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总结中国节日端午节的内容
端午节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花卉之一,正如朱军在艺术人生特别节目《中国节日·端午节》录制现场开场时所说:“我们相聚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畔,在美丽的余姚大地上,在清澈的姚江畔,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延续千年的年度记忆,更是为了龙船的鼓声和艾草、熏香的味道。
起源和创造力
在前期策划会上,朱军是这样说的:‘每次节日来临,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在我脑海里盘旋。为什么要庆祝这样的节日?为什么这是我们的节日?过去人们是怎么生活的?从中我们看到了什么?你曾经失去过什么?还要继承什么?‘能不能趁这个端午节的机会,邀请我的一些朋友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心目中的影响,让更多的朋友,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发展中的中国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分享传统文化带来的快乐和节日的快乐……’
于是,我决定找个地方体验一下,邀请一些外国留学生现场体验一下端午节...余姚,这个江南小城,在此时进入规划视野,不仅因为余姚地处吴越之地,靠近水祭文化的发源地,更因为它拥有河姆渡的历史——七千年的稻作文化,足以在时间的深度上呈现出一种节目厚度感。邀请一些文化学者到现场,以论坛演讲和对话的形式与在场的外国留学生对话,互动解读中国文化节,可能更有意思,可能更能体现“文化认同”和“文化享受”的意义……
端午节的背景
夏季的至日节是端午节最初开始的时间基础,端午节起源于先秦时代。汉魏时期,端午节脱离了节日的束缚,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六朝以后,端午节真正成为中国一个具有浓郁民俗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自古以来就有“辟邪”、“龙舟节”、“纪念屈原”、“纪念勾践海战”、“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多种说法。它传达了中国人的人格精神取向:伍子胥的传说是对忠臣牺牲的纪念,曹娥的传说是对孝道牺牲的尊重,屈原的传说是对为国捐躯者的纪念……
应该说这些说法都是支流,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端午节。
在千百年的传承和文化积淀过程中,端午节在中国不同的水土地区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多样的习俗,如提供“玫瑰饼”,用芦苇叶包粽子,插艾叶以辟邪,穿彩色丝绸挂毯以祈求长寿,贴葫芦花以避免“五毒”,为儿童玩“战斗百草”…
此外,端午节还有各种别名,如龙舟节、端阳节、天中节、天长节、朱明节、崇武节、恶日节、玉兰节、诗人节和龙舟节...从五花八门的名称中,你真的可以感受到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另外,很多风俗、事、物的不对称,也不是屈原、端午节、伍子胥、曹娥能解释的。
而端午“珍爱家园,振奋精神”的信仰,无不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核心价值观,从历史的尘埃中走来的情怀、情怀、情怀,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心中。可以说,端午节不仅是中国人缅怀民族文化的挥之不去的情结,也是东方民俗文化的独特文化遗产。
正如于丹教授在他后来的演讲中所说:“事实上,每一个节日都会让人们想起许多记忆和他们感兴趣的事情。端午节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庆祝这样一个节日,就是给我们一个理由,向我们心中不同的文化致敬。”
难忘的派对
经过沟通,在创作层面以及随后的实施过程中,余姚市委市政府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和几乎各方面的全力协助,使得整个节目的录制进行的很顺利。
