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定位案例研究

艺术实践过程中通感的心理学分析

关键词:主语(人);物品(艺术作品);艺术实践;通感;心理分析

摘要:在艺术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感官借用和感官交流的心理现象,在艺术心理学中统称为通感。人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不可能就事论事,而是通过艺术作品唤起更多的体验,这种体验类似于主体事先获得的、客体唤起的体验,使主体意识到艺术家想在作品中达到但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境(也叫独立创作)。本文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通感的形成,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通感在艺术实践中的作用,有利于主体艺术素养的提高。

在艺术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现象,比如欣赏艺术作品时对画面色彩的温度感;欣赏音乐和文学作品是大脑图像中的视觉画面感;再比如我们在夸歌手的时候经常说的“这个人唱的好甜”等等。这些感官转换现象在艺术心理学上称为通感现象,即艺术实践中人的感官的互通。通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存在已久。比如罗马统治时期,希腊文学家普鲁塔克和北宋著名文学家、画家苏轼都有这方面的论述,比如他们的“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的论断。本文不打算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进行考证,而是对这种通感现象在艺术实践中的心理过程及其在艺术欣赏中的应用做一些心理学分析,以便在艺术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

通感一词的含义是指艺术心理学中的主体(人)。情感观察媒介(艺术产品)过程中的感官借用和感官互通现象,是所有感官通过共感,创造性地理解艺术作品的过程。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在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初艺术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感官借用现象后提出的,并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规范了这一现象的内涵,以利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通感一词最早出现在对唐诗创作特点的分析中,现已成为唐诗语言艺术的六种表现方式之一(散字见整体、互文见意、指代关系、灵活倒文、通感、平话见奇)。由于艺术具有* * *(都是以表现形象和情感为目的)的特性,通感不仅存在于文学艺术中,也存在于其他种类的艺术中,下面我们就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通感的心理因素、形成过程以及在艺术欣赏实践中的运用。

通感的心理学基础和前提。

1,审美需求

艺术欣赏实践是主体作用于客体媒介的过程。两者是辩证关系,但主导的是主体。我们知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外,还不断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追求美好的事物,并从美好的事物中感受到一种物质无法替代的精神愉悦和兴趣。这种追求是基于人的审美需要,艺术实践只有在主体需要美的时候才能进行。因此,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审美需求是艺术欣赏实践和通感的心理基础。

2.大脑信息的储存

大脑信息的储存是通感的先决条件。大脑对信息的储存并不是通感的一个环节,而是它的预备过程,主要是通过主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从外界事物中获取大量信息,并储存在大脑中。主体只有在大脑中储存了多种多样的信息,才能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对艺术作品产生通感效应,从而使主体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艺术作品,如果我们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太少或者太单一,就很难在大脑中产生通感,从而不能很好地理解艺术作品。

比如我们在欣赏王式廓的画作《血衣》时,如果前期储存了大量关于作品的信息,就很容易利用这些信息在大脑中唤起作品的联觉,与画家产生* * *音。从劳动群众翻身与恶霸斗地主的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群众呼喊愤怒情绪的生动形象,画面前景中瘫痪的年轻人,手拿卖身卖身卖身契的虚弱老人,画面中抱着血衣的女人和趴在母亲大腿上哭泣的孩子,愤怒声讨的群众,深深刺激着我们的视线。这时,大脑中关于相似情节的信息会随着对画面的进一步欣赏而被唤起。同时,大脑利用这些储存的信息做出各种感官的通感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电影《白毛女》中Xi儿的悲惨遭遇,看到了雕塑《收租屋》中一个贫穷农民挣扎求死的形象(视觉上);我仿佛听到了二胡歌剧《江湖》等痛苦、悲苦、愤慨的旋律中所表达的对万恶旧社会的控诉(听觉上的)。

这种通过感官传递来感知艺术作品的方式,可以帮助主体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媒介,从对艺术作品的感性认识(表层)上升到理性认识(内层),这也是通感的作用。所以大脑在前期通过各种感官储存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通感的发生。

