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包括哪些要素?

按照不同的逻辑标准,学术论文有很多种,包括为完成学业而创建的学位论文和课程论文;有为了完成某个课题而创作的研究报告,有为了表达研究某个专门问题的新成果而创作的专著,有为了参加某个学术会议而创作的演讲稿,有为了给出版社投稿而创作的学术专著,有为了给学术期刊投稿而创作的普通论文等等。只要是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无论长短,都具有以下特点:学术态度诚实;遵守学术规范;要创新;有严谨的分析论证流程;语言规范、简洁、流畅。在学术期刊编辑看来,除了以上五点,还有一点需要补充,那就是篇幅适中。如果你给期刊投稿,你应该写一篇他们喜欢的中等长度的论文。也就是说,编辑在审稿时往往会关注这六个方面。第一,学术态度诚实

所谓学术态度诚实,就是要讲学术德行,就是要讲真话,不说假话和空话。学术追求应以诚实善良、求真行善为基础,不抄袭、不抄袭、不造假,有利于美的生成和传播以及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树立诚实的科研和创新态度。诚实善良、求真善良是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面貌。要写好论文,就要学会诚实,要有诚实的品质。诚实是每一个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行,没有诚实品格的人是不值得科研的。一篇论文,自始至终,都要清晰地表明,哪里属于自己,哪里属于别人。不含糊,不隐晦,不偷,不装,不抢,敢说真话,不说假话和虚伪的话,不混淆视听,不吓唬人。诚实的学术态度就像一篇论文字里行间流淌的血液,是保证一篇学术论文生命力的第一要素。文如其人。性格和文风一直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应该注意性格和道德的培养。

第二,遵守学术规范

所谓遵守学术规范,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遵守学术界的“游戏规则”。学术规范是学术界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总称,一般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学术管理规范。其中,学术研究规范处于所有规范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学术研究规范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必须充分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我们必须定位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命题进行严格的论证;语言规范,简洁流畅,无错别字,无病句。学术规范具有明显的等级性、相对性和发展性。如果从学科的角度来看,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所有学科共有的基本规范;二、某一学科使用的学术规范(赵景来:《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研究综述》,《学术》2005年第2期,第268-278页)。我国高校文科教师和研究人员要学习贯彻《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形成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

第三,有创新

所谓创新,我的意思是拥有不同的东西。在学术论文中,通常有七种表现形式,分别是新思想、新方法或新材料。

1,提出新观点,创造新理论。是指通过学术研究提出前人未曾提出的新观点,或在一系列新观点、新见解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这是最典型的学术创新形式,是对现有理论的突破。

2.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是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零散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综合、整合和进一步研究,形成理论体系,使对问题的认识更加系统和全面。这是对已有成果的全方位拓展和升华。

3.建立新的认识高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同一问题同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深化成果,把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打开一个新的视角。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研究同一问题,提出科学的、有见地的见解,使研究对象得到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

5.为研究提供新材料。对于同一个问题,现有的研究虽然没有从观点、角度出发,但发现了新鲜的材料,并借用这些新鲜的材料,有利于对这个问题有新的看法和认识。这是为拓展同一问题的研究锦上添花。

6.新方法的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同一个问题,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新结论。

7.开辟新的领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方面,在没有研究过的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获得的科研成果填补研究空白;另一方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拓宽同一对象的研究范围,为人们认识它创造新的空间。

只要论文中以上七点有一点是优秀论文。

有文章指出,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虽然文化背景、知识背景、学术环境、研究传统、社会制度等因素,以及研究者自身的智慧、创造力、思想、信念、激情、意志、批判意识、冒险精神等都有利于创新,但都不如思维方式。因此,在科学研究中突破常规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因为经验而不敢用直觉和想象;敢于怀疑、否定、探索,不怕失败;把科研当成快乐的游戏,而不是受罪;不要因为刻板印象而走发散思维;不要因为教条而采用多种方法;后现代思维不因为传统而被排斥;等一下。总之,为了创新,你可以“为所欲为”(张志苍: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新华文摘》,21,2005,36-37)。

第四,有严谨的论证过程。

学术论文必须有严谨的论证过程,没有论证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没有说服力的。论文的通病是教材化、讲座化、大众文化化,中心不集中、不突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分析,讲一些ABC的东西要占很大篇幅。不同学科的论文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定。

