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道教泉州道教史
建于唐代泉州的著名道观,原白云观于神龙元年(705年)改为中兴寺,开元年间改名龙兴寺。据《八闽通志》记载,泉州开元寺位于极地宫右侧,唐神龙初建,取名龙兴。开元年间(713-741),改为开元观。此外,城西南还有金苏冲关震和兴春门外的紫极宫。
唐代泉州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道士和学者,促进了道教在泉州的传播。比如道学精深的道士蔡如金,藏身清源山;道士郑在晋江紫帽山修行;著名道士卓在晋江灵源山修行。他与红岩道士罗、泉州著名学者欧阳湛有合道之誉。惠安县著名道士吴崇岳进入全州龙兴关当道士,专事采集精气,被朝廷封为先生,还有南安县高天山道士杨乔,擅长道士。罗隐,著名道教学者,唐宪通年间(860-874)居泉州。他生活在闽中,到过晋江罗尚、惠安罗山等地了解真相,行踪被贴上了神奇的浪漫色彩,在《画石马》等故事中广为流传。逃到福建的秦代诗人唐建初(780),住在泉州南安九日山右峰,潜心注释《老子》。为了纪念他,村民们把它的山峰命名为高适峰。高世峰的三篆苍劲古朴,但至今犹存。五代时期,王敏政权提倡佛教和道教。晋江国王留在小学,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使者,他提倡佛教,也提倡道教。他们亲近道士,修建道观。五代末,宫重修于泉州市银根亭西,陈建奉先寺。五代福建王王彦昌,拜著名道士、道教学者谭乔为师,赐金门羽客正一先生称号。南唐的君主封谭乔为子孝。甘龙《泉州府志方外》载,字静生,泉州晋江人,郭子四叶竹之子。他知识渊博,有文化,喜欢黄老的技术。他去钟南山、华山、岱山和其他名胜旅游。拜嵩山道士为师,学习破谷之术,为他服务。在江西庐山隐居洞穴后。晚年回到泉州,在北郊清源山紫泽洞修行。
谭乔是五代时期泉州著名的道士,在中国道教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的道教著作《舒华》流传至今。宋代泉州受北方战乱影响较小,经济文化继续发展。元佑第二年(1087),公司设置市舶司,海外贸易地位与广州、明州相同。宋政权南下,耗尽了东南的财富来支撑天下的全部开销。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迅速上升,儒释道结合的理学也十分盛行。泉州道教经历了唐五代的发展,到宋代进入儒道佛融合的新时期。
宋代,泉州新建或改建了大量的道观。只有地方志记载了天庆寺、光孝寺、静真寺、白亭寺、碧虚寺、东岳宫、城隍庙、法石真武宫、清源山春阳洞、北斗殿、真君殿。有惠安的崇真观,安西的观,南安的许观。
宋代泉州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道士。他们要么擅长书法,要么擅长黄绮,要么以各种超自然的东西而闻名。如擅长钢琴的天庆道士苏绍成、朱曾登门拜访,赠送《莲京》,并为其钢琴题词。天庆道士陈一文,清代以道学闻名,清元年间(1195-1200)被封为“守苏大师”。清源山春阳洞的裴道士、清源山天柱峰的道士、法石院的道士都是当时的著名道士。
宋代泉州道教教学广为使用,道教经典广为使用,对后世影响很大。比如著名官员吕惠卿(1032-111),祖籍全州,是一位秀才,是王安石新政的支持者。元丰元年(1078),他给宗申做了一个印章。
曾瑶,泉州晋江县人。绍兴十一年(1141)任太傅,掌管胡、广、赣财政。绍兴十七年(1147)为乾州年。他编纂了巨著《道术》,主张学道要以清净、内观为基础。
宋代生活在泉州的士大夫十分重视道教神灵崇拜,他们都利用道教神灵崇拜来宣传儒学或服务于海外贸易的发展。如嘉祐二年(1057),侍郎赵雅创立猛神庙(即后来的府城隍庙),城隍庙与地方官互动治理泉州。嘉定、少定两次了解泉州的真德秀,多次写下《真武堂朱温》,到法石真武宫拜祭道神,祈求消除水患,保证农时。绍兴二十二年(1152),高级大臣张汝熙为供奉道教四神之一的东方狄青,修建了东岳宫。知府倪四敬天庆道士陈一文。理学朱尊道苏少成。真武庙在宋代成为全州县守望和祭祀海神的地方。商人外出经商,祈求神灵保佑,香火旺盛,反映了宋代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明代,根据《续志·官略》的记载,中央设置了司志;政府设立道济司,设一个都督和一个副都督;国家设立了路政管理人员,设置了路政管理人员;县里会成立道教协会,会有一个道教协会。明政府管理道教事务的官史一般由道士充任,只有官职,没有俸禄。泉州道济司设在玄妙寺。
