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一篇关于17、18世纪中西政治比较的论文。主要内容是关于西方启蒙运动和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最
1.16世纪,英国打败西班牙,夺得海权;17世纪,英国打败荷兰,获得海上贸易垄断权;18和19世纪,英国与法国、俄罗斯争夺海外市场,最终获得世界霸权。这个过程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随后的工业革命是一致的,大规模的国际财富转移本质上不是通过交换而是通过暴力来完成的。
大国崛起是一个体系,英国的近代崛起带动西欧霸权体系的崛起和东方皇权体系的衰落。
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从欧洲封建堡垒中打开了缺口。当时中南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而北美大部分地区主要是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的殖民地,而亚洲大陆的中国直到19世纪中叶才进入衰落期。英国正面临着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作为近代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源头国,英国资本主义的诞生需要强大的力量来抵御霸权,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世界体系。
16世纪初,英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不如法国和西班牙,但英国和西班牙在海外贸易上的矛盾日益尖锐,迫使英国面临来自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压力。1588年7月,英国用两天时间击败了由130艘西班牙战舰组成的“无敌舰队”,从而初步确立了其在大西洋的海军力量。1609年,西班牙被迫于12年与荷兰签订停战条约,实际上承认了荷兰和美国的独立。西班牙霸权衰落,让位给荷兰。
17世纪中叶,荷兰在航海、殖民和贸易方面达到全盛时期,长途商船到达好望角、马六甲和北美东海岸,在南美的巴西等地拥有据点和殖民地。与此同时,英国和荷兰的海外利益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英国决定面对来自荷兰的海上霸权压力,于是与荷兰打了30多年的三次海上战争。《航海法案》颁布于1651年,规定所有产自欧洲、非洲和美洲的货物只能由英国船员管理的英国船只带入英国境内。荷兰拒绝接受,1652-1654年爆发了第一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被迫承认航海法案。1664年,英国与荷兰再次爆发战争,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1686年改名为纽约)。1672-1674英国和荷兰发生了第三次战争,荷兰战败。从此荷兰一蹶不振。到18世纪初,荷兰失去了海上优势和相应的贸易垄断地位,而英国赢得了海上主动权以及历史主动权。
1688年,距离西班牙-英国海战整整100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取得了胜利。胜利的英国资产阶级上台后,面对的是都铎王朝(1485-1603)、斯图亚特王朝和克伦威尔时期(1599-1658)战争奠定的相对宽松的海上安全环境。
此外,英国还有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与19世纪的亚洲和日本完全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面对的是一个在公元800年被查理大帝(742-814)基本统一,却不幸在《凡尔登条约》中被他的三个孙子分成三部分的自然破碎的欧洲。被大自然打破的欧洲大陆地缘政治环境,给刚刚走上历史舞台的英国资产阶级提供了比后来的美国和日本更优越的先天条件。
第二,英国工业革命刺激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海外市场和投资需求,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英法之间的尖锐冲突。这场冲突在拿破仑时代达到了顶峰。虽然拿破仑对英国的挑战以失败告终,但他也为英国的世界霸权培养了一个“掘墓人”,那就是美利坚合众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加速了英国资本的世界扩张和由资本扩张推动的英国工业革命进程,反过来又刺激了英国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投资的需求。这使得黎塞留(,黎塞留公爵,1585-1642),路易十四(路易十四,1638-1715)和路易十五(路易十五,65438)冲突的主要方向是北美和亚洲。