这里要注意的是,受试者的大脑要广泛、全面地获取信息,并以记忆的方式进行储存。我们不仅要通过有意识的记忆来获取信息,还要注意无意识记忆对信息的获取。有意识记忆主要是指在大脑的控制下,有意识地获取信息的方式。如:我们对书本知识的获取,对事物有目的的理解和认识等。;无意识记忆是指不受大脑控制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如: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以及各种经历和体验。相比较而言,前一种记忆法在获取信息方面更加系统和规范,是有目的性的。但由于其对大脑皮层的刺激较弱,记忆强度较低,这种记忆方法在大脑记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重复性,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最初获得的信息会逐渐消失。比如我们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而后者的无意识记忆法在实际应用中要宽泛得多,获取的信息也不规范、不系统、不复杂。但是,这种记忆往往能给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无意识记忆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很强,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不然经常有人说,一个人最难忘的事,就是最刺激他的事。所以,刺激大脑皮层的东西越多,给大脑留下的印象越深,越容易记住。

但是,这两种记忆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无意识记忆往往需要对有意识记忆进行理性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意识记忆也要靠无意识记忆来充实自己。这两种记忆方式是大脑获取信息的基本方式,也是通感产生的前提。

二、通感现象的形成过程

从生理角度来看,主体在艺术欣赏实践中是不可能相互交流的。比如音乐只能听不能看,绘画作品不能听。但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感官互通的现象是可以实现的。如上所述,颜色是一种视觉感受,但人们可以从大脑图像中产生温度的触觉。再比如,音乐是一种听觉感受,但人可以从大脑图像转化为视觉图像。这里的感官交流不是真实的,而是大脑图像中的交流,是暗箱操作,外界看不到的。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和艺术实践的产物。在自然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感觉器官在大脑的控制下不断调整,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强,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在艺术欣赏实践中,主体地位是主体,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人脑,人脑对通感的形成起主导作用。下面我们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通感的各个环节和作用。

插图:艺术欣赏实践中通感的心理过程;

[听觉][影像听觉]

[视觉][图像视觉]

[触摸][媒体:艺术产品][大脑][情感感受][通感][图像触摸]

[嗅觉][形象嗅觉]

[味道][影像味道]

反过来,它有助于主题更加不切实际,更有创造性,更和谐。

理解和了解媒体。理想化的感官图像。

从上图可以看出,通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客体媒介,其他所有环节都是主体的心理活动。通感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主体对客体的情感反映

这是主体在艺术欣赏实践中的首要环节,也是主体对媒介感性认识的阶段,属于表层范围。当主体有追求美的事物的欲望(审美需求)时,主体就会自觉、积极地参与艺术欣赏实践活动,对艺术产品进行审美活动。(包括生活之美和艺术之美)

在欣赏实践活动中,主体首先要用感官感知艺术作品,也就是主体对客体媒介的观察,这里主体和客体是辩证关系。主体的观察活动是一种认识和感知媒介的自觉活动,与情感活动有关。因为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包含了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审美态度,所以主体在欣赏作品时,自然要带着情感去感知艺术作品。此外,主体在观察媒介时具有主动性的特点,表现为主体带着情感感知媒介。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如果主体在情感上不关心客体,就不可能真正感知到艺术作品的内涵,如果主体在观察媒介的活动中只看知识,只听知识,就失去了欣赏的意义。因此,主体只有带着情感去感受客体,艺术欣赏的实践才能继续,主体才能最终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表层到内层的飞跃。

然而,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客体媒介是被认识的主体,处于被动地位。但也有其动力因素。这一因素主要表现为: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首先要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才能让主体正确感知作品的内容,激发主体对作品的情感感知。这也是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特点,如果一件艺术作品的内容脱离了生活和现实,或者艺术家缺乏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和对作品的情感表达,就不可能唤起主体的情感感知。因为我们在大脑中找不到这种储存的信息,自然也就感受不到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因此,一件好的艺术作品能引起主体对媒介的情感,也有利于主体对作品的理解。

(2)大脑对信息的分析

大脑对信息的分析是通感形成的第二个环节。属于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这时大脑要对前一个环节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作为新的信息储存起来。这里的分析主要是指对艺术作品的题材和体裁的分析(如:现代题材、古代题材、生活题材、爱情题材、战争题材、历史事件题材、山水花鸟题材、科幻题材、工农兵题材等。).同时也要分析作品选择的体裁形式是否符合主题所要表达的内容,体裁是艺术作品的完整形式。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主题和体裁的统一,即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情绪感受和联觉。

这个环节是通感中最重要的环节。我们知道,情感活动是艺术实践的主要特征之一,它贯穿于艺术实践的全过程。没有情感活动,艺术就失去了意义。俗话说,科学以理服人,艺术以情感人。这里的情绪感受和情绪观察是有很大区别的。情绪观察只是对媒介的初步情绪感知,具有直接的、外在的、表面的情绪感知特征,是主体的肤浅认识阶段。这时候主体还没有进入欣赏艺术作品的阶段,要注意看画和欣赏,听音乐和欣赏音乐的区别。

