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开发哪些文件?
保险投资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资本运营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作为商业企业,保险公司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保险公司的利润已经不能单纯依靠收取的保费与一定概率下的保险理赔之间的差额,而越来越依赖于保险投资的有效运作。由于保险与缴费的区别,其利润率是确定的,且有递减趋势,而保险投资运营的预期利润率是无限的,因此只有安全有效地开展各项投资运营,保险资金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可见,有效的资本运营是现代保险业的支柱,是保险经营发展的生命线。
二、中国保险投资的历史和现状
(一)中国保险投资的历史演变
建国初期,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按规定只能存入银行,所得利息全部上缴国家财政,根本没有保险投资。中国保险业在停摆2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获得了新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80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并积极发展国外保险业务。
1984 165438+10月,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关于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报告》,其中指出:“总公司和分支机构的保险费在扣除赔款、赔偿准备金、费用和税金后,其余部分可以自行使用。”国务院3月颁布的《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1985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明确了保险企业可以自主运用保险资金。这不仅是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增强我国保险业活力的战略举措,对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保险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始发展阶段:1984到1988结束。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取得投资权后,从1984下半年起,总公司开始在北京、江苏等地开展投资(含贷款)业务,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分公司也陆续开展保险投资业务。
现阶段,中国人民银行严格管理保险公司的投资活动。一是计划控制资金运用规模。例如,在1986中,中国人民银行向PICC发放了2亿元的投资额度。二是对资金运用的方式和方向做了严格的规定。1986期间,PICC的资金运用仅限于投资地方自筹固定资产项目。1987批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试运行及购买金融债券。现阶段的经营效率并不理想,资产利用率和投资收益水平都比较低。以1986为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业务汇总资产利用率仅为9.23%,投资回报率仅为0.83%。
2.调整整改阶段:1988年末至1990年末。
由于整顿的经济环境和收紧信贷规模的形势,以及保险业自身经营效益不佳,我国保险投资业务在1988年底进入调整整顿阶段。其内容和措施包括:总结往年资金运用的经验教训,严格执行信贷计划,认真执行利率政策,将资金转为流动资金贷款,坚持“十不贷”原则,注重“重点倾斜”,采取担保、银行承兑汇票抵押等措施,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现阶段,中国人保的资金运用工作,除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外,大多侧重于原始投资贷款项目的催收。资金运用范围限于流动资金贷款、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购买金融债券和同业拆借。
3.进一步发展阶段:1991年到1995。
经过两年多的调整整顿,加上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保险投资业务在1991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保险投资在保险行业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重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两家新成立的全国性保险公司相继加入了保险资金运用的行列。保险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年末1992。PICC、平安、太保运用资金余额达到6543.8+009.46亿元。保险投资范围拓宽,证券投资大发展,保险投资收益提高。
4.标准开发阶段:1995至今。
随着1995《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保险公司纷纷根据《保险法》调整业务,以适应《保险法》的要求。《保险法》的实施为我国保险投资业务的规范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保险公司保险投资现状
1,决策机制弱
目前,许多保险公司还没有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决策机制,PICC P&C公司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成立专门的保险投资公司。决策的盲目性、被动性和随意性非常突出。在只能投资债券的时期,这种决策机制不会反映任何危机。对于资产快速增长的保险公司来说,会掩盖其决策的劣势:决策机制落后,决策反馈机制尚未建立,这在保险公司进入基金市场后会充分暴露出来。
2.保险投资渠道狭窄。
1998之前,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仅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根据2000年3月1日起施行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中央企业债券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而西方国家保险公司运用资金的合法渠道更为广泛。比如美国和日本规定保险公司可以进行国债、公司债、股票、抵押贷款、房地产、保单贷款等业务。
3.保险资金利用率低。
保险资金的利用率在国外基本达到90%,而在国内不到50%。有限的保险资金主要用于银行存款。据统计,1998的PICC、平保、太保,40%-60%的保险资金仅限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保险资金基本没用。截至1999年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资金利用率不足20%。为了保证保险资金安全,保险公司大量资金存放在银行,银行专业使用。而保险公司只能获得固定且较低的存款利息,远远谈不上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保险公司必须开辟新的投资领域,以确保其资金的盈利性和安全性。
4.保险投资缺乏相应的人才。
保险投资涉及多个领域,如存款、国债、证券等。因此,保险投资人才必须对国家经济发展有远见,对各行业发展有基本了解,才能大胆灵活,善于捕捉商机,在资本市场获得丰厚回报。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保险公司现有员工基本由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转业干部、普通大学毕业生组成,前两部分占公司员工的70%左右,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劣势,即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造力。保险公司要想从保险投资中获益,就必须引进相应的人才,并注重公司内部年轻人才的培养。免费公文网版权。
5.保险公司管理水平落后,影响保险投资收益。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落后,投资缺乏科学决策,许多公司科学决策和内部约束机制薄弱。于是,出现了很多领先的项目贷和人贷。这些项目的很多贷款无法收回投资本息,甚至成为坏账、呆账。落后的管理水平影响了投资收益。
我国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客观上要求保险资金的有效运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一下子完全放开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还有一些制度需要制定。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三,建立中国保险投资体系的构想
(一)保险投资客观上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资体系。
