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的特点

日本建筑的特点

在世界建筑发展的浪潮中,日本建筑无疑是引人注目的。日本当代建筑作为经济、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创造了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日本当代的文学、艺术、音乐似乎都没有达到日本当代建筑那么高的成就。中国建筑界一直关注着日本建筑界的发展趋势,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马院士的《论日本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版)是这一领域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筑随笔》包括《日本建筑文化的简要分析――吸收与创造》和《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等颇有分量的长篇论文,以及对葛覃贤三、黑川张继和日本女性建筑师的专题研究,还有《日本的田野博物馆》、《日本的凯里宫及其翻修》、《日本的乡村景观》、《赖特与日本》等问题。内容非常丰富,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当然是作者对日本现代建筑的步伐和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阐述。马认为:日本有着鲜明而浓厚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而独特的建筑观,同时也有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创作方法上,日本有很多理论和流派。比如老一代建筑师藤吾村野,一直与现代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葛覃贤三则一直致力于日本的现代建筑运动,使其逐渐在日本建筑界占据主导地位;矶崎新的视觉语言是在世界的语境中找出他认为合适的语言;黑川张继想表达东洋思想中的现代日本主题;安藤忠雄最简洁的清水混凝土质感体现了低技能——高手工技能。这些建筑师的立场和方法各不相同,主要观点有三种:一种是研究提炼日本的特色,然后用现代方法实现。二是追求“无形”的普遍性,即如何以一种模棱两可的形式表达日本的精神。第三种是新的妥协方法,但有时候一看就完全是日式风格,而且只是表面内容。在实际创作中,日本建筑师常常在这些观点之间摇摆、犹豫,试图寻找新的结合点和新的出路。

本书讨论的“日本建筑的国际化”也是读者感兴趣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泡沫经济”,出现了短暂的建筑热潮。外国建筑师尤其是欧美建筑师大量涌入日本建筑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日本建筑史学家铃木博的话)。在本书中,马论述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并分析了深刻的外部和内部原因。从世界级大师到后起之秀,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从欧洲到美国,最引人注目的大师,如美国的格雷夫斯、彼得·艾森曼、曲密和贝聿铭,英国的福斯特、罗杰斯和斯特林,意大利的皮亚诺和罗西,瑞士的伯塔,都在日本留下了作品,说明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无数建筑活动的中心和热点。这一波,正如铃木博所认为的,追求的是一种“当代性”,即既是舶来品又是与他国同等水平的内容,是日本建筑与外国建筑的“对等”。而马则从另一个角度认为,还没有完全达到“平等”的程度,入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意味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股浪潮将对日本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外来建筑文化与日本本土建筑文化之间有着复杂的内容。它们不仅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存在,而且会产生激烈的冲突,从而引起日本建筑体系整体结构的变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建筑界在吸收和创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值得中国建筑界思考。随着西方建筑文化成为主流,日本建筑界做出了强烈的反应,日本建筑文化也因此成为当代世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葛覃、矶崎新一和安藤忠雄也成为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中国虽然挣扎了很长时间,但似乎未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主要作用。整个20世纪,恐怕只有戴念慈一个中国建筑师能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他是一个有保守倾向的古典主义者(“保守”这里指的是一种文化态度,不是贬义)。然而,试图创造中国现代建筑的建筑师未能解决世界性的问题,因此不被国际建筑师所重视。追求创新的建筑师有时会以“勇敢牺牲”告终。面对中国的建筑现状,日本建筑的发展应该值得深思。

参考资料:

标题:日本建筑随笔(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术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