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泉志》中的山水画思想
?1.山水画的审美价值。“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是因为他的目的是安身立命?元秋养素,常处也是此人情常欲而不见。”文章开篇就指出,文人之所以喜欢山水,是因为这是一个他们永远宾至如归、快乐、舒适、亲近的地方,人们向往自然。这是人之常情,自然天性,精神寄托。在太平盛世,读书人不需要像动乱时期那样躲在山里,他们有济世安邦的远大志向。
?士大夫们面临着要么住在寺庙里,要么隐居山林的困境。山河的出现正好解决了两者的矛盾。“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它实现了“坐穷泉不办酒席”的目的,实现了“烟霞相伴,如梦如幻”的愿望,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自然风光。你不能真的在山川中遨游,而是在山水画中遨游,也就是恍惚地徜徉,可以让你的精神倚在山川的丘陵和山谷上,这和在真实的山川中遨游的乐趣是一样的。这就实现了山水画的艺术功能。
?2.画家的主观素养。“一个场景的每一幅画,无论大小,都要精。不精则勤,不精则无止境。”要求绘画活动必须集中精神,否则精神就会分散;画家的精神与绘画活动是一致的,否则不能很好地反映画家的意志;并以庄重严肃的态度作画,以恭敬勤奋的精神作画,这样概念才能深化,画出的景物才能有整体感。否则以上四点会积累惯性,字迹优柔寡断,从而失去分解的规律,淡而形象不清爽失去潇洒的规律,粗枝大叶失去体裁的规律,淡泊忽略风格的规律,失去缓慢的规律。这些都是画家最大的缺点。
所以郭的“每一次心血来潮,必是“忧闷忘一切”,“落笔之日,必有窗明几净,焚香,用玲珑墨洗手,洗砚。”以及“人要心胸宽广,自在。”你必须让自己的心情放松,天马行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比如“庄子说画史可解,真是画家之法”。就这样,淳朴、正直、爱善、善解人意之心油然而生,人哭人笑的情境,物侧卧的状态,都列在胸中,自觉地流露在笔端。只有当画家的心态是自由的,他才能放松,不受外物的阻碍,画家才能与绘画融为一体,画出物体的情态,表达思想。
3.“三距离法”。郭在《林志》中认为“山在三里之外,自山脚下起,谓之崇高。从正面看山的背面是深远的。从近山望远山叫平原。崇高色明,深远色黯,深远色名黯。崇高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深远之意融而缥缈。其人物三里之外,清高者明,远者细分,远者淡。清楚的不算短,细分的不算长,稀释的不算大。此三远也。”在这段话中,郭明确提出了中国山水画创作中三种不同的透视原则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高”、“深”、“平”。作为绘画构图和透视的概念,“三距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视觉意义:仰视、俯视和仰视。不同的视觉形式让人感觉完全不同。因为真实自然的“空间”概念已被“远”所取代,空间是物理的,林画家用“远”将物理空间概念诗化。郭根据不同的视角将这种观察总结为“三距”,实现了立体空间的全方位拓展,具有空间拓展感。
“三距”理论超越了个人局限,获得了宏大而深远的景象,使中国山水画能够在尺度之间汇聚浩瀚的山川,而这正是西方山水画所做不到的,他们只限于从一个角度作画。中国山水画通过这种对自然山川的观察,旨在把握自然山川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三距法”是中国山水画画家观察和表现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方法,是郭总结出来的一种透视方法,是创造意境的一种手段,是一种独特的意境。
郭在长期实践经验和借鉴前人绘画经验的基础上,对前代山水画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它强调画家的审美自然观,认为画家应选取动人的景物进行加工提炼,产生理想的情趣和意境,其中他的“三距”取景法是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他主张山水画家要注重品格素质的培养,要有认真的创作态度。他对山水画创作的逻辑技巧、山水画的欣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
总之,郭的《林志》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许多山水画理论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对现代仍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