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学原则的论文
中西艺术的主要差异
美学与哲学关系密切,中国美学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儒道思想是中国艺术赖以存在的美学基础。西方受基督教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观存在于人和世界之外,需要被看到和听到。按照基督教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而完美的表达,就是完成了对上帝的亲近,对上帝做出了贡献。这些美学思想体现在不同的西方文化领域,具有不同的美学价值。中西美学是世界艺术史上两座不同的高峰,两者没有根本的区别。正是因为观念的差异,我们才感受到不同风格的艺术所带来的震撼和美好,通过中西艺术在绘画、建筑、园林等方面的差异,我们才能领略到中西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艺术差异绘画建筑园林
主体
在我看来,中西艺术的区别在于哲学观念的不同。艺术的发展需要哲学的指导。西方人考虑更多的是理性因素,中国的艺术家考虑更多的是人的想法。你可以看到西方艺术作品所追求的,以最著名、最知名的文艺复兴为例,印象派画家强调的是光的表现。是画家对光这一因素的主客观科学分析。到了后期,莫奈甚至逐渐放弃了对形式的把握,疯狂地追求光的表现,比如他自己的园林中国的画,反倒是很少被中国画中的客观事物所分析和解剖。中国画强调意境,这已经在纯画家的意识里了。直到黄这位国画大师,才逐渐开始借鉴西方的一些观念,并在自己的绘画中融合一些方面。但是,并不是中国的艺术落后于西方的观念,而是根本的哲学思想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指导。
中西美学是世界艺术史上两座不同的高峰。两者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审美上的差异是由观念不同造成的,这也给了我们多种选择。我又选了三个方面。从绘画、建筑和园林三个方面看中西美术的差异。
绘画上的差异
中西艺术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讲究立意,讲究形象思维,讲究主客观艺术形象的统一。造型不局限于表面的相似,而是强调
相似与相异之间”与“相异”,在透视上结合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而西洋画则以焦点透视为主,客观科学地反映物体的面貌,其特点是真实客观。
画风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整个社会形成的文化遗产也反馈到绘画上。比如从建筑的角度来说,文化、天气、建材、施工工艺都对它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是巴洛克风格,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微妙的变化。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文主义经历了思想的起伏,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这不是因为风格的数量,而是这种风气推动了人们的思想,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在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人们被迫在一定的框架内创造中国画的辉煌,不为王者,只为青山绿水,但这也限制了中国绘画在新时代的发展。当然,明清发展起来的工笔画,某种意义上也是强调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工笔画建筑少一点)。
不同的绘画工具也造就了中西绘画的差异。毛笔、纸张、绘画颜料都是独一无二的,凝聚着中国古代人的智慧。当然,当时整个西方社会的科技水平也很高。
一般来说,中国的画讲究意境,画面的构图可以是:北方的山,南方的水,胸中的山川,人物的花鸟,增减就更不用说了。而西洋画严谨的造型和专注的视角决定了它在构图上的局限性,但也体现了西洋画方方正正之间的精雕细琢。在今天的意义上,中国画细细品味,西洋画的细节更吸引人。
绘画的其他差异:
1,不同的材料和工具
西方古典绘画使用油画颜料和油笔,以木画布为载体。
中国传统绘画使用墨水、植物色、矿物色和毛笔,以宣纸和丝绸为载体。
2,主题不同。
西方古典绘画最强调人,人物画非常兴盛。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天人合一,人物画从唐代开始成为配角,山水画非常兴盛。
3.不同的观察方法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古典绘画与科学紧密结合,强调透视与比例的关系,画家的观察方法采用焦点透视法。
中国传统绘画采用散点透视,西方没有特别完善详细的艺术理论著作,只有一些绘画理论流传,如“三距”“六要”等等。
架构差异
1.建筑材料的差异反映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和哲学的差异。
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出现之前,世界上所有成熟的建筑体系,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基本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建造的,属于砖石结构体系。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和渡槽,中世纪欧洲的教堂,都是用石头建成的,都是留在这本“石头历史书”里的历史见证。只有中国的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为主要框架的房屋,属于木结构体系,因此被誉为“木的史书”。