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今声调的变化

古今七音

说说看上面两个题目。阅读,一般表现为嘴部动作(周围人能感知到的声音);也可以默读,表现出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的声音。一提到声音,麻烦就来了。麻烦的来源是声音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严格来说,因人而异。如果我们有幸经常去大观园的弘毅园,我们就能闭上眼睛分辨出这个声音是晴雯的,那个声音是冒犯的,虽然两人都是同龄的京妹。这就是魅力,或者,不是语音系统,或者,比如,写出来的汉语拼音,你看不出区别。时间和地点的差异不是这样,而是语音系统的差异。有时候,有长有短,有地有远有近,会变化到什么程度?可变性有大小。小的变化,或者说难以察觉的变化,可能发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在比较近的区域内,对吗?很难说时间。以地区为例。民国初年,老北京依然保留着故土的遗风。一个精的老北京朋友告诉我,东城和西城的发音稍有差别,他就能察觉出来。以此类推,我们可以知道,回过头来看,所谓的古汉语,仅限于容易察觉的差异,数量太大了。比如明代的唐寅和清代的沈复都是苏州人,但是因为不一样所以语音也不一样。孟浩然(湖北人)和王维(山西人)都是同时代的人,但是语音肯定不一样,因为不一样。这种复杂的情况会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信古,要详细了解古人的发音太难了。这个困难似乎是可以避免的,因为:第一,我们用现代汉语交流思想感情,这就要求使用普通话发音;第二,看旧文献,汉字因为有意义,所以可以逃避发音。这大体上是真的。比如读《庄子·养生大师》,“我的生命有限,但我的知识也有限”,我们不知道这个古代宋朝和现代河南人的发音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也读的话),但知道生命有限,知识无限就够了。问题来自于旧文献中的一些押韵;根据题目,我们读诗的时候,可以根据形式看意思,不考虑发音,有时候会遇到磕磕碰碰。请看下面的例子:

鱼鸟犹犹豫豫,畏简书,情况往往是保储。弟子命(念平声)将军挥魔笔,终见大王去传(念传)车。在管乐方面有天赋真的不容易,离不开。而且,虽然在你的出生地已经给你建了一座庙,阴成恨,余(李商隐的《备考》)

玉箫的声音凄美而忧伤,从梦中醒来,秦的楼上正挂着一串明月。秦楼月,柳色年年,灞陵伤,别。乐游园风景名胜区正值清秋时节,咸阳古道声尘满。声尘绝,西风依旧照,汉家陵墓不见。(《李白《忆秦娥传》)

第一首是诗,用六个鱼韵发音。用今天的(普通话)读音发音,与书、专业、车、如、余等字押韵,元音为“福”、“咪”、“ú”、“ú”,所以不押韵。并且“命令”老念平声líng,现在却念了音,不合格。最后一个是字,基本上进入了九音节的韵(只有“月”是六月韵,月和音节都属于韵的第十八部,通用)。当你用这种语气读的时候,“别,节,绝”这几个字就变成了平调,不合格。节拍是音乐美的基础,律不合格的结果是失去音乐美,听不好。如何应对这样的挫折?显然,从现在来看,损失不小,至少爱美的人不会;那就要从旧的开始了。从旧,首先要了解旧的情况,也就是诗歌的语音情况。

“诗歌的语音情境”不同于“作者写诗时的语音情境”。简单来说,后者是口头上的,会导致很大的分歧;前者是写出来的,可以海归,散成摘要。事实上,大量的诗歌作者和研究诗歌语音学的音韵学家都是为了看到一般化,而不考虑口头差异。这就给我们现在的读者和想学写字的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为无数的实际发音变成了书面语发音中的几个字。具体来说,来自时间和地点的无限被简化为一套中世纪的声音系统。这叫设定,设定是一种假设。比如杜甫的五首关于历史古迹的诗《万重岭谷近荆门》用的是十三元一韵,韵字为门、村、昏、魂、论(读平声),王世贞的四首关于秋柳的诗,《秋来何处最迷人》也用的是十三元一韵,韵字为魂、门、疤、村、论。这是一个规矩,从唐朝开始,官员们总是热衷于上面发号施令,下面服从,所以诗赋如何押韵也就有了规矩,比如唐代的《唐云》,宋代的《李步云略》。实际读音发生了变化,在官方韵书上统一了,这是规定的。其结果是,假设有规则,就会使写诗和读诗的麻烦变得困难,也就是允许以不变应万变。具体来说,只要能了解中世纪的情况,就能把坎坷变成坦途。先说中古音的情况。

