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伊始如何写好作文

作文的难点在于开头。很多时候,面对一份材料或者一个命题,写作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如何立足,以此为出发点,带动整篇文章的写作。这种写作困难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很难捕捉到材料或命题的含义之外,作家自身写作技巧的欠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写作,尤其是考场写作,总有一些固定的规律。如果能在写作前掌握一些相关的技巧,就不会让自己陷入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下面,以命题作文《争鸣》为例,来谈谈考场作文的开头方法。首先,开门见山。案例:其实我们一辈子都在奋斗。很多经典的议论文都采用这种开篇方式。比如吴晗的《谈骨》就是一段独白:“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简单的十个字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作为全文的总论点。简洁,主题明确。这种开头有三个好处:第一,用最经济的话明确全文写作的重点,使主题突出。其次,有助于作者在后续的写作中紧扣这一关键思想,使文章主题不至于漂移。第三,有助于读者快速抓住文章的核心主题,并根据这个核心来审视全文。这种打开方式比较适合风格简单、语言朴实无华的同学,也适合写简单的议论文。对于文字表现力比较强的考生,或者是需要用生动的语言营造特定写作情境的作文,往往因为开头的文字过于简单,考生的语言天赋无法得到很大程度的展示。所以一般不推荐这种方法。二、场景描述案例:“现在是人流高峰,请注意安全,不要拥挤……”公共汽车刚刚经过一个站台,上了许多乘客。乘客们涌向他们的座位。一位老妇人刚刚慢慢挪到靠窗的一个空座位上。一个黄头发,嘴里叼着烟的男人砰的一声先坐了下来,翘着二郎腿,骄傲的看了她一眼。奶奶无助地站在他身边,紧紧抓着扶手,瘦弱的身体在车里不停地颤抖。场景描写的价值在于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为读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样的真实感有利于唤起读者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用这样的“唤起”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描述场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描述情况时,要尽量展现客观公正的情况,不要在描述性文字中插入批判性的词语。第二,描述情况时,语言要书面化、理性化,避免过于口语化、情绪化。第三,情境可以虚构,但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规律,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种开篇方式很容易使文章停留在表面现象的简单评价和批判层面。这是你写作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的事情。三、概念描述案例:奋斗是草破石的奋斗;奋斗是幼莺离巢学飞的时刻;奋斗是暴风雨下船只的激流;奋斗,是学生在狭窄的木桥上的奋斗;.....我们需要战斗。概念描写的特点是对作文命题中的关键词采取类隐喻的方式,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落笔,通过形象化的文字实现抽象概念向形象画面的转化。这种转化的目的是将抽象变为具体,通过具体可感的例子,将原本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具体场景。其次,从多个角度对原一般概念进行描述,生成多视角解读,服务于下文的多视角展开。概念描述的开始总是体现在先分后合的结构中。一般情况下,如案例所示,用三四句话从不同的侧面形象地描述概念。最后用总结句来总结前面的描述。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描述很生动,很形象,但它们的价值其实只是引出最后的这句结束语。这种总结性的短句才是你真正想突出的写作重点。这句话通常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四、概念解释案例一:争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从容;奋斗是陆游“无心争春,一群人会吃醋”的无奈;奋斗,也是岳飞“不待闲,白了少年头,空愁”的感叹;奋斗也是李白的骄傲“哦,我怎么能对那些永远不会被人看到真诚面孔的高官厚禄卑躬屈膝呢?”