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春论文作品

格律诗的最高境界是以情打动人。

目前,格律诗的作者很多。他们在创作格律诗时,要么过分追求典雅、新奇、大气,要么故作高深、晦涩难懂,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造成无病呻吟、词不达意或做作虚伪。读者看了他的作品,不知所措或不知所措,却不知格律诗的最高境界是以情打动人,以真情让读者感受* * *和陶冶情操。

中国目前虽然有很多诗社,但也有大量创作格律诗的作者,每年创作出版的格律诗数量足以超过唐诗宋词总和的数倍。然而,由于人们对格律诗艺术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对古典文学知识的系统学习,现代文坛多年来对白话自由诗的实践,以及西方现代派文艺的冲击,格律诗的生存空间已经到了边缘的程度。此外,格律诗读者的缺乏也导致了格律诗变得“高不可攀”的被动局面。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欣赏格律诗的方法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欣赏格律诗的形式也从过去的人们唱着唱着变成了今天的读者默默阅读浏览。因此,作为一首被读者默默诵读和欣赏的格律诗,就要求格律诗的意境和语言表达必须翻新,独具特色,才能以真情打动人,吸引读者的眼球。的确,如今的格律诗作品只是静静地躺在书本或网页里。他们没有表情,没有声音,没有色彩,孤独,寂寞,无助。他们只有发挥格律诗本身的艺术魅力,才能达到打动读者心灵的目的。

我有一个诗人朋友,已经忘了当年之交,不止一次给我讲过他创作格律诗的亲身经历。他说:他创作的所有格律诗都是真情的表达。有时候因为写了一个真实感人的事件,不自觉地被剧情感动到流泪,但不知何故就是不能引起读者的食欲,让读者的心颤动。其实格律诗的创作既要有作者的亲身体验,也要有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引起读者的认同和歌唱,这才是真情实感。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脚一线明,岂有霜降?。抬起头来看,我发现这是月光,再次下沉,我突然想到了家。”这首诗只有20个字,却被人们传颂了千百年。根本原因是用情感打动人。众所周知,这首诗是诗人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居住在湖北安陆时所作。一个生活在异国他乡的诗人,白天忙于应酬,无暇去想那些离别之情。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面对眼前霜降的秋夜,我怎么能不思念家乡呢?然而,触景生情,思乡心切,使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确,这个傍晚,月色如霜,除了天上挂着一轮皎洁的圆月,地上挂满了结霜的月光,四周静悄悄的。无声胜有声,有一种不可抗拒的情感在诗人的胸膛里涌动,使他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其实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在于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从而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将诗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凄凉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怎能不让读者动容?