在讲之前,我们也要讲一下为什么可以忽略前中世纪和后中世纪。中古以前的古音,中古以后的近古音,中古音三种。为什么它们如此整洁简单?原因是具体的发音永远是瞬间的,我们只能掌握书写的汉字。我们无法从汉字“直接”推断出具体的读音,比如《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我们要像孔那样再说一遍。不得已,我们只好退一步,从押韵开始,“间接”推断“概括”的语音情况,或者说语音系统。于是我寻找有用的文献,找到了中古以前的《诗经》,找到了中古以后的《中原音韵》。在语音上,两部书融为一个系统,所以我们称《诗经》的语音系统为古音,《中原音韵》的语音系统为近古音。读诗,为什么可以忽略前后端?

忽略古声的理由不止一个。第一,我们不太了解情况。就一个声音的声、韵、调而言,是韵,是易知的,是众所周知的,但对韵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分为10个单位,如顾、蒋永增、孔广森、王念孙、王力先生等。这样一来,如果你想在行动之前就知道,也就是想在阅读之前了解语音系统,不学音韵学的人一般都说要停读了。第二个原因是阅读,不了解发音情况并不是很大的障碍。比如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时,按照钱大昕“古无轻唇声”的说法,“方”要读重唇。但是我们一直都是按照现在的声音来读的,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第三个原因是《诗经》中可读的文章不多,阅读只是为了欣赏,而不是模仿。放松发音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忽略近古音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中古以来的诗歌都是按照中古音系写的(近古音分阴阳,但不入声是另一个系统),阅读抄写时当然没必要问近古音。

再来说说中世纪。实事求是地说,称之为中古音有些夸张,不如化繁为简,称之为“平水韵”。因为,受限于有韵书的文献,从隋陆法言《切韵》到《平水韵》已经600多年了,别说实际读音,就连韵书的书面读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之所以能更多的用平水韵来概括,是因为平水韵对前人的适应性。具体来说,唐宋时期的人写诗基本都是按照这个体系。对于后来,它是有约束力的。具体来说,从金元开始,人们就要按照这个体系写诗了。所以,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只要熟悉平水韵,都可以自由通过。平水韵的优越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借了时代之光,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中世纪有押韵书,所以古代的模本边缘(如《诗经》)变得清晰;第二,从韵脚来看,中古音系变化不大,可以适应。另一方面借了科举之光,工令要求按韵书押韵。比如到了明清时期,实际发音早就和平水韵不一样了,诗歌却要效仿,所以还是有约束力的。

以下是平水韵的介绍。是中世纪的韵书殿堂。想了解它,就要了解它的韵书。现在能看到或研究到的、影响较大的中古韵书,始于隋代陆法言的《云起》。这本韵书是集古今南北,比较精韵的。* *共有193个声部,声调有平、上、远、进。后来,《切韵》是唐写的?它被修改成了唐云,押韵略增195,声调不变。到了宋代,陈彭年等人补充修订成为广韵,韵脚增加(最多)到206,声调仍然是平、上、远、进。韵脚的精细是科学方面考虑的;由于实际原因,这是不合适的。拉近这种距离的方法是押韵,允许相邻的押韵一起使用。比如唐代诗赋科举考试,允许冬韵、钟韵、枝韵、肥韵、韵一起用,这样一起用的韵算一个,实际用起来就没有那么多韵了。这种方法在宋代的科举考试中仍在使用。比如丁度编的《礼记之韵》就是一部官书,作为中考的程序,可以一起用的韵脚合并成108。没过多久,韵数减少了两个,变成了《平水韵》的106。平水是一个地名,现在山西省临汾市。这种分韵方法被称为“平水”,原因有二:一是这种方法见于晋代王文玉主编的《平水新刊》的韵部;其次,南宋《仁子新刊》用韵者刘渊是平水人。不管什么原因,只能说这种起源并不是很高的平仄韵脚后来居上,从宋金到二十世纪的现在,已经运行了八百年。其间加了一次油,即清康熙年间的官版《裴赋》,用韵完全以平为准,于是将平加进官榜,简称为裴韵。这是官书,科举考试当然要遵循;考场外,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但我们做不到。总之,直到现在,我们偶尔在报刊的角落里看到一两首歌,也不是不可以,韵脚还是和《裴韵》一样。