...案例二:有人说奋斗是一种姿态,代表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有人说奋斗是一种品格,代表一种永不放弃的战斗精神;有人说,奋斗是一种理念,代表着一种和平年代的智慧。但是,我不想为“奋斗”唱赞歌,因为“奋斗”是人生不可承受之重。从表面上看,概念解释性开放法和概念描述性开放法是相似的,但实际上,两者的区别是相当大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概念描述之初,提出概念后,用具体的图片来反映概念内容,表达方式以描述为主,写作重点是创作图片。比如读“争是草破岩之争”这句话,作为读者,我们脑海中就会有一个草破岩的动态画面。在概念解释的开头,提出概念后,引用名言来解释概念内容,其表达方式以解释为主,写作重点是举例解释。比如,读到“争是陶渊明从容采菊于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作为读者,想到的不是陶渊明如何采菊,如何见南山,而是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也算是一种“争”。换句话说,引用陶渊明和他的诗,只是用实例来说明“争”这个概念。当然,这里的解释并不是科学的解释,所以不需要对核心概念给出精确的定义。解释的目的只是引出核心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和概念描述是一样的。在概念说明之后,通常需要用一个结论句来引出全文的要点。5.句子排比案例:“盖房在人文环境,但无车马”,陶渊明享受“不争”的从容;“饿了吃猪肉,笑了渴了喝匈奴血”,岳飞很享受“奋斗”的躁动;“因为这个世界无法满足我们的渴望。明天早上派出一艘船。”李白追求“无争”的自由;辛弃疾追求“奋斗”的成就;“拾寒枝拒生,孤沙洲冷”,苏轼的胸怀是“无争”和孤傲的;“你能有多少心事,就像一条向东流的河流”,李有“战斗”的尊严。要“争”还是不争?古往今来,这个问题一直缠绕在每一个中国文人的心中...排比的好处在于用有限的词表达无限丰富的意思。比如这个案例,虽然只列举了六个古人,但却可以代表古今中外的所有人。读到这样一个开头,作为读者,我们思考的不仅仅是这六个人如何“争”或“不争”,而是整个人类面对这部从古至今的人生大书所做出的艰难抉择。通过这种选择,我们可以读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不同性格的人的生活状况。句首排比要注意气势的营造,语言风格的和谐,语言的优雅,内容的代表性和概括性。这种打开方式更适合阅读面广、思想深刻的学生。在排比句中能体现阅读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和概念描述一样,句子排比的开头也需要一组排比句后的结论短句。这短短的一句话也起到了揭示全文写作重点的作用。6.逐段案例:豪放飘逸的李白说:“笑看天,出门去。我们是蒿人吗?”那是一场与强者的斗争。心胸宽广,从容不迫的紫苏感叹“谁怕,一场烟雨就一辈子”,这是官场斗争。美女李清照说“孤独凄凉”,这是一种与命运的抗争。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这种开头和句子排比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段落排比的开头让文章表面上更有层次感,更清新。有没有可能把句子排比开头的每一句都分成段落,使之成为段落排比?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前两种说法联系比较紧密,后一种说法比较松散。也就是说,句子排比的句子通常在内部逻辑上是紧密相关的。它们要么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要么是对比出现的一组事物。段落排比就宽松多了,排比用的段落通常只和主题意义有关,没有太多内在逻辑。七、引用案例一:“我走过江南,季节里的样子像一朵莲花……”郑愁予用他微弱的孤独。它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无争的世界——空灵而美丽。案例二: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斗争是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相似之处。”人生充满奋斗,没有“奋斗”意识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案例三:达尔文早在进化论中就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确,我们今天的社会充满了竞争。引用的开头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指名言、史料、定理定义、科学数据;后一部分对前面的引文作了最概括的评论。引用开头的好处是:第一,增强了观点的可信度。