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人利己的论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何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孔子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欲立而为人,欲成而为人”的教导,为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

一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立而为人,欲成而为人”,这些都是孔子思想的具体内容和表现。这也是孔子从人的内心需要出发所揭示的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本主义哲学命题。这些命题显示了孔子对人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也是孔子哲学永恒生命力的秘密。

在《论语》中,孔子有两处讲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一,在回答钟公的问题时,他说:“出门见大客,使百姓如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无怨言,家无怨言”(《论语·颜渊》);第二,回应子贡的问题“谁能一句话活下去?”他说:“原谅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即这个命题是孔子在回答什么是“仁”和“恕”时提出的。“仁”的基本含义是“爱”,包括亲吻、爱人、关心人。按照程颢和程颐的说法,“仁”是“整体”,是“意、礼、智、信”。他称之为“四支”,即它是一切善德的总概括。《说文解字信步》是“宽仁”。“原谅”属于仁的范畴,“原谅”的基本含义是“推己及人”,把自己内心的爱推给别人去爱。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命题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假设上的。要求用自己的善良和仁慈去推动别人的内心,从仁慈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在这个命题中,需要区分两个对立的概念,即“你想要的”和“你讨厌的”,这两个概念都是从个体主体中体验出来的。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和行为追求,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整个人类主体都能共同感受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恶”,它的对立面是“己所不欲”,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子·孝文》)。相反,“所欲与之聚”(孟子·离娄)也是“仁”。所以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命题,体现了人类伟大的“爱”。其中包含的“悄悄话”或真谛是“博爱与慷慨”

人的主体意识的确立,是人认识到自己与外界的区别,灵魂与肉体的区别,进而追求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思考自己的本源与归宿,思考对外界的终极解释,思考自己与外界的关系,等等。人们意识到自己与自然不同,于是逐渐确立了“群体”的概念和作为万物之灵的主体意识。人类个体的主体意识是在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中出现的。我们自己和他人之间,自己和整体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中国先贤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孔子总结了前人探索的成果,确立了“仁”的哲学,肯定了人的主体意识,强调了个体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孔子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欲立而为人,欲达而为人”的思想,说明孔子对人的主体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孔子的个体主体意识中,这是相对于群体而言的。因为个体的主观意识,如果脱离了群体,就成了孤立的个体,任何个体都是群体中的个体。离开群体的个体可能会失去人性的某些规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必然逻辑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管你想要什么,做什么,都要站在人类整体的角度考虑。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给别人,要有意识的把自己想要的给别人。这种个人的欲望和邪恶是群体的参照物。在儒家看来,一个完美的人,只有把自己融进群体,才算完美。人性所规定的“仁”,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决定的。脱离群体的人不会是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要肯定别人,同时肯定自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是作为类的一员而存在的,他们的生存安全、物质利益和精神生活是相互依存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应该为所欲为。然而,在任何社会中,掌权者与普通民众、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都存在差异。给与不给的主体是当局、领导和管理者。他们应该给人民美德,教导他们,治理他们,给他们财富。老百姓也要树立和贯彻施与不施的思想,每个人都要善待他人,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体现了社会的和谐。

