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札记

去年,我逛了逛延吉有书店。无意中被一本书《文心》好奇,然后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就买回家一口气看完了。

这是一本关于阅读和写作的书,以写作为主。

其实我也不是第一次看写作书了。但以近乎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谈论枯燥的理论,还是第一次。

写作和阅读可谓是一个整体的两面,所以这本书基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阅读,一部分是写作。

读书说得最多的无非是两个基本问题:读什么和怎么读。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写过这样的书。我能想到现代的梁启超、胡适、朱自清、金克穆等等。

《文心》是民国时期写给中学生看的,所以这里有一些书目,包括:评书、经典、历史、诗歌、工具书。

但是像大多数书一样,这本书没有给出阅读顺序。阅读顺序是一个关键问题。一个没读过《红楼梦》的人会读《红楼梦》,不管他能不能读。即使他这样做了,他的脑海里也会充满其他人的想法。

金克穆的《完了》一书很好地回答了阅读顺序的问题。

要读中国的古籍(包括文学),首先要读的是:易、史、蜀、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一* *就是十本书。

这些书不是先看的,但是如果看别的书,就不能完全理解了。

很多人喜欢通过文史哲找一个书目,然后按图索骥看相应的书。

我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不然我们根本不知道该看什么书,以至于这么多书都无从下手。而且市面上书籍太多,质量参差不齐,必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但是,文心反对这种做法。建议先看原著,再看“文学史”之类的书。

首先,文学史中提到的作家、流派、作品,如果读者不了解,是读不下去的。

其次,文学史的选文非常有限,很容易挂漏,编辑时主观成分很多。

最后,文学史上的评论也是主观的,容易影响读者的阅读思路。

读书最重要的是收获文章的内容和趣味,读书贵在新。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学习呢?书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且有趣的概念——阅读的三个阶段。

阅读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这三个阶段就是“看、见、观”。

“看”就是“看得见、看得见”,没有复杂的心理功能。就像读一篇文章或者一幅画。这个时候你只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画的是什么,你只知道文字的字面意思。这与《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基础阅读”不谋而合。

看不仅是看,更是观察。什么是观察?对于一篇文章或一幅画来说,就是要确定它的结构和主题。这也很像《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检验阅读”,抓住一本书的重点和主题、主要观点、结构。

“观”是最高级的。人生观,观念,和“观”的结合并不简单。“观”就是走进它的位置,全心面对它,这才是文章或画的真正味道。

“看”只是感觉器官的事,“看”是知性的推测,“观”是整个心理活动。

我理解的“看”和“见”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和获得,而“见”更主动,更具有互动性。

“关”在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后,也会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如果是自己写这篇文章,怎么开始等等。

所谓“欣赏”,要等到“观赏”之后,才谈得上。想象力是欣赏作品最重要的条件。我们说的“想象文学”就是这个意思。

作家用白纸黑字记录具体的事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想象。读者呢?读者看到非黑即白,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转化为具体的事物、人生经历和想象。

这里面最难的是体验。

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通常包括“外在经验”和“内在经验”。风景的状况是一种外部体验,而作者对风景的感受是一种内部体验。比如“花瓣像眼泪一样流过的地方”,“花”是外在的,“眼泪”是内在的。

外在的体验很好理解,内在的体验就不一样了。作为读者,他不在作者的创作环境和背景中,也没有他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看不懂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的情况,这是很正常的。

最后,读书或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某一门学科,而是学习后能否充实自己,学以致用,改变人生。

文字是内心的一种表现,文字传达的意思一般分为三种,而这三种可以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章中:“知、情、意”

“知”就是“知”。“知识”主要是给读者提供具体的信息,告诉别人一个东西是什么,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换句话说,就是给人一种“知识”或者传达一种信息。

“情”就是“情绪”。表达作者情感的文字。喜、怒、悲等情绪。

“意”就是“意”。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一件事情,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比如你要写一篇关于“货”的文章,首先要介绍“货”的具体情况,是什么,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其次,说一下用这个产品的感受,比如用起来很开心,很舒服。最后,号召大家行动起来“Buy in buy buy!」。

这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描述写作的“技巧”。从遣词造句,到“修辞”,再到文章的结构或组织,我们基本都停了下来。

除了说明文和议论文,一般还有两种写法:记叙文和印象描述文。

“叙述”就是把你看到的写下来。比如一本游记,写完之后感觉像地图,像路书,但是感觉像流水账。

“印象描述”更高级。主要写感受和印象。但这种印象并不是很空洞的“很美”“很美”,而是需要一种更有感染力和比喻性的写法。“风吹草动见牛羊”就是典型的印象描写。

我们常常在描述印象时加上“看、听、尝、触、闻”。例如:

阅读和写作最重要的是“触发的技巧”。所以,在印象之外,如果加上触发器,层次会更深。

触发是一种联系,作者看到满月就能联想到人事的起伏。读者获得了A的知识,可以移植到B的东西上,所以触发是一种掌握。

一篇文章就像一个团队,文章中的每一个板块就像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在团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一篇文章也像一所房子,每一节都像房子里的一个房间,有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组织方法通常类似于西方的“起、承、传、叙、传、结”六段组织方法或“序、论、辩、结”四段组织方法。

但这些只是参考,不能生搬硬套。文章组织的核心是解决三个问题:如何开头,如何说主要意思,如何结尾。

换句话说,组织文章的原则只有三个:顺序、联系、统一。

顺序,即材料的排列顺序;接触,就是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地方强行捡笋;团结,保持统一的意见,一致的心情。

通常的做法是,大致想好怎么开始,怎么结束,怎么贯穿,然后一步一步写。

至于如何写出不同类型的文章,书中并没有充分阐述,而是以小说和记叙文为主。

叙事就像拍照,只是在上面拍照,本质是事物。

小说是画,其本质是与普通生活有很大关系的意义。

而这种意义是包含在叙事中的,就像汤里的盐,你看不到盐,尝了才知道。所以意义需要读者自己去发现。如果脱离故事单独解释意思,就不算“包含”,文章就成了议论文,故事就成了论据。

因为是绘画,所以画面中的所有元素都是由画家的意识和情感主导的。小说也是如此。小说中的每一个场景、人物、故事都是作者精心设计和安排的,都蕴含着暗示的力量。

作为读者,我们需要满怀信心地观察这些安排,并耐心地理解相应的暗示。或者,从字里行间去体会。

最后,它谈到了三种类型的写作。

构图和绘画差不多,或者说大部分应用学科都差不多,可以分为练习、应用工作、创作三种。

学习的路径也是从锻炼,到应用,最后到创造。

“练习”是获得基本功的持续练习,比如画家的素描练习。作业没有结束时间,作家一生都在练习写作。

“应用工作”的目的是在给定的时间和主题内满足他人的需求。比如给公司写个通知。

“创作”是一个投入的过程,没有特定的时间和主题。很多艺术家花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创作一件作品。一般的创作流程是先选题,再出创意,再收集相关素材。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写作书籍。全面、系统、有趣地阐述了枯燥写作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