明朝上半叶,道教仍盛行,全州建有许多寺庙,如紫茂山的金苏真寺,重建于洪武年间(1368-1398)。惠安人杨必禄、张崇道重修惠安东岳宫。据乾隆《泉州府治坛庙观》记载,明初,有一位守纪律的道士寄宿在泉州玄妙寺,其弟子为著名道士董伯华。明代中期,儒家是封建统治思想的支柱,道家被视为异端。但它强调神道设置教学作为教学辅助,并吸收了道家的一些思想来丰富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有效工具。所以到了明朝中后期,虽然上层道教逐渐衰落,但民间道教还是很盛行。如永乐(1403-1424)、天顺(1457-1464)、成化(1465-1487)年间,泉州姬子宫多次修建。道统九年(1444),道长吴云静在紫毛山修建了一座古玄室。景泰三年(1452),重建德化的道教崇拜观;宣德年间(1426-1435),李森修建安溪清溪宫;景泰年间(1450-1457),道士陈景怀重修惠安克山寺。天顺年间(1457-1464),李森建造了金龙寺。
明代泉州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道士,如吴云景、董伯华等。董伯华,晋江人,受吴云靖开导,后被释放至清源山紫极宫。伯华在世时,将郭姓冯、雷、云、于四人的画像,以及的一幅,全部送给了他。磨水会让他更难受。这四幅画像称为“四眼”,即画中的风雷、云雨之神的眼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与观者的眼睛相对,故称“四眼”。堪称明代泉州地方绘画的绝技。今天,这四幅画仍然完好地保存在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20世纪50年代初,厦门大学人类学教授林来到泉州进行考古。据说泉州东街郭的后人还保存着祖传的道人雷公石和云、风、雷、雨的图画,当即拜访了郭家。他的后人说雷公石可以送给厦大,但是古耜眼的照片不见了。20世纪50年代末,厦门海关发现了古耜眼画,并归还给泉州。
我国早就有雷公传说,以为雷公会一手持斧从天而降。在汉代,山东乌石寺的石刻中就有雷神的塑像。宋代沈括《梦溪》说:天下有雷斧,有雷楔,雷神降雷有余。也就是说,古人类的石器埋在地下,一场雷雨过后,被流水冲刷出地面,才被发现。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于是他们大惊小怪,于是他们变得迷信,甚至用雷公的力量辟邪治病。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将雷公石列为药物之一,并注明其作用为治惊悸无知之人,用法为淋石,碾汁取之,亦可煮之。
泉州的雷公石其实是一枚新石器时代的石簪,长方形扁平,长14.3厘米,宽6.3厘米,厚2.2厘米。刀刃的一边是斜的,另一端应该是平的。但已经被磨水磨成圆形,用来治病了。雷公石保存在厦门大甲人类学博物馆。明代董伯华的《风、云、雷雨图》和《雷公石》的重新发现,为我们研究明代泉州道教思想文化提供了实物。
到了明代,泉州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道教学者,如进步思想家李贽、官员陈永斌、谢园李光云等。清朝时,最高统治者采取了重佛抑道的政策。乾隆年间,正一官阶由二级降为五级,并禁止派遣判官传播消息。这也限制了石天的职权,只允许他控制这座大山里的群众。道光统治时期,朝廷停止了传统的天朝仪式,上层道教的地位日益下降。但清朝统治者继续利用民间道教作为补充来维持统治。所以泉州民间道教还是比较流行的。据通考帝王文献,清代道官承明制。泉州道济司仍设在圆明寺(康熙年间改名)。在明清时期,全州的官方道教必须到江西龙虎山的石天府才能获得道教职位。
清政府出于教辅的目的,对泉州的一些重要寺庙进行了多次修缮,因此保留了一些道观。如元庙、东岳宫、府(县)城隍庙、北帝庙、法石真武庙等。到了清代,泉州地方政府还对道教的一些重要观念提高了祭祀规格,以方便教化。如清初对府、县城隍庙进行春秋两祭,光绪十九年(1893)对泉州城内三教龙宫庙城隍庙封为赵魏。
在清代,泉州也有一些研究道教的著名学者,比如康熙年间的安西宰相李光地。晚清以来,泉州道教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外来宗教文化(基督教、天主教)的冲击。尤其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泉州发生破除迷信运动,民间道教受害最深。许多寺庙和礼器被毁,一些道士被迫转行,而大部分分散在民间,为人们勉强糊口。所以很难找到一个理论修养很高的道士。据民国初年统计,泉州及其郊区仍有两三个道士。就连泉州最早、规模最大的道观——圆明寺,也曾有几位外省全真道教徒居住,但与当地世俗化的道教徒不和,他们的观点很快就离开了。当时的地方并不太平,军阀混战,土匪猖獗,寺庙经常被驻军占据,山中洞穴更是土匪巢穴。民国八年(1919),泉州清源山南台岩道士杨武山被土匪抢劫杀害。
