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接地气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新形式。毕业论文怎么写才能更吸引眼球?以下是我建筑学毕业论文精心整理的参考文献,仅供参考。让我们看一看。
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资料1【1】邢立岩,陈其君。工程评估。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郑、、。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郑,,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张立新。住宅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案例选择。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设工程消耗定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混凝土结构施工图整体表示规则及构造详图(03G101-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版本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王峥嵘,朱国良。简明施工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与定额司。土木工程(GJDGZ-101-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2]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工程机械简明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王玉龙。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6]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建筑工程劳动定额建筑工程。北京:中国规划出版社,2009。
[17]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建筑工程劳动定额装饰工程。北京:中国规划出版社,2009。
[1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修订版)。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19]荆丽燕,王健,梁。工程评估。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0]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1]刘。浅谈导线测量的精度控制[J].硅谷,2009,(05)。
郭、郑金凤、贺克强。全站仪导线测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陈。导线测量的计算与应用[J].北方交通,2009,(05)。
姜华根。两点导线测量[J].科技信息,2009,(15)。
王汉存。全站仪导线测量平差方法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09,(11)。
焦建新,沈,。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误差分析与处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王海明。全站仪坐标导线测量的平差方法[J].交通世界(建筑与养护,机械),2009,(09)。
孟·。城市导线测量的一体化程序设计[J].现代测绘,2009,(04)。
黄艳丽,高一。全站仪导线测量数字化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04)。
张小诺,李。导线测量中严格平差权值确定方法的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11]熊发堂。导线测量中的粗差分析[J].人民长江,2000,(05)
[12]荆德广。导线测量中的误差或粗差分析[J].测绘技术装备,2003,(02)
[13]上,王水林。导线测量中粗差检查的有效方法[J].科技信息,2010,(01)
[14]吴佳奈。导线测量中粗差的搜索[J].工程测量,1981,(02)
陈张铭。导线测量误差的检查方法[J].介绍与咨询,2000,(04)
林晃。导线测量中粗差的判定[J].地质矿产测绘,1996,(02)
[17]蔡群。粗差的含义及多样性探讨[J].连云港化工学院学报,1996,(01)
宁维源,焦立伟,刘艳玲。导线测量中粗差判定方法的探讨[J].中州煤炭,2004,(06)
胡奎陈宇萍。地下高压巷道导线测量方法探讨[J].矿山测量,1998,(02)
[20] H.H .斯列涅夫斯基,B.H .卡拜什,刘知远。导线测量中的坐标连续测量[J].矿山测量,1980,(03)
王楠,邵,,周娜娜,颜。道路交通安全中的视错觉分析[J].公路和汽车运输,2010,(07)
[2](美)JR布洛克。奇妙的视错觉——欣赏与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2。
[3]杨阿莲。格式心理学与建筑设计[N]。中国旅游报,2008。
[4]冰冷。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146。
他是接君。透视与错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98。
[6]隋文晋李玟。视错觉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学院风,2010。
[7]刘跃国。浅谈视错觉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城市建设,2010。
[8](英)查尔斯·麦基。可怕的错觉:每个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
[9]马连弟刘云夫。透视原理。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 38
[10]熊胜。视错觉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N]。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
【11】李伟。神奇的空间魔法——浅谈视错觉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上海建材,2011(2)
[12]张。论电影海报的符号学与视觉符号[J].中国-东盟博览会,2012。
[13]张福昌。视错觉在设计中的应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 1。
罗纳尔德。杰奎琳·瑟斯顿·卡拉赫。错觉与视觉艺术[M]苏,台北:大陆书店,1975: 11。
周冬梅。视错觉在环境空间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06: 7。
熊幸福,刘金平。视觉负后像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包装工程,2007 (08): 1。
[17]蔡聪。论视错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J].艺术广角,2011 (04): 58。
郑万康博。中国古典园林。
[19]朴哲龙。人类视觉结构研究[D]吉林延吉:延边大学,2007: 6。
[20]贡布里希。贡布里希文集:艺术与幻觉[M]杨,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5。
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4[1]宁。武汉市湿地功能评价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
[2]马建章。关注正在消失的湿地[J]。自然,2012,(5)。
、李、。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1):36-43。
[4]陈·。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的科学支撑[C]。2005年国家环境立法和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
[5]霍兰德,霍娜杰,格温斯等.湿地退化与丧失在快速城市化地区的作用,俄勒冈州[J].湿地,1995(15):336-345。
崔宝山、杨志峰、李英华等。城市扩张中的湿地综合保护与开发[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 (4): 462-471。
[7]萧青峰。有机设计——中国古代设计特色之一[J]。设计艺术研究,2013,3 (6): 83-88。[8]朱建宁。城市湿地公园:概念与规划(一)。建筑科学与技术,2009,(3): 565438。
吴风林,周德民,胡金明。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方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 (3): 368-372。
吕先国王建华。城市湿地的概念、功能与中国城市湿地保护[J].生态学杂志,2007,26(4):555-560。
[12]温雅丽,李,谢毅。北京城市湿地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要[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4]张冠增。西方城市建设史纲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5]宋燕琪。生态城市概念:系统环境观的诠释[J].城市生态与环境,2004,11 (2): 71-74。
李明。住宿的智慧:唐君毅。论中国哲学的有机观[J].宜宾学院学报,2013,(1)81
