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春同志在福建武平一中的事迹?
在偏远的武平山城,有这样一个人:
他一直相信,人生总会和某个人有些缘分。
他坚持认为,青春总要做点什么,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有一点激动和欢呼,这样在岁月默默流逝之后,总会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回忆和怀念。
后来他终于明白,和他有些机缘的是那个“学生”,坚持就是“教育”。
他就是武平一中的青年教师王锦春。
王锦春,男,6月出生,1967,福建省武平县万安乡小米村人,1989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8月分配到武平一中任教。现在是武平一中的高级教师。
我记得,正是那个充满希望和收获的金秋八月,王锦春成为了武平一中的一名教师。看着这里期待成长的童真学生和这里的强势老师,他有点心虚。
学校领导理解年轻人,知道年轻人需要鼓励,需要多锻炼。为此,学校制定了一套“帮助”青年教师的措施,青年教师必须在三年内成才——这既是厚望,也是压力。然而,王先生的心已经平静下来,他坚信这是他耕耘的热土。只要你努力,蜜蜂就会飞,他的桃李满园。
(1)
给我更重的担子,我想尽快长大。
入职之初,学校例行安排他担任高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当得知学校的工作安排时,小伙子那颗愿意承受沉重压力的心怦怦直跳:“这么多老教师不仅担任了两个班的学科教学任务,还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我怎么会这么舒服?再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书和德育同等重要。我除了教书还得做点德育,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不行,我得去找校长!”
校长听了他的请求,笑着说:“小伙子,我们先给你多点时间在教学上成熟起来,以后你可以挑担子。”
“不行,”王先生坚定地说,“只有在重压之下才能充实起来。给我更重的担子,我想尽快长大。”
于是,本学年,王老师成为了高一六班的班主任,担任高一五六班的语文教学任务。
(2)
“真正对学生的爱,需要用真诚播种,用热情灌溉。
用原则培养,用理解呵护。"
——王老师手记
王老师有点特别。他很少在每次毕业典礼上发言。他说,不需要言语——学生知道他此刻会怎么想,“愿望”和“希望”都是多余的。他知道学生不会辜负他的期望。在过去的很多天里,他是透明的,他的情绪,他的高尚,他的浅薄,在学生面前从来没有掩饰过,在学生面前从来没有在头上涂上神圣的光环。王老师深深知道,“为人师表”绝不是坐以待毙,没有喜怒哀乐,没有人性;“教书育人”绝不是做一个好老师,而是应该有爱有恨,既要浪子回头,也要铁不成钢。
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王老师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因为来自偏远的地方,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所以养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看不起父母,不与城里的同学交往。王先生详细了解情况后,找了个合适的时间,动情地对他说:“我曾经和你同病相怜。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家跟你家差不多。父母生了十个孩子,家里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我们一直很穷。我们生来都是苦孩子。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大一的时候去上过一次体育课。那天下午去上体育课期末考试,是统一向上的项目。就在那天,我裤子上一个补丁的线头掉了,老师让我去做第一次测试。我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毅然落地。虽然那块补丁在北风中不停地抖动,但我的心却很平静,因为我深深地知道,贫穷不是我们的错,也不是我们父母的错。我们和父母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有选择奋斗的权利;贫穷改变不了亲情。相反,家庭纽带能让我们更富有。这种‘财富’是我们人生幸福的源泉。”王老师听了之后非常激动。从那以后,他自卑孤僻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
“真诚、热情、有原则、善解人意”是他做班主任的法宝。记得1990年,他参加了县里的作文教学评优活动。由于板书不合理,时间控制不好,他落选了。当他为落选的消息自责时,他第一个告诉学生,学生们沉默,然后鼓掌,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记得1995年,他的一个好学生因为一些误会没有被评为“三好学生”,他只是用温暖的怀抱拥抱了一下;记得1998年的时候,一个叫石的同学在班里偷一个同学的米,他是那么的瞪眼,面无表情。当学生承认错误后,他去了学校的政教处,请求领导发发慈悲,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每一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他爱学生的是真爱,学生回报给他的是真爱。请看毕业多年后学生来信中的一句话:“再也见不到不代表分离;没有你的消息并不意味着忘记。”