当来自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等高校的200多名不同肤色的留学生坐在姚江河畔的河姆渡特别节目的座位上,他们进入了为期两天的中国节体验之旅,感知中国多元融合的文化之美,而体验之旅开始时的一场论坛式的聚会,也将成为他们人生的一个记忆节点。
这时,方舟子、、、李、、、纪连海、聂卫平等七位在各自学术领域都有非凡成就的文化学者和专家,从姚江对岸乘船来到了这里。在朱军的带领下,在现场留学生的掌声中,他们来到被树木环绕的玻璃露台上坐下。舞台后面用玫瑰花编织的端午节字样极其醒目...包着红绸的粽子灯笼飘在树上的绿叶间,阳光被挡住了。
传统的内涵
社会公认的国家节假日制度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之一的李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了自己的童年。
中秋节的习俗记忆:小时候端午节,大人点些雄黄酒或者在孩子额头上画个大王字。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艾虎和浦建,尤其是在农村。艾虎把砍成老虎贴在门上,蒲箭把蒲的叶子砍成箭挂在门口。
他接着说:端午节临近夏季的至日,实际上是在迎接夏季的到来...天气炎热,各种昆虫和细菌繁殖非常快,也是传染病和流行病发展的时候...夏季来临,开展防疫避灾活动。端午节最早的起源是适应天气和季节气候的变化...后来又加入了一些人文思想,与当地名人、圣贤的故事联系起来,增添了人文内涵和文化。最后,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和结晶。”
自汉代以来,人们围绕端午节纪念不同的历史人物,如楚国的屈原,越国的勾践和曹娥,以及吴国的伍子胥。这些纪念活动都是根据圣贤和当地的传说。这些基地和传说不仅来源于民间社会的纯朴情感,也来源于中国人长久以来的家国情怀。在漫长的历史淘洗中,中国人最终选择了屈原。屈原也因此成为了民族圣贤和世界名人,成为了端午节祭祀的爱国人物。屈原因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忠于祖国的品质,纯洁人格的魅力而脱颖而出。正是因为民族圣贤文化的传说和圣贤思齐的影响,中华民族才难以兴盛和屹立不倒。想起祖先创造的这样一个融合了个人生活和家国情怀的节日,我真的为中国的文化感到骄傲。
美味的粽子
中国的食物世界闻名。香港著名电影制片人、美食家蔡澜先生说起吃一口粽子,不禁想起洋快餐的一句著名广告语:我们卖的不是牛排,而是炸牛排的咝咝声。蔡老先生给现场的留学生讲最好吃的粽子:广东东莞一个小地方有最好吃的粽子。为什么?里面有蛋黄,绿豆,脂肪。肥肉用蜂蜜泡了一晚上,第二天拿出来,剁碎,包粽子。蒸熟后油全进了饭里,一口吃下去很好吃。
再学一招,端午节用葫芦画瓢再做一遍,味道应该不会差太多。
蔡老先生也讲过各地的粽子,三个字就是敬业的美食家:潮州人的粽子,一面是豆沙,一面是肉,咸中带甜。福建人在粽子里放很多五香粉,很香。台湾省的粽子是把米切碎,裹上果酱,也很好吃。至于粽子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粽子的形状不一样。我见过像枕头一样大的粽子。很小,泰国人包的饺子更小。它们是串在一起的,所以我送礼物给别人的时候会带两根。”
其实粽子的种种变化和表现,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生活智慧和饮食文化。
如此浪漫的文化。
于丹教授的演讲可以说是振振有词,条理清晰。也许是因为面对外国留学生的缘故,她的语速比平时慢了很多,听起来有点慢条斯理。
“我读硕士的时候,毕业论文是关于屈原和楚文化的。我个人很喜欢楚文化,也很感激。幸运的是,在中国的童年,有这样辉煌的文化,有无限悲喜的文化,有恣意泼辣、贴近生活自然的文化,赋予了我们的性格以幻想...屈原写了那么多神话,他在《九歌》里写了那么多威武之神,今天被人铭记。它仍然会让我们感到悲伤...九歌依然是我们面前一道如此绚烂而不可替代的风景...你看董军的太阳之旅,河伯对生命的赞美,向君和他的妻子,一对美丽的神在湖南的水上互相等待...当这幅画面在你眼前铺开,你会感受到与中原文化不同,浪漫无限,色彩瑰丽,异想天开,恰到好处。当我们举行快乐的庆典时,总会有一些人走进我们的生活。他们在千古之前默默微笑,用体温滋养着后世的文明...今天,我们看端午节,就知道这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一个奔放的节日,我们需要一份文化底蕴来滋养我们的气质。”
“我们为什么要庆祝节日?节日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在现代文明中,给自己一点理由去珍惜手工业时代的记忆...用棱角把粽子包起来,红线可能是红枣,绿线可能是红小豆,蓝线可能是蛋黄,黄线可能是腊肉……”