第二,展现作者的阅读面。第三,给读者知识的积累和启迪。使用引用开头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作为开头的引用,内容不要太长,最好在30个字以内。太长了,读者很难记住,也不醒目。其次,后面部分的总结评论要尽量简短,总结中一定要指出这篇作文的核心话题,最好能说明自己的核心观点。再次,引用和总结评论之间要有逻辑合理性,让读者一眼就能明白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不能扯来扯去,牵强附会。八、历史呈现案例:乌江边的一场血雨,你无声无息的离开,没有马被裹,没有战场被杀,你用自己的剑结束了辉煌的一生。这是近年来高考完美作文中写作文化和散文考生常用的入手方式。这类以再现部分史料为切入点的文章,大多在开头就直接呈现史料,并借助精心挑选的历史图片,结合不落俗套的说话方式,使文章从句首就获得了抢眼的艺术效果。在这种史料呈现之初,描写、议论、抒情在表现方式上往往是紧密结合的,以尽可能用有限的文字体现最大的文本内涵。它的描写把原本冗长的史料高度浓缩成抽象的画面;其讨论只注重观点的呈现,淡化观点之后的论证;它的抒情性是通过跳跃式的文字和个性化的词汇来表现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打开方式要求考生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这种控制不仅体现在开头有限的几个字上,也贯穿了整篇文章。换句话说,有这样的开头,也一定有这样的主语和结尾,绝对不能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正是因为对语言控制的要求很高,一般情况下不鼓励考生这样入手。9.比较案例:儒家强调宗法,与制度无争;佛教讲求精致,与人无争;道家强调出世,不与世争。然而,我认为这个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需要我们为之奋斗。比较开篇法是现代散文常用的开篇手法之一。郁达夫先生的《江南的冬天风景》是从描写北方的冬天开始的。这个描述是一个意思,另一个意思,目标其实是下面江南冬季景色的特点。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的开头,还用北平的大风天气和伦敦的大雾天气来和济南作比较,从而突出了济南冬天天气晴朗的特点。比较开头有以下两个好处:一是通过比较或类比,突出了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文章开头明确了目的,突出了意义。比如案例中的“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需要我们去为之奋斗”,可以视为全文的核心论点。第二,借助对比材料的列举展示作者的阅读视野,用新颖独到的见解和高度概括的技巧征服读者。比如案例中对儒释道教义的总结,语言简洁规范,知识内涵丰富,很容易在起点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用比较法入手,需要在材料的可比性上下功夫。首先,材料要新颖,可读性强;其次,语言一定要简洁;再次,要能从某个角度展现作者的写作素质,比如阅读,比如语言驾驭能力。永远不要把材料拼凑在一起进行比较。十、悬疑案例:一个伟大的领袖,一个文学大师,一个绘画大师,为了一幅画,为了智慧,为了才华,也为了友情...悬疑的价值在于怀疑和刺激。采用悬疑式开头,一是可以借助悬念引起读者的食欲,引导读者一步步进入预设的情节结构;二是故事的矛盾冲突可以集中在文章的开头,保证最大限度地表达文章的核心内容;第三,借助悬念的描写和创造,可以点出文章的主题意义,为主体的描写奠定情感基调和价值走向。悬疑风格的开头,强调的是“奇”和“巧”。首先要有一定的悬念,或者说作者开头设置的悬念要经得起推敲,真正吊起人的胃口。所以,想法的“陌生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悬念在全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是全文矛盾冲突的交汇点。这种矛盾冲突的设置要“巧妙”,要有“出乎意料,合情合理”的审美效果。在写作实践中,要区分悬疑和悬疑。前者是素材确实含有悬念,后者很神秘,但没有实质性内容。除了精彩的开篇,文章主体还会在层层剥茧中陆续呈现更多精彩;后者虎头蛇尾,开头之后没有必要紧凑的剧情作为后盾。XI。新制作的故事式(富有想象力)案例:乌云遮天,仰望天空。云随风而动,忽明忽暗,却从不透一缕阳光。我环顾四周,黑土,枯木,死尸,我站在这里,让鲜血顺着脸颊流下。我不记得这是多少场战争了。从记事起,我就一直在面对和参与战争。我们的敌人来自地球,据说是一个文明古国。事实上,新故事和新故事属于两种写作风格。但这两种风格创作的作文开头有很多不同。新故事的开头本质上是场景描写,但又不同于普通的场景描写。新故事的开头,强调的是借助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比较强烈的视觉冲突。