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中国特色的茶、武术、围棋、戏曲和酒中选择一项,并讨论它如何体现中国文化。
日本禅僧吉饭(1344 ~ 1431)曾说“所谓茶道,心不在术”,是术而不在心。“心者,并行者,常盲目也。这意味着茶道一定是道家和茶艺的结合,不可偏废。但是,中国历代的茶书,除了像许次纾(?~ 1604)茶稀等少数例外。总的来说偏向于外科,稍微关心心脏。中国历代的茶书对茶树的起源、茶叶的种类、泡茶的技巧、茶具的质量、茶叶的品质、炒制(泡茶)的方法等“技术”都有详细的描述。但如何培养喝茶品茶的“心性”,甚至是在什么环境、什么心情下品茶,却被忽略了。就连被后人尊为“茶神”的陆羽(727 ~ 804),在他的《茶经》一书中,对“心”的描述也只有下面短短的两句话:“茶的功效是,它的味道是凉的。很适合贤惠节俭的人。说到茶的作用,只强调提神健身的功效,与心性的培养无关。比如陆羽的《茶经六饮》说“欲醒困,须使其饮茶”;《茶经七事》虽然广泛引用自华佗的《食论》、胡居石的《饮食禁忌》、陶弘景的《杂记》等医书和道学书籍,但只谈茶的益气、轻身、化骨甚至成仙的功效。再如宋徽宗(赵霁)的《论大观茶穴》,引用了(药)录,说:“茶味美供人饮,宜益身体,而钱春的《制茶新谱·茶效》引用了《本草笔记》,只说茶有“止渴、助消化、化痰、消困等作用。功效相当。这些都告诉我们,中国历代的茶书关注的不是茶的栽培,而是茶的栽培。身体或物质的“身”比精神或心灵的“心”更重要,这显然是中国茶书的特点。
因为中国历代茶书注重的不是茶的“心”,而是茶的“术”,所以无论是茶和茶具的起源,还是茶的来源,都是很有讲究的。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茶中无贵龙凤...每二十八片重一斤,值二两黄金。”樊雄:《宣和北苑茶贡录》;介绍张勋奇的《中国茶书》,第54页。这是形容“龙凤茶”成本之高。赵《北苑别录精彩五纲》说:“龙园胜雪为上品,建安有值万元之人。《介绍张勋奇:中国的茶》一书,83 ~ 84页。这也是对一种叫“龙源胜雪”的茶的描述,价格不菲。苏光/易(16)汤类第七富汤说:“天下人用金银做汤,只有富人才会做,所以汤业造得成功,穷人才不会。”他又说,“汤器不用金银,不如做琴而不用桐,做墨而不用膏。两者都做不到。“同上,第211页。【袁】上一集《归心杂识》中也说:“长沙茶具世界精美,每对三百或五百白金之星;所有的茶叶都准备好了,外面储存着大股的银。赵南忠宰相赵南忠以黄金为奖品,在入书《景帝风光略》时说:明朝世宗嘉靖年间(1522 ~ 1566),景德镇产的一对成化斗彩杯“价值十万元”,同书,1465438+。。这些都在描述茶具的奢侈和昂贵。而张《煎茶之书》用刘伯周的说法,把煎茶的汤按优劣分为七等;以“李继清对追随者的注释,即以陆羽口述”为标准,将茶叶分为二十种。按照这些说法,要想用世界上最好的水炒点茶汤,必须有钱有势。
中国历代茶书的作者,要么是达官贵人本人,要么是为达官贵人写茶书。比如《茶经》的作者陆羽,虽然出身于禅寺,与禅师皎然成为了刻骨铭心的朋友,但真正影响他写茶经的还是那些出身于朝廷的达官贵人——里奇(皇族)、崔(不做博士)、颜真卿(湖州刺史)等人。再比如,《茶录》的作者蔡襄(1012 ~ 1067),在宋仁宗李青时期,曾在福建做过转运使,著有《茶录》一书,也就是详细的《蔡襄:茶录概论》,就是专门为了回答仁宗的问题而写的。被收录在《张勋奇》:。或许,这就是这些茶书不失浓郁韵味,甚至重“术”轻“心”的原因。
