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沙僧的论文
西游记取经四人组中,最不受人注意的是沙僧。看了几个流行的文学评论,很少谈沙僧,也很少有关于沙僧的专著!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同意同一点。沙僧不是个性苍白的艺术典范,但没有个性,他就有个性。在我看来,沙僧体现了中华民族普通人的优秀品质,是封建时代普通人的人格写照。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沙僧的性格刻画!
沙僧形象最早的起源是玄奘求法经历的大漠。他将沙漠拟人化为深沙神,并在《西游记》中作为苦行僧的代表展示出来。
一:自觉的赎罪意识。沙僧曾经是天宫将军,却因为一次不小心打碎玻璃灯的意外失误,命运彻底改变。于是观音菩萨劝他跟佛经做徒弟,他当即表示愿意“皈依正果”。在去西天的路上,悟空一直在说在天庭大闹的魅力。八戒总是分行李,连唐僧也流露出思乡之情。只有沙僧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
二:服从服从,明智自保!比起天宫和八戒对嫦娥的调戏,沙僧不小心打碎玻璃灯算不上什么大罪。可是他受的苦最多,最后却只是封了一个金罗汉!
三:努力,努力。沙僧一直是个脚踏实地,不计较得失的人。他不像悟空那样贪名,也不像八戒那样贪名。取经路上,真正踏实的人就是这个沙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