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学术研究
据悉,海南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国散文研究中心”,是海南师范大学的重点学科。该中心已申报海南省首个高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有望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南大学“中国诗歌中心”的成立,将与中国散文中心相呼应,* * *互助,为海南的文学教育和文化传播尽绵薄之力。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成立后,将致力于教学、诗歌批评和诗歌理论研究。研究中心成立后,将申请以现当代文学为主的硕士学位。除了教学,具体研究思路如下:1。整理出版中国诗歌资料,翻译出版西方现当代优秀诗歌,逐步建立中国诗歌数据库;2.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与对话,与欧洲高校汉学系、中国诗歌研究机构建立交流与联系,参加各种国际国内诗歌交流活动,举办诗歌学术会议、朗诵会、学术讲座;3.创办诗歌杂志;4.积极与一些国际国内基金组织建立联系,共同举办国际诗歌节。总之,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发扬海南大学的声誉和诗歌习惯,扩大海南大学和诗歌文化的影响力。
中心成立时就准备和国外基金会合作在海南大学举办国际诗歌节,争取两年内申请现当代文学硕士。条件成熟时创办诗刊。
海南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已引进或正式编研著名诗人多多教授,诗歌评论家耿占春教授,现代诗学研究者,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还引进了在深圳电影制片厂工作的著名诗人王小妮(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在作家出版社工作的资深评论家、旅居德国的著名诗人小(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可以期待,在一批在诗歌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士的努力和带动下,在海南大学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能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结出扎实的成果,成为国内高校诗学研究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有特色、令人瞩目的学科,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走出一条新路。推动人文精神在海南的复兴和繁荣,使海南大学成为新时代的诗歌圣地和中心。海南岛的原住民是黎族,他们是历史上开发海南岛的先驱。是中国10人口过百万的民族之一。海南岛的黎族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黎族人一直以土著自居,称岛上其他民族为“美”(客人的意思)。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三亚、东方、陵水、乐东、保亭、昌江、白沙等9个市县。以五指山为中心向南呈扇形。其中部分散居在儋州、万宁、琼海、屯昌等市县的12民族乡。分布面积18700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02%。人口约1248600人(2000年统计),占全省总人口的15.87%。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独特的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进步,以及社会文化趋同的趋势,黎族文化的多样性逐渐消失。许多物质民俗和文化民俗如果不加以抢救和整理,将永远消亡。这对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传承是不可弥补的损失。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是不够。这不仅是在保存历史,也是在巩固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学术界对黎族文化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在五六十年代达到高潮。在此期间,一些学者做了一些研究,并发表了几部著作。在此期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是德国人类学家斯图布于1931-1932年对海南黎区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并于1937年出版了德文《海南岛民族志》一书。广东省一些民族学者对海南黎族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时间:一是中南民族大学课题组于1954年7月至1955年6月在海南调查了22个黎族村落,文集为《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版);第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概况。广东研究组民族学者6月165438+10月至2月1957对海南黎族村落的调查,被收入《黎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1986版)。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学术视野,这些著作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部分原广东黎族学者转向其他民族。中央一些民族研究机构(如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等)有黎族研究人员和课题,但大多处于个案研究状态,科研成果匮乏。难以进行大规模、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调查。