比如针对近年来不时有人声称要建立某某经济学的现象,经济研究(

田国强先生在2005年第2期发表的文章指出,这些所谓的经济学研究往往只是给出观点,既没有明确的前提条件、假设和分析框架,也没有逻辑推理和严格证明;没有细致可靠的数据作为依据,没有引用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就随便得出自己的结论,无限放大了“自己的创新观点”的作用。田先生指出,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应该由五部分组成:1,定义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予制度安排;4.选择平衡结果;5.评估和比较。作者认为,经济研究的产物是经济判断和结论。规范性经济论文的创作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提出问题、赋予重要性、确定研究目标;2.建立经济模型,严格表达和验证结论;3.判断和政策含义的通俗表达。也就是说,一个经济学结论的产生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非数学语言阶段——数学语言阶段——非数学语言阶段。第一阶段,提出经济学概念、思想或猜想。这些概念、想法或猜想可能是经济直觉产生的,也可能是基于历史经验产生的。因为没有经过论证,人们可以把它们比作一般生产中的初级产品。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它是理论研究和创新的源泉。在第二阶段,需要验证所提出的经济思想或结论是否有效。这种验证需要经济学家通过经济模型和分析工具给出严格的证明,也需要尽可能用实际的经验数据来检验。结论和结论往往用数学语言或专业术语表达,非专业人士可能无法理解。这些结论和用高度技术性语言表达的结论,可以和一般生产中的中间产品相比较。第三阶段是把技术语言表达的结论和结论用通俗语言表达出来,让普通人看得懂,用通俗语言给出这些结论的政策含义、深远意义和有见地的结论。这是经济学的最终产品。

5.语言规范、简洁、流畅。

一篇合格的论文要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语句通顺,无错别字和病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各种科学公式和计量单位,不随意造出除自己以外无人知晓的词语。

第六,空间适中

如果从一个学术期刊编辑的角度来看,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写的是某一学科的研究成果。有点像研究生写的课程论文,也有点像为了表达研究某个专门问题的新成果或者参加某个会议而创作的专门论文。其主题鲜明单一,内容真实扎实;它在论证和结构上是严谨的;其语言规范,富有个性;它的文体符合期刊的要求,特别重要的是篇幅不大,五六千字,篇幅只有七八千字,最适合期刊发表。学术期刊的编辑喜欢这样的论文。一般来说,我们做了什么研究,从研究中得到了什么,都如实记录下来,选择自己熟悉的表述,就成了合格编辑喜欢的论文。

论文创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七个要点

一、选题

选题是论文创作中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俗话说“好的作文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临床护士来说,论文选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自己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论文创作的题目宜小不宜大,只要你有自己的见解,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有某个学术领域或观点的新观点、新认识,读起来有意义、有用;3.选题的时候要查文献,这样既可以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程度,也可以借鉴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的是,论文创作的选题与论文题目有关,但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的基础上拟定的,是对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和创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候在创作过程中,选题没变,题目却改了好几遍。

第二,设计

设计是在论文创作选题确定后,进一步提出问题,规划出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使科研和创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设计:根据选题需要和现有技术条件制定的研究方案;2.统计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提出的统计处理方案,对于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创作尤为重要;3.创意设计:是草拟提纲和写作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创作的蓝图,没有它是不行的。

第三,实验和观察

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它不仅是获得客观结果、得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和创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实验是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观察是有意识地考察自然现象,以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他们的主要职能是收集科学事实,为科学研究获取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收集自然现象提供的东西,而实验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巴甫洛夫)因此,无论是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细致入微,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有些护理论文不一定需要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然不可或缺。只有把从实践中获得的材料上升到理论,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果。

第四,数据收集和处理

数据是论文创作的基础。在选题、设计、观察和实验之后,做好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论文创作的进一步准备。论文的创作素材可分为一手素材和二手素材。前者又称原始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观察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属于这类资料;后者又称为二手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相关的专业或专门文献,主要是通过平时学习积累的。在获得足够信息的基础上,需要对其进行加工,使其系统化、有条理,便于应用。这两种材料对于论文创作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运用到论文创作中,注意主次的区分,尤其是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恰当地引用,不要以主人自居。第一手资料的使用也要真实、准确、无误。

五、论文创作概述

也是写论文提纲的重要一步,可以说进入了正式的创作阶段。首先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类型(常见格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来考虑论文的构成。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知道是什么;其次,要对所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全面考虑许多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使论据突出、可靠、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当。第三,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细程度。论文提纲分为粗提纲和细提纲两种。前者只注明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使用。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能拟出一份详细的创作大纲,既提出论文各部分的要点,又能体现出所涉及材料的详细排列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样在创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六、写作创作

写作标志着科研进入了表达成果的阶段。在选题好、材料丰富、提纲详细的基础上,写作要流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当然要内容充实,但也要形式精美,文字表达简洁准确,语法修辞规范,句子长度适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采用医学科技文体,用陈述句表达,减少或避免感叹词、抒情句和俚语,不要在论文的开头或结尾联系党政领导及其讲话或政治形势。论文创作和其他文体创作一样,具有思维的连续性。所以在创作的时候,要尽量排除各种干扰,让自己的思维活动得以继续,要集中精力,争取一气呵成。对于较长的论文,也要一气呵成,不要中途停顿,这样创作效果更好。

七、论文创作。

论文创作完成后,将进入最后阶段。编辑部或出版社的要求是“整齐、清晰、明确”。齐,即稿件完整,不能缺这个或那个;清即明而不乱;设置并指定草稿,草稿不能发送到发布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