孔子的“不作恶”和“培养人才”的思想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的。在人性问题上,孔子虽然只提出了“性相近而学远”的模糊命题,但孔子在本质上坚持了人性的善。孔子把人性定义为“仁”,即人是仁慈的,同时又把“仁”定义为“爱”,说明人的内在本质是善的,而孔子的这一实质性思想在孟子那里得到了清晰的揭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与生俱来的,来源于“四端”,即“慈悲、仁”;耻恶之心,义之端;心之辞,礼之终;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这“四端”中包含了仁、义、礼“四德”的萌发。慈悲萌发了仁,羞耻萌发了义,逆来顺受萌发了义,是非萌发了智。这“四德”是每个人固有的。因为人都有这种善良,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时,不要违背人的善良本性。执政党赢得民心的轻率之处在于“以其聚其所欲,而不以其作恶。“如果人们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他们就会喜欢它,如果他们喜欢它,一个政权就会存在。相反,如果他们做了他们邪恶的事情,他们将会怨恨它,如果他们邪恶,人民将会死去。(《大戴礼·张子·金文·关》)在孟子看来,如果每个人都表现出自己的善,他就能感受到别人的心,并与别人的心交流。“你若饥寒交迫,便知世人要温饱;如果你讨厌努力,你就会知道这个世界想要安全;恶而弱,则知天下欲富。”(《韩诗传》)这样,人们就找到了一个精神吸引的点,作为统治者就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善待他人。大家根据环境和地位,把德行应用到别人身上,难道他们都成不了尧舜吗?从善良的本性出发,大家互相关心,贯彻“忠恕”的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就容易沟通。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欲望和需求,或者像美国心理学家马嘶·诺所做的那样。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性本恶,为善而伪”(《荀子性恶论》),“人性本恶”,人性本自然。“爱是人性的本质”,爱是人性的内容。“欲望是情感的反应”,欲望是情感的反应。从天子到庶人,人人都有色欲。荀子虽然主张“性恶论”,但还是主张为所欲为,为所恶而为,这是符合人性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的礼仪道德是人为的,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人们痛恨因贪婪和贪欲逐利而引发的竞争和骚乱,痛恨“偏危造反”的社会局面;追求和谐平衡的人际关系和公正和平的社会环境。从皇帝到老百姓,每个人都有欲望,因为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你想要的不代表别人不想要。每个人都有欲望,深石也尽力了,我们该怎么办?荀子认为:“欲虽不竭,可近竭;虽然不能去,但是可以省钱。虽然不能去想去的地方,但要靠近;虽然不能去,但也不能自讨苦吃。那些担心的人想要省钱。”(《荀子·郑明》)要达到“近于至善”、“节衣缩食”的目的,就要制定“礼”来“培养人的欲望,给人想要的东西”。人最大的欲望是“贵在生命”和“安享太平”,所以保持健康和快乐的人最关心礼仪(荀子强国)。换句话说,你想要的只是有条件的满足。一般来说,普通人是不可能为所欲为的。”人之所欲,天之所从”是指整个人类群体对生存和发展的渴望。所以荀子提倡的“近欲”和“节欲”是很实用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实践原则,孔子还强调,作为国家各级政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了解和研究人性问题。不了解人性,就无法有效治理和管理。“所以君子到民,不能不知民之性,达于民之情。他知道他从生活中吸取了教训,然后人民就顺从了。”“生而为性”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善性,“有习惯”是指人丧失善性而习得的坏习惯。人类的善良本性要求“爱”和“被爱”。用自己的心去推动别人的心,有所成就,有所立定,有所成就,有所成人之美,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不想承受的强加给别人;同时,给予他人符合人性需要的东西,使人与人乃至整体的关系和谐协调,人的善良本性得以发扬。否则,人的恶(无论是先天的天性还是后天的习惯)就会滋长、蔓延、泛滥,破坏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使人失去生活的基本保障,社会也就不是社会了。

研究人性,了解人性,每个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是践行仁的重要基础。探索人性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人类的爱”,“所谓爱就是创造;所谓创造,就是在对象中找到自己。”“了解自己,才会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知识茫然的人看到的世界也是一样的灰色。只有在能够用闪光的眼睛凝视自己灵魂的人面前,一切才会以令人眼花缭乱的交错展开”,“能够透彻了解自己人格的人,即使在最普通的人中,也能发现各种各样的人格”,“人格不能被赋予,只能被获得。抛弃差异,选择原因,抱着柔情去了解别人的性格。不要用即兴的印象和反复无常的直觉来把握自己的性格,而要用持之以恒的爱和细致入微的洞察力来把握”,“你必须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日版三木伊藤:生活笔记)三木伊藤先生的这段话说明,只有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别人;有了爱,才能理解别人。现在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潜心学佛,看起来是在忏悔自己的过错或罪过,看起来是善心的,但实际上却充满了邪念和贪欲,常常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有些人在自尊和守法两方面都加码,自我膨胀,诡计多端,排斥所有人,试图垄断自己的名利。这样的人永远无法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这种不具备起码的人性善,更不具备佛性。因为没有自性,你无法认识自己,也无法认识别人,更无法从对象中找到自己。所以他不明白也无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和意义。

