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论文

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学生普遍有一种轻视的态度。有些计算题不是不会做,而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操作粗心、不检查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学、愿意做,教会学生运用口头计算、书面计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准确、快速计算的目的。

注重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日常教学内容,学生可以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通过游戏、比赛等进行训练。用卡片和小黑板看和听;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各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计算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用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在教学中,及时引用国内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专心于计算,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第二,培养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意志,会长期促进学生计算准确快速。

每天坚持练习。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日常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经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也提高了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略复杂的计算和简单计算的弱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比如“有趣问题的求解”、“巧妙计算竞赛”以及鼓励学生解决一个以上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意志。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在练习中认真刻苦地学习,不要轻易要求别人或急于找出数字。还要养成自觉检查、核对、纠错的习惯。

教师还应加强写作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计算思路、计算方法和步骤,防止书写数字和运算符号的错误。老师也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比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洁,重点突出。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时,教师要耐心坚持,统一方法和要求,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会一蹴而就。只有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果。

新课改中的计算教学不仅要引入具体情境,理解各种运算的意义,还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材的编排上,计算和应用已经合并,很多地方老教材没有应用章节,运算都是顺序和总结章节。在教材习题的安排上,基本题太少,很多都是应用题和拓展题,导致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下降。如何兼顾两者,保证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上学期总结:“结论1掌握加减乘除的意义,进行计算教学,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论2:加强基础口算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这学期既有口算,也有估算,还有笔算。在坚持上学期观点的前提下,根据本学期计算教学内容总结以下观点:

结论1:加强口算基础训练至关重要,让学生说话清楚,计算简单。

在以书面形式教授乘除法时,要在加强基本口算训练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计算技巧,如238÷6 19×19,所有计算都要以原有的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中的乘除法为基础。并且还总结了以下经验,1,老师讲完了,不要忙着让所有同学单独做,先点名几个人上台表演示范,等其他同学评判后再练习会更好。2.少说话,让学生多练习。3.说明写乘除法是一种程序化劳动,要一环扣一环。

教口算时,口算算法一定要用书面数学语言描述吗?学生通常知道如何计算。我也会用自己的话:比如600÷3不先看600末尾的两个零,先数6÷3,所以600÷3=200。240÷3认为3× () = 24,24 ÷ 3 = 8,240 ÷ 3 = 80。从这些答案来看,学生已经会计算了,只是不会用书面术语;我花了很多时间训练学生说:六百除以三等于二百,所以六百÷三等于二百,二十四个十除以三等于八个十,所以二百四十÷三等于八十。从效果来看,学生说话还是很努力的。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我想了很久,想出了一个拆解的方法。计算的时候,我会按照学生的指示去做。比如600÷3先算6÷3,那么600÷3=200。再解释一下,不看尾部1个零,你会看到这个数是多少个十,不看最后两个零,你会看到这个数是多少个百。不能无缘无故少看。通过这种讲解,把计算和说话分开,让学生说话清楚,计算简单。

结论二:计算教学应重视利用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还应重视相关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简单的十进制加减法是在之前整数及其加减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教学中,先练习了两个3位数加减法的笔算,问: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计算小数,总结计算方法。得出计算小数时,小数点对齐,位数对齐的结论。因为对比和迁移,学习效果不错。

比如乘法教学,35排29个学生,每排700个学生。有足够的座位吗?解决实际问题开始导入,说明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找到了既便于计算又接近精度的最佳估算方法。由于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入,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有更好的动力去掌握计算方法。

在写乘法的教学中,也是从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比如棋盘上有几个交点?19×19,一开始我问有哪些同学知道围棋有多少个交点,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然后,通过对19×19的计算,讨论了计算方法和理论,得出了计算结果。因为计算结果是学生特别想确认的答案,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掌握反过来也更加深刻。

在乘法教学中,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乘法的含义,更牢固地掌握计算过程和方法。

比如在教学解题的单元,也突出了一道计算题。两步解决的应用题一定要列成综合公式吗?"学生必须掌握组合成综合公式的能力吗?"教学中解决问题的重点应该是分析实际问题,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因为教材安排在例1中合并成一个综合公式,所以我也花了一些时间讲了在例1教学中如何将两个相关的分步公式合并成一个综合公式:

5×50=250人

250×6=1500(人)

合并方法是将第二个公式中的250替换为第一个公式中的5×50。在例2的练习中,我也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认识到列举综合公式的好处,但是随着综合公式的增多,有些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用括号,什么时候不用。首先是什么?困惑是什么?需要审核综合公式的运算顺序。但在教材和教学大纲中并没有安排这方面的内容。但通过本卷以往数学教材的考察,并没有对该内容进行单独的编排。由于课时问题,我该教还是不该教?教应用题的时候在这个计算问题上花太多时间值得吗?"我们必须掌握组合成综合公式的能力吗?"通过讨论,也做了正确处理,增加了一个课时,总结复习综合公式的运算顺序。

结论三: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让他们有良好的数感,是很有价值的。(这一段是分段写的)

《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第二期《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应用广泛,对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发展学生估算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价值。”新教材中大量的估算教学,开放式的教学理念,让我感到迷茫和压力。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是我在教学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就自己几年的估算教学谈一点我的理解和实践。

一、充分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数感。

《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第一期的《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低段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估算技能。“事实上,估算作为一种能力和意识,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渗透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利用教学情境、生活实例和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觉进行估算,加强对数据的认知,逐步使学生有良好的数感。

在低年级教授数的概念之前,我会先让学生估算所呈现的物体的数量,然后进行计数,让学生逐渐建立数的概念,增强估算能力。教完“长度单位”后,可以设计一些有估计值的例题让学生练习。比如一根跳绳大概是(),一个操场大概是(),一支笔是15()。

学生良好的数据意识和量化能力不仅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取和处理上,还表现在“能够估计运算的结果,并能说明结果的合理性”。比如125÷2 378÷5你觉得估计应该是多少?当然,很多同学把125看成120,把375看成350,350 ÷ 5 = 70,这符合“向上取整快,与确切结果相差越小越好”的估算策略,但很多同学还是把125看成124,65438。于是我组织孩子们进行辩论,让他们自由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对比自己的估算结果,对估算结果给出自己合理的解释,然后老师及时进行评价,无形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估算能力。

第二,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灵活合理地运用估算策略。

《标准》在第二期强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当的估计方法,养成估计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个案例:教学情境是衬衫68元,短裤34元,妈妈带100元。这两样够了吗?绝大多数同学还是用“四舍五入”法:68+34 ≈ 100。答案是足够了。只有几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我请这些学生谈谈他们自己的想法。一位同学说:我估算了一下,精确计算了一下,发现买这两样东西要102元,觉得不够。另一个同学说:买东西钱多一点,人没了买不到,所以我估计68算70,34算40,加起来就是110元,所以带100元不够。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估算要结合具体情况,不能简单地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结果,而要结合实际生活,采取灵活的估算策略。

还有一种情况:一桶矿泉水大概58杯,小明一天至少要喝5杯水。这桶水够小明喝几天?答案是11。按照常规的估算方法,58更接近60,应该是12,更接近确切的数字,是一个合适的答案。但是下面的题目有一个附加条件(小明每天至少要喝5杯水),就是最小除数是5。然后根据现实生活情况的要求,应采用除法估计中的截尾法,答案为11。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时机为学生提供估算情境,合理渗透估算,采用灵活的估算方法。让学生自觉运用估算,提高估算兴趣,形成估算意识,灵活调整估算策略。

第三,充分发挥估算的作用,挖掘估算的教学价值。

估算作为新课标重点改革的新增内容,自然具有非常广泛的实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比如每个家庭都要规划好自己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这家商场的营业额和利润是多少?这些都需要预估。实际上,估算提供了判断计算器是否准确的重要依据,包括儿童口头和书面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的需要,渗透到点滴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形成先估算、后计算、再估算、再检验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进入一个误区:在教学中非常重视估算方法的练习,却忽视了对估算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其实我觉得教学中对估算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对学生估算方法的评价,比给学生估算方法更重要。学生的评估策略是通过教师的不断评估和分析形成的。新课程强调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注重对估算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结合生活的具体情况判断估算结果与准确答案的关系,即“估算大”与“估算小”的问题。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授估算方法,灵活运用估算技巧,还学生一个自由、快乐、发展的数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