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学翻译的标准及其实现途径。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寻找标准?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深,语言作为沟通世界的桥梁,已经成为做好国际工作的前提条件。与传统的文学翻译和欣赏相比,非文学翻译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当前的翻译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本文只讨论非文学翻译的标准和翻译方法。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翻译标准;实现途径

作者简介:翟立同(1985.09-),女,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研究生。她的研究方向是英语口译。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H059【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1002-2139 (2012)-16-0-01

1.非文学翻译

非文学翻译也被称为实用文体翻译或应用文体翻译。这种文体涉及领域广,语言特色跨度大。文体上,非文学翻译包括公文文体、广告文体、合同文体、法律文体和其他正式文体;从文本的角度来看,非文学翻译还包括旅游翻译、商务文件翻译、电话翻译等。因为这种文体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做这种翻译的时候,翻译技巧和技巧是不一样的。以法律文书和旅游资料的翻译为例,法律文书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主要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所表达的内容要求用词准确、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客观规范。在翻译这类文件时,我们应该减少主观色彩,以确保法律文件的客观性。而且,法律文书由于其严谨性,往往用冗长复杂的句子来表达特定的意思。因此,在掌握一定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译者还应熟练掌握法律术语。同时,要准确理解文件,注意文化差异。而旅游资料则侧重于文化信息,翻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传递信息来吸引游客。因此,它要求译者不仅要有跨文化知识,还要注意翻译技巧,使游客有一个具体的印象,达到宣传的效果。总之,与文学翻译相比,非文学翻译有更多的科学成分。

2.非文学翻译标准

2.1翻译职业化

早期的翻译活动是围绕宗教经典展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翻译需求的扩大,早期的翻译活动被今天广泛的非文学体裁所取代,如外贸、教育、医学、科技、政治等等。早期的翻译活动没有形成规模,通常由某个行业的人发起,独立完成翻译活动。当今社会,活动推广者和口译员普遍分离,口译员逐渐成为一个职业群体。他们以翻译为生,或在翻译机构或政府机关工作,或成为自由职业者。2008年8月4日,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在上海举行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上宣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约有3.5万名翻译专业人员,另有65438+万人以不同形式从事翻译工作”。可见翻译人员数量之庞大。除了商业翻译机构,国际机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企业、研究机构等部门对翻译的需求也很大,很多机构都有专门的翻译部门。作为一个国家,有外交部作为对外交往的专门机构,各省市政府部门也设立了外事部门。跨国公司等大型企业的国际采购、生产和销售也离不开翻译。在全球化日益发达的今天,这一切都需要大量专业翻译人员的参与。

2.2非文学翻译标准

非文学翻译的文体变化差异很大,标准也是多样化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即“译文接受者与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与译文接受者与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1964,159)如果将“动态对等”理论应用于非文学翻译,我们需要“使原文的语言信息等于译文的语义信息;原文的文化信息等同于译文的文化信息;原文的风格信息等同于译文的风格信息;读者对原文的反应相当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翁凤祥2002: 46-47)然而,至今没有统一的翻译标准。季羡林教授(2005)在谈到翻译标准时说:“我对翻译理论没有深入研究,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不同种类的翻译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需要严格对应,有的不需要或者很难对应,表达意思就可以了,翻译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甚至严复的‘信达雅’,或者后人的新提议,都不是翻译标准,而是对翻译的要求和期待。因此,对于各种非文学文体的翻译,译者需要研究各种文体的语言特点和翻译要求,遵循不同的翻译标准。

3.实现非文学翻译的途径

3.1准确理解

翻译的前提是对原文的整体理解。这看似简单,但在真正的翻译中并不是每个译者都能做到。有些译者认为翻译是一件很机械的事情,不需要思考。照原文翻译就行了。即使遇到一些不懂的单词,也可以查字典。即使整篇翻译没有语法错误,译者也不一定看得懂,更别说读者了,这其实和机器翻译没什么区别。

然而,一些译者认为翻译的过程是对原文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意译’的习惯,翻译出来的文章与原文完全不同。其实意译并不是让译员去猜测作者的意思,而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但理解不是简单的理解原文的意思,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3.1.1楚演讲人的身份和演讲背景

在做任何翻译之前,译员应该首先了解说话人的身份和职责。如果文章不是作者署名,也要查一下原文发表在哪个期刊上,哪个部门承办的期刊,部门的立场和倾向是什么。同时,译者还需要了解原文的背景,如写作背景、时代背景等,进而挖掘出文章的深刻含义。

3.1.2明确演讲者的目的和目标群体。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目的和它的目标群体,所以译者要知道说话人的目的和目标群体,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3.1.3准确词义准确理解原文源语不是母语,遇到不熟悉的单词很正常。

以英汉翻译为例。每当翻译遇到不懂的单词时,他必须经常查阅字典,尤其是英英字典。英语通常是一个多用词,在不同的文本和语境中可能有另一种意思。在汉译英中,要注意汉语的表达习惯。英语简洁明了,而汉语有很多多余的词。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有必要翻译这些多余的词,如果删掉了,不影响文章。

3.2流畅表达

只有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译员才能说得流利。如果一篇译文通顺但理解不正确,就会给读者带来困扰。总的来说,我们对译文的要求是:看不出人工创造的痕迹。

3.2.1无明显误差。

避免次要的细节,如时态、拼写、标点、句型等,这些往往会影响翻译的质量。

3.2.2确保译文的连贯性以及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逻辑性。

好的译文不是句子或段落的简单堆砌,而是在译者准确理解和把握段落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译者不仅要理解原文想要传达的信息,还要从读者的角度检查原文的连贯性。

结束语

非文学翻译的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特点,翻译时要研究自己的语言特点,遵循不同的翻译标准。由于涉及的文体和领域多种多样,翻译人员应该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前提下,勤奋好学,学习各行业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参考资料:

[1],实用文体翻译,顾,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2]《非文学翻译》李长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英汉翻译对话》叶一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