随着“经济起飞”,台湾省的“茶道”成为一种潮流,茶店、茶馆随处可见,喝“老人茶”的人口也在逐年增加。不过,或许是受上述朴实无华的茶书影响,台湾省的“茶道”普遍停留在有茶无门的阶段。茶农联手茶商抄茶叶和茶具的价格,品茶师也急于跟进。茶道不仅是修身养性的时候,更是一种民族饮食文化。茶道成了拜金主义者自我安慰的天堂。本文试图从“心”的角度来探讨茶道与禅宗的关系,这或许可以弥补台湾地区茶道的缺失。
第一,“茶与禅同”
中国禅宗祖师达摩(?~ 535),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因为久坐疲劳,眼皮睁不开,我就把它撕下来扔在地上。眼皮被丢弃的地方,居然长出了一棵矮树。达摩的弟子们从灌木丛中采摘绿叶,煮水喝,却能在冥想中保持清醒。这就是禅茶的来源。参见罗斯著,许译,《禅的世界》,[台北]出版社,1994,188。。这当然是一个美丽却虚假的传说。然而,茶道与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方面,程光宇的《茶与唐宋思想界和政治社会的关系》、对宋代茶叶种植的贡献、吴著名的《僧焙松萝茶》等,都收入了吴的《中国茶艺丛书(上)》。中村乔的《制茶兴盛与宜兴名壶》收录于吴、徐显耀主编的《中国古代饮茶史》,[台北]出版公司,1991年,147 ~ 169页。姚国坤、王、程启坤《中国茶文化》[台北]鸿业文化公司,1995。、朱子真、沈晗《中国茶酒文化史》[台北]金文出版公司,1995。其他书的一些章节,甚至霍斯特·哈米茨希的《茶艺中的禅》,霍斯特·哈米茨希:《茶道艺术中的禅》,纽约:圣马丁出版社,1980。,已经详细解释过了,本文就不赘述了。下面试图从佛教的规矩和语录,甚至日本茶师的一些著作来探讨茶道与禅宗的关系。
佛教和茶的关系,* * *有三种:
(1)宗教仪式用茶;(2)寺院内外、僧人接待礼仪用茶;(3)户田《茶用解渴史》,罗译:《几帖:日本茶道的世界》,[台北]稻禾出版社,1993,162页。。多田所说的三种佛茶,并不局限于禅茶,而是包括了禅茶。回顾唐代高僧百丈淮海(720 ~ 814)的名作,百丈清规真迹已失传。现在的版本已经被后人编辑过了。与茶相关的禅宗礼仪有三种。
在佛教的三种仪式中,与茶道和禅道关系最密切的属于第二种。清代禅僧易润在代表作《百丈清规正义纪》卷六《百丈清规》中详细解释了禅寺住持请众僧喝茶的规矩:
每当方丈请吃素饭(或茶)时,堂主提前表明方丈和和尚今天请吃素饭(或茶,各师有各的尊严)。外室的执事们聚集在等候室。请服务员一起见面,老师按顺序入座。他们神情凝重,不会说话。杯盘碗,不要沉默。斋戒(或品茶)后,如果方丈说了什么,听完之后,都会起立,起立。魏南云:“公师谢了和尚。”仪式结束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介绍“怎么样?继续收藏,成交量111,752b~753a。引文中括号内的文字均为原书注释。。
值得一提的是,原著还说:“方丈要请方丈快餐,新老茶汤请客,重大节日点五色果,如结制、解制、冬季至日、除夕、大年初一等。”与前面的报价相同。在这段引文的后面,《百僧明规证正》的作者也说:“证正:方丈邀斋茶,非唯一。这只说节序的规则一般适用。不管是新订单,新应用,还是别的,都有一套茶叶。关于方丈在等待大众。“由此可见,方丈请吃茶是一种常见的礼仪。此外,在宋代禅宗高僧陆所著的《禅园清规》第一卷中,在一篇题为《去茶汤》的文章中,也详细规定了禅宗高僧邀茶应遵循的礼仪:
院门口特别是茶汤,礼重。被邀请的人不要慢悠悠的。既然被邀请了,就应该先去某个地方,再去某个地方,再去某个地方。听到鼓声,及时赶到,记得占好座位拍照,以免混乱。如果你去大厅喝茶喝汤,公众聚会,服务员询问信息,请进入并站在第一个座位。方丈鞠躬,合上袈裟,安详坐下。弃鞋不得不平,收脚不得使椅静。坐直,不要靠在椅子上。袈裟遮住膝盖,座椅垂在身前,似乎叉手向主人鞠躬。.....喝茶不吹茶,不掉灯,不呻吟。拿床别敲。先放一盏灯,就要放在盘子后面,别人跟着,不能搞混了。请你右手捧一杯茶,等它游遍了,然后一巴掌就能吃了。不要张嘴扔进去,也不要咬人发出声音。喝完茶,离开你的座位,平静地走一步。请主人感谢他的茶。
