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爱情诗的异同

对比一下中国和西方的爱情诗,看看我们的爱情观有什么不同!

安源的小时之光

2065438+2009年9月29日长沙慕尼展览有限公司CEO。

* * *相似之处:

中国和西方在早期都有大胆热情的爱情诗:

比如中国的《诗经》有关雎、贾简、景女、娟儿,汉乐府也有商邪,唐代敦煌出土的《菩萨蛮》,明代的《子夜歌》。

还有王静之的《过伊门》,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别拧我,好疼》,郭小川的《雪颂》,舒婷的《致橡树与神女峰》。

西方:《圣经·雅歌》、古希腊女诗人莎孚的《相思》、古罗马诗人卡图卢斯的《选集》、但丁的《新生》、皮德雷克的《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19世纪,英国诗人伯恩斯、拜伦、雪莱、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法国诗人雨果等。都有大量的爱情诗。

西方的爱情诗是明线,中国的爱情诗是暗线。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民间创作,在西方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很少有真正的爱情诗,民间作品中还有所谓的真正的爱情诗。

有一个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与阻力相冲突。

在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思想主张“男女大碍”、“男女授受不亲”、“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从而影响了爱情诗的创作;另一方面,历代的妓家、妓院都是开放的。所以文人笔下自然情诗很少,只是民间的情况不同。

在西方,由于几千年的中世纪宗教统治,写情诗也是被禁止的。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突破了禁欲主义的思想和体系,所以爱情诗也获得了正常的发展。古希腊罗马,人的“性”和“情”基本是开放的;文艺复兴之后,变得更加开放。西方比中国开放的时间更长。

中西爱情诗的差异;

*主题差异:

中国有很多描写婚后爱情和死后爱情的诗,比如无名氏的《菩萨过江》,李白的《长相思》,陆游的《钗头凤》,白居易的《长恨歌》。

西方有很多关于“婚前恋爱”和“婚外情”的诗歌,比如莎孚的《相思》,圣经中的《雅歌》,中世纪骑士歌词中的《黎明之歌》,拜伦的《雅典少女》。

2.情感或情绪差异:中国的爱情诗多为怨,多为苦与愤,多为悼亡诗,少为求偶诗,如古诗十九首中的《送别牛郎星》,李清照的《慢声》,辛弃疾的《祝英台近》;

在西方,人们多写“倾慕”,多写“求爱诗”,少写“悼亡诗”,多写欢快愉快的感情,如雨果的《致一个女人》。

3.中西爱情诗在性质上的差异:中国的诗较少描写,较少谈身、言、行,如陆游的《钗头凤》;

而西方的诗更多表现的是“性”,多写身体,豪放热情,比如康明斯的一首诗,这里不方便展示。

4.宗教和情感差异:中国人对超生和死亡的存在没有信心,爱人死后会和草木一起死去,等待来世。

潘岳说,“落叶伸向边,枯骨占坟角,孤魂独守,知灵而无物?”元稹说:“你指望从同一点,你和我死后的会议几乎没有信心!”

白居易的《长恨歌》,虽然有超越时空的框架,但显然只是敷衍的传说。

5.中西爱情诗在场景方面的差异;

中国:幽深的庭院,沉香亭畔,半掩的帐篷,温和的炭火,朦胧的月影,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水曲柳明月几时明》,纳兰性德的《菩萨蛮》回文。

西方:绿草如茵的土地,月光皎洁的森林,白雪皑皑的小径,细沙如茵的沙滩,比如伯恩斯的一朵红玫瑰,华兹华斯的露西的诗。

6.中西爱情诗的风格差异;

中国的爱情诗含蓄、婉约、含蓄,重视灵动之美,如《诗经》中的关雎,《汉乐府》中的送别坛,许干的《房想》。

西方诗歌豪放率直,热烈活泼,充满阳刚之气,如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拜伦的《雅典少女》,华兹华斯的《致戴·》,歌德的《五月之歌》。

三,中西爱情诗差异的三个来源

1.社会文化根源:中国是一个高度伦理的宗法农业社会;中国的文化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以儒家思想为主;封建官员追求名利,看重规范和感情,女性没有地位。

西方是一个海洋开放体系,有融合古希腊民主制度、基督教神教和罗马帝国冒险精神的文化传统。女性有出入社交场合的自由;西方人更注重吃喝玩乐的世俗生活。

2.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看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情受到伦理和责任的束缚,它只生育孩子,而不是圣洁和精神的结合;中国人重男轻女,严禁婚外情;

而西方人往往把爱情和婚姻视为人生大事,有“爱情至上”的传统,把爱情视为情感冒险,“婚外情”一般不会受到谴责。

3.不同的诗歌价值观:

孔子有“赏景怨”之说,讲究“表情止于礼”,“温柔敦厚”。即使在当代,郭小川的《白雪公主颂》也一直受到批评。

而在亚里士多德时代,西方强调诗歌是客观的再现和主观的移情:华兹华斯强调自然,科尔强调想象,雪莱强调情感,济慈追求美,这些都有唯美主义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