渡劫,车戴迪。依托青山碧海建设山水城市[J]。北方园艺,2005,(2):40-41。
[18]李浩,孙茜。文化·生态·景观——中国“山水城市”概念的历史内涵与当代阐释[J]。建筑与文化,2013,(8):18-22。
[19]吴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0]张维为。城市湿地公园发展模式研究——以唐山南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附:建筑学毕业论文选题
1.室内外气温对建筑围护结构太阳能吸收的影响
2.鲁西南墩石造型与图案初探。
3.室外气温和保温层位置对间歇供暖房间能耗特性的影响。
4.极简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研究
5.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6.老年人建筑的自然光环境设计初探。
7.杨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
8.项城市古城墙遗址保护公园规划设计
9.光导管照明系统配光及应用研究
10和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11,民营建筑企业项目团队核心利益相关者冲突管理研究
12,责任成本管理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13,长春七天酒店(火车站店)装修工程成本管理研究
14,国学中心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15,黑龙江移动枢纽大楼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6,呼和浩特建筑勘察设计院发展战略研究
17,包头市A装饰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18,南京国际金融中心扩建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9,国有施工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研究
20.基于互联网+的PMIS运维管理研究。
21,建发集团观澜丽景二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22.俄罗斯华侨文化影响下的中东铁路建筑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23、建筑艺术表现在房地产销售策略中的应用。
24.吉林丁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25、湘黔古镇居住文化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26、“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
27.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8.基于FIDIC合同条件的承包商索赔研究
29.基于分项计量的空调系统能耗诊断实用研究。
30.基于价值工程的项目成本控制研究与应用。
31,建设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32.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在独立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33.青岛地区农村钢结构住宅热桥的热工分析。
34.鹰潭村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35、中国建筑业改革的相关问题。
36、延长油田中心实验室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37.低气压下噪声环境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38、青岛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测量与研究。
39.晋鲁民居烟囱的建造技术及其文化意义研究。
40.挣值法在中铁一局二公司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41.中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研究
42、冯凭办公楼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43.ZHGY集团管道安装工程预算控制研究
44.延长南采油厂办公楼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5、NK集团土地整理项目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46、延长油田鸭梨坪住宅小区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7.基于公司战略的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
48、注册造价工程师信用评价体系研究。
49.HCE集团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50、K公司固定资产质量评价及优化对策。
51,基于BIM的框架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
52.智能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的研究
53、青岛梨园建筑保护与改造模式研究。
54.基于博弈分析的绿色住宅发展研究
55、青岛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评估与预测研究。
56.符合被动式围护结构热工标准的“抬梁式”农村住宅建造方法研究。
57、我国新型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58.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研究。
59.基于BIM的规则制定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
60.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61,工程招投标中的违法行为分析及监督机制完善
62.BIM技术在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63、商品房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64.本文以“美居购物”为例,分析了家居软装的电子商务运营。
65.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研究
66、“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67.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保温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
68.北戴河新区创建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区研究
69.河北省建材行业物流指数研究
70、挣值法用于施工成本控制的研究。
71及高层住宅小区风环境的数值模拟
72、绿色建筑运营阶段隐性成本估算模型研究。
7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程项目人工成本优化研究。
74、项目供应链材料采购成本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75.高温影响下舒适度模型的发展及其在南方城市的应用。
76.唐代清宫景区气候适宜性空间格局的初步研究。
77.建筑工地施工人员工作疲劳的影响因素研究
78.基于热管嵌入式墙体的小型建筑能耗数值分析
79、中铁咨询集团公司财务与资本运营子战略。
80、某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
81,CM公司科技园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82、风险理论在工程安全监理实践中的应用。
83、建立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的可行性研究。
84.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85、青岛中山路商业街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研究。
86、某城市建筑节能检测平台建立及运行维护研究。
87.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性能辅助商品房定价
88.建筑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
89、建筑企业工程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90.现代建筑空间与水元素研究
91,计算软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问题探讨
92、政府项目代建合同管理制度研究。
93、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探讨。
94.构建供应链环境下的物资联合库存优化研究
95.建筑材料“暴露”技术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96.虚实互动对空间意境创造的机制研究
97.基于Matlab的DEA项目评价模型的应用研究。
98.西方文艺复兴绘画中的建筑景观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99、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00,建设项目合同信用对合同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附:建筑学毕业论文
