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姓氏习惯上不通婚?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之前(约5000年前)就有姓氏了。相传姓氏最早的起源与原始人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仅把图腾当作神灵来崇拜,禁止吃、杀、得罪,而且把它当作氏族的统一族名。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氏族名称和祖先名称往往是相同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演变成了同一氏族所有成员的象征——姓氏。关于图腾演变为姓氏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君主为竹王,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蛇,汉代有狗,三国有狼鹿旗,三国有豹。透过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和与动植物同名的姓氏,如罗、虎、蚁、牛、羊、鸟、龙、竹、龙、茶、菊等,依稀可以看出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姓氏的形成不仅与图腾密切相关,也与女性密不可分。那时候是母系社会,只知道有母亲,没有父亲。所以“姓”是由“女”和“生”组成的,也就是说最早的姓是母后的姓。考古资料显示,西周金文中的姓氏不到30个,但大部分出自女性,如姜、瑶、司、姬、瓦、侍女、孕、妃、善、赢等。不仅古代的姓氏与“女”字有关,就连“姓”字本身也来自女性一方,这很可能是母系氏族制度的特色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孩子只知道妈妈,不知道爸爸。所以神话中流传着很多“无父圣人生于天”的故事。很多古代姓氏都是出自女性一方,可见我们的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夏商周时期,人们有姓,也有姓。在古代宗族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师”的称谓。传说黄帝统治天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土著名”。姓氏的产生,最大和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了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诸侯大规模分封。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代都以国名为姓。另外,同样的,诸侯国分封国内的清大夫,大夫的后代以被封国为姓。此后,各种形式的姓氏来源不断涌现,姓氏的数量远远超过姓氏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姓氏,穷人没有姓氏,姓氏成了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女性,无论如何称呼,都要随姓,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到了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贵族没落了,一部分成为了奴隶。这说明贵族家庭没有存在的必要。

“姓”来自你所居住的村庄或你所属的部落的名字。“士”来源于君主封地、封爵、官职,或死后根据功德所加的爵位。所以贵族有姓,有名有姓;平民有姓,有名无姓。同姓男女可以结婚,同姓男女不能结婚。因为中国人早就发现了这个遗传规律:近亲结婚对后代不利。姓氏的起源,从历史记载来看,先秦时期《国语》中记载“黄帝成姬水,炎帝成,故黄帝成姬,成姜”。周瑜记载“我,姬敏,从天而降”。这说明姓氏是代表血缘相同的种族的称谓。周朝婚姻制度的一条规定是,同姓人之间不得通婚。“男女同姓,生而不异”(《左传》公二十二年),以及“同姓不嫁,恶不生”(国语晋剧)。古人很早就知道近亲结婚会产生不好的后代。为了区分男女姓氏的异同,决定是否结婚,在女性称谓中标明姓氏是非常必要的。可见,姓氏在古代的作用主要是“异种”和“异婚”。

异姓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末期。到了秦朝,旧贵族崩溃,西周的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和姓氏制度也被消灭。西汉时,姓与姓的差别很小。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根本就是混淆姓氏。“太史公以来姓氏混杂,本纪在秦始皇时叫‘赵’,在汉高祖时叫‘刘’,也是如此。”(顾《陆》)从此,中国的姓就和他的姓合在一起了,或者是他的姓,或者是他的姓就是他的姓。人用姓,简单方便,没有贵贱之分。所以平民也是从无姓到有姓。

唐太宗元年(627年),吏部高级官员高士廉记录了民间的“姓氏”,写成《族谱》一书,在各地颁布,作为当时推荐人才为官或定亲事的依据。中国旧社会流行的《百家姓》成书于北宋(960年),其中单姓408个,复姓30个,单姓438个。后来说有4000到6000,实际用的只有1000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姓”的说法。

英国是:斯迈思、琼斯、威廉姆斯;

美国是:史密斯、约翰逊、卡森;

法国是:马丁、伯纳德、杜邦;

德国是:舒尔茨、穆勒、施密特;

