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讯论文

E时代,“触网”已经成为很多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不会上网的被同学称为“网盲”。我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交朋友和娱乐...但在很多家长看来,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孩子学习的罪魁祸首。家长反对孩子上网。当互联网成为陌生人之间的纽带,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就变得很困难。

如果和家长讨论互联网的利与弊,中学生是否应该上网,我想大部分家长都认为互联网给中学生带来的利大于弊!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用“矛盾”的观点看这个问题。“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也就是说我们什么都有他们,只是特点不一样。我们和“高考”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我们和互联网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矛盾,因为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大矛盾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解决次要矛盾的质量也会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影响。比如你在网上学的英语语法比书本上学的多,对你高考一定有帮助。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就有电脑了。那时候全家人对互联网都不太了解。在同事的帮助下,妈妈慢慢步入了网络世界,我也跟着妈妈走进了这个小说世界。那时候我经常去的一个地方叫“小学生世界”。那一年,我终于通过努力成为作文论坛的冠军,并被一家少年报社的编辑发现。我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报酬。所以,就我而言,网络利大于弊。

当然,网络是信息的集合体,有精华也有糟粕。这确实是事实。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比如世界名著,也有消极思想等糟粕。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为什么不能同样对待网络呢?这对网络非常不公平。对于我们跨世纪的一代,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课本上的知识对我们来说远远不够,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条件,一个机会。我们可以“透过网络看世界”,把世界看得更透彻。“网上图书馆”和“远程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知识。这是一般媒体无法比拟的。

我很遗憾个别学生因为网络而“变质”,但这能完全归咎于网络吗?根据“内因”和“外因”的原理,网络只能算是外因,这才是内因。“亲朱者未必红,亲墨者未必黑。”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外因只起“催化剂”的作用,只是一个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比如有的同学想尝试“网恋”,有“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浪漫。当他们被“鼓励”的时候,他们就想尽办法在网上找。而有的同学不想试,你说坏了,他还是不去。

聊天是一个值得中学生讨论的问题。许多学生上网除了聊天什么也不做。这有很多原因。首先,他们缺乏网络知识,就像一个刚接触电脑的人,只会玩游戏。对于网聊,我觉得可以。中学生时期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小学进入初中、高中,身心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在他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总是和父母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对他们的一些做法很反感。当他们与父母的思想相遇时,他们无法统一。我会用互联网,以朋友的身份给妈妈发邮件,或者在妈妈出差的时候用QQ和她交流。时代确实不同了,但是我妈的一些人生经历很有意义,而我们这些孩子往往看不到这一点。既然有这样的误解,那就来打消吧。我妈也尽量多学些时尚的东西,增加年轻人的活力。时不时还会出现“晕”“东东”“我带你”等一些青春特有的表情。没想到网络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妈妈的距离。在我眼里,妈妈似乎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死板,那么不文明。等我在言行上有了认同感之后,我和父母在思想上自然会产生认同感,我也会愿意把自己不开心的事、不理解的事告诉父母,对父母的建议也不会再有抵触情绪。所以我觉得中学生在不影响我们正常学习生活的基础上,上网还是应该的,但是要有适度的选择,千万不要沉迷其中。

中国的网络发展很快,还没有建成完整的体系,不如发达国家健全。现在的“网吧问题”就是一个例子。很多网吧只关心经济效益,不管理客户。学生在上学时间上网,他们不在乎;学生在网吧过夜,他们不理。量变的积累促成了质变的发生,很多学生习以为常,导致学习下滑,离家出走等事件的发生。如果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更多的“网上妈妈”和“网上妈妈志愿者”会阻止此类事件的发生,让悲剧不再重演。最近打击非法网吧,颁布相关法律,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互联网不是“电子海洛因”,也不是毒品。它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知识和财富,开阔我们的视野。希望中国的网络越发展越好。儿童教育专家卜伟:孩子可能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孤立的。它与儿童的身心发展、自我意识和对环境的感受密切相关。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学习、交往中遇到的障碍,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建立平等的家庭文化,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家长不应该只关心孩子是否上网,而应该充分关心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这是根本问题。家长关注并引导孩子使用互联网,是保证孩子安全的最有效方式,也能让孩子更多地受益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