从上面两段关于请茶和去请茶的规矩来看,禅僧在禅寺吃茶是一件复杂而严肃的事情。把品茶视为严格的禅修,一点也不为过。回顾历代禅宗的规矩,如何分辨茶叶的好坏,水的好坏,甚至茶具的雅致,都没有像普通茶书那样的规矩。禅门虽有“茶头”一职,但主管茶务。,但似乎并不是一个擅长“炒”的高手。在这些吃茶的禅规中,如果把“茶”字换成其他食物,比如第一条引语中的“斋”字,还是可以成立的。这就意味着这些吃茶的规矩很明确,不一定要站着喝茶;也意味着禅门的吃茶礼仪讲究的是内在的禅定,即追求“心”,而不是茶的外观或水质,甚至是茶壶的优劣,只与“术”有关。【唐】玄觉(665 ~ 713)曾说:“行即禅,坐即禅,言静而动。”即使是到了前沿,也往往是坦白坦白,也是偶尔会原谅毒。”《郑达传·臧》,卷48,396a。从这个角度来说,喝茶只是冥想的媒介之一,坐、静、动、静。毫无疑问,这是禅宗茶道的特点。
但是,从神仙樊沂的茶道中“心艺并重”的标准来看,中国的茶书重艺轻心是真的,禅宗的“重艺”说到底是一种缺陷。而正是一些与禅宗关系密切的日本茶师完美弥补了这一短板。
一般认为日本派的创始人容(明安容,1141 ~ 1215)是日本茶道的开创者。荣熙在仁安三年(宋孝宗干道4年,1168),在夹心三年(宋孝宗惜春14年,1187年),两次来到盛产茶叶的中国浙江天台山。他还虚心参加了万年寺的虚拟尼姑庵,并学习了林佶教黄龙派的禅宗方法。回国后写出了《倡禅护国》《饮茶养生》等名作。其中《饮茶养生》是容禅师所著的茶道书。这本书基本上是日本版的陆羽《茶经》,但很大程度上加入了桑葚、高良姜的方法,甚至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医学原理,与吃茶无关。所以,与其说是一部心术并重,茶道与禅宗融为一体的茶学著作,不如说是一部以中国古代医学和药学为基础的医学著作。参见古田少钦:容吃茶养生,【东京】有限公司谈心社,1994,401 ~ 410。。
在日本国内,“心艺并重”,真正做到茶禅合一的茶道,会去诸光(村田诸光,1423 ~ 1502),少鸥(吴冶少鸥,1502 ~ 1555),甚至森野理也(65438)。又叫“奇思妙想”,意为热爱不完整、不平衡、不完整、平凡的事物(如平凡的茶具),也是一种安于孤独的脱俗心境。茶道,是茶与禅的结合,也是一种禅宗艺术,自然符合这七个特点。所以,把这七个特征作为“数发”的注解应该是恰当的。有日本“茶圣”之称的森野力雄,为了表达他孤独的茶道,用下面这首诗来说明他建造茶馆(数数屋)的想法:
乍一看/没有花/没有彩色的叶子。/秋夜的朦胧/暮色中,沙滩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屋。
森野里雄的孙子钱宗丹充分发挥了这一茶道理想。钱宗丹曾带着盲僧写了五卷《茶禅》,阐述了禅与茶道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卷的题目是:《禅是茶事的宗教》,文中说:“一切茶事,用之如禅。”以下钱宗丹《茶禅与盲》的译文均引自袁:《禅与茶》,第53-93页。打开篮子?篮弦不好?你在做什么?你在说什么?你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你怎么了?怀孕的坟墓里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一辆车!