中西建筑对材料的选择不仅是由于不同的自然因素,也是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的结果,这是不同思想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了重物轻人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头的肯定中,可以看到理性的求智求真精神,强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可以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创造了原始文明中强调选择、收集和储存的活动模式。由此发展而来的中国传统哲学,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天人合一”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人是自然中的一环。中国人选择木材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是重视它与生活的亲和力和它的性格与生活的结果。
2.建筑空间布局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和个性特征的差异。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我国的建筑是封闭群的空间格局,在地平面上呈散开状。中国无论什么样的建筑,从民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的模式。中国建筑之美是一种“集体”美。比如说;明清时期的北京宫殿,明十三陵和曲阜的孔庙都是有许多庭院的巨大建筑。各类建筑排列规整,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的内敛特征。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一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与巴黎的卢浮宫相比,北京的故宫,在类似的年代新建和扩建,是由数千个单体房屋组成的宏伟建筑群,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极其庞大;后者利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从一个庞大多变的形体中形成一个高耸壮阔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罗马的城邦开始,柱廊、门窗被广泛使用以增加信息交流和透明度,建筑被外部空间包围以突出建筑的物理形象。这与西方人通过海上交流频繁往来,社会上实行奴隶民主有关。古希腊的外向性和科学民主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也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如果说中国的建筑占地面,那么西方的建筑占空间。比如罗马Risim的斗兽场高48米,万神殿高43.5米。在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的穹顶离地60米。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高137米。庄的这座建筑固然体现了西方人对神灵的崇拜热情,更多的是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3.在建筑建模方面,
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顶一般都有明显的曲线,上部陡坡,下部缓坡,不仅便于雨水排水,而且有利于日照和通风。在谢顶山和丁典的建筑中,屋檐都刻意向两边微微翘起,尤其是屋角明显倾斜,形成展翅飞翔的意境。与西方古典建筑的典型例子——帕台农神庙相比,它的屋檐中央微凸,与中国古典建筑的屋檐曲线正好相反。西方的这种凸曲线产生了一种直而平的艺术效果。
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子有明显的分而治之,希腊古典建筑的柱子也有加粗的边脚和角柱;相对于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正统建筑来说,柱子滚杀侧脚也是很常见的,体现了审美手法的相同,但由于材质不同,柱子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此外,一个新的例子分析了东西方建筑的差异。
1,西部建筑
西方建筑总是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和崇高。他们有严格的几何图形,经常使用具有向外感觉的圆顶和尖塔来渲染房屋的垂直强度,形成傲然挺立、与自然对立的外观特征。古埃及建筑文化的代表——金字塔和寺庙,都突出了这一特点。金字塔是埃及法家或贵族的坟墓。古埃及人信奉灵魂不灭的观念,认为死后通过永久保存身体可以在天国获得永生。因此,埃及法老必须在活着的时候为自己建造代表永恒信仰的金字塔。金字塔绝对不同于中国的古墓。它没有“被埋在地下”的女性美,也没有营造出地宫里那种富贵华丽的地下天堂。而是用最简洁有力的几何形式展现了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个主题将在世界上永存。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来看,位于尼罗河西岸开罗郊区的吉隆金字塔,以其巨大、朴素、简洁、稳定的造型,在广袤、原始、淳朴的沙漠中展现出一种超自然的纯粹阳刚之美,具有强烈的纪念性——神圣、永恒、庄严、崇高。
古埃及的神庙也是如此,比如卡纳克神庙的阿蒙神庙。建筑庞大而厚重,雄伟而神秘,完全展现出一种阳刚而崇高的美。阿蒙最著名的寺庙是正殿,又称“多柱殿”,占地5000平方米,密密麻麻排列着16排、134根高大粗壮的石柱。它们的底部直径大于立柱之间的净距。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是为了追求压抑和超感性的艺术效果。马克思曾在谈到西方宗教建筑时说:“巨大的形象令人震惊和惊讶...这些庞然大物像自然生成的卷一样,在物质上影响着人的精神,精神在物质的重压下感到压抑,这种压抑的感觉就是崇拜的起点。”正是这种纯粹的物质压力被阿蒙神庙的建筑所夸大,旨在引起人们的惊愕和震撼印象。在这里,美丽含蓄的女性美被彻底拒绝了。