早在16年底,英国就开始涉足北美。1607年,伦敦公司(后称弗吉尼亚公司)来到詹姆斯敦,后来发展成为弗吉尼亚殖民地。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轮船抵达马萨诸塞湾,建立了新普利茅斯殖民地,为新英格兰殖民地奠定了基础。到18世纪上半叶,英国殖民地已经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与此同时,法国也在北美殖民。1604年,法国人建立了北美第一个永久移民区——皇家港。1608年,法国殖民延伸至圣劳伦斯河流域,建立魁北克殖民地,成为法国在北美扩张殖民势力的基础。1682年,法国殖民者沿密西西比河南下至河口,宣布该流域归法国所有,称之为路易斯安那州。法国在北美由北向南、英国由东向西的扩张,造成了两国在空间上不可调和的冲突。在1701-1713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英国攻占了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纽芬兰的阿卡迪亚地区。在1756-1763的“七年战争”中,法国战败,不得不将加拿大、所有俄亥俄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东岸割让给英国,西岸割让给西班牙。
从17世纪开始,印度逐渐成为英国与欧洲列强竞争的重要场所。自15世纪以来,葡萄牙人最先来到印度。1600年,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612年,打败葡萄牙舰队,在印度西海岸苏拉特登陆,建立了第一个商业站。1614年,英国人再次击败葡萄牙人,获得了印度洋的制海权。英国占领了印度的马德拉斯(1620)和加尔各答(1633),80年代占领了孟买。法国人在1604年建立了东印度公司,但直到1668年才在苏拉特建立了海外贸易站。10年后,法国在卡里亚蒂加建立了殖民侵略的据点。17世纪后期,法国人占领了孟加拉国的Chandenagol。英法也在印度打过仗。印度是1756-1763七年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法国失败了。根据巴黎和约,法国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印第安殖民地,除了少数城市作为商业据点。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失败点燃了法国持续的反英情绪和法国人对北美独立战争的同情。为了报复“七年战争”的失败,路易十六不惜重金援助北美独立战争。萨拉托加胜利后,法国率先承认美国独立,与美国结盟攻打英国。拿破仑时期,法英矛盾加剧,既有法国新兴资产阶级抵制英国资本的性质,也有与英国争夺世界市场的帝国主义性质。为了打败英国,法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世界战略,并投入了几乎全部的国力来实现这一战略。
1798年,拿破仑在击败第一次反法联盟后,开始考虑从东西两线切断外部市场即印度和美国的战略。他说:“埃及是非洲的一部分。它位于古代世界的中心,在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是与印度贸易的天然集散地。”[1]“埃及被占领五十年后,文明可能通过森纳尔、埃塞俄比亚、达夫尔和费赞传播到非洲腹地。”[2]“法国在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已经丧失,法国需要一个可以与美国殖民地相匹敌的新的大殖民地。”[3]他向总督建议,在准备渡海抗击英国的同时,出兵埃及,然后占领印度,切断英国赖以生存的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线,切断其来自印度的财源。[4]他认为:“要在如此遥远的战场(印度)赢得战斗,我们必须拥有一个中途阵地作为攻击基地。埃及距离土伦600里,距离马拉巴德1500里(位于果阿到科莫林角以南的海岸)。就是这样一个攻击基地。法国如果能在这个国家站稳脚跟,早晚会成为印度的主人。广阔的东方贸易也将回归红海和地中海的古道。这样,一方面,埃及将取代圣多明各和安的列斯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必然成为征服印度道路上的兵站。”⑤“牢牢地占领这个国家(埃及)是远征印度的整个计划的基础”,“一旦决定了出兵印度的日期,一支包括十五艘主力舰、六艘巡洋舰和十五艘大型运输舰的舰队,应该带着五千名士兵和大量的粮食弹药,从布列斯特出发。”[6]拿破仑1796年进攻意大利,打败奥地利,入侵埃及。为了打开通往印度的道路,拿破仑于1807年与伊朗国王签订同盟条约,伊朗同意废除英伊同盟,对英国宣战,出兵进攻印度,并迫使阿富汗一起进攻印度;同意法国经由伊朗进攻印度,为法国供应粮食,为法军开放波斯湾所有港口。
另一方面,拿破仑也从北美进攻英国。1789年法国爆发革命,1793年英国组成第一个反法联盟。1799年,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成为法国的最高统治者。1802年3月,英国被迫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以示与法国和解。为了确保法国在欧洲大陆的政治和军事优势,拿破仑并没有因为暂时休战而放弃进攻英国的计划。1803年5月,英法断交,转向军事对抗。1804英、俄、奥就缔结反法同盟达成原则协议。就在英法关系跌宕起伏的时候,拿破仑的对美政策也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从美英和解引起的对美反感,到迅速与美国和解。1801 3月,托马斯·杰斐逊就任美国总统(1801—1809)。上任之初,他与法国谈判,渴望购买路易斯安那州。此时,法英关系转趋缓和。拿破仑不仅不想放弃路易斯安那,还从西班牙手中夺走了佛罗里达。然而不到一年,法英关系急剧恶化,战争一触即发。如何最终摧毁英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成为拿破仑首要考虑的问题。6月1803 65438+10月11日,杰斐逊派门罗作为特使前往法国谈判。拿破仑态度急转,同意将路易斯安那州卖给美国。1804年,法国和美国签订了《路易斯安那条约》,美国以每英亩3美分的价格买下了整个路易斯安那。美国的领土在一夜之间几乎增加了两倍。[⑦]