再比如:摆放器皿的时候,一点都不要放松心态,而是把心思转移到接下来要操作的器皿上,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全神贯注。这种做法被称为气体延续点。.....所以在茶馆里专心练习三昧就好了。
但以上两段重禅(心),轻茶(艺),不足以看出千宗丹茶道的特色。他的特色应该是茶的大众化。在钱宗丹的《茶禅带盲》一书中,最具平民特色,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对茶具的描写:
禅茶的器皿不美,也不珍贵,也不陈旧,而是用一颗圆、空、净的心做的。此清净是器,亦是禅机之茶。茶具,以其名器闻名于世。何桂科说。买了喝一杯茶的无价之宝放在金库里有什么好处?.....总之,不管器物好坏,都不应该说。摆脱了善与恶这两种,邪见,他的内心变得现实而纯洁。
语录上说“一心清净空”才是真正的清净美和宝藏。钱宗丹似乎特别注重“圆净”和“一心”;所以《茶禅·致盲》对“一心”有这样的解释:“一心之器,非陶铸等人之物,乃天地自然之器,故阴阳、日月充盈,万物皆美……”至于“空净”,有以下几种解释:
不断揭竿而起,勇往直前,在禅茶中做到最好,即能免王狱,死后关上三道门,就一定能升天得道。有此成就者,谓天地合一、空净之宝。也被称为禅茶之机。古旧器物,超凡脱俗,玩法奇特,有什么价值?
无疑,这种茶具观是从无形的、形而上的“心”,即禅宗的观点,来解释有形的、有形的茶具。
钱宗丹对茶具的概念显然来自于他的祖父——森no Rikyū。在森no Rikyū的《百茶汤》中,有这样一首歌:
“拿着水壶可以做茶汤,我喜欢穷的各种道具。
森野理矢提倡朴素、自然、平常,从下面的轶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以下关于森野理矢(包括两首诗)的轶事,都可以在罗译的《多田史书:编号:日本茶道的世界》中找到,126页。。
《姬叔记》的茶道往往与日本传统文学中的合唱和俳句有关。参见袁捷·方明:禅与茶,44页。。在日本茶道中,流传着下面这首简短的口头歌曲:
仔细看,啊!/那年秋天,原野的草地上开了很多花。茶道中的这首短咏,和下面的俳句集《续徐丽》中收录的松尾芭蕉(1644 ~ 1694)的名句,在同一部作品中,真的是天壤之别:“近看,花开了。(引自:户田史,罗译:编号:日本茶道的世界,126页。)。
对于这首普通而有趣的口头短歌,《茶汤古故事谈》有如下记载:森野里雄的师傅竹野少鸥,有一天在教森野里雄讲《路次》的原注:“就是开阔地,一个草屋茶园的花园。”真理,曾经以上面这首短歌为例,说过下面这句话:
古人说要懂这首歌。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首歌的作曲者会认为路上有开花的树。.....怕游客不欣赏宴席上的花,就不在马路上种开花的树。
“路次”,钱宗丹《茶禅随盲》中命名为“开阔地”,是曹安式茶楼(几栋)所在的周边园林。如前所述,为了表达他孤独的茶道理念,森野理也曾写过一首诗:“没有花/没有彩叶/.../一个孤独的小屋/坐落在海滩上。”这难道不符合邵鸥“路上不种开花树”的初衷吗?