民国初年,泉州道士要去江西龙虎山领官职。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废弃,简化为抄佳音、路语录、关文、傅勇作为入门程序。泉州的道士分为中尊和君子,经鉴定批准,并向道教戒律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备案,称为纳尊。只有在接受雕像的仪式后,它才能被承认为中间的雕像。
泉州、晋江、南安等地历来是华侨富庶区,民间道教十分盛行。当地的道士大多是正统的,大多在家当道士,不斋戒。这些道士拜鬼神,念咒,驱鬼降魔,祈福消灾。这些世俗化的正统道教徒与来自外地的全真道教徒是矛盾的。比如泉州市的圆明寺前堂,是外地全真道的方丈,主张修持,供奉三清,但经济收入很少。后殿是当地世俗化正统道派的住持,为人做事,收入不菲。因此,寺内两个道派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在泉州当地著名绅士黄易的调解下,一度有所缓和。然而,钱坫的全真道士因收入微薄,生活无着,纷纷离开。至于县城和乡村寺庙里的道士,都是靠他们当地的做法维持生计的。
民国时期,泉州道教呈现出儒道佛三教融合的特点。这一特征早在宋代就开始出现,可以说是儒道佛三家结合,形成了一个日益庞大的神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孔子、观复、田璇神、如来佛、菩萨、十八罗汉、阴间的燕军、齐马史、包盛达帝、天妃,还有不知名的王公、妻母,以及蔡襄、张勋、陈元光、郑成功等历史人物。可以说是儒、道、释、杂神合而为一。这种三教合一的寺庙很常见,最著名的是泉州城门南门的天妃宫和石狮永宁镇的虎秀寺。因此,一些道观逐渐转变为主要供奉佛教的寺庙,同样,一些佛寺也转变为主要供奉神仙的道观。这成为当时道教在泉州传播的一大特色。新中国成立后,泉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宗教事务局,对各宗教进行指导和管理。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士享有与公民平等的权利。1954期间,泉州文化馆组织了一个道教团体,成员包括泉州、晋江、南安等地的道教人士,对泉州流传的道教乐舞进行收集整理。如龙宫祭宝、梅花、玉如意舞、土地贡地婆、钟馗打鬼等。部分节目还参加了晋江特区和泉州市区的文艺演出和街头活动。1957年4月,泉州东岳庙道士陈赴京参加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并推选陈为会长。
1965年,泉州道教停止活动。文革中,圆明寺和府城皇寺被拆重建,法器被没收,道士转行。1980以来,人民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断多年的宗教活动逐步恢复。泉州的一些著名道观相继恢复开放,如泉州市的东岳庙、永宁镇的福成皇庙和城隍庙、永春县的桃源寺(田璇神宫)。1989年2月,泉州道教文化研究会成立(1997年更名为泉州民间信仰研究会),出版《泉州道教文化通讯》、《泉州道教文化研究》、《泉州民间信仰研究》等季刊。1995年5月,泉州道教协会成立,会址圆明寺。明清时期,随着台湾省的发展,许多泉州人漂洋过海到台湾省耕种,道教也向东传到台湾省。与此同时,西方殖民者从东方而来,占领了东南亚各地。为了掠夺当地资源,他们需要大量劳动力。当时饱受残酷的封建掠夺和战乱的泉州人,为了生计,大量移民东南亚各国。鸦片战争后,根据不平等条约,更多的泉州苦力被送往东南亚、美洲和澳大利亚。郑成功收复台湾省后,成千上万的人从泉州迁徙到台湾省耕种,他的后代也不断从泉州移民到台湾省。施琅统一台湾省后,许多泉州人迁居发展台湾省,这些泉州移民把他们的道教信仰带到了泉州。如台湾等地石狮市永宁镇城隍庙炉100余台;台北安溪县等地有200多座城隍庙。据泉州市侨务记录,从1841到1875,泉州出国人数达164280人,年均4694人。从1906到1911年,泉州出国人数达到198377人,年均33063人。泉州的道教文化也随着移民传播到世界各地。
道光年间,泉州人在新加坡建立了道教天宫坛、天福坛、天福宫。14 (1925)年,泉州岳庙道士陈高成旅居新加坡,设立混合道观,传播道教文化。陈高成的第三个儿子,陈,和他的第四个儿子,都是父亲。所以今天新加坡的道士都是陈的后代。法国汉学家施佩尔教授研究道教仪式,赴新加坡师从陈,成为陈氏道教第24代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