它的语言以描述性为主,画面感很强。渲染和哗众取宠是这种开场模式取胜的两大法宝。在一篇800字的作文中,情节冲突必须相对集中和尖锐,这就要求全文中尽可能少用功能不大的叙述性文字,只能用生动甚至激动人心的描述性内容来代替,比如案件中呈现的一个凄凉痛苦的场景。这样的场景能极大地刺激读者的感官和心理,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内容和情感上的双重铺垫。当然,也有很多新故事是以常规叙事的开篇模式开始,开头只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但是,即使是这种结构,文章要想生动,可读性强,还是要在语言雕琢上多下功夫。十二、新案的故事:趴在云上,望着故国,望着战场上的尸横遍野,望着乌江岸边的无头残兵,我不禁长叹一声,挥挥手,在云上写下一个大字“奋斗”。我是项羽,楚国的霸主。此刻,我的灵魂正漂浮在蓝天上...写作是一个喜新厌旧的工作。写一个大多数人都熟悉的新故事比编一个新故事更难。体现在文章开头,更是要求开篇一定要出奇的新。任何对知名故事的简单重复描述,都只能扼杀读者的阅读兴趣,导致评分降低。怎么才能把开头的老故事挖出来?这个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案例中,年轻的作者采用了童话的方法,把故事的起点选在项羽死后。就这样,他打破了人们心中储存的关于项羽故事的各种思维模式,取得了令人惊讶的表达效果。新的故事作文属于叙事学的范畴,所以在开头就不可避免地要解释一下叙事的相关要素。比如案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方面。十三、分类案件:纠纷,有君子之争,小人之争;商场与官场之争;成人和儿童之间的斗争。参赛选手不一样,也有差异。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将描写对象放入其固有范畴进行类比或比较,强调个性,突出个性,意义重大。分类类型开头一定要简洁,其列举类别的语言以短句为佳。如果句子太长,很容易导致语言的混乱和意思的混乱。比如案件分类,四句话完成,每组两句话,同时进行。分类标准清晰,分类目的明确。这样,全文最后的中心论点就清晰有力了。需要强调的是,分类的目的不是类别本身,而是从分类中总结出一个结论性的观点,并将这个观点作为全文的核心线索或中心论点。因此,用作类别元素的内容必须能够服务于文章的主题。比如案例中的三类,一类是从人性本质上区分的,一类是从场所上区分的,一类是从年龄和身份上区分的,都是围绕着人情纠纷这条主线展开的。试想,如果作者在这里包含了人与动物的争执,那就莫名其妙了。十四、列举案例一:“争渡,争渡,起一滩鸥。”李清照拼的是一种情调;“我无心争春,一群人眼红。”陆游争取的是一种安慰;“留从头,收拾旧山河,上青天。”岳飞是为了大好河山而战。争议是一种诗。案例二:溪水奔流,只为海湾止处的一片洼地;花争一寸欣赏;鸟儿飞得快,只为一根冰凉的树枝可以栖息;两只老虎在争夺一座优势山;人们奔波一生,只为一个安宁的生存空间。为自我实现而奋斗;争取在社会上立足;为人生的成功而奋斗。列举的开始实际上是一种从已知中引出结论的开始方法。其构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占据绝大部分内容,往往从客观解读、画面描述、观点罗列等角度并排呈现一些已知内容,以突出* * *内容。第二部分总结前一部分的内容,形成结论性观点,从而指导全文的写作。列举开头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已知内容的同步展开,呈现作者的知识,显示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因此,同时使用的内容既要起到表达主题意义的作用,又要显示作者丰富的文学素养或知识积累。当然,写作的重点还是落在内容的表达上。比如案例一着重表达作者对古诗词的积累和领悟能力;第二种情况侧重于表达对诗歌语言的驾驭能力。上市的目的是通过丰厚的文化底蕴,寻求美,征服读者。如果你做不到这两点,那就不要列举一些没意思的内容作为开头,那样会显得可笑又可悲。15.设问案例:人生匆匆。到底该不该打?值得为之奋斗吗?我们应该把时间投入到战斗中吗?你能,你能和命运抗争吗?我的回答是——战斗,我们必须战斗。开头提问的价值在于通过自我提问和自我回答,有效地突出了作文的核心意思,使作者的观点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反问句开头的关键是问。问题的内容决定了文章的意图、写作材料的选择和文章的语言风格。怎样才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首先需要关注问题的价值取向,其次需要关注问题本身的思考意义,再次需要把握问题的宽度和深度。换句话说,用作开头的问题应该能够明确地指向作文的主题,激发读者的思考,有助于文章的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