然而,森no Rikyū对路线的想法绝不仅仅如此。他之所以强调路中“无花无彩叶”,不仅仅是为了“赏花于表”,更是为了欣赏路中草丛中盛开的大自然中的野花。在钱宗丹的《茶禅·致盲》中,曾将其定义为:“解脱一切烦恼,道出真相,谓之暴露。”转引自袁《:禅与茶》,89页。在去茶楼(几栋房子)喝茶的路上,我慢慢走过简陋的花园(道路和空旷的田野)。在花园里,没有华丽昂贵的建筑和五颜六色的花草树木,我却享受着大自然中的野花野草,从而摆脱一切烦恼,悟出真理。这是钱宗丹对“开阔地”的看法。我相信这也是他爷爷森no Rikyū的真实想法“路线”。
二、从“平常心即道”到“去茶”
但日本的“数送”茶道毕竟和中国的佛家规矩一样,过于看重佛家规矩,制约了禅宗的活泼与自由。从吃茶的禅理,到宋代以后发展出“平常心即道”的禅茶,才会彻底解放。
“平常心即道”的始作俑者是唐代妈祖易道禅师(?-788),《景德镇邓川实录》(卷二十八)?江西达道济一禅时宇,曾经这样描述他的禅法:
江西大吉路的一位禅师对大众说:“路不需要修,但是没有污染。什么是污染?但是放弃生命,取乐,都是污染。要想直,平常心就是道。就是平常心,不做作,不是非,不选择,不决裂,不俗,不圣。.....只是现在,走,住,坐,躺,利用机会,都是路……”介绍一下臧的5月440a。
从引文来看,所谓“平常心即道”,是指一种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平静(不做作,不选择)和平等(不破不圣)而不刻意修行的禅。唐宗密(780 ~ 841)《觉远经大疏朝》卷三也对妈祖易道的这种禅法做了详细的描述:
当你开始思考的时候,你打响指,咳出你的扇子。你所做的是为了所有的佛教徒,没有第二个师父。吃尽可能多的面条,一根一根。佛的本性也是一样的,所有的人都是贪、昧、善、恶、苦、乐。.....又有云:“...扬眉动眼,大笑咳嗽,或摇晃等。,都是佛教的东西。”故云“触类即道”。说“让自己的心安心”的人,会在修行的道路上休息。造恶不起,修善不起,不修。道是心,心不能修。邪也是心,不能伤心。如果不是不断制造,就可以放任自流。这叫解放人,也叫过度人。.....故云:“惟正念则修。”介绍”?续集,vol. 14,557a ~ b .引文中的“蜀”指宗密的《觉远大蜀经》。
引文说妈祖易道的禅法特点是“触类即道,让心”;是“触类即道”和“让心”两种理念的结合。其中“修心”是“平常心即道”的禅法,即“我经不起造恶,修善,不修行佛法”。而“触类即道”就是这种禅法背后预设的哲学。
“触即道”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
各种接触(发自内心,打响指,咳嗽扇风,甚至大笑等等。)都是至高无上的禅宗。这是一种以“佛性”无处不在(各种)为真理的禅法。
吴门惠凯的“批判唱法”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四赞。它告诉我们,只要“无忧无虑”(平常心),那么任何时间地点都是修炼的好时机。
由于赵陈是妈祖的弟子,他的禅法自然与“触类即道”和“平常心即道”的禅法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个与“触即道”相关的例子:
有时一个和尚问:“我父亲为什么要来西方?”(赵舟自陈禅)师曰:“庭前有柏树。”他说,“和尚不应该给人看周围的环境。”他说:“我不会给别人看我周围的环境。”他说:“我父亲为什么要来西方?”老师说:“庭前柏树。”
在这个著名的公案中,“父亲从西域来到中国”(达摩祖师的本意)只是禅宗的一个象征或代名词。所以,禅僧其实问的是:“禅是什么?”赵周的回答是:“庭前柏树是禅。”禅僧认为赵周拿心的“(外)境界”胡乱搪塞;因此,我抱怨道:“请不要用外界来回答我。”于是,赵周答应不对外回答,让禅师再问一遍。当禅师再问“禅是什么?”当时信誓旦旦不从外面回答的赵周,还是回答说:“庭前柏树就是禅!”"
