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体育(论文)

大学体育论文

一、什么是运动能力?

能力是指人在成功完成一项活动时,身心统一协调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必要前提,也是影响一个人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

根据能力的性质,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必须具备并广泛使用的一般智力。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注意力能力等等。专项能力是相对于一般能力而言的,一般能力是指在一项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音乐、绘画、颜色识别、运动能力等。

体能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人格和身心素质的总和。这种情结,表现在体育上,就是成功完成一系列体育活动的实践。

大学生体育能力的高低反映了高校体育的质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突破单位内单纯的运动技术教学,加强身体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提高每个大学生素质的迫切需要。这些素质包括每个人培养、锻炼和维护自己身体的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是逐渐形成和提高的。体育活动越多样,知识越丰富,运动能力发展越全面;运动技能训练越复杂,运动能力越能提高。

立足实际,着眼生活,根据身体发育和体质健康的本质特征;制定构成运动能力的六个基本成分,即:1,身体锻炼能力;2.运动能力;3.培养创新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保健能力;6.利用运动环境和条件的能力。

二、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政治、体育社会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意识、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这就提出了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问题,以便他们毕业后更好地锻炼自己,为家庭和社会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事情,也是关系到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大事。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创新,培养自主锻炼的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自学:培养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学习体育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案,坚持规律持久的锻炼。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自我训练:即将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于体育锻炼实践,使自我训练活动成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自我调节:即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水平,掌握并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并能自我调节。

4.自我控制:指执行锻炼计划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自我评价身体锻炼效果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和实施锻炼计划的能力。

其中,培养自学能力很重要。但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必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全面培养。

第三,运动能力的培养

体育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在掌握一定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从事各种体育运动的能力。运动能力是反映体育运动整体特征的一种能力,是锻炼和参加劳动、军事活动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应贯穿于整个体育课程,并应在教学中加以考虑:

1.不断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避免“填鸭式”,多给学生时间练习。同时,在体育教学中也要避免走过场或只注重学生的技术,而不顾学生的实际锻炼。这些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运动能力。

2.我们要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提供足够的体育设施,让每个学生都有条件、有兴趣、有可能有机会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发展他们的体育能力。

3.学生应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这对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当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多给予鼓励,尽量避免学生站在操场上。

第四,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独立的行为活动,体育课教学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学生在广泛的领域学习技术和技能,从事各种体育活动和游戏比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频繁交流,人的兴趣、个性和气质都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人格心理。在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的同时,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和竞赛,倡导广大学生的参与、拼搏和进取精神,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动词 (verb的缩写)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在组织集体活动中,争取目标一致,按照明确的计划,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协同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

很多运动都是集体进行的,集体活动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与同伴的协调与合作,强化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学会组织和管理体育活动,使学生具备组织管理的知识和意识,同时也要具备组织管理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一些组织管理事务尽量由自己来做,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尽可能让学生承担学校运动会的一切工作事务。应该允许学生组织和承办系或年级主办的运动会,老师可以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六、保健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也是增强体质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程度和良好的社会风俗。在我们国家,每个人都应该有讲究卫生和自我保健的行为和习惯。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做好榜样,同时要认真教给学生保健的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养成注重健康的习惯。

2、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和控制运动量、运动负荷,防止教学中的伤害事故,同时,也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做操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3.注意运动场的环境卫生,为学生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环境。

七、利用运动环境和条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锻炼的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和教育学生,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和场地设备的具体变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要教会学生一两套健身运动,比如艺术体操、哑铃体操等,让他们以后在有限的场地和器材下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