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文言文)怎么学,有什么技巧!
首先,我劝你短期内不要期望太高。文言文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提高。其实很多研究都是这样的。文言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欲速则不达。
其次,我想给你一些建议。不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水平。学文言文可以说有点像学英语。首先,你必须掌握文言文中每一个动词、名词、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一个动词有很多解释,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根据情况选择它的意思,当然前提是你掌握了它所有的意思。名词,在文言文里是活用的,名词活用,形容词活用,名词和现代汉语的解释不一样。
最好找一些历史上的典故和事件,从小文章开始读,逐渐积累掌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要急于求成。最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看不清楚就写下来,查一下,买一本文言文讲解工具书,好好记,好好记。
我们翻开《唐代才子传》,在《王波传》中说,“六岁,擅言。”他六岁时就会写诗。当时的诗歌是古体诗、律诗、绝句,当时的散文是古文、骈文。六岁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诗?再看《知更王传》,说“七岁能作诗”;《李白药》传,称“七岁文能”;《刘昚虚传》“八岁归书”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记载。换句话说,在唐代,七八岁的孩子不仅能读古文、骈文、旧体诗,还能写古文、骈文、旧体诗。那时候的人是不是特别聪明?不是这样的。我们再看看现代人,比如康有为,“七岁可以当作家。”梁启超“六岁毕业于五经,八岁学会写杂文,九岁每天能作文数千字”。可见古今人的智力是差不多的。那么,无论是唐代的人,还是近代的人,从小就能读古文,不仅能读,还能写古文和旧体诗。为什么现在的人读古文都成问题?这应该和读书有关。
曾经听书店的创始人张先生说起他小时候读书的事。刚开始读四书的时候,孩子们根本不懂,老师也就不谈了。每天上一节课,只教孩子认字,看完之后一定要背下来。第二天再上一节课,然后教孩子读书背诵。逢年过节,比如农历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七月初七的乞儿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岁末节,我们是不会教的,要温书背诵。比如端阳节,你要把之前读过的书都复习一遍,全部背下来。到了年底,你要把一年来读过的书都复习一遍,全部背下来。到第二年年底,除了背诵第二年读的书,还要把书随身携带,也就是把第一年读的书一起背。所以像梁启超的“六岁毕业时的五经”,也就是六岁的时候,他已经把五经全部背完了;所以他“九岁就能每天作文几千字。”所以,按照《唐代才子传》“六岁能写诗,七岁能写诗”的说法,他们六七岁的时候,一定已经熟读了三百多首诗词和唐诗,所以会背诗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向张远先生请教他小时候是如何学习的。他所说的与张先生所说的相似。他说他刚开始读的时候,根本看不懂这本书。读了几年,一旦突然明白了自己不懂的东西,而且是“立体理解”,关键是要用心学,把读过的书都记在脑子里。如果没有把看过的书都背下来,放在脑子里,读一节课,记多少生词和句子,这只是“点状理解”要记的生词是点,要记的句子是线。对虚线的理解不够。因为一个词的解释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会因为上下文而发生变化,所以一个词在不同的结构中会有不同的用法。记住一个词的一种解释和一种用法,当这个词的解释和用法发生变化时,就很难理解了。读一节课,记住这一节课的生词和句子,这叫扁平化理解。平面理解只知道本课书单词的意思和用法;如果同一个词的意思和用法在其他教材中发生变化,那就无法理解了。所以平面理解不足以解决一个词的解释和用法的各种变化。彻底读完一本书就不一样了。一开始你不懂,看多了慢慢就懂了。比如你读《论语》,你不懂“仁”字。“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04次。当你把“仁”字读了十几遍,你就渐渐明白它的意思了。当你读了几十遍,几百遍,你就会明白它的意思。因为熟悉了阅读和背诵,就能记住书中所有带“仁”字的句子,记住所有带“仁”字的句子的上下文。这就是所谓的“立体理解”,无论是对“仁”的解释因语境而变化,还是带“仁”字的词组用法因结构不同而变化。
这个“立体理解”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词语的具体解读;一方面,当一个词作为术语时,需要了解术语的理论意义;一方面,要理解文章的意图。至于文字的具体解释,如《论语》中的“仁”字,在“学”一章中:“孝也,仁之本也!”这个“仁”字指的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标准,就是仁,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在同一篇文章中,它说,“爱所有的人,但要善良。”这个“仁”不是指仁,而是指有仁的人,对“仁”的解释略有变化。《立人》一文中说:“立人美,择不仁者,焉知非福?”“里”指的是居住,这两个“仁”指的是一个有仁的地方,相当于环境好,“仁”的解释有一点变化。《鲁兹》一文中说:“若有王,必亡。”如果一个国王崛起,需要30年才能实行仁政。“仁”字是指实行仁政,解释有些变化。这个“仁”解释为实行仁政,变成了动词,用法也变了。在这些句子中,“仁”字作为一种仁慈的美德的意义并没有改变,只是其具体的解释因语境和用法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具体解读这个变化我不理解。我只知道“仁”就是仁的意思,但是具体解释有变化的句子我就听不懂了。如果你把上面的句子都看完了,明白了这些具体解释中的变化,这就是口译中对“仁”字的立体理解。