清代著名学者刘保南在评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引用了《朝鲜诗传》中的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论语·颜元十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体现了孔子“与人为善,爱人如己”的思想。孔子回答子贡的问题:“如果你能施舍给人民,帮助别人呢?”?能说是仁者吗?当被问及一个问题时,他说:“仁慈的东西必须是神圣的!姚顺还病着呢!仁者欲立而为人,而欲达而为人。可以说仁的一面已经有了。“孔子严格区分了‘仁’和‘圣’两个概念,认为‘圣’高于‘仁’。刘保南解释:“仁”与“圣”* * *以“恕心养万物”的方式相通,但不同的是,仁的德性范围是狭窄的,而圣的德性范围是宽广的。”仁者爱人,圣者言传,而见《说文》,为初谊。总的来说,没有停滞,没有阻碍。所以与天地之道、阴阳、刚柔相济,然后可以观察天地,与仁义之道相联,然后可以自行成就。如果我未能理解原因和意义,我就未能胜任人,即我的怀疑阻碍了我,但我不能讲道理。如果你太自主,你会表现得粗暴;如果你用它来统治人,你就会造反。“把‘施舍给群众’,‘慷慨大方,说话不自私,把美德传播给群众’叫做‘圣’,‘仁为大’,所以‘圣’高于‘仁’。可见,“施舍大众”是德泽的大德,也符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宗旨。

1,德育为民。孔子主张“以礼导之,以德和之”(《论语》),反对“以政导之,以刑和之”。他认为,只有用礼貌和道德来教育人们,才能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使人们知道自己的价值,并建立自尊感。自尊是一个人的意识,是一种美德。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尊,他几乎就是一个动物。因为,有些高级哺乳动物是有羞耻感和一些自尊的。人的自尊是建立在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上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明自尊的基础是对他人的尊重。如果你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或者强加给别人,那就说你丧失了良知,丧失了规则。渴望享受的人不仅不愿意做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也不愿意做简单的一般性工作。那是谁给他创造了享受和享受呢?当然是别人付出的劳动。他们不想工作,但其他人想。这种人失去了道德品质,变成了个人主义者。极端的个人主义往往会失去自尊。个人主义的世界并不和谐和平。如果我们都互相关心,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社会上的人就会减少摩擦、矛盾和怨恨。要做到这一点,人的道德文化素质非常重要。因此,向人们传授美德,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是政治家不可忽视的任务。古代非常重视“礼”和“乐”的教育。“礼”和“乐”的社会功能是使人与其和谐相处,保持能人的内心平衡,从而使人的精神生活更符合人性的要求。

2,仁政为民。坏政治和暴政向来为人民所痛恨,仁政才是人民所希望的。政治家要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内心去理解和体察广大民众的意愿,尤其是最底层民众的意愿和诉求。《尚书·武义》要求政治家“预知庄稼之苦”,进而“知小人之依”“依其而藏”,这是下层普通百姓心中隐藏的痛苦和难以言说的苦难。政治家要从热爱人民的立场出发,实行和平政治,引导道德,教育人民,让人民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要使人民有永久的生产,就必须有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生产资料;要让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不饿不冷;要少管它,少送徭役,缓百姓负担;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减少战斗次数,在必要的正义战争中速战速决也是合适的。政治家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关注人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任何人都不应该把自己不想要的、讨厌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政治家也不应该把自己讨厌的东西强加给人民。

3、富于民。富而贵是人之所欲,人之所欲必随天道。物质生活是人生存的基础。人来自自然,自我价值的确定使人从属于社会,所以人是自然和社会的存在。作为自然的存在,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为了维持生命的延续,必须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手段和本质不同于动物。所以人的生存需求还是第一层次的需求。因此,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的“欲望”,是统治者首要的、根本的任务。孔子倡导“富民利民”政策,强调“因利而惠民”是道德政策的重要内容。荀子从所欲出发,主张“富民以政”。他认为只要实行“光田税”;关平市的标志;省内商户数量;努力工作;没有“抢农时”(《荀子·富国》)的政策,人民也能富裕。他还说:“要善其国,救其民,善其馀。节用于礼,裕民用于政。何裕民多余,裕民富,百姓富,田肥易(治),田肥实用百倍。”统治者只要实行“富民富民”政策,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产生更多的财富。历史和现实都清楚地表明,只有实行富民政策,使人民富裕起来,才能稳定社会,使国家强大起来,推动历史的进步。