苏联是:伊万诺夫、瓦西里耶夫、德特诺夫;

中国:张、王、李、赵,四大最流行的姓氏,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都是皇帝给起的。据最新统计,仅姓张的就有一亿人,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姓氏。

65438-0977年的历史学家黎东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姓”的论文,其中指出:

中国人的十大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氏占中国人口的40%,约4亿人。

接下来的十个姓氏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中国人口的10%以上。

排名前十的姓氏是谢、何、徐、宋、申、罗、韩、邓、梁、叶。占中国人口的10%。

接下来的15姓氏是:方、崔、程、潘、曹、冯、王、蔡、袁、陆、唐、钱、杜、彭、陆。加起来占总人口的10%。也就是说,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有这45个姓氏。

三亿多人的姓比较少见,毛、江、白、文、关、廖、苗、迟等。

很多民族生活在中国农村,往往一个村只有一个姓。各姓发展一方,滋生一方,垄断另一方。西晋、初唐、五代、宋元时期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潮。各民族的祖先逐渐融合为汉族。地方政府、州县编年史详细描述了这一历史现象。如乾隆《福州府志》载:“永嘉二年(308),中州招摇,衣装开始入闽八家: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因中原之乱,畏艰难,有去无回北。”(清乾隆《福州府志》卷七十五《外集》)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也率领五十八姓驻军福建,定居福建。黄《八闽通志》引《建》曰:“自五代之乱,江北士人、商人、巨贾避乱于此,故建州以备五方之俗。”

民国以来,关于姓氏家族的调查资料已经非常丰富,各地也频频出现对姓氏起源的考证。以福安县甘棠堡为例。当地居民数十人来自中原二十余郡,郑是清河县、荥阳县人。陈是颍川县和太丘县人。周是汝南县人;徐是东海县人;邱是河南县人;石鼎是博陵县人;王是太原县人;范是高平县人;苗是东陆县人;黄是江夏县人;曾是天水县人。其他姓氏如苏、兰、郭、杨、连、江、翁、谢、徐、徐、詹、卫等也都有自己的祖郡。唐宋以来“易家,改产,客姓不准在家乡同居。”(明万历《福安县志》卷1《风俗》)所有姓氏都是按照严格的地域范围群居的。

华东和华南的客家人从西晋到宋末从北方迁入。由于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以及利益的冲突,他们在移民后经常与当地居民发生争夺生存空间的冲突。这种“主客之争”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频繁的矛盾冲突使客家人更加依赖和重视血缘姓氏的家庭关系,所以客家人的宗族观念和家庭组织是最强的。客家土楼(圆楼或方楼)住着几百人,都是同姓(族),一切细节都由同姓(姓)解决。

所有的家庭都非常重视自己姓氏的由来和祖先的荣耀。除了族谱记载,它的外化形式还体现在家族门楼前门和祠堂头上的横匾上。有些贵族家庭,为了显示祖先的高贵,往往在门匾上刻上“尚书第”、“大夫第”、“进士第”、“尚书第”、“雅魁天下”等字样。一般来说,该家族的门牌上刻有“鲁坊”(严姓)、“水影石泽”(陈姓)、“江派”(黄姓)、“蚊楼”(丁姓)等字样,以示郡望,使人对其姓氏的由来一目了然。祠堂门柱上镌刻的对联,清晰地表达了每个姓氏的家世。福安甘棠堡陈氏宗祠对联如下:“数十代居海外避乱,凤广东生,羡之人稀,愿建肯堂,李谷家声光电兴;300年后的统一,我搬到了延庆,我喜欢这样的日子。太美了,唐江寺看起来像改革。”同安县五显乡后塘村桃园闫氏祠堂的对联,记述了闫氏入闽的时间和路线:“自唐至宋,清明无碍,是一代;入福建,德永(春),金(门)同(安)。