情感感受是艺术欣赏过程中理性认识的阶段,它是建立在情感观察的基础上,是情感感知的深化。在这个环节中,主体基本上体验到了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并在大脑的控制下,有意识地唤起与前期媒体所表达的情感相似的信息,以帮助大脑理解艺术作品,这种信息是多感官的(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具有所有感官共同感知艺术作品的特点,因此也称为联觉。只要有利于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所有感官的信息都可以被利用,打破生理界限,使感官相互交流,这就是本文所说的通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通感现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而非生理学概念。它是主体大脑内部的一种情感和思维活动,是黑箱,外界看不见的。这里所说的主体感官之间的相互借用和交流,在生理意义上是不可能的,但在心理意义上是可以实现的。它是一种感知大脑内部事物的方式,是大脑图像中感官之间的交流,在艺术欣赏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主体从多感官的角度去体验和感受艺术作品,唤起主体的情感感受。其次,充分发挥主体的想象力,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艺术作品之外的东西(意境),即艺术家想表达但没有完全表达的东西。同时也使主体在理解艺术作品中发挥独特的创造性作用,通过想象和联想,补充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内涵或形象,与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协调。再次,可以帮助主体从表层(感性认识)到内在(理性认识)认识艺术作品,使主体真正理解人生哲学、趣味与志向、伦理道德、美丑、真实与荒诞等内涵。艺术家想要在作品中表达的东西,从而使主体在精神上和情感上得到满足。

上面具体讲了主体通感现象的心理过程和作用,第三个方面讲了下面通感现象中的感官交流方式。

第三,感官向图像感官转化的方式

感官向形象感官的转换,主要是指在艺术欣赏实践中,主体以某种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感知媒介(艺术作品),并在情感感受的作用下,唤起大脑内部形象中的其他感觉器官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前者的感觉器官是真实的,真实的。后者所说的感觉器官不是真实的,而是大脑内部思维产生的一种虚幻的、想象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用这种形象感解读艺术作品时,要加上“仿佛”二字。正如我们似乎看到的;我们似乎听到了等待。这种意象感官的感知方式具有主体自身对艺术作品创造性理解的特征。

有各种方法将感官转换成图像感官。比如视觉不仅可以转化为图像视觉,还可以转化为其他图像感官,所以这种转化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同感官之间的转化;另一个是不同感官之间的转换。比如一个在海外漂泊多年的老华侨,每当在异乡听到家乡的“乡愁歌”,就会勾起他的思乡之情。他仿佛听到了老母亲的声音(从同一感官听觉到形象听觉的转化);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景象,风格古朴的房子,木桩围起来的院子,门前世代使用的石磨,后院郁郁葱葱的枣树等等。(不同感官听觉向图像视觉的转化);仿佛闻到了家乡土壤方向的香味(从不同的感官听觉到形象嗅觉的转化);仿佛在盛夏时节,感受到了家乡的凉风,也感受到了隆冬时节土炕的温暖(从不同的感官听觉到形象触觉的转化);仿佛在秋收的季节,尝到了枣的甜脆的甜头(从不同的感官听觉到影像味觉的转化)。这些理解艺术作品的通感方式,正是本文所说的艺术欣赏实践中的通感。因为这种通感不是真实的,它确实存在于受试者的大脑意象中,所以我们称之为通感。

通感在艺术实践中应用广泛,不仅应用于艺术欣赏实践,也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实践。通感在艺术欣赏实践中的运用,可以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主体想象和创造性理解媒介作品的能力,从而帮助主体对媒介的认识从肤浅的感性认识发展到对曾黎的理性认识。此外,由于个人经历不同、信息获取方式不同、信息存储方式不同等因素,造成了主体认知媒介的多样性,这也是为什么在艺术欣赏实践中会出现“一千个人欣赏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这是因为通感的过程是一个想象和创造感知艺术作品的过程,只是发生在主体的情感感受和通感阶段,而统一在最终的理性认识阶段,不会有大的差异。此外,通感还可以帮助主体理解和领悟媒介中没有表达出来的内涵,与艺术家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使主体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

以上是我在艺术实践中对通感的体会,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文章可能有错误,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