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岑钟勉
(1886~1961)
[]中国历史学家。学名舒鸣,字钟勉,别名如茂。广东省顺德县人。1886九月出生。年轻时进了两所学校(青光雅书院,后改为两广高等教育学校),读了两年半,考入两广游学预备部(清月秀书院)。1908 10进入北京高等税务专业学校,1912毕业12。后在上海江海关、广东财政厅任职员,业余时间从事植物名称和中外历史的考证工作。1934年7月至1935年6月任上海暨南大学秘书兼文书主任,撰写了《佛陀下天竺游记》业余考证,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从而引起《圣心》1933至1937史家的关注。1937被陈元推荐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年7月至1948年6月任该所专职研究员。1948年7月至1961年7月,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先后选修《隋唐史》、《唐代石刻选读》、《汉代西学》、《蒙古早期史》、《隋唐史》等课程。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1961年10年死于广州。
岑的故乡顺德是清代西北著名史学家的故乡,其学术深受清代西北史地学派的影响。岑以《西域水道志》、《汉书西域传补注》、《邓柯考》等书的作者为开创者,有《汉书西域地理考》和《邓柯考》两部著作。岑钟勉还受到了老葛的影响,老葛是一位在清朝早逝的唐史学者。他的著作《郎管石柱题名新述》、《郎管石柱题名新考证》、《续老哥读全唐札记》、《元和姓氏四派编注》等,都是对老哥未竟事业的发扬,但在博大上又有所超越。
岑学术最重要的成就是以碑志研究历史,以及清代墓志铭家的碑记、跋,并对小学、碑志、书法等诸多特殊意义进行了描述。岑利用碑刻考证史实,纠正了清代碑刻家轻信石刻、偏袒史实的错误,客观地论证了碑刻的价值。除了对朗关石柱的研究,1936至1942年间,他撰写了《石刻史》、《甄氏碑刻史》、《续甄氏碑刻史》,后被收入《石刻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
在《隋唐史》校勘释读研究中,在辨伪方面,《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赞誉,与《白长卿集伪文》、《白长卿集源流论》、《东方白集评点》一起,为白居易文集校勘作出了重要贡献。追根溯源,指出《元和氏编》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历史渊源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在对在职官制的考证方面,《翰林学士墙录注补》和《唐代翰林补录二则》是麦超清人的作品。在地理考证方面,《新全志序》论述了整理的是非。这方面的专著有《20世纪50-60年代向隋书求实》、《唐史评论》、《质疑隋唐之比》和《唐人游记》等。《汉书·汉书·汉书·汉书·汉书·汉书·汉书·汉书·汉书·汉书》是第一部非常有益于唐代文学史和传记的著作。
岑的《隋唐史》(1950 ~ 1953)体现了作者在《隋唐通论》中的独到见解。比如对李德裕、陈子昂、四镇的研究,就充满了新意。此外,晚年还撰写了《黄河变迁史》、《官兵制度研究》、《西周社会制度问题》、《两周史丛书》、《墨子守城笔记》等。这些专著反映了作者对西周以来的历史乃至黄河史的广泛兴趣。
在中外史特别是西北史研究方面,有《西突厥史料补缺与考证》、《突厥史集》、《中外史考证》等出版物。在突厥史料的查找和编纂方面,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好评。从40岁到75岁的30多年间,岑写了约1000万字的历史著作。1912至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专著18部,专题专著2部。
顾杰刚
(1893~1980)
[]中国的历史学家原名雍坤,字明鉴。笔名有无悔、天佑、张九、成武、桂江源、、老余、康尔典、周、等。江苏苏州人。1893五月八日(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913考入国立北大预备学院,1916考入中国哲学本科,1920毕业留校,以助教名义做图书编目。65438年至0922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与王中琪(项伯)合编新学制国史教材,与叶圣陶合编新学制国语教材。65438年至0924年,回到北京大学,担任研究所国学助教,先后主编《国学季刊》、《歌谣周刊》、《北大研究所国学周刊》。1926起,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华中、复旦、兰州、极光等大学及社会教育学院、成文学院、上海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所长,齐鲁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央研究院院士。
顾颉刚是“辨古史”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疑古史思想。他的"传记"和"规训"不可信的思想来自崔恕,他的"经典"不完全可信的思想来自姚纪恒,他的综合学习思想来自郑樵。他师从胡适,在历史的演进中寻找事物演变的线索的研究方法,他的现古作家观受钱的影响。王国维用实物资料研究古代史的成就对他也有深远的影响。王考证的真古史是用来毁灭伪古史的。1909期间,有志于伪古史考证,从事资料收集和积累。1914开始做笔记,记录读书心得,终身不停歇,约200卷,400多万字。1916撰写清代考证初稿,全面了解清代学者的学术成就。1921年,他计划推翻伪古史。1923年,他在《与钱先生谈古代史》一文中提出了“中国古代史是积累造成的”的观点,引起了史学界的激烈争论。以后,我和别人讨论、争论的文章,编成了八卷古代史。
他认为古代传说中的帝王都有神性,都是由神进化成人类的。古籍中提到的古史是由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积累起来的,而神话传说发生的时代顺序恰恰与古籍中所包含的古史体系的顺序相反。研究古代史,要打破无信仰史的四个基本观念:①打破民族大一统的观念;(2)打破地域一直在一起的观念;(3)打破古史人性化的观念;(4)打破古代是黄金世界的观念。他提出的“中国古史因积累而成”的概念,将崔恕“世益于后,必益于杂”的理论发展为系统的理论认识,为古代传说的考证提出了新的思路,在中国鉴伪史上是划时代的发展。