4.为人们的灵魂建造家园是仁政的一个方面。物质生活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不是生活的全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需要文化和精神生活。文化和精神生活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一个人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但精神空虚,价值观扭曲,失去了理想和对现实生活价值的追求,很可能会颓废甚至犯罪。就人性而言,每个人都有对美的追求。每个人都希望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生活,而且有美好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希望自己的灵魂有一个安息的地方。有的人喜欢音乐、绘画、文学作品,把灵魂寄托在艺术界;有的人喜欢探索宇宙和社会的秘密,把灵魂寄托在学术花园里;有的人喜欢花鸟和旅游,把精神生活寄托在休闲的时空里;有些人信仰宗教,把灵魂寄托在世界的另一边。总之,为了使人民的生活真正成为人民的生活,政治家必须为人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创造丰富的空间,以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总之,从“所欲而为”与“所恨而不为”的辩证关系中,我们体会到了所为的价值,也体会到了孔子“布施大众”的真谛,即从爱民的立场出发,满足人民各方面的需要,才是真正的爱民。

从人类在世界上面临的各种危机中,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和意义。

针对世界范围内的道德沦丧、形形色色的犯罪、生态环境的破坏、形形色色的地区战争冲突、国与国之间的外交纠纷、中国大陆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我们应该从先哲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智慧教导中汲取智慧,从而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就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言,没有一个国家希望自己的国家主权丧失,领土被占领,热爱国家统一等等。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出发,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不要侵犯他们的领土,不要破坏他们的统一,不要把战争强加给他们的人民,不要奴役他们的人民,等等。如果你希望你的国家主权不可侵犯,你就不应该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想要自己的国家发达,也要让其他国家发达;想要自己的国家强大,也必须让别人的国家强大等等。但是,有些国家不是这样的。他试图找各种借口和理由干涉别国内政,限制别国经济发展,限制别国贸易,甚至施加各种压力,害怕一些发展中国家富强起来。世界上这些奇怪的现象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上。如果各国的政治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政治家,都能理解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欲立身,必有所成,而欲除之而后快”的教导,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更加和平,更加人性化,争端和摩擦也会少一些。

从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来看,任何生产者、销售者只能是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是他消费的大量商品的消费者,所以也要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不想买假冒伪劣产品,就不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怕火就不要生产销售劣质电器、燃烧器具;如果怕吃了劣药危及生命,就不要生产、销售劣药;我怕吃了劣质有毒的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或者危及生命,所以要生产或者销售劣质有毒的食品等等。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是一些人的利益驱动,失去了“良心”和人性。如果他们能重新找回自己的“良知”,找回自己失落的人性,用孔子的仁慈洗去心中的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或许是有价值的。

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来说,也应该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来处理。管理者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以达到其内部人际关系之间以及内部与外部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尊重人。管理层首先要尊重你的下属和员工,这样他们才能尊重你。作为下属和员工,要想被尊重,就必须尊重上司。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可以实现组织内部的和谐。管理者要尊重下属和工人,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还要尊重他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精神生活。人本主义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主流。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就是人本主义原则的体现。

从人与人的日常关系来看,落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恕也是非常必要的。不去做别人做的事,不去赢得别人的爱,设身处地,关心他人,利己利他,自觉觉得他有所成就,就能和谐相处。能否以忠恕之心去理解人,帮助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是文明和教育的标志。有些没文化的人,如果和别人有一点小摩擦,就会出言伤人,有时会把矛盾闹得很尖锐,甚至犯罪。个人教育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都离不开孔子的忠恕。

总之,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所体现的善良美德和忠恕之道,对于建设文明世界具有重要价值,必须大力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