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纸

杨邦杰不仅重视发展丝绸教育,而且提倡师生开展科技研究。在繁忙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之后,他亲自或与他人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回国后的前三年,他引进日本蚕种与当地黄茧品种杂交,培育出薛14、薛16等新品种(后更名为1014、1016),是我国第一个杂交育成的优良白茧品种。其蚕茧和生丝样品于1933年送往巴黎世博会展出,受到国际蚕业界的好评。

广东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温21.6℃,月平均气温3℃(65438+10月),最高气温28.3℃(7、8月)。桑树发芽早,生长快,落叶晚,生长期长,产量高。如果修剪和肥水管理得当,带叶养蚕全年可达七八次。但由于天气多雨,气温高,也给养蚕带来不利因素。华南历史上饲养的原种是一种叫“岳伦”的多化蚕品种,一年四季都可以饲养,但茧小,产丝量低。在广东,第一只蚕可以育成两性蚕品种,叫“大早”。它的茧比岳伦的大,它的丝量也重。农民愿意在第一茬养“大枣”,但如果在第二、三茬继续养,由于不适应高温高湿的气候,产量就会降低。为改良蚕种,杨邦杰通过纯系分离整理广东地方品种,选育出10多个品种,如大早系56号、图大和岳伦系仲恺258、560、369、4000等。与桂合作,对258进行改良,提高其活力,达到茧形均匀、茧棉少、松弛好、水结少、产丝量高的优点。这一品种在广东、广西等地推广了20多年,直至50年代初。此外,通过杂交育成了生命力和丝质较好的杂交固定种1053A2,在广东省西江流域已推广多年。

1930《广东蚕种改良——应用遗传规律取得的两三个成果》一书总结了他在这一时期的工作和成果。

一、广东本地(原)蚕种改良——纯系分离法取得的成果。即分离出地方品种的纯系后,得到大形蚕、大形蚕、白茧形蚕和白茧形蚕、黄茧形蚕、黑茧形蚕。选择纯种后,其茧形、绉缩、茧色、茧形大小、蚕体斑纹一致,茧层数量较原土种有较大提高。

2.利用上述6个广东地方良种获得的一代杂交种,试验结果表明,茧层数量有了很大提高。从缫丝1公斤生丝所需的茧数来看,容奇和关山分别有8142个茧和9374个茧,而仲恺A&M派各种杂交种只有3968 ~ 5200个茧,其中4330个左右的茧最多。

3.改良本地品种与改良外来品种(一、二)交配得到的杂交种,茧层重量明显增加。同时,这些混血儿有很强的抵抗力。即使按照老办法养,一年至少也能养三次,也就是春蚕1次,秋蚕2次。它的蚕茧收获也是这三次中最多的,蚕丝质量也比未改良的地方品种好。

杨邦杰利用遗传理论的纯系分离和杂交选育良种,在当时中国蚕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应用结果公布后,全国蚕校纷纷向仲恺A&M学校查询,以供参考。广东习惯将蚕卵浸泡在汤(浴卵)中促进孵化,还能杀死那些体弱多病的蚕卵,所以也是预防蚕病的方法。一直都是靠泡汤师傅的经验来掌握汤的温度和泡的时间。汤太烫或泡太久,蚕卵会死;如果汤不够热或者浸泡时间太短,蚕卵就不会孵化或者孵化不均匀。1933年,杨邦杰发表了温水浸泡蚕种实验,1959年发表了温水浸泡白茧实验(预报),使汤泡法科学并迅速应用于蚕种生产。当时广东每年生产几百万粒种子,孵化整齐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对发展蚕桑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3-1936年发表了《广东家蚕特殊系23号》、《广东特殊蚕种的形态与遗传学研究》、《特殊系23号蚕与黑蚕18、48号蚕的卵黄、血色、茧色关系研究》。

1933发表的《蚕的品种、性别、体重与成熟速度的关系》一文,从遗传学角度探讨了地方品种、外来品种及其杂交种的雌雄蚕体重、茧层重量和成熟度的规律,对当时地方品种的改良和一代杂交种、三元杂交种、四元杂交种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还提出了一个重要假设,即从遗传形式和遗传质量推断至少有两个Q因子。但由于没有深入研究,至今没有得到证实。

杨邦杰还在《仲恺A&M学派研究报告》上发表了多篇关于蚕的解剖和生理的论文,为蚕的生理解剖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