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鸿福的成长历程

1952年,尹鸿福17岁毕业于著名的上海育才中学。作为班上最优秀的毕业生,他没有报考大家都向往的清华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机电专业。而是响应号召,志愿填报了被视为“冷门”的北京地质学院新设立的地质学专业。他的一篇发表在5月26日《中国青年报》上的文章1953深情地写道:“作为一名地质学家,为我的祖国服务一生,我感到幸福和自豪。”1956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师从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遵义教授,开始研究三叠纪地层和古生物双壳类和腹足类。其毕业论文(1961)建立了贵州省三叠纪生物地层格架,属于当时权威部门确定的雷口坡(巴东)组。这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显示了一个青年学者的求实精神和创新能力。

文革后期,尹鸿福顶住当时知识无用论的歪风和没有项目、没有经费的困难,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从事科研工作,先后完成十余篇论文,文革后提前发表。1980-1982,尹鸿福赴美深造,在美国完成了6篇SCI学术论文。1982年从美国回国后,尹鸿福率先将新的古生物演化理论“点状平衡”引入中国,也是国内很早评价新古生物化石、分支系统学和事件地层学的学者。

1986年,在托泽主持的会议上,尹鸿福出人意料地提出坚持含金菊石标准。

建议以微舟形牙形刺的首次出现作为三叠纪开始的标准。1986-2000期间,与高校和国内地质学家共同努力,与国际同行合作,对景山公园剖面进行了生物地层学、地质年代等多学科、高分辨率的研究。经过四轮国际投票,20065438年3月1日,一个好消息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传到了学校:我国景山公园剖面被正式确定为国际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该标准的建立代表了该领域地层学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这项科技成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科技部)、“2001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教育部)、“2001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科技日报、央视评选),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美国留学期间,尹鸿福曾与世界著名古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纽威尔、美国古生物学会前主席努克尔森等合作,并被耶鲁大学、纽约科学院等25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邀请讲学。美国同事对他的学识和勤奋精神印象深刻,纽威尔教授称赞他是“中国学者的杰出代表”。两年的深造很快就要结束了,尹鸿福决定按期回国。美国一家著名的石油公司希望他留在公司的研究部门,和尹鸿福合作研究的学者也想尽办法挽留他:“中国是一艘惯性很大的巨轮。你要想推这艘巨轮,就要小心被它压死。”尹鸿福笑着回答:“总要有人推这艘巨轮!”成功只青睐那些不懈努力、信念坚定、献身科学的人。“十年动乱”期间,尹鸿福始终坚持在逆境中奋斗。70年代初,尹鸿福可以选择长期休学,回到南昌与家人团聚。但他不能放弃自己的科研,于是带着小女儿住在北京,每天继续努力学习。在没有研究经费的情况下,他只是从每月的生活费中挤出40元钱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他一周几次风雨无阻地去离学校很远的地质系图书馆或者中科院图书馆查资料。期间,他系统地学习了英语、德语、俄语、法语,做了上千张学术卡,记了几十本学习笔记,拍了几十部电影,写了十多篇当时无法发表的研究论文。