2.中国建筑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征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筑群体、单体建筑、材料和结构的艺术处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彩画、朱朱金鼎、室内外装饰门、园林风光,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娴熟和感染力,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就有榫卯。半坡村被分为前厅和后室。在商朝时期,有高大的宫殿。砖和瓦是在西周使用,有一个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建筑图纸代代相传。景逸太虚宫室内外梁、柱、斗均有装饰,壁上绘有壁画。秦汉时期,木结构建筑日趋成熟,建筑宏伟,装饰丰富,绵延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群体。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发展迅速,形式多样,屋顶出现了接吻饰品。隋唐时期用琉璃瓦,更是富丽堂皇。当时修建的南禅寺大殿和北高寺大殿依然存在,举世瞩目。五代两宋时期,城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餐厅和商店都有自己的飞行亭酒吧,风格美丽。明清时期的宫廷园林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建筑比宋代更为宏伟、繁复、凝重。中国现代建筑艺术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界建筑艺术优点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园林中的差异
纵观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强调:自然、野趣;后者强调统一,讲究几何等等,两者风格迥异。中国的山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的特点是自然、变化、曲折。它要求景物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使人工之美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做到“虽有人为之,然其然”,而西方园林则更大程度地体现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成果。在他们的花园里,你会发现人工雕琢的大自然散发着另一种美,这种美被人类理想化了。这种美是直白的,是揭示的。
1,中西园林差异的历史渊源
要了解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我们先对比一下东西方的城市布局:在欧洲,城市是曲折的,而园林是方方正正的,整齐划一的;在中国,城市是方方正正的,整齐划一的,相反,园林是曲折的,甚至是蜿蜒幽僻的。为什么东西方的城市布局和园林恰恰相反,我们可以追溯到它们城市历史的发展历史:
欧洲的几何园林形成于封建后期。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和国王一起,正在努力摆脱几百年的封建割据和混乱,建立统一、集中、严密的君主政体。欧洲的大多数城市都是在中世纪由商业、手工业和水陆交通发展起来的。中世纪城市的曲折是封建分裂和混乱的产物。
中国的自然园林是在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形成的。政治斗争和为其服务的僵化的意识形态压制了所有的活力。仍有灵性的社会知识分子想在这个僵化的社会中找到透气的孔,于是向往自然,向往大自然中的生活。中国这个历史城市的发展,在大多数年份里,都是官僚体系的行政中心,城市的建立者都是历史上那些独裁政权的产物,这一点在有皇帝首都的城市里尤为明显。比如北京的城市布局:整个城市是典型的棋盘布局,但小桥流水的自然情趣在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处处体现。从以上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几何西方园林和自然中国园林,在形成的时候,都反映了当时对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的愿望:想要摆脱什么,向往什么。当时的城市反映了他们想要摆脱的东西,当时的园林反映了他们想要追求的东西,所以园林与城市和风格形成了对比。
2、两者的具体区别。
在欧洲,建筑主宰着花园。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秩序和纪律主宰一切。建筑不仅主导布局,而且迫使园林服从建筑的构成原则,使之“建筑化”。不仅仅是花园,就连森林和木头都建起来了。道路、水池和小型建筑将几何规则带入了花园。在花园里,人们不会欣赏树木和花朵的自然美。它们只是具有各种颜色和表面的材料,用于铺设平面图案或将其修剪成锥形、矩形、球形等绿色集合体。花园的美是这种格局和几何图形的建筑美。所以用彩色的沙石作为绣坛的底部,作用和花草差不多。这种花园,只有靠人工喷泉才能给他一种生机,一种活力。
在中国,建筑规则并不支配园林布局,但在园林中,支配建筑的是园林的构图规则,迫使建筑“景观化”,随高而降,打破造型,向自然开放。自然本身也以湖石、竹林、流水等渗透建筑。人们欣赏树木花草的美,不仅是它们的形状,更是它们的“生命”和“个性”。在寒冷中永不枯萎的松柏,沾着泥土的荷花,卑微的竹子,挺拔忠信的石头,都与人有着情感的联系。甚至像金“我感鸟兽鸟鱼,我来我亲。”这样一来,人就会融于自然,自然而然,暂时忘记世间的烦恼。
所以中国的造园艺术是抒情而生的。人们谈论退隐自然山水,连皇帝都要把自己比作一个天下无敌的樵夫渔夫。冥想,弹琴,吟诗,感情很敏感,很细腻。竹影,风雨,光和荧光,茶香,药香,都能引起我的想象和遐想。一石一池之水,不仅可以成为江湖,更代表了一种人生理想,一种文化精髓。所以,从园林的命名到建筑的联额都成了一件优雅的事情。将文学引入造园艺术将拓展园林的精神容量。这种文学大多描绘的是没有人间烟火的自然风光之美,表达的是蔑视名节的缰绳和锁的感情。花园里上演了多少浪漫的故事,西厢记里的主角要到花园里才发现自己的青春。