在全国各地,单村一户一姓定居的现象非常普遍。体现了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宗族特征,也给许多村名打上了姓氏宗族的烙印。如李芳、陈方、蔡芳、潘屋、小厝、徐厝、王庄、易家巷等。,都是这样的村庄。邵武的肖家坊,原名李金泉,更是因为明代大批肖人迁入而闻名遐迩。谢芳,原名秀溪,因祖籍宋代在此的谢元明做官成名,成为名门望族。南宋时改为谢芳。即使是杂姓村,也大多以一姓为主。

由于历史或家庭的原因,单姓或姓氏之间往往会有一些禁忌和忌讳。比如当年福建长汀县的张就不演《薛东征》这出戏,因为剧中有背叛的情节,被认为是侮辱同宗。在这个县,李在元宵节不放灯笼,因为据说的一位皇太子在看元宵节时被踢死,所以李认为过元宵节不吉利。永定坎的吕姓称风炉为端炉,因为“吕”与“炉”谐音。当地人称锅盖为“瓒蓬”,但只有曾姓的人才单独称之为锅盖,这也是因为“瓒”和“曾”谐音。泥鳅叫黄泥鳅或湖泥鳅,永定湖坑乡坳埂姓黄的叫湖泥鳅而不是黄泥鳅,中川姓胡的叫黄泥鳅。蟑螂就是蟑螂,俗称黄贼。阜石地区的黄姓不叫黄贼,叫蟑螂。长汀的林与翁避免通婚。相传两个姓氏的后代曾经同时将祖先的骨灰带回老家,在客栈相遇。双方骨灰不小心混在一起,分不开,只好各取一半带回老家安葬。从此,为了避免同门联姻的嫌疑,两个姓氏互不通婚。古竹乡的高东人也不和岩北村的人结婚,因为高东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江东峰是被岩北人杀死的,所以有世仇。这种禁忌在国内其他地方也有,现在已经被打破了。

姓氏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黄帝统治天下的时候,已经有了“地氏”,出现了姓氏。夏商代也有少量的“师”。姓氏的产生,最大和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了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诸侯大规模分封。周武王、周公旦、王乘先后将土地划分为不同姓氏的兄弟、亲戚、英雄,建立了71个诸侯,其中武王兄弟16个,同姓贵族40个。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代都以国名为姓。据统计,周王室同姓的有48个,异姓的约有60个。此外,各诸侯国也以同样的方式分封国内的清大夫,即大夫的后代以其分封的城市为名,如田、白、包、费、范、屈、、邯等。经过层层分封,封建国家和城市的名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因此,周朝是中国宗族发展的最重要时期。然后,各种形式的姓氏来源不断出现,姓氏的数量远远超过姓氏的数量。自从姓氏合流以来,中国人使用的姓氏十有八九是由姓氏演变而来的。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有晁氏、睢人氏、傅、神农氏()、轩辕氏(黄帝)、金田氏()、莱氏(氏)、氏(氏)、姚氏(又名氏)、尤氏(舜)、夏氏(禹氏)。

姓氏的形成

姓氏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它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密切相关,在人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姓氏作为一门边缘学科,一直受到各方关注。

现代欧美国家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

早在五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姓氏,并逐渐发展壮大,代代相传。

秦以前,姓和姓是两个单音词,意思不同,意义也不同。姓氏的古体字由“人”和“命”两个字组成,意思是人出生,因命而姓。在秦国刻的铭文《咒楚文》中,最早看到姓氏是由“女”字和“生”字组合而成,这个字形最后由汉代人许慎定型,成为会意字。姓氏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存在。清代文献学家朱在他的代表作《说文通训》中解释说,“是”字原意是木本,是植物的根,是象形文字。后来又转姓“石”,取木之根本义。

在夏商周时期,姓氏的社会功能是代表具有相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谓,而姓氏是由姓氏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通鉴外记》说,“姓由祖先统一;姓不是他的后代分的。”姓氏起源较早,形成后相对稳定;其起源较晚,且不断变化。《国语周语》载:“姓生,是祖。虽然不如神仙,但这个姓不会变。家庭成员属于同一个家庭,他们的子子孙孙由同一个家庭联系在一起,而他们的旁系家庭属于同一个家庭。”简而言之,姓是姓的起源,姓源于姓。商周以前,姓氏是用来区分婚姻的,所以有同姓、异姓和普通姓。姓氏是用来区分贵贱的。贵人有姓,穷人无姓。同姓不同姓,婚姻可以通;不能同姓结婚。