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尹鸿福一直从事贵州三叠纪地层及古生物双壳类和腹足类的研究,并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地质杂志》等刊物上,至今仍作为该领域重要的地层古生物文献被广泛引用。此后,以此为基础,他逐渐形成了古生物学与地质学紧密结合的生物地理学研究体系,在古生物门(双壳类和腹足类)、生物地理学、生态地层学、历史构造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尹鸿福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生态地质学专著《中国古地理学》得到了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的高度评价:“毫无疑问,它将被证明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主题的无价指南。”尹鸿福卓有成效的研究促进了古生物学与地质学的全面结合。40年来,尹鸿福共发表专著14部,论文130篇,化石描述300余种,图版80张。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尹鸿福教授一直从事贵州三叠纪地层和古生物双壳类、腹足类的研究,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建立了贵州省三叠纪生物地层格架,将原定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雷口坡(巴东)组时代修正为安妮期,并将嘉陵江组时代定为早三叠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中国科学与地质杂志》(尹鸿福,1962.1963)上,至今仍作为该地区重要的地层古生物文献被广泛引用。此后,他逐渐形成了古生物学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生物地理学研究体系,在古生物门(双壳类和腹足类)、理论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古生态学、生态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生物成矿学和历史构造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尹鸿福开创了生物地理学方向,促进了古生物与地质学的综合结合;不连续平衡理论、新地层学和事件地层学的第一次或更早的系统介绍;提出了地质演化灾变的概念,对研究古生代和中生代之间的灭绝事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最早的古生态学课程合作出版物。完成中国第一部生态地层学和中国古地理学专著,在牛津大学出版(1994)。在生物成矿方面,提出了生物-有机-有机流体成矿系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重点研究了长江的环境演变。倡导非威尔逊旋回、非史密斯地层学及其制图方法。已经发表了近300个化石描述和80多个图版。它在建立贵州、青海、甘肃和三叠纪地层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系统总结了中国和东亚的三叠纪。首次提出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的新定义和界线事件的火山成因理论。在他的主持下,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金钉)在中国浙江长兴建立。出版专著21部,发表论文180篇。化石描述300多种,80个图版,其中外文著作21部(册)。他作为主要参与者主持或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奖励,其中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此外,他还被授予“武汉市科技新秀”称号,中国古生物学会首届尹赞勋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和湖北省特殊劳动模范。世界确定唯一点作为国际比较的标准。自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代表了高水平的研究,被视为一个国家地层科研水平的反映。世界上许多学者以争取在自己的国家建立界线层型为荣。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P/T界线划分一直基于伍基人菊石的出现是三叠纪开始的观点,这一观点是19世纪提出的,并由国际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工作委员会前主席托泽坚持。华南拥有世界上最广泛、最完整的二叠纪-三叠纪海相连续地层和最完整的化石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尹鸿福一直在研究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P/T界线。通过对国内外资料的分析研究,他认为木耳属的地理分布是有限的,不应作为全球对比标准,并于1986年在意大利召开的国际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工作会议上,提出以牙形刺中微小Hinde刺的首次出现作为三叠纪开始的标志(尹鸿福等,1988)。获得国际普遍认可。65438到0993,尹鸿福全票当选边界工作组主席。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国际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工作组会议上,确定了四个国际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其中三个候选层型在中国,特别是浙江长兴、景山公园。他与国内外科学家联手攻关,采用了十余种地层学和地质学方法,使景山公园剖面成为同类记录中最完整的。1996年,他与中、美、俄、德四国9位投票委员在国际刊物上联名推荐,将景山公园D剖面27c底部作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这时,一个由中美德学者组成的合作考察队在新疆大龙口的研究中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美国单方面将事件扩大为抵制景山公园段,并在《科学》杂志、二叠纪分会、三叠纪分会和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工作组上散发他们的声明。后来,美国参议员鲍思默问我们的大使馆。这些都对景山公园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1997年初,国际地层委员会发布规定,所有GSSP候选剖面在投票前必须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正式保证对外开放。自1996以来,我国科学家为减少不利影响,争取景山公园段(浙江省长兴县)正式开放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支持。1999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开放长兴县。从1999 10到2000 110,景山公园段先后经过边界工作组、三叠纪分委会和国际地层委员会投票表决,均以高赞成率通过。2001年2月,正式树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认为全球地层剖面与点(GSSP)。它的建立标志着所在国的地层研究水平,是一项科学荣誉。这颗金钉子位于中国,必将引起国际地质学家的关注,并产生附带的社会经济效应。

1983提出了P/T交界处二叠系-三叠系粘土岩的火山成因理论,并声称P/T交界处的绝灭主要是海水进退、火山事件和地球化学异常造成的灾变环境与生物内部演替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尹鸿福,1983;尹鸿福等,1989),并勇敢地对当时流行的地外天体撞击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接受。

二十多年来,尹鸿福教授在P/T古生物与界线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其中有10篇论文被SCI引用和收录,分别获得原地矿部和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1。作为主编或主编之一,组织出版该学科专著7部(如杨遵义、尹鸿福等。, 1987;Yinetal。,1996),其中两本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1由荷兰著名的爱思唯尔出版社出版。多次受邀担任国际会议主席,并于1999年3月和2001年8月,作为主席和主要组织者,在中国成功组织了“泛大陆与古生代和中生代的过渡时期”和“二叠纪-三叠纪全球界线层型与古生代-中生代事件”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外宾各30人。鉴于他多年来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国际国内同行的信任和尊重。1993年当选由16国家32位学者组成的国际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工作委员会主席,2000年当选国际三叠系分会副主席。他还担任了359项国际地质对比计划。1952年,尹鸿福17岁毕业于著名的上海育才中学。作为毕业班最优秀的毕业生,他没有报考人们向往的清华、交大机电专业,而是响应号召,在自己的第一志愿中,把北京地质学院新设的地质学专业填成了“冷门”。在《中国青年报》5月26日1953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他深情地写道:“作为一名地质学家,能为祖国服务一辈子,我感到幸福和自豪”。时光荏苒,当年立志报效祖国的年轻人,如今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然而,尹鸿福从未忘记自己的承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地质科学中辛勤耕耘,艰苦跋涉,执着追求,不断追求,不断创新,塑造了波澜壮阔的人生,成就了辉煌的事业。

