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觉阈值的含义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孔德并不像许多批评家认为的那样只是一个提出经验社会学概念的思辨哲学家,而是一个连接哲学和社会学的伟大思想家,但孔德的社会学思想应该属于文化社会学而不是狭义理解的经验社会学。因此,孔德以经验哲学为起点,以人文主义为终点的道家思想,在文化社会学的定位上有其内在的统一逻辑。

[关键词]孔德;文化社会学视角;积极向上的精神;人道主义

孔德是一个有争议的社会学创始人。一方面,他主张用实证科学研究社会,通过扩大实证知识来解决社会失序的问题。另一方面,他引入了解决社会问题的道德方案,建立了与信仰相关的“人间道学”。由此,他受到了不同方面的批判:从本体论哲学的角度来看,孔德从人的精神发展而不是物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追求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属于唯心主义,从而最终滑入了人本主义的歧途;从实证主义的角度来看,孔德对人文主义的确立,背离了他早先倡导的实证主义原则,是一种病态的产物,是“大智慧的可悲退化”。

作者认为,对于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伟大思想家孔德来说,这样的批评很难观察到他的拳拳之心;把他的积极哲学和积极政治学简单地割裂开来,是肤浅而粗暴的,大大贬低了孔德的思想。本文拟从更具包容性的文化社会学视角来观察孔德的思想轨迹,以期对孔德思想的价值做出更开放的理解和更公正的评价。

一,文化社会学的视角

文化社会学的视阈在不同研究者的眼中是不同的。从文化的动态与静态、过程与成果的双重理解的立场出发,借鉴齐默的分类,可以根据文化现象发生和存在的不同领域,将文化的性质分为“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他说:“各种事物的文化也是人类的一个文化过程...同体生活的风格取决于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文化同时发生在人类行动的对象、创造的对象和人本身,也就是同时发生在主客观世界,所以社会生活或社会的具体呈现状态和变化状态要在文化的这种分类关系中去理解。文化社会学的基本视阈在于文化主客体的区分及其关系。

在谈到文化的主客体关系时,齐默尔说:“我们教化事物(东西),也就是说,我们把它们的价值标准提高到超出它们的自然机制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程度,所以我们也教化了自己:这是从我们自身提高价值,又回到我们自身的同一过程,它触及了我们外部的自然或我们内部的自然。”齐默尔的这段话陈述了一个基本事实: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源泉。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启动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实现自己的本质,外化自己的本质,改造客观世界,把客观世界纳入一定的价值体系和意义体系,从而促成客观文化的产生,形成文化的主客体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

一方面,文化作为人类超越自身原有存在、改变事物原有状态的产物,其对象化即客观文化构成了发展人类社会的精神和物质具体内容。一个属于人的社会一定是文化社会,社会发展就是文化的提升。所以人的全面提高和发展,也就是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