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生态文明自然社会的论文

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结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 * * *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建设* * * *政治文明和* * * *精神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时,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方面。51-纸网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内涵丰富。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51-纸网

生态意识文明。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是一种进步的思想,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和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51-纸网

生态系统文明。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是一种进步的制度形式,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法律制度,突出了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律制度的地位和作用。51-纸网

生态行为文明。是人们在一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指导下,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以及人们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养。51-纸网

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次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而是一个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一切积极进步的思想建设,还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51-纸网

(一)经济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方面是指一切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一、二、三产业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和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化。这要求我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有限。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理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控制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51-纸网

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排放,还要求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污染预防”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适用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要改变这种生产方式,就要不断地开展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使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法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防治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51-纸网

增强环保行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一个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和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个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应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51-纸网

政治层面

在政治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我们: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相应设施和政治保障。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51-纸网

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动人民群众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生态环境权益,敢于检举和控告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同时,要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境执法人员、环保产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51-纸网

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辩证关系,认识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识别生态质量变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51-纸网

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要保障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刻理解和清醒认识自身利益,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51-纸网

(3)文化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一切指导我们创造生态环境的理念、方法、组织、规划等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要求我们:

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在新世纪新阶段,人类逐渐认识到长期掠夺性获取和破坏自然必将受到惩罚,从征服和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中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开展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一项重要举措。51-纸网

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生态和道德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了人们的生态道德水平;同时,人们的生态道德水平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道德带动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与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要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各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51-纸网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的利己主义,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赋予文化生态建设的意义。具体而言,生态文化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学艺术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文化等。51-纸网

(D)社会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方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民主安定团结的秩序和高效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的社会风尚,建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氛围。51-纸网

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维护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重视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外周边形成可持续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日益增长的追求。就农村而言,在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和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51-纸网

实现人口健康发展。继续实施优生优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51-纸网

实现消费模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变“一次性消费”“准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乐观,拒绝铺张浪费、排场等消费行为。鼓励从零开始,减少或消除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