是的,传统的端午节过后,除了超市里冷冻或加热的湖州粽子,祈福和祈祷都是通过参差不齐的粽子、手工制作的香囊、手腕上五颜六色的丝线一点一点完成的。在慢节奏中,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简单的手带来的温暖,回忆起一段芬芳而遥远的记忆。如果我们愿意,所有这些来自传说、经典和民间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现在一起过节的理由。
穿越时空的角色。
了解周杰伦的人不一定知道方文山,但如果说他是《淑女》、《双节棍》、《答直》、《发如雪》、《菊花台》、《青花瓷》的作词人,恐怕所有的陌生人都会烟消云散。
方刚的讲座是关于汉字的文化体系。他说:“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拼音文字,只有汉字是表意文字。拼音字是字体的结构拼出意思,所以是听觉字,要求发音准确。但汉字是视觉文字,也是表面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汉字也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书写体系。所谓超空间,就是字形意义的结构古往今来不变。假设1000年前和2000年前“和”字的写法和意思是一样的。这个书写系统很特别。比如一块石碑出土于1500年前,大约相当于魏晋南北朝、东晋、王羲之的时间。这块石碑已经出土了。中国的高中生只要经过文言文训练,就可以直接读碑文。但是,如果在法国和英国出土同样性质的石碑,他们的高中生就看不懂了。
文森特·方觉得他非常依赖写作。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他感受到了汉字独特而特别的美。他说:“每种文化都有特别的地方,尤其是汉字。今天在座的各位是来自远方的朋友。你们大多数人来中国是为了学习汉语。我愿意和大家分享这种写法的由来和独特之处,这是一笔很有特色的文化财富。”
端午节和端午节
既然是论坛,除了演讲,自然还有问答。朱军在宣布提问开始时表示,可以逐个指定受访者,也可以在提问结束后由嘉宾推荐受访者。然后,现场一片热闹。各种半生不熟的中文说出来的问题,在某些角度上确实和中国人的思维不太一样,造成了一些困难。好在台上坐着一些专家学者,回答不仅是对等的,还时不时的意味深长。
热闹的问答之后,就是亲身体验的开始。
好像已经说过,在河姆渡聚会录制节目只是留学生在余姚活动的一部分,还有和当地龙舟手一起上船感受划龙舟击鼓、包粽子的激情,参观历史悠久的小城古迹……快乐不言而喻。几个春节后来学校的留学生在街上欢快地跳舞,引起周围人的驻足鼓掌…
其实节日是一个民族表达生活性格的纪念日,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生日。
正如朱军在节目最后总结的那样:“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忘记心中深深的敬意,也没有忘记一脉相承的感动。两千多年过去了,粽子依旧香,龙船依旧号响。当我们从这样一个绵延不断的传统一路走到今天,感受到民族的心态和性格,或许才能真正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更深层次的含义,才能让这个多变的世界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自信,真正接受由此产生的力量和影响……”
余姚端午结束,又开始了其他的想法。
说到底,端午节是古代吴越的一种图腾祭祀形式。后来融入传说,被赋予传统祭祀。
地湾节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纪念内涵和人文精神。中国人讲究“和而不同”,讲究“和”的本质,讲究时代对“不同”的解读和解构,给了我们一种开放的心态。这种心态有助于我们重建一些新的爱国主义品质,重建一种复兴传统文化的自信,在阔步前进中焕发一个民族的竞争力。
这或许就是《艺术人生》在余姚做“中国节·端午节”的初衷。
看完这个凝聚了思考、努力、自我期待的节目,请别忘了告诉他们你的感受,因为你的感受最重要。
至于北大教授、中学老师纪连海、围棋大师聂卫平在现场说了些什么,又是如何表演的……又是如何与方文山、、李、一起回答各国学子的提问……录制结束后,几位嘉宾是如何评价《艺术人生》这个特别节目的……
你一定想知道各种各样的答案,所以,别忘了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准时收看CCTV-3《艺术人生》中国节端午节21:11…
我是看了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