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的解释
欧姆定律解释如下:
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格奥尔格·西蒙·欧姆于1826年4月发表的论文《金属导电率定律的确定》提出的。科尔劳施在1849年用德尔曼静电计研究欧姆定律。
电流由安培计测量,电位差由象限电位计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导体的电流强度与电位差成正比。随着电路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欧姆定律的重要性,欧姆的声誉也大大提高。为了纪念欧姆对电磁学的贡献,电阻的单位在物理学中被命名为欧姆,用符号ω表示。
詹姆斯·麦克斯韦对欧姆定律的解释是,导体在一定状态下的电动势与产生的电流成正比。所以电动势和电流的比值,也就是电阻,是不会随电流变化的。这里,电动势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参考该引用的上下文,修饰语“在某种状态下”被解释为处于正常温度状态。
这是因为物质的电阻率通常取决于温度。根据焦耳定律,导体的焦耳热与电流有关。当电流传导到导体上时,导体的温度会发生变化。电阻对温度的依赖性使得典型实验中电阻依赖于电流,所以不容易直接检验欧姆定律的这种形式。
欧姆实验的第一阶段是探索电流产生的电磁力衰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结果发表在他5月的第一篇科学论文1825上。在这个实验中,他遇到了测量电流强度的困难。他受德国科学家施韦格发明的检流计的启发,将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与库仑扭秤法结合起来。
设计了电流扭秤来测量电流强度。欧姆来自初步实验,电流的电磁力与导体的长度有关。该关系与今天的欧姆定律表达式没有直接联系。欧姆当时并没有把电位差(或电动势)、电流强度和电阻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