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越洋论文
阿诗玛闻名海外。
“铃儿响,青鸟唱,我陪阿诗玛回老家……”提起阿诗玛,国内很多人都很熟悉。美丽善良的彝族撒尼姑娘阿诗玛,为了爱情和幸福,没有向恶势力低头,最后化为石像,天天盼着心爱的黑哥哥回来。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在上世纪60年代初被改编成电影《阿诗玛》。作为追求忠贞爱情、自由和幸福的象征,阿诗玛的故事广为流传。
如今,阿诗玛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代表,也不仅仅是中国人熟知的人物。她的名字早已飘洋过海,为全世界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海内外游客所熟知。
初秋,第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在阿诗玛的家乡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召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学者齐聚一堂,广泛探讨中国的彝族文化,阿诗玛再次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
百年易研究回归故里。
彝族是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阿诗玛所属的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分支。千百年来,彝族人民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休养生息。他们不仅在这里建立了古滇国、夷国、罗甸国、南诏国等多个政权,还创造了青铜器、十月阳历等古文明,更早地创造和使用了本民族语言的文字记录。他们写下了社会历史、宗教礼仪、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无数著作,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份遗产。
彝族悠久的历史、神秘而富有创造性的文化和复杂的社会形态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算上100多年的历史,彝学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国际化的研究领域。19世纪下半叶,欧洲学者、探险家、旅行家和传教士到中国彝族地区考察、探险和传教。他们调查了撒尼、阿希、苏诺等彝族支系的社会历史、语言和文化,出版了大量的彝族著作,开创了彝族研究的先河。20世纪三四十年代,费孝通、林、、杨承志、等学者对滇川彝族社会、历史、宗教、语言、文学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彝族各支系进行了民族识别,并对凉山彝族的彝语、社会历史和社会形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易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易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易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增多。65438-0995年,首届国际易学研讨会在华盛顿大学召开。1998期间,在特里尔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易学研讨会上,很多学者都希望第三届国际易学研讨会能在中国这个彝族的故乡和易学的发源地举办。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于9月4日至7日在石林彝族乡如期举行。经过百年的易学研究,我终于回到了我的出生地。
跨文化交流的盛会
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芬兰、波兰、日本、韩国、越南和中国等65,438+00个国家的65,438+000多名学者参加了今年的国际易学研讨会。其中有首次发起国际彝学研讨会的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家郝锐教授、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海贝勒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学樱井龙彦教授等国外著名学者,也有中国资深彝学专家和众多青年彝学者。
大会组委会副主席、中国首位彝族女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国际交流部主任巴莫·阿依说:“这次大会是中外学者的一次伟大的学术交流,规模之大、内容之广、研究水平之高,超过了前两届。堪称国际易学界的一次盛会。”
本次研讨会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召开的,所以主题是“彝族传统文化与彝族社会经济变迁”。围绕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主题,与会学者就经济发展与教育、社会变迁与民族关系、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文学与民间文化、传统信仰与宗教等话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身着彝族传统服饰的郝锐教授在学术演讲中认为,彝族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如果没有其他学科的彝族社会文化信息,就没有重要的案例。他指出,在彝族社会经济变迁中,传统文化应如何与现代化相结合?如何理解彝族文化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贡献?如何理解彝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这次研讨会讨论的这些问题将为今后的易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会议收到的130多篇论文可以看出,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是中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阿诗玛是学者们的重要研究对象。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司培基教授在他的论文《阿诗玛从哪里来:撒尼人、彝族文化与世界主义》中,对阿诗玛从撒尼民俗演变为世界知名形象的过程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中国学者从阿诗玛的故事中提出了开发西部旅游资源的积极建议。
研讨会上,各国学者充分发表学术观点,展示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所有的外国学者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有的甚至会说彝语和撒尼语。会议气氛活跃、坦诚、和谐。许多学者反映,这次研讨会通过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分享信息,结交朋友,收获颇丰。
伴随着阿诗玛优美动人的歌声,为期4天的第三届国际易学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易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如郝锐教授所说:“如果说第一届研讨班播下了一颗易学的种子,那么现在它已经长成一棵大树。希望以后能变成一片森林。”
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