所谓保险投资制度,是指保险投资活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建立保险投资机制的目的是提高保险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是现代保险业的两大重要特征,其中保险投资业务已经成为现代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将扩大保险公司的利润,增加其偿付能力、经营能力和稳定性。同时,保险公司收入的增加将使保险公司降低保险费率,减轻投保人的负担,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如果中国保险业不以投资收益为基础,入世后在价格(费率)方面将很难与外资保险公司竞争。另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和盈利可以弥补业务亏损,维持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比如1987年,英国两大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亏损分别为6400万英镑和18万英镑,而投资利润分别为2.04亿英镑和249英镑。盈亏平衡后,有不小的综合利润。从近期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特点来看,保险公司的主要收入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承保收入转向投资收入。比如美国财险业务,从65,438+0,978开始,已经承保亏损265,438+0年,主要收入来自投资收益。
因为保险经营是一种负债经营,保险资金的运用除了考虑投资的收益,还必须保证投资的安全。因此,市场的开放、投资工具的增加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强投资机制建设,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确保保险资金与投资收益的协调性。
(二)保险业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保险企业的制度和规范。
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投资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保险公司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管理,才能为高水平、高效率的保险投资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如何加强管理,我个人认为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增加公司经营的透明度和舆论的监督作用,运用法律武器,严惩那些损害股东权益的行为,切实维护股东权益。
第二,建立健全对经理人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彻底改变旧的用人机制,让市场和竞争决定经理人的选拔,让经理人的薪酬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
第三,加强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摒弃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创造新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方式方法。
(三)进一步拓宽资金使用渠道
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基础,是关系到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等原因,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是证券投资基金规模过小;保险公司无法控制资金入市的风险;目前封闭式基金占据主流,保险公司只能被动分红,变现困难;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过于狭窄;保险资金短期性行为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快资本入市步伐,使我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
1,保险资金入市
(1)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有效解决保险公司面临的“利差损”问题。如果在《保险法》规定的范围内投资,每年的利差损就有3到6个百分点,这为保险公司的长远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在银行存款利率2.25%,国债交易收益最多只有6%-7%。在银行间拆借市场,由于资金量有限,收益率很小。2000年,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基金的平均收益达到12%。因此,从长远来看,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解决“利差损”具有重要意义。
(2)保险资金入市可以有效改善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如果严格按照比例允许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资金闲置的压力。由于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进行股权交易,在证券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根据保险资金运用原则,保险公司必然会将资金投向效益好、成长性强的企业,从而客观上相应改善保险资产。
(3)长期来看,保险资金入市将对保险消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保险资金入市无疑使国家找到了更有效的资金配置方式,从而形成了部分社会资金与证券市场的联系。在连接这种纽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改变整个社会。
资金的结构也能保证更大的经济发展,从而使国家、企业、个人、保险公司更好的发展。
(4)保险资金入市可以提升中国保险公司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加入WTO,保险业面临着更大的冲击和压力。除了提高服务质量以赢得保单和扩大客户群,如何从保费收入中获得最大的保障收入是保险公司的关键问题。在发达国家,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比国内顺畅得多。除了存入银行、购买国债,保险资金还可以涉足证券市场甚至房地产行业。因此,保险资金入市可以增强中资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更好地奠定中国加入WTO后的经济基础。
(5)保险资金入市可以有效缓解证券市场资金供求矛盾,有助于稳定证券市场。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可以入市的保险资金规模将越来越大,这必将改善证券市场的资本结构,对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2.保险资金进入短期借贷市场。
保险公司虽然信誉很高,但不能靠信用进入短期借贷市场,必须有抵押。如果能以信贷方式直接进入短期借贷市场,将方便保险公司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扩大可投资公司债券的范围。
目前保险资金只能买铁路债、电力债、三峡债,应该扩展到其他企业债。虽然企业债券质量有好有坏,或者有风险,但是要相信保险公司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4.委托资产管理。免费公文网版权。
资产委托是指保险公司将资金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运作。它最大的好处就是保险公司省心省力,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同时由专业公司操作,也能保证较高的回报。
(四)培养使用专项资金的人才
中国加入WTO将使保险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如何做好准备,采取措施,做好投资回报工作,从体制机制创新、拓宽资金利用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要保证这些对策具有现实性、决策参考性和可操作性,关键在人,关键取决于目前保险公司干部职工的素质。因此,首先要改变干部老化问题,采取买断工龄、提前退休等方式分流一批老化人员,保证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其次,从管理入手,通过秘密改革,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现代商业保险公司高效、精简的机构管理体系,尽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再次,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使用,重视后备干部和人才的储备。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围绕加快增效的长远目标,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并培养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长期培养目标和短期任用并重的人才库。保险管理学毕业论文:论保险公司的保险投资(1)来自免费范文网。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