西汉时,姓与姓的区别很小。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了密不可分的姓氏。故清代初学顾在《田》中说:“姓之名,自太史公始杂,秦始皇赵姓,汉高祖刘姓也。”

姓氏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几个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中的氏族独立存在。同时,宗族之间有着密切的婚姻关系,因此姓氏作为识别和区分宗族的特定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氏都有“女”字,如姬、姜、桂、司等。可以推断,姓氏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就已经形成,这是由母系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是方便通婚和确定后代的归属。同姓之内禁止通婚,不同姓氏的氏族之间可以允许通婚。子女属于母方,以母姓为姓。

石最早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黄帝时,已经有了“原生名”。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阶级社会和国家制度的形成,已经有了赏赐和赠予土地来命名家族的习惯。于是,姓氏的起源开始了,形成了起源,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取姓现象。在这一点上,姓氏和人们本意的区别在本质上并不明显。

姓氏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根据人们的居住地、地点和国家来命名。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姓氏命名,如任、冯、子等。以古为姓。

3.用祖先的名字或性格来命名姓氏。加上皇甫、高、刁、龚、石等。

4.以兄弟顺序为姓。如伯、仲、舒、纪。

5.以官名称呼姓氏。如石、仓、、司徒、赵氏、太史等。

6.有专业技能的生活。如巫术、屠杀、卓越、占卜等。

7.以祖先谥号为姓氏。比如穿,打电话。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借用汉字作为姓氏。比如拓跋改元氏郡,赤露改朱,关二家改关,牛之路改钮扣,等等。

9.改姓是因为给了姓又避了姓。例如,唐朝的王祜把有突出贡献的大臣封为李,王朝则封为朱。中国皇帝的名字叫,由于禁忌,恒常改为常。晋代皇帝的祖先有司马师,天下所有的老师都改姓师帅。

10.为了逃避仇杀而改姓。比如端木子恭的子孙改姓穆,改姓狱。

姓氏的起源有多种形式,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不同源,或者不同姓同源,等等。情况很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姓氏不断出现。比如给孩子起名时,取男女两个单音节姓氏,合成一个复姓,给姓氏“家族”增加了新成员。

姓氏的神话

姬姓源于黄帝。据《史记》记载,黄帝本名公孙,本名轩辕,但因久居吉水,改名姬。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最伟大的皇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中国最流行的100个姓氏中,有70多个姓氏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姬姓。据说他有25个儿子,其中14有姓,***12(也有同姓的,所以14有12的姓),姬姓第一。周的祖先后稷是黄帝的曾孙的儿子,继承了后稷的姓氏。还有一个关于后稷以姬为氏的荒诞传说。后稷的母亲姜媛是帝喾裴元的皇后。有一次她出去野外旅行,看到臣子的脚印很高兴,就踩了上去,然后她就像孕妇一样动了起来,很快就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后稷。后稷长大后成为姚的农官,教民,被后人尊称为“神农”,赐她姓氏,成为周氏始祖。

虞氏的国号是,他的父亲名叫坤,是颛顼皇帝的儿子,黄帝的孙子。当时舜帝统治天下,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于是舜派鲧治水,历时9年,未果。舜把鲧流放到虞山,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并派商朝始祖齐、周朝始祖后稷协助。禹疏浚了九条河流,挖了冀、洛、淮、泗等河流。10多年后,他走遍九州,三次不进家门。最后,他平息了洪水,取得了成功。由于他的伟大成就,舜把夏风赐给了他,并把王位传给了他。他的母亲秀姬是辛家的女儿。她因吞食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于是禹建后,她以“嗣”为姓。另一方面,秀吉吞了薏苡之珠,生了玉,所以以谐音伊为氏。大禹死后,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齐。400多年后,当他到达夏杰时,他被商汤推翻,因为他残暴不仁。桀的一些后裔以夏为姓。