诗人创作格律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展示格律诗艺术风格的魅力。当然,格律诗的艺术风格可以通过诗人的文化修养和独特气质来塑造。而诗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看不见的,听不见的,比如同一件事,出现在不同的时代和氛围中,由不同的诗人揭示出来,其形式也大相径庭。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春望》:“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草木皆兵。伤心之态,不禁泪流满面,鸟语惊人,离愁恨。战争持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十万黄金。我抚摸我的白发。它已经变得太薄了,再也装不下发夹了。”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要欣赏这首诗,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背景。据史书记载,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六月,安史之乱攻陷大唐都城长安。同年七月,杜甫在灵武听到了唐肃宗即位的消息,于是把家安在了漳州羌村,只身前往苏宗,不料在途中被叛军俘虏,带到了长安。叛军看到杜甫地位卑微,没有囚禁他。次年三月,杜甫面对国家的毁灭和人民的流离失所,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诗《春望》。有评论家评价这首诗“意满而不直,景既而不自由,情浓而不浮,物丰而不杂,格律严谨而不刻板”。诗的前四句描写春城大乱后的破败景象,充满感叹;最后四句因为诗人思念亲人,杳无音信,充满了悲伤。全诗平静、真挚、自然。尤其是“经过三个月的战火,一条家信抵得上一吨黄金。”写诗人因为战乱不断,消息隔绝,渴望收到他的长信,令人扼腕叹息。而这种迫切的心情恰恰是人们心中的同一个想法。所以在人们心中造成* * *是很自然的。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经典诗词充满了强烈、深刻、真挚的感情。杜甫的“三官”、“三别”(“三官”是指“石昊官”、“新安官”、“潼关官”,“三别”是指“新婚”、“辞旧”、“无家”)的诗,是以诗人的情绪和情感为基础的。诗人一针见血地“嘲笑”和“讽刺”官僚统治阶级;对社会不公的“质疑”和“谴责”,让人仿佛还能听到诗人当时愤怒的呐喊!此外,《古诗十九首》素有“言短情长”之称。是以情感触动读者的佳作;两汉的乐府,素有“皆感哀乐,因事而起”之说。换句话说,所有的创作主体都是有感情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思想性;陶渊明的《归园》,素有“悠然自得”之称。诗人在简单描绘的同时,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格情操融入到田园风光中。李白的《早制白帝城》被誉为“快活开朗”。诗人用乡村的壮阔和沿河航行的平稳轻盈表达了宽恕后的快乐心情。孟郊的《游子颂》被誉为“感恩母爱”,是歌颂母爱的千古绝唱。诗人用清晰的语言和清新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慈爱的母亲为游子缝制衣服的场景,表达了游子深深的思乡、乡愁之情。崔护的《京城南村》是一首感情真挚的抒情诗。这首诗发源于“门”,止于“门”。诗人巧妙地以“人面”和“桃花”为主线,通过“去年”和“今天”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场景的对比,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发故事的叙述和情感的表达;此外,贺铸的《雁过长门》是诗人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怀念。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了对亡妻的怀念,悲痛的情感表达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辛弃疾的“永裕乐静口顾北亭怀古”是诗人对国家统一大业的强烈愿望和深切愤慨。诗人调任镇江知府后,再也不能领兵打仗,驰骋沙场,收复失地。但诗人心中的爱国情怀依旧,登上顾北阁,瞻前顾后,缅怀过去,于是写出了这首传唱千古的佳作。全诗气势磅礴,悲凉悲凉,重义深情,放射出诗人爱国主义的光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诗人将写景与怀古结合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壮丽的山河,壮阔的功业,唤起苏轼冷静刚健的思想感情。上城描写了险峻的赤壁,渲染了古战场的气氛和气势。夏昆塑造了周瑜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拜。最后用“一个月还一瓶长江”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全词意境广阔,感情奔放,语言生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陆游的《钗凤红酥手》一词,是陆游写的爱情悲剧。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原配妻子唐婉离婚后重逢的情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向往,也表达了诗人难以言说的悲伤和怨恨...所有这些著名的古典诗词都充满了对国家、民族、社会、亲人、朋友、生活、爱情和未来的真挚感情,诗人带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而来。清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语言学家刘熙载在《诗品大纲》中说:“诗可以不写若干年,不可不实。“这正是我在说的。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既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诗的王国。中国历代诗人创作的经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和文学精华。然而,在当今的诗坛,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这是因为我国大多数专家、学者、诗人盲目推崇西方现代主义,挖空心思创造惊世骇俗的句子,炮制难以理解的意象,他们的诗里既没有痛苦,也没有欢乐。因此,这种不正之风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创作格律诗的群体,以至于他们在创作格律诗时,只注重“崇洋媚外”或“圈子效应”,作品毫无真情实感,内容沉稳,语言虚妄生硬,形容词、动词堆砌泛滥,缺乏艺术感染力。特别是在提炼单词、句子、思路上,我是随性的,快乐的。

“激情成就佳句,愤慨成就诗人。”只有写出真情、深情、痴情的格律诗,才能打动人心,打动读者;这样才能深入人心,树立榜样。

注:本文发表于2013年3月5日《长白山诗词》第2期(总第108期)。

论格律诗的意境建构

我从事格律诗创作多年,对于格律诗的“意境”如何营造的问题,很难掌握。古人有句话叫“炼句不如炼词,炼词不如炼意”。诗歌看重意境,可见“意”在诗歌中的重要性。所以也可以证明古代诗人对“意境”的重视。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物中所表现的意境和境界。它是格律诗中的那种意象系统,以情景与现实交融为特征,作为整体出现的文学意象的高级形态,活跃于生命节奏的魅力与诗意,以及诱发和发展的审美想象空间。

在此,笔者想借用一个与论文题目无关的故事来证明,作者在创作格律诗时,一定要注意意境营造的重要性。宋徽宗·赵霁是一位才子,精通钢琴、象棋、书法和绘画,是一位艺术皇帝。说到管理国家事务,他不是一个好皇帝;论文学艺术成就,他是文坛领袖。他一生热爱书画,对诗画的独到见解令他印象深刻。有一次,他想选拔一位有造诣的画家入宫陪侍,于是想出了一个“深山藏古寺”的绘画题目,来考验天下所有的画家。圣旨,画家们奉圣旨去参加考试。令宋徽宗惊讶的是,复原的试卷上竟然有一些逼真的答案:有的在半山腰画了一座古庙,有的在丛林深处画了,有的只画了古庙的一角或者古庙的一堵破墙...就在宋徽宗失望的时候,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用红笔把它命名为“冠军”。那么这幅画好在哪?其实这幅画的高明之处在于画家对意境的巧妙构思。他敢于打破常规,避开古寺作画,专注于一个“隐”来构图,创造意境。请欣赏这幅画:只见山间清泉流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把泉水一个个倒进桶里。其实这幅画的意境在于挑水老僧。只有他才能把“山中藏古寺”这个话题含蓄地表达得淋漓尽致。想象一下,一个上了年纪的和尚下山取水。古寺一定在深山里,图上看不到,上面写着“藏”字。画家选择老和尚挑水下山的角度,就是为了让画面含蓄,激发读者的联想。像这幅意境深远的画,不拿冠军才怪。言归正传,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老藤树昏鸦,小桥流水,老路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一部描写漂泊游子的佳作,因其意境高远而传唱千古。这首诗全文只有二十八个字,却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十一种意象。看似杂乱无章,实则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和巧妙安排,孤立的场景经过艺术手段的加工和提炼,使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幅画面。面对这种情况,很难过。怎么能不让人难过,怎么能不让人心痛,怎么能不让人心痛?可以说是情景交融,意境悠远。