他还对古代民族和地理进行了深入的考证。他认为,从西周到春秋初年,很多种族都把自己形成时的人当作自己的祖先,但并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祖先。春秋以后才开始,200多年后,大国征服小国,无数种族融合在一起。直到战国中期,才出现了唐虞、夏、商、。黄帝认为,秦汉以前的中国就是不统一。流放九州姚店的四宗罪,史记中黄帝所访的四方,是战国时期七国的疆域,而姚店何的四处居所,则是秦汉时期的疆域。他认为古地理的研究应该以各个时代的地域为基础,而不是以战国七国和秦四十郡为基础。为了促使历史和地理学者研究中国地理进化史和民族史,他于1934发起组织了龚宇学会,并创办了半月刊《龚宇》。在他的领导下,他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被称为龚宇学派。
他把古籍时代作为研究古代神话、传说、民族、地理演变的重要前提。因此,他在《周易》、《尚书》、《诗经》、《左传》、《国语》、《公羊传》、《谷亮传》、《李周》、《李逸》、《李记》、《论语》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观看各种戏剧和收集整理歌谣时,他注意到小说、戏剧、歌谣中故事随时随地的可变性,认为研究这种变化过程可以证实古代传说的变化。他对吴歌和孟姜女的故事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还对香火会、寺庙、神道和婚丧喜庆进行了调查研究。他还热衷于建立研究民俗的组织和出版物。1926年创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和民俗周刊,出版民俗学会丛书。1936年在北平创办民歌社。此外,他还重视边疆问题的研究,从65438年到0938年为昆明《伊势报》编辑《边疆周刊》。中国边疆学会成立于成都1941。同时,他还先后主编了学术半月刊《善的责任》、《达奇大学中国研究季刊》、《文史杂志》。
1949后,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主持标点子同治鉴,晚年对《尚书》有深入研究,著有《周公讨伐考》、《校译论》等多篇文章。1980 65438+2月25日病逝于北京。他的生平著作非常丰富,包括《秦汉方士儒生》(原名《汉书简史》)、《考考》、《中国古代史研究讲义》、《石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苗丰山》、《吴集》、《苏州史记注释》等。
何子全
(1911~ )
[]中国历史学家。山东菏泽人。1911生于9月7日(宣彤三年七月十五日)1935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赴日留学,次年因病回国。1939-1940,获得中英董事会专项基金,在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魏晋南北朝史,在该系讲授《中国通史》课程。1941 ~ 1944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辑。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65438年至0947年,他去了美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得到霍普金大学的资助,帮助弗朗西斯教授将范文澜的《中国简史》翻译成英文。1950抗美援朝战争后回国,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历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何子全主要研究汉唐经济史、兵制史、庙堂经济和魏晋南北朝史。他是中国魏晋时期最早主张封建主义的学者之一。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发表过《魏晋庄园制的初步形态》、《三国时期的三种盟主》、《中古大宗室寺院盟主户研究》等论文,论述了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产生和盛行。后来他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汉魏之际社会经济变迁的几个问题》等论文中系统阐述了魏晋封建主义的命题。此外,他的文章《中国中世纪的佛教寺庙》(1934)在学术界颇有影响。上世纪80年代发表了《佛经中关于寺院财产的规定》和《佛经中关于僧人和僧侣私有财产的规定》两篇文章,深化了对寺院经济的研究。在兵制史的研究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对天下兵制、孙吴兵制、魏晋中国军队兵制、兵制之前的北朝兵制都有深入的论述。《中国古代社会》一书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会及其从古代到中世纪演变的重要成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对西周封建论、春秋战国封建论和面向亚洲的东方社会论提出不同见解,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异同”发表独到见解。
作为访问学者于1987-1988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学。
他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国* * *生产党党员。秦汉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唐史学会、北京史学会理事、副会长、顾问。中国文化学会会员、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西方文化研究》主编。他发表的部分论文被收录在《近50年来汉唐佛教寺院阅读史集》、《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中。
后崴路
(1903~1987)