子殷商皇族姓子,祖上是齐。齐是古部落一个普通女子朱蒂的儿子。一天,朱迪和两个女人在河里洗澡。当他们看到一只黑鸟(也就是燕子)在河边下一个蛋时,他们把它捡起来吞下去。很快他们就怀孕了,生下了契约。齐后来是舜的臣子,舜协助大禹治水。他被舜任命为司徒,负责教育人民,并给他商业用地。因为齐国的母亲吞了黑鸟的儿子(也就是那个蛋)而生下了他,所以他被赐姓“子”。关于儿子姓氏起源的传说见于《史记·殷本纪》。《诗经》里也讲过这个故事,“神秘的命运之鸟,生而为商”。

姓氏分布

世界上很多古文化早就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消失了,而中国的姓氏文化却延续发展了四五千年。姓氏一直是中国传统宗族观念的主要外在表现。它以一种特殊的血文化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文化的同化和民族团结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传统的中国家谱,不仅在社会科学领域,而且在生命科学领域都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大多数情况下,姓氏是代代相传的,姓氏的人口统计数据容易收集,历史跨度长,非常适合研究大量数据的统计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来探索群体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以及群体的迁移情况。对中国姓氏及同姓人分布规律的研究,可能成为探索中国人起源和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新的重要途径和科学依据。

中国人习惯于继承父亲的姓氏,以父系的方式传给下一代。女人一生只保留父姓,不传给下一代。所以,绝大多数的姓氏都属于一种不分性别以父系方式传承的“基因”,相当于性染色体遗传的一种特殊基因。可以假设X精子和Y精子都携带“姓氏基因”,可见其姓氏在每一代中的作用。只有Y精子具有持续传递姓氏特征的能力,而X精子只在第一代显示姓氏。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改姓现象在中国人中间一直很普遍,包括过继婚、随母姓、避难改姓、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姓氏等。人群中的改姓是一个突发的随机事件,在迁移过程中经常发生,但可以肯定的是,改姓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较低。而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姓氏还是以父系的方式从第二代传下来的。这种改姓现象可以认为是突然改姓,变异后的姓氏仍然具有正常的父系传递功能。中国姓氏的悠久历史和相对隐性的传承,以及具有中国社会特色的改姓现象,不仅增加了中国姓氏的多样性,也为追溯每个姓氏的祖先和年代提供了线索和机会;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一直有同姓同居的习俗。再加上婚姻半径小、婚姻区域相对固定的特点,同姓的人可以认为是祖先的父系遗传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是隔离的,在下一代有特殊意义。这个同姓群体与现代人类进化有直接关系。它将为研究中国民族的起源和演变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模式和线索。

宋代、明代和当代的姓氏分布反映了三个重要现象:

第一,中国人的姓氏在历史上的传承是连续的、隐性的。揭示了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的姓氏所表达的血缘文化的痕迹与生命遗传物质,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的进化基本一致。

其次,我国历来有同姓同居、写族谱的习俗,婚姻半径很小,婚姻区域相对固定,从而形成了同姓人的分布。中国的姓氏分布其实主要反映的是同姓人的分布规律。中国有两种姓氏或同姓的人,即大姓和小姓,或普通姓和不普通姓。占姓氏总数不到5%的普通100姓氏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姓氏总数95%以上的不普通姓氏只代表不到15%的人口。100个常见姓氏的分布是反映不同地区人群遗传构成的主要因素,决定了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规模和地区人群间的亲缘程度。而姓氏不寻常的人,则表现出他们的地域特征和相对较高的隔离程度。

第三,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反映了中国人遗传基因的流向。同时,从群体遗传学的角度,再次证实了中国一直存在着南北方两个汉族群体,他们在遗传学上是不同的,1000年的地理分界线应该在武夷山和南岭。因此,研究中国人的姓氏分布和同姓人可能成为探索中国人起源,特别是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个新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