西式园林的造园艺术是理性的、入世的,在搭建的平台上推敲平衡、比例、节奏。他举例说明了君主制,君主在这里仍然发挥着至高无上的作用。人们交朋友,唱歌跳舞,举行大型节日,甚至燃放烟花。就连造园元素也是活灵活现的:大量的喷泉、水器等包含很多机械元素的东西。很多雕塑都把古代神话带入了园林,主题无非是感官享受。从来没有给花园命名和链接标题这种高雅的东西。所以西式园林不仅布局不通畅,意境也很浅,体会不到很多深邃永恒的生活情趣。
3.东西方园林的审美差异。
我们可以对两者的审美差异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中国的园林就像一杯香气四溢的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然后用心体会。那么西方园林就像一壶香气浓郁的咖啡,给你直接的享受。
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讲究自然,不露人工斧的痕迹。在中国古代,园林一直被认为是一首诗或一幅画,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土木工程。它巧妙地将诗画艺术与园林融为一体。诗歌、绘画和园林作品不仅赞美自然本身的形式美,而且更注重自然的内在美和“个性”自然。认为松柏之寿,莲之诚,竹之谦,崖之坚,兰之高,都与人的情感有关。因此,竹影、风雨、阳光和月光、茶香和花香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形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独特风格。
西方园林更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在他们的花园里,你会发现到处都是人工雕刻的痕迹,到处散落着组装图形。在这里,花园不是花园本身的自然美,而是建筑的一部分。
从两者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人更注重个性的充分发挥和自我概念的完美结合,但他们又想拘泥于细节,张扬,非常大气,但他们的园林有时会给人一种与环境极不协调的感觉,有一种矛盾冲突的体验在其中,能给人一种刺激的感觉;而我们东方园林处处体现“和”,讲究人与景的和谐,景与景的和谐。但是“个性”二字很难表现出来,很多大胆的创新很难实现,因为会破坏这种“和谐”。因为和谐,东方园林有点小家子气,因为和谐,给你带来一种宁静安详的心境,所以中国的园林是一个陶冶心灵的好地方,宛如世外桃源。
就像吃饭,萝卜青菜,园林建设不妨中西兼得,中西结合也是不错的选择。人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情,不同风格的园林与之相对应。
结束语
由于中国传统美术的自成体系和中华民族特定的审美意识,中国美术理论与西方美术理论存在着一些差异,它们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理论形式上看,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多为敏感的经验性评论,结合具体作品的评价,再涉及作者的个性;西方艺术理论是理论性的,注重对作品形式的抽象分析和阐释。
(2)从哲学上看,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崇尚和谐与义,其范畴多为互动、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形与神、情与理、虚与实、刚与柔、义与奇等。西方艺术理论偏重于从科学的角度寻找造型艺术形式美的基础,所以其传统理论一直以代表理论为主,并产生了透视学、艺术解剖学、色彩学等学科。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因强调个性和意志的自由而趋于极端和绝对。
③从社会学角度看,中国的艺术理论注重艺术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艺术的社会功能;西方艺术理论更多的是强调对作品形式美的自由观察,强调艺术的非趣味性和非功利性,当然这种比较只是整体上相对而言。随着中西艺术交流和文化互动的加强,中西艺术理论也相互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相互吸收和融合。然而,与此同时,理论上的差异和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艺术理论自身的觉醒和自身价值的加强,艺术理论将出现由日益强烈的独特性、科学性、严密性和丰富性构成的空前繁荣。
中西美学的比较,既要对我们的传统美学提出问题,也要对西方美学提出问题。不仅研究他们的历史,而且促进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解决,思考美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美是思辨的哲学,是最微妙的心理,是最感性的艺术,美是文化本质的焦点。
参考资料:
[1]郑谷《自我的迷宫》,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2]何锡麟,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黄昏后的机遇——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美女”劳里?s?亚当斯译《艺术鉴赏讲座》,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5]专栏?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托马斯?门罗的科学美学。
[7]严《美学原理概论》黄河出版社
[8]张张。居住区过渡空间探讨[J].中国园林,2002 (3):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