[]中国历史学家。原名赵霖,又名玉树,名外庐。山西省平遥县人。生于1903年2月6日(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九),卒于1987年9月4日北京。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学习四书五经。1922去北京读书,分别被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法学和历史学专业。1927赴法国留学,进入巴黎大学。1930年,侯外庐经莫斯科回国。一开始,他是哈尔滨政法大学的教授,教授经济思想史等课程。“九个?一八事变后,他回到山海关,成为北平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的教授。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中国古典社会史》(后更名为《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古代思想理论史》和《中国近代思想理论史》等重要著作,在中国古代史和思想史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文革”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侯外庐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对几千年的社会史和思想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的作品丰富而自成一派,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是:①注重历史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研究。②根据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古代社会的发展道路。指出“古亚洲”不同于以希腊为代表的“古典古亚洲”,是因为后者是国家代替家庭的革命,而前者是国家混入家庭(即“国家”)的改革。宗族制度的遗产规定了民族思想出得晚和强调伦理道德的圣人风范;旧传统已经成为阻碍历史前进的巨大惯性。(3)皇权垄断的土地所有权(即土地的国家所有权)是秦汉以来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和“一尊”封建思想的社会根源。(4)与土地权力相联系,皇家地主占据了封建社会整个阶梯的顶端。豪族地主既有拥护皇权的一面,也有反对皇权的一面。平民地主更支持皇权。豪族地主与平民地主相互影响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也是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重要标志。⑤思想史研究更注重批判和维护正统的封建主义,发现哲学史上被忽视的“异端”思想和唯物主义传统。⑥强调法典是历史阶段的标志。例如,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以秦汉时期的一系列法律形式为标志;唐代的两部税法标志着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转变,明代的“一条鞭法”标志着封建社会进入后期。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稿》、《中国封建社会史论稿》、《苏联史家论辩答》、《中国古代思想理论史》、《中国现代思想理论史》(第一、二卷)、《中国思想史通史》(与杜、、赵、合编,五卷)、《中国。
侯外庐长期担任中国历史学会理事。晚年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委会主任。他还当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常务委员。
谭启祥
(1911~1992)
[]中国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吉隆这个词。浙江嘉兴。1911生于奉天府(今辽宁沈阳),清三年正月二十七。1930毕业于暨南大学,1932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1932起,任北平图书馆馆长,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讲师,广州雪海书院导师。1940以来浙江大学副教授、教授。1950至今,复旦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1当选中国科学院地质学部委员。同年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成员。
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帮助顾颉刚组建了以研究历史地理学为宗旨的学术团体龚宇学会,并于1934创办了《龚宇》双月刊。也是中国地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长期理事,1981以来的《历史地理》主编。由他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由数十位专家完成的最权威、最准确、最详细的中国历史行政区划地图集。他主持编制了《中国国家地图集》?历史地图集,这将是一个综合性的历史地图集,包括20个自然和人文主题。
谭启祥长期从事中国史和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开设了中国通史、文化史、专题研究、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等课程。,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研究领域涉及中国疆域行政区的变迁、城市、河湖、海陆变迁、人口和民族的分布与迁徙、文化史、经济史、历史地理古籍注释、地理史、辽史、史。已发表的100多篇论文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新的结论,如秦汉行政区划、金永嘉之乱后的移民、湖南的移民与民族、贵州古代包杨人的历史、徐霞客(见徐洪祖)的学术贡献、西汉以前的黄河史、东汉以后黄河平流的原因、 云梦、云梦泽的变迁,上海的海陆变迁与发展过程,马王堆出土古地图研究,《黄河》一书。 1982之前的主要作品已收入《长水集》第一、二卷。他还主编了《辞海历史地理卷》、《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黄河史丛书》等。此外,谭栖祥还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国务院古籍规划组成员、中国历史学会理事兼常务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会长等职务。
徐中书
(1898~1991)