原来,按照“触类即道”的禅法,内心深处最隐秘最珍贵的禅法就是院外的柏树等万类。按照“佛性”无处不在的道理,或者说“唯心三界”,外在的“境界”就是内在的“心”,两者没有区别。这就是赵州多次用“庭前柏树”来回答的原因。
赵州是“触类即道”的继承者,自然也是“平常心即道”的继承者。这一点从下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和尚问“学者迷茫,向老师请示。”(赵舟自陈禅)石云:“你吃粥了吗?”和尚道:“吃粥。”石云:“把碗洗了!”他的和尚恍然大悟。在这里,我们看到吃粥、洗碗是平常的事,也就是修行最深的禅宗。湛堂准禅师曾经为这个吃粥洗碗的公案写过如下一首文字简单却意趣深远的诗:
更有甚者,和尚鼻孔被砸,大头朝下。如果禅者不能,请东村王姐查阅《月令》卷十一,赵州观音殿甄珍,并介绍?继续收藏,卷143,252a。
诗歌中的“知、护、者、也”原指深奥的古籍,现在则象征深奥的禅宗。而“和尚的鼻孔”字面意思是:和尚的鼻孔;但在这里,它也指深奥的禅宗。一般被认为深奥难懂的禅,其实是最常见的东西;这就跟和尚鼻孔朝下的大头(鼻子)一样简单。如果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去问东村的王姐!拿深奥的禅宗去问东村的王姐;这意味着,深奥的禅宗只是一个连村妇都知道的普遍真理。在赵周禅师的禅法中,吃粥洗碗当然是最深的禅法,吃茶也是!下面这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为了解释这个意思:
(陈产赵舟)老师问新人:“你来过吗?”岳:“我去过。”老师说:“喝茶!”又问和尚,和尚说:“我还没到。”老师说:“喝茶!”后来,医院的老板问:“你为什么去叶韵喝茶,却从来不去叶韵喝茶?”老师给医院的师傅打电话,师傅要说:“答应!”老师说:“喝茶!”同上,第253b页。
本案中,商泽公案中的“吃粥”“洗碗”等词改为“吃茶”,但要阐述的“平常心即道”却是一模一样的:去过赵州观音寺(他居住的地方)的禅僧,被赵州请去喝茶;赵周还请没去过观音寺的禅师喝茶。而出于好奇提问的观音院主人赵周也叫他喝茶!这是赵州禅师以“平常心即道”的禅法打造的“赵州茶”。在赵舟禅师看来,“去喝茶”是最好的禅定方法,就像“吃粥”和“洗碗”一样。
这样看来,喝茶和吃粥、洗碗一样,只是修行禅的方便手段之一。吃茶当然可以成为禅宗里最严肃的修行;但这种工作也可以随时放弃。这样就不拘泥于茶叶和茶具的质量,不在乎炒制时间的好坏,不拘泥于有形的吃茶方式(礼仪)。连吃茶的禅定都可以“放下”,这才是真正的“带盲的茶禅”。日本的禅僧外川智子东陵曾本着这种精神记录了一个禅宗故事:
太傅王入肇庆煎茶时,郎坐在有柄的桌前,郎却把茶壶打翻了。太傅见了,问座下:“茶炉下是什么?”郎云:“持炉神。”一位老师说:“你既然捧着灶神,为什么还要翻茶壶?”郎云说:“为官一千日,一旦失守。”老师在左边走了。明曰:“郎被邀同桌吃饭,却去河外打野[木+冢]!”郎云:“和尚是干什么的?”赵云:“方便非民。”薛斗云:“当时我踩在茶炉上。
在这个被称为“王太傅煎茶”的公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茶(镅),乃至煎茶、吃茶的全过程,只是禅定的一部分。根据上面引用的禅宗的各种规矩,禅宗喝茶本来就是一种礼仪,有很多限制和严格的规矩;但在这里,却表现出一种不拘小节、活泼洒脱的风格。像这样的例子,在宋代以后出版的禅宗语录中比比皆是。
最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段引文还附有注释,一方面讲了禅茶的严格规则,另一方面也讲了这些规则背后的真正精神:
茶道有三个部分:开始,结束和中间。这个人也是成年人。大家散了,粗糙了;所以,持之以恒地教,是很自然的。.....就是烧点茶,怎么谈亲密。主有五件事:一、扫房;第二,住所;第三,换工具;第四,点茶;第五,接客户。有五个客人:第一,进房间;第二,坐下;第三,换衣服;第四,吃茶;
第五,彻底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