主动放弃路易斯安那,无异于在英国西面重建一个大国,而英国的世界霸权只能在法国和美国两个大国的夹击下崩溃。法国要想最终打败长期的对手英国,除了经济和军事手段之外,地缘政治上还应该在与法国拥有同等领土的英国西部扶植一个像法国这样的对手。如果美国崛起,美法将同时在大西洋两岸牵制英国。即使英国不崩溃,法国也会因为美国的遏制而减少来自英国的压力。反之,如果美国崩溃或分裂,英国将是法国永远的痛,英法矛盾将是一个世纪之久无法解决的矛盾。为此,拿破仑以你对付他的方式对付你。他采用了英国传统的均势原则,为英国制造了像美国这样强大的对手。美国独立战争后,英国不希望美国继续扩张领土。1803年3月,在法英在归还英国占领的马耳他岛问题上的矛盾激化一个月后,拿破仑将路易斯安那卖给了美国,这显然是针对英国的行动。而且拿破仑还进一步强调美英关系,导致了1812年6月第二次英美战争的爆发。一个月前,美国宣布将佛罗里达州并入密西西比州。拿破仑把路易斯安那割让给英国,导致美国领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奇迹般地扩大,这在英国引起了极大的恐惧。1814年,美英战争的形势对英国有利,拿破仑也在欧洲战败。8月,英国军队占领了华盛顿。65438年2月24日,英国和美国签署了根特和平条约。
虽然拿破仑对英国的挑战以失败告终,但他也为英国的世界霸权培养了一个“掘墓人”,那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出现让英国看到了自己的克星,而撑起这个克星的正是法国之后的俄罗斯。
第三,拿破仑失败后,英国面临俄罗斯的战略压力,俄罗斯也利用欧洲的反复混乱压缩欧洲的政治空间,试图主导欧洲事务。英俄矛盾取代英法矛盾,成为整个19世纪欧洲政治的主线。
拿破仑战败后,在列强瓜分战利品的维也纳会议上,俄国在陆地控制上获得最大利益,英国在海上控制上获得最大利益。俄罗斯凭借其“英雄”地位,极力在欧洲大陆扩张地盘:与列强瓜分波兰,夺得波兰大部分土地;继续占领芬兰和比萨拉比亚(罗马尼亚领土)。此时,英国尽可能扩大海权:继续占领马耳他、法属殖民地多巴哥、圣卢西亚(均位于西印度群岛)和毛里求斯(印度洋),从荷兰手中夺取南非开普敦殖民地和锡兰岛(今斯里兰卡),从而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1865438+2005年9月,在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三国君主在巴黎发表宣言,缔结“神圣同盟”。不久,欧洲大陆的所有君主国相继加入了这个联盟。俄国沙皇取代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领头羊”,进一步扩大了俄国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压缩了英法在欧洲大陆的政治空间。
19的1920年代,在俄国的策划下,神圣联盟镇压了西班牙革命。20世纪30年代,沙皇派出654.38+0.2万军队镇压波兰起义。在1828年至1829年对土耳其的战争中,俄罗斯占领了克里米亚、多瑙河河口和高加索地区的大片土地。在北方,芬兰是从瑞典手中夺取的。在西方,它获得了华沙公国的大部分土地,并从罗马尼亚割走了比萨拉比亚。不一会儿,俄国的势力就到了巴尔干半岛,引起了英法的警惕。从1853到1856,俄国在克里米亚与英法作战,控制黑海海峡和巴尔干半岛。俄国的战败,反而为五年后美国南北统一战争的胜利预留了机会。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俄罗斯为了打通南方通道,试图打开从中亚出海的大门。1865年,俄罗斯占领塔什干,1867年,布哈拉汗和郝汉被强行并入俄罗斯版图。1873年,俄国大举进攻希瓦肯德,签订条约,成为俄国的附庸。俄罗斯军队推进阿富汗,这立即引起了英国的拦截。1878 165438+10月,3万多英军和印军入侵阿富汗,直到1893年6月,阿富汗才被迫与其宗主国形成依附关系。然而,东方没有西方明亮。就在英军被困阿富汗战场的时候,1877年,俄国又在巴尔干半岛调头,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号向土耳其宣战,渡过多瑙河,向伊斯坦布尔挺进。英国和奥匈帝国立即警告俄罗斯,俄军必须停止进攻,与土耳其媾和。
为了牵制俄国,英国第一次抛弃了“光荣孤立”的传统政策,穿越欧洲,于1894、1902年与日本在太平洋西岸签订条约,建立同盟关系,试图从远东牵制俄国对英国的压力。1905年俄国爆发革命,俄日战争俄国战败,伊朗爆发革命,再加上德国和日本的崛起,迫使俄国向英国妥协,于8月31,1907日签订协议,协调中亚各方势力范围和战略利益。
4.在俄罗斯和英国在欧亚大陆进行针锋相对的较量的同时,将在北美形成从根本上动摇英国世界霸权的势力,美国将在关键时刻得到俄罗斯的支持。
1860 11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南卡罗来纳州于12年宣布脱离联邦,随后6个州相继效仿。1861二月,南州联盟成立,割据旗帜公开展示。美国内战就这样爆发了。13年5月,英国宣布对美国内战奉行中立政策,承认邦联为交战国,这是承认邦联为独立国家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英国暗中向南方提供金钱、武器和其他物质援助,英国还将其海军带入美国水域,向联邦政府施压。