[]中国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名道威。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1925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1928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寅恪欣赏《古诗十九篇》一文。1930被陈寅恪推荐,成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职编辑。两年后,他被提升为研究员。在历史语言学研究所八年,他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20世纪30年代初,他参与整理清朝内阁金库保存的明清档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殷周史料》。1934年,与容庚等人共同成立了考古学会。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中英庚和四川大学聘为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自1940年代以来,他还在乐山的武汉大学、成都的燕京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任教。1949后继续担任四川大学教授,兼任西南博物馆、四川博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组顾问,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先秦历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古文字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成员。
徐中书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先秦史和古文字学为主要方向,在明清史和四川地方史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研究方法上,他既继承了王国维的“双证据法”,又拓宽了研究视野,力求全面掌握,尽量利用相关学科的科学知识进行衔接和补充,从而体现历史本身的整体性。他熟悉先秦文献,对这些资料不仅运用自如,而且具有宏观素养。他善于结合田野考古、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技术等专业知识,反复论证,使之正确。他强调古文字学的研究要和古代史的研究结合起来。他的研究富有成果。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包括《木兰歌》的重新审查和五言诗时期的讨论。《古史·古文字》中有《雷科考》、《再论小屯与仰韶》、《左传》作者及成书年、《战国策》的编纂及其与苏秦有关的问题、《周代田田制及其社会性质》、《西周封建社会――兼论殷代的社会性质》和《陈厚思》。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他还研究了四川地方史,并写了一系列文章,如《巴蜀文化初论》、《续论》、《蜀王传》的年代和作者、《蜀王安阳史记》的注释等。
《石编钟考释》、《史记集》、《巴蜀文化论》、《左传选》等。他还主持编纂了大型辞书,如《汉语大词典》、《古文字表》、《殷周晋文集》、《甲骨文字典》等。
李雪芹
(1933~ )
[]中国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北京人。1933出生于3月28日。1952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1953,参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字连词编纂工作。65438-0954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65438-65438-0988任研究所副所长。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部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1985当选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
李雪芹长期致力于汉代以前的历史文化研究,注重文献与考古文字学成果的结合。在甲骨文、青铜器、战国文字、简帛及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20世纪50年代,他对殷墟出土的甲骨进行组合整理,通过整理谱研究甲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地理,首次鉴定出西周甲骨。他首创了殷墟非王甲骨说,并在历组甲骨问题上提出了新的二部九组的分期方法。青铜器及其铭文的分期、分区、国别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在系统研究甲骨文、甲骨卜辞的基础上,对商周时期的礼仪、官职、家法进行了探索。20世纪50年代末,他对战国时期的甲骨文、陶文、古玺、货币文字和简帛进行了综合研究,从而推动了古文字学领域一个新分支——战国文字学的形成。1975以来,先后参与了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湖北云梦睡虎简牍、湖北江陵张家山简牍等出土文物的整理和注释,并利用这些新材料探讨了战国乃至汉初的学术史和文化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李学勤多次出访欧美、澳洲、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和研究当地公私收藏的中国古代文物,与外国学者合作收藏和研究,出版了《英国藏甲骨集》,并准备出版一本欧洲藏青铜器专著。出版专著有《殷地理概论》(1959)、《中国青铜器之谜》(1980)、《东周秦文明》(1984)、《古代文献学初步研究》(1985)、《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主编,1985 ~ 1986)等。,至今已发表论文近200篇。主要是关于殷代的亲属制度(1957)、战国铭文概述(1959)、关于木号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1977)、西周甲骨的一些研究(198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