因此,对黎文化的系统考察和研究一直处于长期停滞状态。随着现代化浪潮从城市流向农村,黎族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正在加速退出现实生活。可以说,对一些涉及黎族生存状况的文化遗产的调查是抢救性的。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对黎文化的调查研究负有特殊的责任。
海南大学黎族研究中心于2003年经海南大学批准成立,中心主任为孙教授。周伟民教授任顾问。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黎族)为名誉顾问。海南方言研究所简介
海南大学海南方言研究所于2003年6月5438+10月在原语言研究所海南方言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目前有4名研究成员,均为兼职语言学教师。该院是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的主要学术依托,同时承担本科和留学生教学、普通话测试等任务。
原海南方言研究室与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对海南闽语11点进行调查,调查报告正在整理出版中。
研究所成立后,在没有任何经费、没有编制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实地调查,积累了海南闽语30分、儋州话1分、客家话1分、军话1分、临高话6分。
研究所的口号是“不说空话,做实事,与国际接轨”。我们向老一辈的专家学习,坚持“场先老校先,语音、词汇、语法、民歌并重”的原则,记录了百万字的珍贵语料。
近两三年来,学会成员在《中国语言》、《民族语言》、《语言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海南岛语言研究论文,部分论文在重要学术会议上宣读。目前,该所一方面补充调查结果,整理出版,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开展黎语濒危方言调查。
海南语言及其研究现状
海南岛是中国公认的语言复杂的地区,包括闽南话中的海南话、儋州话、粤语中的麦话和子嘉话、客家话和军话、汉藏语言中的壮侗语中的临高话、村话和黎话、苗瑶语中的苗语以及与南亚语言有关的惠惠话,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海南岛汉语方言与壮侗语的长期融合,使海南岛语言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中国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海南方言生长在海南岛的特殊土壤上,属于地域文化现象之一。研究海南方言在语言学上有重要意义,我们还可以获得海南历史、文化、民俗等重要信息。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对于海南的研究,可能缺少历史文献,可能部分证伪家谱,但语言不能。每一种语言、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具有古今成分的异质体。研究海南方言,通过* * *时间对比和历史对比,明确历史层次,对于研究海南人的迁徙历史及其与中国和东南亚其他地区各民族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来说,语言和基因一样,是研究他们历史的直接材料。
语言是存在于人们口中的资源。不像矿产资源,它会一直存在,除非被挖掘。一代人死了,这一代人的口语也就跟着死了,下一代人的语言也就变了。海南岛的语言属于弱势语言。随着普通话的强大影响,海南语言和方言正处于迅速消失的过程中。就汉语方言而言,根据我们的调查,50-60岁这一代人和80岁这一代人的语言差异已经很明显了。沿袭了几百年的文学读经制度几乎消失了,只有白字读经制度还保留着,但很多中青年人不会说白字。
黎族人有几百万,但真正会说黎语的估计不到50万。这50万中国人越来越中国化,口音变化很大。李的部落最初居住在黎族地区的边缘,与汉族杂居。几乎都懂中文,很多习俗明显汉化。1980年代早期,七里千堆部落的年轻人听不懂李语,而宝城部落已经是双语部落。现在大部分年轻一代都不讲黎语,只有童氏部落还在讲黎语。
黎语人口较少的几个方言的情况更令人担忧。昌化江下游的美孚里人数量已经很少了,而边缘地区的美孚里人已经完全汉化了,内陆的东方、广巴、边江、宝坂四镇也是双语区。儋州话自1980年代以来一直在当地使用,现在大多数人会说海南话和普通话。保亭县加茂镇,黎语加茂方言,人口约1万,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不到3000人。人类学家李璐璐1993-94发现,加莫里通晓中文,但年轻人不会说黎巴嫩语。这样下去,加莫里会在15-20年后消失。相关的语言和民族文化特色都没有了,只能在书上读到,在博物馆看到。抢救不及时,书就看不下去,博物馆也看不到全貌。
国内外语言专家一直看好海南岛。65438年至0930年,中国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方桂黎先生首先登上海南岛,调查海口、临高、乐惠(今琼海)一带的方言。1950年代,国家组织了海南岛语言调查,积累了海南岛第一批语言材料。此后,一些学术著作陆续出版。
20世纪50-80年代,日本、台湾省和新加坡学者对海南岛语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桥本龙太郎曾对海南的文昌话和临高话进行过调查。20世纪70年代,台湾学者丁邦信调查了儋州方言,调查了海口方言,何调查了琼海方言和澄迈方言。20世纪80-90年代,新加坡学者云威利对文昌方言进行了调查。在中国,詹伯辉和梁敏、张君如分别在1950年代调查了万宁方言和三亚军话,在50年代和70年代调查了黎族方言,在1980年代调查了乡村方言和方言,在1990年代调查了临高方言。1990之后,国外学者来三亚调查惠惠方言。