沙皇俄国对美国也有强烈的扩张野心。早在1799年就建立了“俄美公司”的殖民组织,计划将俄军控制范围从俄属阿拉斯加扩大到加州。1821年9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颁布《白令海航行法令》,宣布俄罗斯阿拉斯加南部边界在北纬51度,规定所有外国船只禁止在北纬51度以北100海里的沿海地区航行。俄美关系一度紧张。从1853到1856,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英法联军的攻击,俄英关系严重恶化。这促使俄罗斯“希望一个强大统一的美国成为对抗英国的力量”[8]。美国内战期间,俄国采取与英国完全相反的立场,支持北方国家统一,并于1863年9月分别向美国东西海岸的重要港口纽约和旧金山派出两支舰队,成功阻止了南方联盟舰队在海上进攻旧金山。1853克里米亚战争开始时,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总督正式向沙皇尼古拉一世提议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内战一结束,俄罗斯和美国就加快了这方面的谈判。
美国也意识到阿拉斯加的战略意义。马萨诸塞州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尼尔·班克斯(Neil Banks)认为,阿留申群岛这个“美洲和亚洲之间的吊桥”将使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获得新的力量,它将成为“所有国家命运和人类进步的控制者”。也有议员认为,购买阿拉斯加相当于“把英国的狮子关进笼子”,让“俄美成为世界两大强国”的那一天早日到来。【⑨】美俄终于在1867年3月30日签订了购买阿拉斯加的条约。1867年4月9日,美国参议院以37: 2的绝对多数批准了该条约,次年,国会以113: 43通过了该条约。这使得美国成为一个拥有巨大地理版图的国家。虽然以英国为首的现代资本中心并没有结束,但它的丧钟已经开始被外围的美国人敲响。
5.自18年底以来,美国利用欧洲国家的矛盾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崛起机会,但利用这一机会并非一帆风顺。它不得不被迫接受来自欧洲主要国家的战争威胁,面对来自欧洲几乎铺天盖地的文化压制。美国的崛起早期伴随着屈辱。
1783年9月3日,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确认美国北接加拿大和五大湖地区,南接佛罗里达,东临大西洋海岸,西接密西西比河。美国就这样从独立战争初期的90多万平方公里扩张到了230多万平方公里。在国土面积翻倍的同时,美国面临的国家风险也逐年增加。
从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巴黎和约,到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英国从未放弃分裂美国的实际努力。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拦截美国商船,阻断美欧贸易。1812,美英开战。1865438+2004年8月,英国占领华盛顿,烧毁白宫和国会大厦,企图利用有利的战局肢解美国,向美国和平代表提出“沿美国边境建立中立的印度缓冲国”[⑩]。只是欧洲维也纳会议谈判未果,法国大乱,英国才放弃这一要求,于65438年2月24日与美国签订根特和约。1861美国内战期间,英国宣布对美国内战奉行中立政策,承认邦联为交战国。与此同时,英国秘密向南方提供援助,并将其海军驶入美国水域。只是因为战场优势迅速倒向北方,“英国承认南方、干涉美国内战的计划彻底泡汤”[11]。
此外,法国和西班牙也对美国的崛起感到恐慌,并试图遏制。1861,10年10月30日,英国、法国、西班牙签署了《联合远征墨西哥伦敦协定》,试图从南部叛乱州之后的美国南部强行插入一道牵制、遏制美国的屏障,对美国的国家统一构成极大威胁。1861、12年及次年10年,西班牙和英法远征军在墨西哥登陆,后因与法国不和而退出英国和西方。法国独自以重兵进攻墨西哥。到1863年6月,法国攻占首都墨西哥城,支持马西米兰上台。1864,10年4月,拿破仑三世和马克西米利安签订了米拉马协议,协议规定法军将留在墨西哥直到1867年底。1865年,美国战争结束,北方赢得国家统一。欧洲列强对美国不可避免的南北分裂的渴望失败了。在美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下,以及鉴于奥托第一冯俾斯麦(1815-1898)统一德国后对法国的巨大军事压力,拿破仑三世只有。
美国在受到欧洲国家军事围剿的同时,其民族精神也受到了欧洲的文化压力。在欧洲人眼里,欧方代表“上帝的选民”,北美方代表“上帝遗弃的人”[12]。欧洲人用贵族的蔑视来矮化和丑化美国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偏见更早就提出来了。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是神学家,而是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如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哲学家伏尔泰和历史学家勒纳尔。不考虑美洲大陆的地域差异,这些人把北美的自然条件概括为:寒冷、潮湿、盐碱化。他们用这里动物的体重、身长、特征,试图证明——用现在的话说——这个地方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所以不可能有美国的发展。布冯在《动物的退化》一书中辩称,北美人种与整个北美动物一起处于“退化”状态。伏尔泰讽刺地说,如果人们对苍蝇会出现在美国不感到惊讶,为什么会对这群人出现在美国感到惊讶呢?[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