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处世之道[论《道德经》的处世之道]

摘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思想文化中始终有两条最重要的主线,即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虽然中国封建社会曾经视儒家文化为正统。然而,强调“自然治国”原则和“无为而治”思想的道家文化对中国国民性的形成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人生哲学

作者简介:严云(1982.6.13-),男,学历:本科,籍贯: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研究方向:语言文学,职称:助教。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I 206.2【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1002-2139 (2012)-16-00-01

第一,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在自然界的诸多事物中最推崇水,认为在整个世界中只有水的德性最接近道。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能类似于水,那么他就离圣人之道不远了。水的无可争辩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为众人所恶,所以为道中少数”。从“数在道”这几个字可以看出,老子是把水之善和道联系在一起的。同时,老子也指出“利万物”是水在“善”中的表现。这里的“利益”一词应该理解为“合规”。所以,“利万物”就是适应万物,其适应表现在没有自己固定的“形”好恶,总是随着万物的“形”而相应地改变自己的“形”。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或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形”,水可以随着这个“形”而相应地变化。这里的“万物”和“众人”是指万物,老子用了拟人的方法来表达。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注重水的无形、无形的特性,也正是在这一方面不受身的束缚,才显得“比道多一点”。老子把水的“少于道”的特性称为“善”。

联系现实,我们身处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为了利益;在世人眼里,不争就不能出名,不争就不能发财,不争就不能享受权力。那么老子提倡的“不争”就要求我们“活在众人之恶中”。是不是自我放纵,违背了我们现代的主流思维?不是的,我所说的“不争”不是放弃竞争,而是“不争”,是追求卓越的高效竞争手段。人是群居动物,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从众心理。”跟着感觉走”并不是按照理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做事。社会上大部分人往往依附于权势名人,依附龙,依附凤,看到利益就不卑不亢。如果我们为对方而战,我们会被打死。如果盲目跟风,随大流,作为普通人只会得到很少,得不偿失。

由此,我们认识到有两种最聪明的方法。第一种方式是帮助别人获得利益,而不是和别人竞争。这样,他们就会善待你,把你当成知己,甚至忠诚地追随你。老子曾经说过;“有实力的人,天下无敌;智者无畏圣人。”如果你能放弃小利益换取别人的支持,你最终的成就将远在所有人之上;第二种方式是静静等待,专注于别人看不到也不关心的利益。这也是一个“不争”的策略,你的收获会远在常人之上。

第二,对虚极保持安静

“极端”和“本笃”都是极端和极端的意思。“空”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的、静的,但由于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人的私欲开始蠢蠢欲动。所以心是封闭不安的,一定要注意“空”和“静”,才能恢复心的清明,保持生活的宁静。

以前我们说起老子,总是习惯用清静无为、淡然处之的字眼来概括老子的人生誓言。最终的目的是摆脱物欲的诱惑,回归空性和清静的本性。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道,而不是争权夺利,忘道。要空,就要静,因为空是本体,静在于应用。司马迁说:“李二自以为是,恬静自以为是。”(《史记·太史公列传》)这是一个非常简短的总结。静态和动态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重静而不重动,并不否认动的作用,而是主张我们要虚心看待万物的发展变化。“至极至,至静至信”,可以说是老子眼中最完美的思想境界。老子还对如何做到“至极至,至静至诚”提出了一些看法。

第三,为胃,不为目的

五色致盲,五音失聪,五味爽口,驰骋野地猎奇狂,奇货可居害人。是胃的圣人,不是目的的圣人。老子的意思是:沉迷于五光十色的炫目会让人盲目;沉湎于五音六法的喧嚣,会使人失聪;沉溺于羞耻和美味的五味之中,会让人食欲不振;沉迷于野外狩猎的爱好,会让人疯狂;沉溺于对稀有商品的渴望会阻碍人们的行为。所以圣人重视满足胃的需求,不重视眼睛的欲望。所以去掉那些有害的欲望,选择这些无害的需求。

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曾认为“圣人是腹,不是眼。”这句话注解如下:“为腹,人以物养己,为目的,人以物服己,故圣人无眼。”言下之意是告诫我们不要做物欲的奴隶。老子生活在一个新旧制度交替、社会动荡的时代,奴隶主的贵族生活日益颓废、颓废。他目睹了上流社会的生活状态,所以他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该是为了肚子,而不是为了眼睛,不是为了外面,而是为了安全和满足,而不是为了放纵。老子的这番话,是对奴隶主贵族的贪婪、奢侈、放荡的规劝和严正警告。

第四,知足不丢人。

名字和身体是谁?身体和货物哪个更重要?哪种疾病是获得或死亡?如果你很爱,你会付出很多,但如果你藏得太多,你就会死。所以,知足不丢人,知其不危险才能长久。名声和生命哪个更重要?财产和生命哪个更重要?名利双收和丢掉性命哪个更惨?人们越喜欢某样东西,就越需要为此付出代价。你收集的越珍贵的东西,当你失去它们的时候,你会越难过。所以知足的人受辱少,凡事中庸的人不容易招致危险,寿命更长。

“知足不辱,知足不殆”,这是老子的精辟见解和为人处事的高度概括。知足,就是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超过这个限度,事情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凡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知足是一种感觉,不是你有多少名利,而是你的感受。每个人对欲望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只是每个人的程度不同。世界上确实有一种贪得无厌的人,他们贪得无厌的行为不仅引起人们的厌恶,也引起人们的羡慕。正是这些人,把整个世界诱捕在了一个沸腾欲望的世界里,让这个世界变得瑰丽多彩。他们的行为破坏了自然的平衡却呼吁人类进步,人类还没有能力做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相反,世界上有一些人很容易满足。他们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被迫满足自己,而是在透彻研究了得失关系后,自愿做出的选择。也就是说,他们有条件也有能力不满足却自愿选择满足。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然;不满使人躁动、抗争、奋进、奋斗;安于智慧,就是明知不可行而不去做,却不知道可行而必须做。如果你知道你做不到,那将是徒劳的;如果你知道可行却不去做,那就是堕落和懈怠。其实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度”的问题。度是分寸,是智慧,是水平。

《道德经》的处世之道告诉人们:越是贪图名利,付出的代价越大,积累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他希望人,尤其是成功的人,对财富有足够的占有,得到满足,才可以忍辱负重。老子宣扬的就是这样的人生观。人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适当对待名利,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