曾几何时,人们读《论语》,要把《论语》整本书读一遍,背一遍,才能理解“仁”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释义的变化。以“仁”字为例,我阅读并背诵了《论语》全书。《论语》中的许多其他词语,它们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变化和用法也得到理解。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去读其他的古文了,比如唐宋以来的。无论唐宋以来古文中词语的具体解释和用法发生了多少变化,我们都可以理解。这就是立体理解阅读古文的优势。曾几何时,人们在读书的时候,为什么六七岁或者七八岁的孩子会古文,不仅会读,还会写?正因为他们小时候把《论语》全背下来了,对《论语》里的字有了立体的理解,所以六七岁或者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古文了。况且辛亥革命后,科举被废除,学校被提倡。学校里不读《论语》,反而读课本。那时候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能读古文。它们是怎么来的?原来当时学校也教文言文。有一次在中学,他们教古文,不仅教古文,还让自己熟悉背诵。当时中学毕业,读了四年中学,读了很多古文,背了很多古文。有了这个基础,他们对很多古代汉语中的词语有了立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唐宋以来的古文。即使你不认识一些单词,也要查字典。所以想读古文,不一定像私立学校的教学方式。四书五经都要读,都要背,就像辛亥革命后你在学校能教学生读多少古文,背多少古文一样。
学读古文和学读外文差不多。我问伟大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他小时候是如何学习外语的。鲁老师说,小时候老师要背一门外语,不是全班背,而是背他学的书。老师挑出精彩的段落,让学生背诵。精彩的段落不长,可以背诵。这次背一段,下次再背一段。积少成多,背了那么多段。这就是鲁先生等人对英语有立体认识的原因。《斋藤优子的体裁》卷11:“当人们阅读历史书时,他们必须在程序上背诵它们。比如读《汉书》时汉高祖写的关于沛公,汉武帝派沛公出关,韩信初说的关于汉王,石赞的《论秦》等。,都背下来了。如果只是稍微看了一下,好像心里什么都没有,很有帮助!”朱讲读史书,选重要的节目读,跟鲁先生讲的差不多。鲁老师背一段精彩的段子,比较灵活可行。无论读古文还是白话文,这种方法都是可行的。鲁先生小时候学英语的方法可以借鉴,使我们对古代汉语或外国语言达到立体的认识。
除此之外,张远山老师的“立体理解”结合熟读背诵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培养语感。学习古代汉语也是学习一门语言。“孟子?滕文公二世:“‘有了楚大夫在这里,如果你想让你的儿子异口同声,就让齐人帮你,楚人帮你吧?’“说:‘使齐人服众’。俗话说,‘当所有的人一起工作时,所有的楚人咻(叫嚣)一下。虽然每天都互相批评,但是都得不到。庄越(李之名)传入已有几年,虽难得也。”“把方言区的孩子送到北京读书,不用教他北方方言。再过几年,他就能把北方方言说好了,从发音到用词。他回家后,听说家里大人不符合北方方言标准,就会起身纠正。他已经有了北方方言的感觉。学习古文也是如此。你背了多少古文,你就熟悉了,你就培养了对古文的语感。你熟悉古文的用词造句,尤其是虚词的使用,你就明白了。
-
一、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是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才能流畅地阅读文言文。
1.注意预习,学会自学。
一定要在课前借助笔记逐字翻译,不要等老师讲解。注意找出难句提交班级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要分类关键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文言文中有不少实词是一词多义、多用的。要善于记忆、比较、总结、整理,把“单词”学得活灵活现。
2.遵循“逐字逐句”的原则去理解和体会。
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和用法总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积累文言文单词时,不要死记硬背,要结合“语境”去揣摩。
3.记住主要的文言文句型
汉语经典句型主要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句型都有几种不同的形式。记住便于记忆和理解的形式。
第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阅读和背诵,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更多的阅读和背诵,掌握文言文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知能力。阅读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借助笔记粗略地阅读课文。
在预习中完成粗略阅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本,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结构。结合笔记,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猜一猜,应该就能理解课文内容了。在粗略阅读时,你应该画出难的单词,以便在课堂上讨论。
2.提问,解决问题,细读课文
通过课堂精读,要能准确纠正发音、正形、断句,解决粗读遇到的难题,分析文章的结构。我们应该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刻理解和阅读课文。
精读尽量读声调、语调、节奏。通过精读,我们可以深刻地领悟和理解作品,感受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点。
4.欣赏和评价,熟悉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学生课后的主动性。要熟悉阅读,加强文言文词汇的学习效果,加深对课文内容和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和评价能力。
从。com/zxyw/html/jxwz/20481l4o 10t 11151216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