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取得了什么成就?
梁漱溟在教授印度哲学的同时,还教授儒家哲学、孔子诠释等课程,侧重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研究。1921暑假,应山东省教育厅邀请,赴济南讲授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为期40天。根据这40天的讲座,他编写了一部关于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论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哲学著作是中国最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著作。在这篇论文中,梁漱溟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得出了“世界人类的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的惊人结论。《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出版后,再版十几次,影响很大。就连当时举世闻名的学者梁启超也亲自来找梁漱溟,询问有关佛、儒的问题。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华时,听了梁漱溟对儒释道的讲解,也很佩服他的学识。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当了七年讲师,奠定了梁漱溟在中国哲学界的地位。但梁漱溟认为,讲学应该与社会运动相结合。他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上讲哲学,在书房里搞研究,而是言传身教,与社会转型融为一体。但是,他的这种理解在当时的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实施。为了实践自己对教育的新认识,1924年夏天,梁漱溟毅然辞去了北京大学哲学系七年讲师的职务。同年秋,梁漱溟赴山东曹州,主持山东省第六中学。第二年春天,因为急于编纂父亲的遗作《梁先生桂林遗书》,他把学校交给别人,自己回到北京。
梁漱溟在曹州办中学的时间虽短,但影响很大。他一走,就有十几个高中生来北京跟着他。梁漱溟和这些学生在什刹海租房子,生活学习,互相尊重,互相鼓励。这种新的教育形式持续了一年多。然后梁漱溟去了广东,在李的支持下,办了一个乡政讲习所,分10个专题,听众一千多人,但只办了一届。梁漱溟随后到各地视察,参观乡村教育。先后参观了陶行知在南京城外开办的晓庄师范学校,随后又参观了江苏省昆山县、黄炎培主持的中国房地产教育学会农村教育,随后又参观了华北地区颜主持的平民教育学会实验区河北定县。1929年秋,梁漱溟赴河南乡村政治学院任教务主任,他亲自制定了《河南乡村政治学院的办学宗旨、组织大纲、课程设置等规章制度》一书。第二年5438年6月+10月开学,他教乡村自治组织等课程。河南村治研究所才办了一年,梁漱溟就去山东省邹平县办山东省乡村建设研究院了。这样做了7年,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不得不停下来。
山东建筑研究院位于邹平县。当初只有一个研究部,一个农村服务人员培训部,一个邹平实验县,一个农场。梁漱溟亲自担任研究院院长,研究部讲课。研究部招收大学或专科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学生。在学习了乡村建设的理论之后,学生们将进一步进行各种课题的研究工作。培训部招收中学生,培训农村服务人员,在农村从事实际工作。培训部的课程很多,比如乡村建设理论、精神修养、乡村自治、乡村风俗、乡村教育、农村经济、农村防身术、农业常识、土壤肥料、牲畜饲养改良、水利建设、农场副业、现行法规等等。经过两年的努力,研究所进一步扩大,以菏泽县为实验区,研究所的机构、干部、教师和学生也有所增加。1935以菏泽为中心,新增济宁等13县和14县为实验区,由研究院各部门和乡村教师服务与培训部培训学员3000余人。各实验区也在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农村农业学校中开展了广泛的实验。校长在农村有威望,老师是农村服务人员,学生都是村民。课程包括识字、历史地理、音乐演唱、心灵演讲、农业科技等。,包括指导农林牧生产,组织生产合作社,改进技术,卫生防疫,甚至节育,禁赌。经过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效果是明显的。实验区各村的社会秩序、经济发展、文化教育、风俗习惯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新气象。就在梁漱溟醉心于在山东试验他的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思想的时候,日寇大举入侵山东,大部分省份沦陷,研究所再也办不下去了。梁漱溟忍痛离开了山东。
在北大7年,梁漱溟成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梁漱溟在山东的七年间,成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中国乡村建设的代表人物。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梁漱溟成为全国政协常驻委员。他不顾个人安危,巡视敌后游击区,在香港办报纸,宣传抗日活动。抗战胜利后,作为NLD的代表,他积极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梁漱溟的命运尽人皆知。但面对逆境,他依然坚持学术研究。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他于1975年7月完成了最后一部力作《心与命》。梁漱溟写这本书的重点是纠正1921年他28岁出版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错误和不足,解释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但是,写出来之后,没有出版单位。直到1984年他91岁,才不得不“倾其平日积蓄”自费出版,仅印了2500册。没想到《人心与人生》出版后,供不应求。65438年9月至0985年9月,三联书店在国外出版发行,掀起了一股“梁漱溟热”,引起了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省学者的关注。
梁漱溟晚年对自己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精辟的评述。他从生活态度的角度研究了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特点,提出了人对自然、人对人、人对自己生活三个概念。
他认为“人对自然”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西方文化的长处,一方面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其主要特征是物质文明的兴起和强调认识、征服和利用自然,另一方面,它重视个人自由和相互平等的观念。
而现代西方文化所强调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却受到了作为人类活动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和影响。
中国的“四大发明”激励了欧洲人,使他们后来超过了中国。追根溯源,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与人”特征表现在以伦理为本位,注重孝道和社会和谐。
所谓社会和谐,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准则或行为准则。首先要考虑他的家庭和社会,并为之尽力,而不是把个人权利放在主导地位。这一特征与现代西方文化明显不同,现代西方文化以个人权利为本位,处处以个人为出发点;同时也不同于世界新文化潮流中出现的集体主义者。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对人”这一点上是早熟的,早熟就是不成熟,会阻碍文化的发展,所以近代中国的物质文明已经落后了。
谈到“人自身的生活”,梁漱溟认为这是印度文化的特点,其依据是作为印度文化主体的佛教文化对人的生活持否定态度。所谓出世,出家,不谙世事,就是一个集中的表现。如果将这一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思想相比较,恰恰相反,儒家思想极力主张入世,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和谐,主张将家庭伦理扩展到整个社会,让每个人都善良美好、相亲相爱,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佛教徒看人生苦,苦海无边;儒家看人生乐趣无穷,生生不息。但是,如果与西方文化相比,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早熟。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梁漱溟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认识到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然后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进行认真的、科学的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吸收、融合近代以来世界上兴起的新文化,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新文化。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梁漱溟认为“这一思想非常明智,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
哲学家死去,但思想永存!大师梁漱溟的思想,必将随着中国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活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