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的建筑结构是怎样的?
皇城相府建筑群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16院落,640间房屋,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建于1632,有8个大院,是明代的建筑风格。
外城建成于1703,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宅,书院,花园,闺房,管家院,河亭等。,布局精美,雕刻精美。
康熙皇帝陈廷敬的宅邸
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流镇,太行山腹地,有一座城堡般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城墙雄伟,房屋古朴典雅。
据说这个地方原来只是一个官署,建于明朝宣德年间,由陈廷敬的曾祖父、明嘉靖朝陕西按察使陈天铀于17世纪初所建。后被陈廷敬叔叔陈昌于1633扩建避难,取名“斗猪居”。
内城墙东西长约70米,南北长约160米,有五座城门,垛口遍布城墙,重要部位有堡寨建筑。在东北角和东南角的制高点上,有供奉义人关公雕像的春秋亭和供奉中国古代主宰文学成功的神文昌帝雕像的文昌阁。
城墙周围有一个藏兵洞,又称屯兵洞。五层有125个窑洞,用砖和石头砌成。是内城核心防御建筑河山楼的附属工程。
藏兵洞因地制宜,一步一步递进,三五洞相连,层间地道相通,出入方便,直达城头。攻防兼备,主要用于战时驻扎仆役和脚夫。
内城北面是鹤山楼,建于1632。它是皇宫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皇宫最高的建筑。
鹤山大厦高七层,地下一层。楼层平面为矩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建筑的外墙是均匀的,而内部是逐层递减的。整个鹤山楼只有一个朝南的拱门和两个防火的门。
外门是石门,门后的杠栓可容纳千余人同时避难。这样的高度和规模在明清建筑中极为罕见。更难得的是,这样的砖石高层建筑,历经近400年的风雨,依然巍然屹立,屹立一方,周围至今没有超过其高度的建筑。
作为民间军事防御的堡垒,鹤山楼的设计是非常科学和周到的。鹤山楼只有三楼以上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悬挂在二楼以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连。
三楼中间的窗户也和别人不一样。据说这个入口是鹤山楼的通道,人们可以从这个入口放下梯子,以便爬进爬出。
在鹤山楼的顶部,还设有垛和塔,便于观察敌情,保卫城堡。地下一层深入地下,开启秘密隧道,方便转移逃生。鹤山楼还配有水井、磨坊、石磨等生活设施,并储备了大量粮食,以应对可能的长期围困。
鹤山楼虽为避战而建,但平时仍可观光,故又称“岳峰楼”。
皇城内城建筑除了藏兵洞和鹤山楼外,还有寺庙、民居和官邸三种类型。这些建筑风格大相径庭。其中,寺庙建筑包括陈氏宗祠,民居包括麒麟院、十德居和树德居,官式私宅包括榕山工夫和府。
1632年,陈家在鹤山楼避难时,将器械马匹藏在那里,躲过了一劫。正因如此,陈家认为此地吉祥,因而院门旁的石兽和门前的影壁上都有麒麟纹,俗称“麒麟院”。
麒麟阁正殿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荣德宫”三个大字。
十德居,又名十德园,是内城的民居建筑,由三个院落组成。它建于明朝郑德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了。是皇城现存最早的建筑。
明末,陈廷敬的父亲陈昌祺成为这里的主人。1638年,陈廷敬出生在医院里。
庭院为东西向两个平行的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厢房、倒座围成。主室为三层建筑,形式为“三明五暗”。西室一楼是陈廷敬的出生地,二楼是图书馆大楼,三楼是藏文版大楼。
厢房和倒座均为两层,庭院四角为封闭式或开放式天井。
这种建筑非常独特,与中国云南的“吴赫四合院”有一些相似之处。院子里的地面是用素砖素石铺成的。主院西北天井与侧院相连,门内无影壁。
陈廷敬出生后,他和他的八个兄弟以及堂兄陈渊先后在这里接受了陈昌时期的儒家教育,从此走上了仕途。因此,十德居被称为陈氏家族兴盛的发源地。
树德居,又名树德苑,位于内城东北角,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四合院的大体形状和世界四合院差不多。偏院的布局和总院基本一致。
容山府,内城的官方私宅,坐北朝南,由两个院落组成。每个庭院都有一个前室和一个后室。所有的房子都是硬山双层屋檐屋顶,前院是会客室,后院是内屋。这里是陈氏第六祖、陈氏第一秀才的故居,也叫“清廉之游”。
在内城的另一个官方私人住宅,俞师傅,是的叔叔陈的故居。因为它的官职是都察院的建议,所以叫建议院。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御史府的主楼与两间房子并排而建,左边是朝廷,右边是内殿。正门楼签上有四个大字,见证了陈家的完整。
陈是陈家第二进士,其子陈渊是陈家第四进士。内城门上的“斗猪居”是陈题写的。“斗猪”是指城堡狭窄,看起来像一个水桶,“栖息地”是指保安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居住。这四个字充分表达了陈家人对乱世平安生活的渴望和希望。
除了御府,在内城的祥符,陈廷敬的叔叔还有一个四合院叫“中和居”。
这个小院是典型的四合院。大门的门楣上有一块匾,上面写着“中和居”三个大字。院子里的一个正房和两个厢房是两层小楼,宽三间。
据说陈一生信奉“中和”二字,就把自己的院子命名为“中和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祥符内城,还有一个著名的致远花园,是陈氏家族最大的花园,占地近11,000平方米。院内有亭、池、假山、廊,是湘府主人经常召集文人墨客饮酒赋诗,陶冶情操的地方。
在这座园林中,还有一座书院,名为南书院,又名“致远书屋”。这座书堂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是两层院落,规模很大。主楼为三层建筑,两侧为两个两层的厢房。此地是陈氏子弟在皇城学文学、学儒学、入科举的摇篮。
此外,在51辅佐康熙的陈廷敬,不仅是为康乾盛世做出重要贡献的政治家,也是清初的大学者。除了自己的《吴婷文编》等著作外,他还负责编纂了中国历代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他的儿子陈壮律也参加了这个文化项目,父子二人合作编写字典,流传了一段时间。
皇城相府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