖、冯克善在海南发现了一种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我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1号B”,次年育成第一个强优组合“南优2号”,并研究了一整套制种技术。
1986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两系法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一系法利用远缘杂种优势”的战略设想。被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扩展数据
袁隆平的主要贡献
1,袁隆平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他在第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育》中提出:“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先要利用雄性不育”。
他的理论和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2.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杂交水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首先提出了“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最终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1973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化”。
二是育成了具有较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广泛应用于生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三是突破了制种关口。据前人研究,水稻异交率仅为2.4%,杂交一代种子产量极低,远达不到生产要求。国际水稻研究所在1971开始研究,1973放弃,因为当时研究所没有人相信它能解决种子生产的问题。但袁隆平带领的课题组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种子产量逐步提高,目前亩产已达到300多公斤。
人民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坎坷人生
人民网-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