(3)
即使只有一英寸,
也是最宽阔的土地。
播种自己,哪怕是一粒,
也是最吸引人的水果。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王先生的内心也时常躁动不安。但是,他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钻进简陋的房间,习惯性地盯着书桌上的座右铭:“苦难是善念,做苦工,呕心沥血,努力终将得到幸福;偷闲非良策,搬弄是非,闲荡多管闲事,闲人无用。”然后坐在书桌前,或看书学习,或整理资料,抄卡片,或备课改稿,或总结经验。
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有长流水,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跟上知识信息的日新月异的更新。他很清楚,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他爱读小说和散文,更以“吃”书的精神研究教育教学著作、杂志和报纸。这几年来“吃”了《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叶圣陶语文教育随笔》、《合作教育》、《成功教育论》,还从各种报刊上选登了优秀论文。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它们向别人学习,也像蜘蛛一样,根据教学理论和各种知识编织一张“知识之网”。
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将自己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教学中,让课堂变得扎实生动。王老师当然知道这一点。为此,让课堂既扎实又生动,成了王老师的又一追求。他说:“我对舞池缺乏信心。只有在课堂上,我才能昂首挺胸,自信满满,配合教材的内容,将自己的知识、思想、感情倾注到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里。他们总是用闪亮的眼睛回报我天真无邪的微笑。为了我的‘自信’和同学们的‘微笑’,笨手笨脚的我不敢耍花招。我只要花比常人多几倍的时间去思考,去尝试……”
王老师永远记得给学生讲郁达夫《故都之秋》时的情景。课后,王老师面对一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深情地说:“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吟诵的对象。秋天在欧阳修的作品中是萧瑟和苍凉的象征,而在峻青的作品中则是丰收的象征。秋天对我们来说是什么?只是成熟的象征吗?早上起来,秋风打在脸上,给你一些凉意。你意识到秋天面临严冬的考验了吗?朱说'池中春草未觉梦,阶前落叶已秋',说'春犹待/秋叶无声飘',另一位诗人也说'我们站在春之岸/谈远秋/而秋水/此时已淹脚'。秋天也是对转瞬即逝的生命的感叹吗?今天,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天》是什么味道?”这样一段生动却深情的领唱,迅速唤起了学生们的歌唱思维,将他们带入了一种笼罩在理性中的氛围。在这种深沉的情感基调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诱发,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陶冶,也更好地调动了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腰带越来越宽,我不后悔。我为伊拉克消瘦。”王老师那么老实,那么辛苦地跋涉。、王老师的语文课扎实生动,深受学生喜爱。1998年5月,学校“良野文学社”的海报上出现了“我校著名青年教师”的字样,可见王老师在学校的知名度和学生对他的喜爱程度。
(4)
“如果没有事业,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我要工作!”
只要是武平一中的中学生,甚至是武平的教育工作者,没有人不知道王老师的病史,没有人不说他是“工作狂”。
1994年9月8日,教师节前夕,对王老师教语文的初三(1)(2)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灰暗的日子。他们最爱的王先生突然被送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被医生诊断为急性重型肝炎。这个消息让他所有的学生都感到沮丧和担忧。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早在暑假补习期间,王老师就患有肝炎,但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舍不得心爱的学生,舍不得隐瞒自己的病情,依然坚持把每一节课都交给同学。拖着疲惫的身体,强挤出春天般的笑容,怕传染给学生,也避免和学生接触,这一幕让学生感动,自责。
请让我们来看看医院重症监护室里的感人一幕:
30多名学生手捧鲜花,含着眼泪,静静地围在一张病床前。床上躺着他们的全身,王先生,谁是黄色和疲惫。沉默,沉默,接着是低低的抽泣,最后有人大声哭了,感动了在场的医护人员。这时,他们的老师王睁开了微微闭着的眼睛。当他清楚地看到自己被心爱的学生包围时,他的脸上突然露出了悲伤的笑容。他吃力地张开嘴,慢慢说出了下面的话:
“怎么,你是来看我的,还是来和我的遗体告别的?别哭别哭,我的病不要紧,两个月后我会再次站在你的讲台上。”……
王先生从不食言。两个月后,他真的站在了初三(1)班的讲台上。讲台上迎接他的是鲜艳的康乃馨,祝老师永远幸福健康。