摘要:在当今的企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项目的效率,必须做好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制定合理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条约,加强监督管理,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保证了建筑本身的安全,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论述了建筑工程质量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建筑企业质量监督态度的浅薄,监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巨大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提高工程质量监督能力、强化施工单位监督作用、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也希望政府能够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切实根除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难题;管理方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了城市化的深入,作为城市化标志之一的建设工程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质量监督方面的问题。对此,国家和建筑行业相关部门开始深入研究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方尽力配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使建设项目的一些管理模式得到了优化,一些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但这些措施对于日益增多的建设项目来说还远远不够。因此,在重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上,了解和总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也对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能力有待提高,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约束建设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而且一些法律政策过于片面,监管力度显然不足以约束一个庞大的建设工程。因此,在建设工程中,如果施工方不遵守规定,施工质量大打折扣,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就没有专门的、详细的处罚管理规定。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环境,我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政府应在宏观上加强对工程的监管。为了建设项目的需要,一个正式的、完整的、有约束力的法规迫在眉睫。
(二)建筑企业对质量监督的态度浅薄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严的原因之一是企业主管监理的专员对质量监督态度不积极,缺乏监督意识。如此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相关工作无法开展。同时,企业部门也忽视了这种负面影响,整个工程缺乏相关的监督措施,导致监理制度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使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越来越少,无法保证工程的效率。
(三)监督者的素质差异太大
在某种程度上,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也决定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能否有效开展。如今,一些工程项目中安排专人进行质量监督,但这些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高有低。面对质量问题,有的人会严把质量关,有的人可能会放松,导致政府的监管工作无法继续下去。因此,如果负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人员素质太低,不仅难以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还会大大降低政府的监管力度。
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模式
(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发展
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实施可以大大加强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促进工程的正确实施。因此,政府在进行大方向监管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规划,使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完善自身的状况和内容,并使监理制度法制化,强化负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劳动者的严肃态度,将这些劳动者所负责的工程与法律挂钩。一旦他们玩忽职守,就意味着违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专门人员要精挑细选,这些人在工作中必须遵守工程的监督机制,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对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监管。
在建筑工程的诸多组合因素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设项目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应该对设计者的出身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对委派他的企业或组织进行深刻的调查,以确保在人员的选择上没有问题。然后,认真研究设计方提交的设计方案,多次检查其合格性,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要求其进行修改,确保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这在施工项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较高,工程质量要时刻受到监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政策才能得到有效落实。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只着眼于如何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而忽略了建设项目的质量,使得建设项目得不到相应的保护措施,由此产生的许多问题在今后将更加难以解决。因此,企业在选择管理人员时应制定相应的选拔规则和制度,精心选拔施工人员,确保每个工作岗位都要随任务、随效率而进步,定期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工作,强化其质量监督意识,使其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结论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势在必行,但在实施过程中障碍重重,分散在各个施工单位或个人。如何集中这些因素并妥善处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一大难点。因此,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者应处理好自己的工作重点,大力倡导并严格执行工程中实施的监督管理生产者,同时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应及时加大对单位和个人的监管力度,对整个过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将对建筑工程质量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在良好的监管风格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建筑才能放心投入市场。
参考资料:
[1]彭淑芬。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11,02(03):210-211。
[2]林兴友。新时期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创新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 (19): 86。
[3]居·陆平。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7 (06): 129-130。
[4]宋贤伯。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若干问题的思考[J]。工程质量,2014,11 S2:144-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