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规划文件的模板格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中国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化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基本思路和理念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是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新举措。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现代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小康生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维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和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支持农村业余文化队,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活动。干净整洁的村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利用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类住区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有效解决畜禽舍混居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民主——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动力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完善农民自主筹资筹劳机制和方式。可见,“十一五”规划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实现农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化、企业化,实现农村的城镇化,使农民成为与城市居民地位平等的社会成员,这应该包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中。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和企业化将大大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力,从而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来吸收。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是,传统农业和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已经转变为现代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农业。一部分农民成为新型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劳动者,一部分农民成为工业和其他行业的经营者和劳动者,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现代城市居民。农村已经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空间不断扩大,包括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人口和用地的扩大。城市化需要坚实的经济为基础,繁荣的产业为支撑。它是一个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既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又要从实际出发,立足经济基础,因地制宜,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初始阶段(1949-1957。这是中国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现的时期。围绕156重点工业项目的工业基本建设,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就业,一批重点城市扩大了规模。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从1949年的5765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9949万人,年均增加523万人。城市化水平从建国时的10.6提高到现在的水平。

剧烈波动和动荡阶段1958-1965。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波动较大,工业项目大起大落。这种国民经济的剧烈波动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使其呈现出动荡起伏的特点。

停滞阶段1966—1978。这个阶段处于政治动荡、极左思潮横行的“文革”时期。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和政治运动的影响,国民经济遭受巨大破坏,城市停产,工业扩张乏力,城市无法吸收自身的就业人口,非城市化趋势达到顶峰。

稳定发展阶段为1979 -2002。1979-2002年是中国城市化稳定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由于大量知青返城,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此外,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重新认识,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涌现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打工经商,进一步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长。

2003年至今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10月,十六大进一步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推向高潮。笔者认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明确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使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独特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党的十六大之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愿景只着眼于城市建设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忽视了农村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大确定了一系列重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农业,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将城镇化的发展重点转移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倡导农民生活方式的城镇化上来。这首先符合理论上对城市化的定义:即城市化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城市化被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城市人口不断扩大,城镇数量不断增加,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用地逐步转化为城市用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和价值观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不断传播和普及,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善,逐步现代化。因此,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是一致的,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是中国独特的城市化道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将带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质量的显著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中国城市化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要求。说到底,城镇化的发展就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大量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从事二三产业工作,从而提高城乡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更具吸引力、容量和辐射力;改善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既来自城市二三产业的拉动,也来自农村的推力,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尤其如此。忽视农村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会给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而要消除这种不利影响,使中国的城市化顺利发展,必须。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适应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轨迹来看,城市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发展趋向平衡的规律。某种形式的城市化在开始时,首先在取得突破的地方发展,然后向更多的地方扩散。当一个国家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首先从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然后逐步向经济落后地区扩散。比如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最早实现工业革命,到1850年其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0%。1900年,世界城市水平13.3%的时候,英国激增到78%。直到20世纪下半叶,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才发展到不相上下的水平。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呈现同样的趋势。比如,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就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思想的全面落实,这种东西部之间极度不平衡的城市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城市化必将进入城乡高速、均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要提高我国的城市化率,必须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从而增加城市人口的比重。目前中国城市现有的吸纳能力和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另辟蹊径,即通过促进农村经济本身的发展,特别是农村二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就地吸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改变这些农村的面貌,使之成为城市地区;提高中国城市化质量,既要重视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也要保证农村在向城市转变过程中的质量,提高那些新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农民的技能和素质。进城后通过学习来提高这些技能和素质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们必须在进入城市之前接受培训。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城镇化发展从不平衡走向平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1。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N]。学习时报,2006年2月。闫长城。推进城镇化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N]。中国建设报,2003年3期。余蓉,罗清平。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偏离农民导向的表现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