1956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师从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遵义教授,开始研究三叠纪地层和古生物双壳类和腹足类。其毕业论文(1961)建立了贵州省三叠纪生物地层格架,属于当时权威部门确定的雷口坡(巴东)组。这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显示了一个青年学者的求实精神和创新能力。

文革后期,尹鸿福顶住当时知识无用论的歪风和没有项目、没有经费的困难,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从事科研工作,先后完成十余篇论文,文革后提前发表。1980-1982,尹鸿福赴美深造,在美国完成了6篇SCI学术论文。1982年从美国回国后,尹鸿福率先将新的古生物演化理论“点状平衡”引入中国,也是国内很早评价新古生物化石、分支系统学和事件地层学的学者。

1986年,在坚持含金标准的界线委员会主席托泽主持的会议上,尹鸿福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以微小船形牙形刺的首次出现作为三叠纪开始的标准的建议。1986-2000期间,与高校和国内地质学家共同努力,与国际同行合作,对景山公园剖面进行了生物地层学、地质年代等多学科、高分辨率的研究。经过四轮国际投票,2001,1年3月3日,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传来一个好消息:我国景山公园剖面被正式定为国际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这一标准的建立代表了该领域地层学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这项科技成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科技部)、“2001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教育部)、“2001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科技日报、央视评选),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尹鸿福是我国最早研究古地理的学者之一。65438-0988年主持编纂出版专著《中国古地理》,详细划分了中国各个时期的生物地理区系,为研究中国板块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自达尔文和莱尔时代以来,“渐变”理论一直在地质学和生物学领域占主导地位。尹鸿福和两位同事在1988发表了专著《地质演化的突现观》。该书不仅重新评价了居·叶巍、莱尔和达尔文的理论,还从地质事件和古生物进化的角度论证了地质史上的大灾难。时任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院士称赞:“地质演化的突变观,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

近年来,尹院士在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以地球平流层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地理学等研究领域有所创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尹鸿福在地球科学上攀登了一个又一个高峰,他的勤奋和努力为他的同事们树立了榜样。尹鸿福教授和千千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一样,是一位爱国而富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他几十年走过的科研之路,是一条爱国、奉献、报效祖国的人生之路,也是一条艰辛的事业之路。

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遍布中国,国门打开了。尹鸿福有幸作为中国第一批赴美深造的学者,远赴大洋彼岸。尹鸿福很珍惜国家给他的学习机会。在美期间,与世界著名古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纽威尔、美国古生物学会前主席努克尔森等从事研究工作,并应邀到耶鲁大学、纽约科学院等25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讲学。美国同事对他的学识和勤奋精神印象深刻,纽威尔教授称赞他是“中国学者的优秀代表”

两年的深造很快就要结束了。尹鸿福决定按期回国。美国某著名石油公司希望他留在公司的研究部门,与尹鸿福合作研究的学者也极力挽留他,说“中国是一艘惯性很大的巨轮。你要想推这艘巨轮,就要小心被它压死。”尹鸿福笑着回答:“总要有人推这艘巨轮。”

尹鸿福这样描述自己回国的动机:“如果我留在美国工作,我会为外国人工作,为美国学地质,而我是中国人,在中国学地质,事业在中国。在我自己的国家,我是主人,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作为党培养的知识分子,我要把我的知识奉献给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尹鸿福经常教导学生:“科学就是实事求是。我不亲自去实地,怎么拿出充分的证据让别人相信我的论点?”从他踏上地质这条路开始,无论逆境还是成功,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他都会亲自去实地考察。他爬过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跋涉过茫茫戈壁。秦岭曾留下他的足迹,祁连山曾洒下他的汗水。1985,尹鸿福加入中国* * *制作党!30多年的不懈追求。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贡献。今年,50岁的尹鸿福教授仍然坚持带领团队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岷山,为的是追溯二叠纪和三叠纪的界线。爬了四个多小时的山,他没有在山顶吃午饭。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下山时,他终于摔倒在岩石中,摔断了膝盖骨。师生们都以为他再也走不出山山水水了,但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和锻炼,从1987,他的科研身影又走过了大山。尹鸿福非常重视科研团队的建设。80年代初,他从美国如期回国。作为当时教研室唯一的副教授,他多次向教研室捐款作为发展经费,积极组织大家一起进行科研,开辟了古生物研究的新领域,帮助教研室同事联系出国深造。目前已指导博士后5名,博士生35名,硕士生一批。每年都有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包括外国青年专家,通过他的推荐和联系,获得奖金、资助和职称。