《培文诗韵》的编排以“平、上、曲、入”四声为纲;每个音都有以下押韵:每一个韵脚下,韵脚所属的字,前面常用,后面很少用。开头有平仄(平仄不分阴阳,上声即上卷,因为平仄多,所以分上下卷),包括一东(东是此韵的代表字)、二东、三江至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15韵;下平调包括***15的韵,从第一、二、三菜到第十三、十四、十五盐。总* * *平声30韵。上声包括一董,二肿,三谈二十七感,二十八节俭,二十九糗韵。脱音包括一曲、二曲、三绛至二十八、二十九艳、三十韵。入声包括一室二沃三感到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17韵。平仄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加起来106韵。每个韵脚所属的单词有些不同。以平胜为例。四大分支包括直、直、奏、理、字,共464字。第十五咸包括咸、咸、信铲、严、糯米,只有41个字符。

显然,为了阅读,尤其是模仿,我们必须熟悉“诗韵”;而如果你能熟悉它,很多古今的烦恼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熟悉并不容易,因为:第一,单词太多,上万个,所以记住要花很大力气;第二,有些单词的读者和今天的发音不一样,所以不要学今天的过去,要死记硬背。克服困难的方法只有一个,勤奋。以前学者把熟悉“诗韵”作为必修课,所以很多人,或者说大部分人,都熟悉到可以背诵,也就是记住了一个韵脚里包含的所有字。大会对联足以说明这种情况。如《红楼梦》第五十回所述,文墨无知的冯以“北风紧通宵”开头,续之,意为“雪还在飘”。香菱和探春的韵是瑶、苗、饶等。,首韵用了35个字。因为第二小的韵脚包括了65,438+080多个字,宝钗对湘云说:“你要把第二小的韵脚都用上,我才带你。”他们没用完是因为“虽然没写完韵,但是字扭了就不好了”,而不是因为不记得了。因为秀才有这个本事,他从楼顶望明月,在陌上寻香,习惯哼几句,却不必背“诗韵”。按照取法至上的原则,如果我们不仅想读诗,而且想做,最好也能做到。这显然不容易,因为时代不同了。以前人们用大部分精力就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只能“学以致用”。条件不同,所以我们必须退一步幸运的是,退一步,改为按次付费是没问题的下面是一些方法。

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少记,一类是多记。先说记的少,常见不罕见。例如,《平动韵》收录了动、通、通等174个字,但常用的只有几十个字。所以王力先生的《诗格律》附有诗韵总结,仅收董、童、童等六十余字。其实有60多种,多用和少用是有区别的。比如,与谭、易相比,后者显然是冷宫中的人物,这是不多见的。所以,少记笔记的原则可以慢慢加,负担可以从很重变成相当轻。

