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与改革范文

如何推进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下是我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农村地区的发展,范文1: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论文关键词:集体化农村市场科学发展

摘要: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主动?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集体化是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为了促进农业吗?第二次飞跃?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市场的发展将给农村经济乃至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农村集体化经济有利于集中资源优势,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集体化经济就是把集体规划和公共管理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规则、程序和制度,政府部门负责执行,村民负责监督。村委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的合作经济发展模式。结合科学发展观和农村实际情况,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一体化经济。是从原来单一的农产品生产向多元化的转变。是科技进农村。正是农村实现了科学种田、科学管理、科学发展,集体化经济才能集中力量统筹协调,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可以组织资源开发和协调资源利用,兴办农村集体企业。它可以组织农民,服务农民,灵活采用各种经营模式,实现劳动者的自助能力,在新出现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建设中,在内外部关系的设置和运行规则中,发挥支撑、中介和对比作用。国家在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全局中研究解决三农问题,以工促农,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农村集体化经济可以集中土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村和平的质量和竞争力。实现科技种田,集中管理。建立第三产业,加工销售农产品。这样,农民收入从单一的农产品生产转变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并且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打开销路,提高价格。以便在农村地区发展新工业。

于65438年至0955年在中国25个省区进行?上百个县乡村?问卷调查显示,74%的干部和农民认为有必要在全村建立和完善集体经济组织。这说明集体化经济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我来自土豆的故乡。虽然我的家乡生产马铃薯,但农民从中获得的经济收入很少。据我分析有以下原因:(1)仍然采用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模式,使得产量不高;(2)种子的品种不经常变化,说明同一个品种在同一个土壤里有适应性,不适合生长。从而大大降低了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3)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只种土豆,价格不高。大部分利润被中间商和加工商获得。这使得农民收入不高。如果在农村实现集体化经济,具有以下优势:(1)种植模式可以由原来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科学种植,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种植,可以增加农民的种植技能知识,实现科学种田;(2)建立马铃薯育种基地,每年培育优良品种,让农民种植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提高马铃薯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力。(3)同时建立加工销售土豆,减少中间利润损失。这样农民收入就从单一的生产到加工销售多元化了。能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是农村从农业向新产业的转变。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2.农村市场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农村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中国有5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市场的发展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政府应该重视农村市场的发展。鼓励企业开发农村市场,农村将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使农村市场又好又快发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农村要积极加快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消费,吸引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加快农村发展。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给农村市场带来了机遇。农村政府部门应抓住这一机遇,下大力气加快经济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它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农村教育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

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可见,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农村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目前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对教育不够重视。大量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对农村的全面发展有影响。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活动,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做出积极的贡献。随着农村教育和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也会加快。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农村经济发展将取得新的胜利。

农村集体化的道路和农村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中国发展方向的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应该思考和规划这个问题,为农村的发展做贡献。只是我自己的想法。

参考资料: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10-25(1)

农村发展范文二:农村改革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摘要阐述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和历史概况,在分析农村改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改革与发展;现状;措施

城市是以工业生产为基础的行政、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农村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地区,以土地和农民为主要要素,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城市和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两大平台。只有相互促进,中国的整体改革和发展才能顺利进行。

1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历史概述

中国农村改革的目标是面向世界,实现土地私有化和经营主体合法化;面向未来,实施农村宅基地改革,推进农村向现代农场转变,减少农业人口;面向现代化,改变农业的传统经营观念,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现代化[1-2]。

中国农业经历了农地家庭化经营、人民公社集体经营、再到农地家庭化经营的过程。建国初期,中国城市化率低,工业基础薄弱,城市规模小。我们的大多数公民只能分散在农村,而广大的农村养活了全国80%以上的人口。因此,在我国解决温饱的阶段实行分田到户的形式是科学的、正确的。后来的人民公社管理模式违背了自然规律,抹杀了人的个性发展空间和能力,严重挫伤了人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结束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基于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及时确立了农地承包责任制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农民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失去了流动创业的自由;农民和宅基地紧密结合,难以摆脱[2]。

2农村改革与发展现状

2.1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首先,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农民向城市转移提供了空间。农民通过在城市买房的方式在城市定居。二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了舞台,使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实现就业,成为城市的正式成员;第三,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大多数农民选择进城打工,形成了民工潮;第四,农民子女通过高考等形式实现了进城打工的梦想。

2.2农村宅基地无序扩张,严重浪费土地和房地产资源。

一是因为部分农村人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固定人员,农村房产闲置造成了宅基地和房产的浪费;二是从贫困地区来较为发达地区定居的农民也在村里建房,导致当地宅基地无序扩张,无形浪费。这使得原本应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减少的农村宅基地面积反而扩大了。第三,一些城里的老人想回到农村过平静的生活,却找不到合适的住房,因为根据现行的相关政策,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子是不允许买卖和出租的,这阻碍了农村剩余房地产的利用。农村空置房呈快速上升趋势,宅基地改革政策滞后是主要原因。

2.3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难以实现。

由于农村土地属于每家每户,农民多,规模小,很难使用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只能靠小型机械耕作,不仅造成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3农村改革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3.1制定科学的农业发展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民进城的思潮会越来越强烈。对此,国家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要因势利导,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我们应该从农村的发展目标出发。在国家财力和城市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首先要考虑取消我国公民的二元结构。同时,要逐步在城市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城市要实行定岗不定员的就业政策,实行城市人口合理流动,实现就业自主流动,让农民和城市自主择业。此外,还要逐步消除他们与城市居民在福利等方面的差距,让农民进得去,留在城市,吸引农民不断进入城市生活,实现农村城市化[1-3]。3.2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土地流转的政策,各级政府要成立专门机构,让土地资源进入市场,不断提高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解放被土地束缚的农民,让农民轻松进入城镇[4]。

3.3改革宅基地制度

改变现行的宅基地政策,给宅基地发房产证,让它在市场上流通。这样就可以把农村人口的房子卖给一部分需要建房的人,减少宅基地的面积,避免土地和房产的巨大浪费,也可以让一部分想在农村生活的城市居民有房住,减轻城市的承载压力,发挥宅基地的最大效益。

3.4政府牵头进行农村城市化规划。

政府规划的滞后造成了农村人口流动的盲目性,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具体表现在:一部分农民先从贫困山区向平原地区流动,再从平原地区向较发达地区流动,最后向城镇流动。在每一个流动过程中,国家和个人花钱建房买房,把原来的房地产土地闲置,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如果国家提前规划,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让农民一次性搬迁到位,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浪费。

3.5加快城市改革步伐,配合农村改革发展。

为了促进农村改革目标的实现,城市和农村应该相互促进,实现双赢。具体措施是:城市要率先实行岗位聘用制,农民和城镇居民要公平对待招聘对象;同时,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不断拓宽就业渠道,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就业。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进城务工人员应逐步实现从正规固定职业向自主流动就业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也增加了农民就业的灵活性。总之,加快城乡互动,为农民进城提供条件,必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

4参考文献

【1】张小山。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是什么?解读?十一五规划?提案中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J].中国改革,2005(12):29-31。

[2]丁·。对当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10(4):25-28。

[3]康九生。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深度突破[J].农业经济问题,1999(8):51-53。

[4]韩军.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9(5):4-11。

与农村发展有关的论文:

1.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

2.新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3.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4.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

5.农村发展概论

6.浅谈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7.关于农村基层党建的论文

8.农村区域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