尹鸿福院士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己,身先士卒,多做贡献,少拿。十年来,他担任校长七年,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开展“创新工程”建设,实施“数字大工程”,重视学科建设,培养年轻一代学科带头人,使我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退役后,他专注于学科梯队和团队建设以及各项社会工作,每年仍坚持发表高水平作品。一般他主持的项目都是把资金分配给子项目,只留下少量必要的资金让书记掌握并公开。他每年主持很多项目,但只拿一个项目的劳务费,有时还会把自己那份劳务费给经济困难的老师。在多部专著的稿费分配中,他从未拿到应得的全额。最近两年,他把多年积累的近7万页二叠纪三叠纪研究资料做成电子文档,在网上欣赏。他还向学校资料室或年轻教师赠送了一批古生物学书籍。

尹鸿福院士多年来倡导培养公正透明、团结拼搏的学风,求知的志向,严谨求实、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精神,学术讨论中比真假、学术评价中弃真的风气。他常说:“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现在很多人都在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不得不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尹鸿福院士治学严谨。1992年,他主编的《中国古地理》在牛津大学出版。虽然大部分章节已经翻译完毕,但他看完后还是决定从头再来,全部由他自己翻译打字,并回答了牛津大学出版社编辑提出的上百个问题,才最终得以出版。2005年,他的一篇博士论文被学院推荐为省级优秀论文,但他认为不够,主动撤回。这几年他主持的项目,参与讨论修改的论文,都不需要署名。有时他的名字被签上,但他要求划掉或放在后面。

鉴于尹鸿福的学识和人品,他身边有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他所领导的学科群体是全校公认的团结、有活力、有凝聚力的群体。童金南、谢树成(已通过,待批),作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学术梯队的骨干;张可欣、龚、冯庆来、赖旭龙、杜等。都是独立且硕果累累的。该群体教师近五年发表《自然》等SCI论文近百篇,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四次。目前一个30人的教研室,拥有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2人,45岁以下青年教授8人。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骨干,成为中国地层古生物学中心之一。中国地质大学,有一群已过不惑之年的老人,满怀热情地活跃在本科教学一线。他们甘于寂寞,潜心研究,默默工作,无私奉献,是优秀教师风范的写照。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尹鸿福就是其中之一。

尹鸿福教授领导的学科群是全校公认的团结、有活力、有凝聚力的群体。目前一个30人的教研室,拥有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2人,45岁以下青年教授8人。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力量,已成为我国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之一。

尹鸿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多贡献,少要求。一般他主持的项目都是把资金分配给子项目,只留下少量必要的资金让书记掌握并公开。他每年主持很多项目,但只拿一个项目的劳务费,有时还会把自己那份劳务费给经济困难的老师。他在给多部专著分配稿费时,并没有拿到应得的全额。近年来,他将多年积累的近7万页二叠纪三叠纪研究资料制作成电子文档,在网上欣赏。他还向学校资料室或年轻教师赠送了一批古生物学书籍。

大地留下印记,珠峰见证。尹鸿福院士虽然身兼繁重的行政和社会兼职,但身体和精力大不如前。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一样整天不知疲倦地工作。他没有忘记年轻时许下的诺言,要做一名地质学家,为祖国服务一生,他也在用余生继续为这个诺言和信念作证!2002年,尹鸿福领导的二叠纪-三叠纪科学研究组捐资20万元设立金钉子奖学基金。同年,他将贺亮合力科技进步奖的20万港元捐赠给大学作为学生奖学金。

尹鸿福认为:“搞科研的人必须坐冷板凳。如果科研中的“钱”味太浓,那么科学本身就会变得陈腐,科学也就不“科学”了。钱是外物,不能太当真。他们的孩子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都是自强自立。他们捐出了赢得的20万奖金。他们没告诉孩子,孩子也没问。”

2001年,大学生俱乐部重建,尹鸿福院士也将“光谷提案奖”的2万元全部捐出。近年来,他还多次向相关单位捐赠梁亮胜奖等奖金。

尹鸿福院士不仅是科学家,还是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优秀党员。尹鸿福以其严谨的科学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无私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完美人格和一代地质大师的学术典范,体现了一个* * *党员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