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学会提问。
面对别人的建议,如何判断是否适合自己?面对别人的观点和文章,我们应该相信什么,不应该相信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原因是什么?
《学会提问》是美国作家丹尼·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写的。以上问题将在本书中为你揭晓。
在我们开始之前,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海绵思维:尽可能多的吸收外界信息,为你以后的复杂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相对比较被动,容易陷入别人怎么说的窘境。重点是知识获取的结果。
淘金思维:主动出击,选择吸收什么忽略什么,阅读时随时准备反驳作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与之互动。它最重要的特点是互动参与。这两种思维方式可以互补。
因为只有你吸收了足够多的外部信息,你才能挑出哪些是值得保留的,哪些是需要丢弃的。
根据批判性思维的不同用途,我们可以把批判性思维分为弱批判性思维和强批判性思维。
弱批判性思维就是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目前的信念。其目的是坚决抵制和反驳那些不同的观点和论点。当你用弱批判性思维的时候,说明你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接近真理和美德,只想反驳对方。
强批判性思维就是用批判性思维去评价所有的主张和信念,尤其是评价自己的主张和信念。
书中的价值观是指人们认为更有价值但没有说清楚的观念。他们设定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准则来衡量人类行为的质量。简单来说,价值观就是我们自己认可的行为准则,我们希望他人的言行能与之一致。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多是对* * *知识的追求。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你有哪些价值观?
(1)独立决策。我们应该从许多意见中做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只听一个。
(2)好奇心。平时多听多看,遇到什么都要不断提问。
(3)礼貌。尊重他人,善于利用他人的力量。
(4)真诚尊重严谨的论证。不是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应该从中选择最好的。但一旦遇到推理透彻、论证严谨的人,就一定要不偏不倚地相信他的观点,直到更透彻、更严谨的论证出现。
有些人不喜欢被提问,也不喜欢被质疑的感觉,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法庭上被审问。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我们的采访对象,并根据不同的人调整我们的提问策略。
如果只是根据手头现有的一些信息,不经过任何深入全面的思考,就做出草率的判断,那么我们犯错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想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慢下来”。
比如我们认为女生数学会比男生差,山东人很豪放等等。这些都是刻板印象。
1,光环效应。意思是我们通常会先认识到一个人的正面或负面特征,然后再把这些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联系起来。
2.信仰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我们会根据过去经历形成的信念来思考。我们经常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要抵制信念固定的倾向,只要我们记住,强烈的批判性思维就要求我们认识到所有的判断都是暂时的或者与情境有关的。
3.可用性灵感。它指的是我们反复使用的心理捷径,即我们只根据手头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另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有害思维习惯是近因效应。作为我们思考的基础,我们最容易获得的信息往往是我们最近看到的信息。比如空难后,人们会害怕坐飞机。
4.答非所问。比如在名人访谈中经常会遇到两个艺人是否有矛盾的问题。
5.自我中心。意思是,与别人的经历和观点相比,我们给自己一个世界中心的位置。我们在争论的时候,往往会忘记自己面对的对象,沉浸在自己的知识世界里。知识的诅咒就是典型的表现之一。知识的诅咒是指,如果我们没有现在所知道的知识,那么我们根本无法说出这是什么。专家经常使用外人无法理解的专业术语,这也是知识的诅咒。
6.一厢情愿。也就是说,我们想要的是真的,我们只是简单地宣布它是真的。这样,事实必须符合我们的信念,而不是用事实来证实我们的信念。
有一种一厢情愿的思维模式叫做奇迹思维,奇迹般的因果会给人带来希望,就像很多广告显示的那样:只要你买了XX样东西,你就会变成XX个人。
评论一个人的文章或论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主题分为描述性主题和说明性主题。
描述性题目是关于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各种描述的准确性的问题。句子经常包含“是什么?”或者“是吗?”
一个规定性的题目就是指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社会辩论通常属于规定性话题。通常涉及价值判断。
然后找出结论。所谓结论,就是作者或说话人希望你接受的信息。只有找到结论,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我们可以在开头或者结尾找到,也可以用这些暗示,比如:因此,表明,由此可知,证明,告诉我们,问题的本质是...
所谓理由,就是用来支持或证明结论的信念、证据、比喻、类比等陈述。这些陈述是建立结论可信度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一个结论的解释或依据。
只有在你找到各种理由来支持结论之后,你才能批判这个结论的价值。
一个论点由一个结论和支持它的各种理由组成。论点的基本结构是“A因B而成立”。
原因提示:因为;因为这个原因;鉴于;由以下材料支持:因为证据表明;研究表明;第一、第二、第三;
理由(证据)类型:事实、研究成果、生活实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言、类比。
论据想要说服我们某些信念,证据越多,这些信念的质量越高,可信度就越高。那么,有哪些类型的证据呢?
1,直觉。直觉具有私密性,难以证伪,往往带有个人偏见。可信度比较低。
2.亲身经历。个人经验往往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观点,会导致“以偏概全的谬误”。
3.典型案例。大多数典型案例都会诉诸情感,引起我们的注意,让我们不要纠结于它们作为证据的价值。
4.当事人的证言。人的经历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可能会把想让你看的东西展示出来,这里面可能掺杂了个人兴趣,适当省略了一些信息。就像电影宣传,产品代言,产品推广等等。
5.权威专家意见。面对权威专家的意见,我们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1)专家对所讨论的主题有多少专业知识、培训或特殊知识?
(2)这位专家有第一手资料吗?
(3)还有其他更好的理由相信吗?
6.个人观察。在很多情况下,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阻止我们看清楚发生的事情。眼见不一定为实,个人观察得到的证据也不太靠谱。
7.研究报告。相信很多人会相信研究报告的结论,因为科研是可证伪的,可控的,准确的。然而,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研究结果往往相互矛盾。此外,一些研究发现并不能证明这个结论。因为人为因素,会有一些偏见,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更有甚者,演讲者和作家经常歪曲或简化研究结论。
所以我们在拿研究报告当证据的时候,需要看研究报告本身,多问几个问题,才能判断是否可信。
8.类比。类比论证是我们利用两个事物之间熟悉的相似性作为基础,推导出关于其中一个未知特征的结论。面对类比论证,我们要警惕两个事物在一两个方面的相似性,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其他重要方面必然存在相似性。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论点中经常出现的13谬误:
1,人身攻击谬论
2.滑坡谬论
3、追求完美的谬误
4.诉诸公众谬误
5、诉诸可疑的权威谬误
6、诉诸情感谬误
7、稻草人谬误
8、虚假困境谬误
9、乱扣帽子谬论
10,计划谬误
11,光环谬误
12,改变主题谬误
13,循环论证的谬误
有时候很多结论不仅是非黑即白,而且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考虑各种可能的结论。我们可以把备选方案作为结论,用条件句“如果……”得出结论
批判性思维需要不断的练习。以后看到别人的文章或观点,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他想表达什么?
他为什么会这么想?
理由(证据)是什么?
他有道理吗?
这样我们在面对一些问题,做决定的时候,就可以得出自己的意见,不至于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