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分数的议论文
1917年,梁漱溟考北大失败。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很欣赏梁漱溟的才华,邀请梁漱溟到北京大学当讲师。梁漱溟没有辜负蔡元培的希望。他刻苦学习,后来以《中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最终成为著名的教授和学者。
请问:如果梁漱溟没有遇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蔡元培,遇到只看分数不看能力的考官,他还会在北大当讲师吗?想必又会成为“唯分是举”的牺牲品。
分数等于能力吗?我在想。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清朝历史上的高中状元很少,中学生更是少之又少。也许你还记得落榜的张继,在姑苏城外寒山寺旁彻夜未眠,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然而,谁会记得当年谁是《to be no.1》的状元呢?
《聊斋先生》蒲松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科举考试,却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但是,这并不妨碍后人认可他的能力。“写人鬼更胜一筹,刺贪刺虐入骨”是后人对他作品最中肯的评价。
这说明能力强的人不一定是高分的人,所以高分的人就一定能力强?不完全是。
美院教授陈丹青想自己招研究生,因为她发现学校招的研究生英语水平很高,但是绘画水平一般。面对连一篇文言文都不会翻译的研究生,上海某大学历史学教授惊呼:“我们需要的是能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历史课本的庸人。”
高考奇才张飞,四年考上北大两次,清华一次,却因为迷恋网络被北大清华开除。一个能“主宰”高考的人,抵挡不住网络的诱惑。这是张飞个人的悲哀吗?还是中国人才选拔标准的悲哀?
就像“钱不是万能的,没钱什么都做不了”一样,对于当代中国学生来说,“分数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分数什么都做不了”。但是分数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如何让每个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通过分数展现出来,应该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
诚然,能力强不一定代表高分,高分不代表能力强。但如果我们的教育部门能对选拔标准做一些调整,让能力最大限度的体现在分数上,相信对人才的选拔大有裨益。好在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各地都在进行新课标改革,高考的命题趋势也在从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人才选拔标准将逐步改变,我们的人才质量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