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途径
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很熟悉。论文是讨论问题和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我相信很多人会发现论文很难写。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路径的论文。欢迎分享给大家。
摘要:
当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土壤污染。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属污染危害最大,分布最广,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严重威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与修复的重要性。本文在简要分析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原因及危害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各地治理土壤污染的基本措施,总结了防治土壤污染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土壤污染;危害;防控对策;
1.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原因
1.1,中国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资源。人类从土壤中获得足够的物质财富来休养生息。没有土地,人类很难生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足够的保护土壤环境资源的意识,导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环境的污染程度越来越高,污染物的含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或其化合物入侵造成的污染。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大约45种重金属元素,包括镉(Cd)、镍(Ni)、铬(Cr)、锰(Mn)、砷(As)、汞(Hg)和锌(Zn)。受砷、镉、铅、铬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5。据中国农业部监测系统2016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国每年粮食减产10多万吨。根据农业农村部污灌区统计数据,我国约有654.38+0.4万hm2污灌区,64.8%的国土面积受到重金属污染。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使土壤中的植物遭受二次污染。生物体吸收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汞、铅、锌、镉、铜等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等渠道进入人体,给人的健康埋下巨大隐患,甚至损害人体生理器官,严重影响健康。
1.2,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很多,包括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工业和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等等。化肥和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科学选择农药品种和施药方法的指导,土壤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化肥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了追求高产,农民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不仅降低了土壤肥力,也严重破坏了土壤耕地质量。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的严重累积污染。工业和生活污染是指工业和生活污水和垃圾,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造成部分农田严重污染,破坏土壤生态环境。任何以重金属和含重金属材料为原料的行业,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未经严格处理的废液、废渣、废水,都会造成重金属污染。
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基本的养分。当土壤中重金属超标时,会影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改变钾的形态,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引起植物生理特性的变化。高浓度的重金属会造成植物营养不足,降低酶的有效性。有些作物可以富含重金属,导致作物中的重金属超标,有的甚至逐渐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积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体摄入过量重金属会引起免疫力下降、呼吸系统紊乱等疾病。铅会损害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儿童的精神和行为障碍,还会对成人的神经、消化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过量摄入镉会增加骨折的概率,降低骨密度,对人体的肾、肝、肺、骨骼、血液、免疫系统都有危害。铅和汞可通过影响人类妊娠导致胎儿流产、畸形和死亡。砷会引起肝脾肿大和腹水,抑制儿童智力发育,还会引起黑脚病、糖尿病、肾病、脑血管病等疾病。铜在人体内过量积累会引起铜中毒,引起机体代谢紊乱,严重的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中,很难有效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中聚集的多种重金属会对土壤环境、动植物和微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制定管理和监督法规。
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应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确保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的顺利进行。2016年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两部法规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重点,严格防治工矿企业、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金属污染,制定和问责土壤污染法律标准。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严控新增污染、分期治理的原则,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负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保护土壤质量,防止土壤污染,是每个公民和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3.2、掌握来源,防治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源。
严格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必须从源头抓起,按照污染源分类分级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源。我们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严格控制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污染排放。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大力推广清洁无毒工艺,减少或消除工矿企业重金属污染物的随意排放,回收处理工业“废水、废液、废渣”,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浓度,避免重金属对土壤环境的二次污染。在农业生产中控制化肥农药,要增强农民保护耕地质量的意识,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执法部门和农药监测部门定期对市场上流通的农药产品进行监测,禁止或限制使用高毒农药,积极推广低毒、效果好、低残留的农药,如除虫菊素、烟碱等植物天然成分;普及《天敌控制法》,既要消除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4、做好污染土壤的预防和修复工作。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我们应充分认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可逆性、艰巨性和长周期性、累积性和区域性、隐蔽性四大特点,积极采取各种修复措施,减轻土壤污染程度,营造安全、优美、幸福的生态环境。针对我国各地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所采取的措施,一般有工程治理措施、化学治理措施、生物治理措施和农业生态治理措施四种方法。
4.1、工程控制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作为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权威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然而,工程治理措施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人员和资金,而且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同时,需要处理转移的污染土壤。工程处理一般是通过客土、换土、深耕等措施来控制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污染严重、面积较小的农业大棚土壤污染采用客土法。当从外地搬来的未受污染的洁净土壤加入到污染土壤中时,大多会使用质地较好的人造土壤或沙质壤土,以降低土壤耕层重金属的浓度,降低重金属对植物根系的毒害,加快土壤生态修复的速度。换土法是将被污染的土壤转移,替换掉未被污染的干净土壤。这种方法可以快速修复受损土壤,效果明显,但换土法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土壤置换法可用于有放射性污染物的土壤或污染严重的景点、园林、科研场所等难分解、污染物易扩散的土壤。轻度污染、耕层较厚的土壤污染可以通过深耕翻耕,就是通过对耕层土壤的搅拌、翻耕、混合,降低耕层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
4.2、化学控制措施
化学处理是在污染土壤中加入抑制剂和改良剂,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化学处理效果明显,周期短,投资适中,但不能保证处理效果的长期稳定性。
4.3、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技术是一种正在广泛推广的新的防治措施。它是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独特习性,抑制、减少和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吸收和降解,降低重金属的毒性。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型、有潜力的绿色、安全修复技术,以较低的投资和维护成本吸收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具有美化环境价值高、二次污染少的特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微生物修复是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天然存在或人工培养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类群的微生物代谢功能,将其降解为无毒物质或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的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其实就是生物降解,利用微生物群落繁殖快、个体小、易变异、适应性强的特点来分解环境污染,也可以降解转化那些“奇怪”的化合物。
4.4、农业生态管理措施
农业生态管理的方法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些因地制宜的土壤耕作管理制度,种植适宜的植物品种,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减少或阻断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合理规划农业种植区域,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区种植经济作物或重金属浓度高的树木、花卉、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土壤;在基本适宜区种植低富集重金属,可以减少重金属在作物中的积累,改善土壤质量。农业生态管理方法周期长,效果不明显。
5.结束语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对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单一的修复技术无法彻底修复土壤,需要以植物修复为重点,优化特定微生物的筛选,建立相关基因库,培育超强工程菌,多种治理措施相辅相成,才能彻底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做好土壤环境保护的知识引导和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土壤生态健康发展。
参考
[1]张静,杜阿鹏。桉树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前景[J].桉树科技,2010(02):43-47。
何荣,杜佳佳,徐博峰,等.土壤重金属污染综述[J].山东林业科技,2008(01):85-87。
[3]王雪。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速度(早),2015(09):290。
何明清。土壤及固化废物监测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唐慧娟。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分析[J].科教指南(电子版),2016(06):128。
王海辉,齐恒福,罗瑛,等.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通报,2009(11):210-214。
[7]杨素才,南,曾晶晶。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03):549-552。
他、谷雨、、吴海勇、、刘。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6(05):31-34。
杨静郭佩君。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与防治[J].科技信息,2019(03):93-94。
廖健。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石油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4):28,30。
黄。环境地球科学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2】岳永德。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李学林。农田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析[J].华南农业,2018(24):161-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