但是,学生的美好愿望终究只是愿望。王先生出院时,医生告诫他,肝病患者应避免饮酒、熬夜、劳累。王粲老师是个滴酒不沾的人,但他对工作的热情阻止不了他熬夜和过度工作。他当护士的妻子为此哭过多少次,劝过她:“你绝望了。再这样下去,真的会死的!”!有你在,我有丈夫,孩子有父亲,我们才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王小姐的眼睛都红了。他坐在沙发上,无限深情的对妻子说:“生命有限,事业无限。我怎样才能让自己平庸的活着?“听了丈夫的话,温柔贴心的妻子还能说什么?她能做的,就是不停地从医院买肌苷、护肝片等护肝片,尽可能地做好内外家务,减轻丈夫在外的劳动压力。
疾病无情。王先生的肝病已经反复多次了。1995年8月、1996年6月、1996年6月、1998年5月多次住院,成了老病人。每次病情稍稳定,他都坚持出院,继续投入工作。没人能阻止他。
校领导最理解王老师。每次王先生住院,他们去探望他的时候,都坚持要他休息半年,但每次王先生都婉言拒绝:“肝病没有根治的可能,除了情绪。你不让我去上课,我心情就会不好,病情就会继续。再说,如果没有事业,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我要工作!”
面对这样的“工作狂”,谁还能做什么?
(5)
“只要生命没有停止,枝头总会有新芽冒出。”
“世界上是有正义的,是有回报的。”武平一中记住了他,各级政府记住了他。在十七年的时间里,虽然不短,但也不长,王先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十七年十五年当毕业班班主任和班主任。
——在武平一中、三中毕业班连续十五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语文高考平均分和班级单科上线率在全县、全市名列前茅。其中,1992年高考,方三文语文单科100分(当时是120分),在全区名列前茅,当年学生文考全省第二。95年高考平均分班分离区第三;王1998年高考796分,李龙莲1999年785分,肖菊香2000年799分,均为武平县高考第一名,龙岩市第一名。2002年高考高三(6班)语文平均分107.8,其中有6名学生成绩在120以上,位居全市第一。2003年高考高三(6班)语文平均分97.5分,其中28人成绩在100以上,居全市第一...
——1994年至今,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12年,班级高考成绩斐然。在那一年的高考中,涌现出了、王、李龙莲、李佩珍、、兰发福、等一批优秀学生。特别是2003年,高六班(文科班)高考高分人数全市第一,上本(1)和本(2)的人数也是全市第一,其中600多分的有两个,上北大录取线的有三个。这个班创下了武平一中历史上本科49人(文科)的纪录,2003年获得福建中学“先进班集体”称号。
——教学、科研和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多年来,他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学校论文年度考核中获得一等奖。其中,记叙文写作中构思的“杨朔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曾在中学教师职称评审中被评为“较高水平”。《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获福建省首届中学语文青年教师论文竞赛二等奖。《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展示与学生的情感滋养》获“福建省语文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被列入福建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论坛;《宏观调控,微观管理》获龙岩市第四届普通中学开放周“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一等奖。
——多次受到学校、县、市、省表彰:1994年学校先进工作者;1996年、1998年为学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98年教师节荣获“首届中国银行闽西奖”;1999年5月被学校和县授予“中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9 12被龙岩市教委评为“龙岩中学优秀青年教师”;2000年被授予“武平一中第一位敬业园丁”称号;2001获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证书;2003年获武平县“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2年、2003年、2005年三次获得武平县“武平一中奖学基金”;2005年获省“优秀班主任”称号。
——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摄影记者、制片人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跟踪拍摄王老师和担任班主任的高三七班。纪录片《高三》制作于2005年10月27日1165438+。……
“风吹雨打在心底深处,多少往事难忆”,岁月的脚步总是匆匆而过。面对未来,还有很多坎坷,坎坷,障碍。王老师,你怎么看待自己超负荷的心?
——这一生,我们都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老,但我不相信只有衰老。
“古街上仍会有高楼争奇斗艳,葱郁的竹田里仍会有竹笋争奇斗艳。只要生命没有停止,枝头总会有新芽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