目前国内外出版的海南岛语言研究专著有:欧阳觉哉、(1980)《黎语简记》、欧阳觉哉(1983)《黎语调查研究》、丁邦信(1986)《儋州村方言》、《云围里》。袁仲舒的《黎语语法大纲》(1994)、傅的《海南村话》(1996)、陈的《海口方言大词典》(1996)、的《惠惠方言研究》(1997)等学者均有单篇论文发表。
在海南岛的语言研究中,老一辈的学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当时困难的条件下,他们实地考察,得到了一批珍贵的资料。他们的方法和结论也给了后人很多启示。而且大部分都是非本地背景,非本地工作的学者,不好调查。然而,以往的学者对海南岛语言资源的详细调查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资源尚未被挖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后续研究人员的缺乏,以及海南省的不重视,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曾预言:“未来,控制世界的国家不是依靠军队,而是信息能力领先的国家。”作为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朝阳学科,今天的传播学不仅服务于新闻、宣传、公关、广告等传统行业,更重要的是,传播学的许多理论和发现也被应用于舆论战、心理战、信息战等非传统领域。这就是为什么交流被政界、学界、军界、商界所推动的原因。
海南大学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2月。作为海南省首家传播研究机构,该中心将充分利用海南省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在微观(中国大陆)、中观(大中华)、宏观(亚太)三个层面开展国际传播与政治传播的应用研究。该中心计划近期从国内外聘请第一批特聘研究员。
海南大学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国内外一些知名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英国利兹大学传播学硕士项目主任、《传媒与文化政治》执行主编凯瑟琳·萨里卡基斯博士(Dr Katharine Sarikakis),中国传播学会理事长、台湾省立大学新闻学研究所所长张金华教授,香港电台新媒体发展部副主任张玲玲女士,《传播论坛》主编阮小智先生,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强先生(吉林大学行政管理博士)等海内外同仁发来了热情的贺信。新华海南频道、商旅新闻、海南在线、传播论坛、中国校长网、CN记者作家网、中国教育产业联盟网等多家媒体均做了报道或介绍。
中心主任毕副教授曾在中国曲阜师范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学习,并于2004年7月加入海南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为迎接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加强学校文科教学和科研工作,海南大学在整合相关研究所的基础上,于2005年2月成立了实质性研究机构——海南大学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5438年6月+2007年10月,在海南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升格为省级文科研究单位。中心现任主任为赵康泰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增长中心主任林崇业先生。
该中心现收藏海南文献和与海南有关的史料2万余件,还有近百种族谱和海南人文集。目前正在研究10项目。举办了两次学术研讨会。中心下设海南方言研究所、黎族研究所、海南文史研究所、海南族谱研究所、周玲玲工作室、东南亚文学研究所、琼崖地方志研究所、海南方志研究所、海南现代文学研究所、特区经济研究所、特区法律研究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从事科学研究。
目前,该基地主要致力于四个方向的研究:
◆海南岛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海南岛物质文化和自然遗产研究;
◆南海及南海诸岛历史地理研究;
◆东南亚文化与华侨华人研究。
除开展日常学术研究活动外,该中心还编辑大型学术丛书《海南历史文化研究》,自2007年起每年出版一期。本着以学科建设带动科研的思路,基地正在积极准备材料,做好2007年硕士学位的申报工作,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做准备。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由专门的政府机构主办的测试。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和各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站具体负责实施。非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站组织的测试结果不得作为普通话水平的证明。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资格证书考试。根据测试评价考生的普通话水平,服务于国家正在逐步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相关行业对本行业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是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的凭证,全国通用。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口语测试,所有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对口才的考核,而是对应试者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调查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