中国格律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之所以能历久弥新,是因为中国历代各界人士对它的喜爱和推崇。除了被格律诗本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最令人着迷的是它的“意境”能让人陶醉,爱不释手。明代藏书家、刻书家朱承觉在《余堂诗话》中记载:“诗之美,在于意境的完美,除了声音,就是真味。”当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格律诗意境的最具代表性的顶级大师有李白的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简单洒脱,王维的清新悠远,李商隐的缠绵悲凉,高岑的雄伟悲壮,苏轼和辛弃疾的豪迈壮阔,柳永和李清照的婉约秀丽等等。

的确,意境是诗人在创作格律诗的过程中所表达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景物相结合的产物,并使之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格律诗的创作离不开意象和意境,因为意象指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指的是审美的深度。所以,在格律诗的创作过程中,诗人选择的意象只是作诗的第一步,也是创作格律诗的基础,而达到格律诗艺术境界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意象的组合,创造意义与语境的和谐。经常听到诗歌界的专家、学者、诗人讲自己创作格律诗的亲身经历,或说“触景生情”,或说“诗言志,志存高远”,或说“激情成就佳句,悲愤成就诗人”。这些都服务于诗中的“意境”,借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可见,格律诗的意境是作者心境和感情的自然融合,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是情与物的结合。比如李白《去扬州途中送别孟浩然》:“故人辞西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眺蓝天,我却能看见长江在天空中流淌。”诗人李白眼中的“黄鹤楼、烟火、孤帆、扬子江”都是意象。当诗人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把感情和环境融为一体,把场景和现实融为一体。在这一点上,有人会说,诗人李白勾勒的《去扬州途中告别孟浩然》的画面似乎很直观,而从表面上看,诗人李白对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并不可见。如果读者细细品味,会觉得诗人李白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是:孤帆消失,只剩下那些久离江海,失去感情的人,在离别中是多么孤独凄凉。因此,它表达了诗人李白送别朋友的深情。再如贺铸《玉案》的结论“一川烟草,城中风,黄梅雨”。诗人贺铸巧妙地将“草、柳絮、雨”三个意象组合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有多少闲情?”其实是表达诗人贺铸的政治失意。通过这些“闲愁”,在他的诗中非常优雅地表达出来。可以说构思新颖,能激起读者的无限想象。

俗话说“时间超越诗歌”。其实这就是格律诗意境营造出来的奇特效果。《诗人陆游诗选全集·剑南诗稿》(卷七十八)载:示子,诗曰:“诗初学,欲以花作画,中年始悟少,渐有大志。奇怪的事情偶尔会发生,比如一块石头洗一条汹涌的濑鱼。数着杜丽的城墙,我常常痛恨不理解它们。白元倚门而立,文丽珍弄巧成拙。是笔端鼎,未造三昧。诗词是六艺之一,为什么要用钱呢?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人陆游想表达的是:不要在修辞、技巧、形式上下功夫,而应该广泛涉猎生活,开阔眼界,注重诗歌的内涵和意境,将“物境”、“境”、“诗境”融为一体,升华到最佳境界。这才是“功夫在诗外”的真正含义。

关于诗歌的意境,早在唐代就有人将其分为“三界”和“三格”。三种境界,即:物质境界,低人一等;情境,中等;意境超群。三格,即:用事,为下格;用煤气,煤气是介质;意图优越。所谓格律诗的“三境界”:第一是物质境界。也就是现实,从属的情况。诗人只是在描写风景,语言扎实,没有形象,没有空灵。第二是情况。也就是感觉属于中间情况。诗人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强烈的情感体验和综合意象中。也就是说,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体验,转化为个人的感受,经过酝酿后写出来。第三是意境。也就是境界高人一等。诗人把物质环境和情境融进自己的意识和情感,升华到最佳状态。

总之,意境是诗人的个性和生命。诗人在创作格律诗的过程中,必须发掘“物质环境”的精神实质,体验“情境”的真情实感,创造“意境”的忘我境界。也就是说,在创作格律诗时,要注重意境的营造,把对景物的所见、所想、所感升华到忘我的最高境界。这样创作出来的格律诗,一定是一首完美的诗。

注:本文于2013年5月9日被纳入“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