另外,记住重点。这包括多种情况,但性质单一,更注重古今。

大量变调之类的一定要多加注意。其中有很多老入声字,因为普通话没有入声,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变平了;入声被归为平仄,当它变成平仄时,就打乱了诗歌平仄协调的规律,破坏了音乐性。中古以后,入声分别变为平仄、上声、上声(少)和降调(多),有规律。只是音韵系以外的人钻了空子,可能比全部打破还费力,不如用“多看多懂”的方法。也要用少记笔记,慢慢来的方法。比如常用数字,一、六、七、八、十、一百、一亿* * *都是入声。你首先要记住,其中的一、七、八、十要读得平仄,特别清楚,以免读诗遇到“但你把视野开阔三百里,更高一个(必须无声)这种性质上的变化,还可以举出两个小家庭。一个是有很多词,以前是有声的,现在是有声的,比如动,服,有,城。二是老平浊字,如东、中、空、公、同、虫、红、蒙一东韵。老韵也是这样,只是现在前四个读平仄,后四个读平仄。这两个小的和入声的大的比起来,关系不大,因为上声变成了去声,没有跳出去声的范围;从中古音的角度来说,不需要用平板的声音说话,客人要遵从主人的意志。我们采取相同(平声)搁置分歧,甚至假装视而不见,我们就混过去了。

一个是有些词古今读音不同,要知道古音。如“赶走黄鹂,不教(读平声)枝头啼。她做梦的时候他们把她吵醒了,你不能(读音)到辽西。”读,要知道“儿”是四韵,读ní,和属于八韵的“鸦”“西”押韵。再比如“当一阵冷风在我的席子下爬行,一座空城,月光苍白。邱毅,星河(读许胜)鹅,和我听到,在夜晚的石头上,数以千计的洗涤槌。季节和气候的读书(平声)应该是迟到了,他的心在赊账。我发现你的诗太美了,我不觉得(读音)乌鸦已经唱过了。”读,要知道“功劳”是六麻的韵,读shā,和“中国”、“家”、“乌鸦”押韵。这样的词不多,但是看多了容易记住。

一个是有些词的音不一样,属于不同的韵,所以你可能在这首歌里读这个音,在那首歌里读那个音。比如“车”在刘玉韵和chā中读jū;在刘妈韵。“邦”读十二入声韵中的zēn,读十三秦韵中的zān;《看》十四寒韵中的kān和十五汉韵中的kàn;《觉醒》读九清韵X τ ng,二十四韵xǐng。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动词“四”属于四韵,读s ī,用作名词读sī,属于四韵。“伦”也是如此,用作动词发lún音,属于十三韵,用作名词发Lī n音(旧读音接近“乱”),属于(双音)。这样的单词不多,看多了就不难记住了。

还有一类字,今天同音,但分属不同韵,如“中”“丰”是一个东韵,“中”“丰”是两个冬韵,“鱼”是六个鱼韵,“鱼”是七个险韵,“关”是十四个寒韵,“关”是十五个删韵,等等。现代诗,老规矩是不准押韵。如果记不清楚,很容易在押韵上出错。

如上所述,杂七杂八的东西很多,记住,要长时间熟悉;很久没熟悉了。读书,尤其是抄写,难免会遇到困难,就是不知道一个字读的对不对,用的对不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查。你可以查一下“诗韵”,看看它进了哪个韵。这个有时候比较麻烦,因为106押韵,那么多字,不好找。那最好查字典。民国初年印制了小版《校国音词典》,按部首排列了字,如首字“一”、押尾(三十六个字母属终)、气(调)、质(四声韵)。只用了几个字来表示旧音。可惜这么小的本子不好找,只好用旧版的辞源,辞海之类的,或者更远的,康熙字典之类的。那些书都标明一个字属于某个韵脚。比如你自作多情几次,用“说”字当平声,你就突然起了疑心。如果查“诗韵”,五首里没有韵。如果你查别的押韵,大海捞针,不妨翻翻旧词本,在语音部七画里找。错了就好。就像买假货一样。如果你上次被骗了,下次就可以不再被骗了。

-

#4:作者:墨子,来自:加拿大温哥华时间:2004年2月24日20: 53

其中提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查。”你可以查一下“诗韵”,看看它进入的是哪个韵脚。"

我找了一个中国诗词韵脚快速查表,是传统的。你可以通过输入繁体字来查找。可以用Microsoft繁体中文字符输入繁体中文字符。地址:/gushi/shiyu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