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署名是10。这些问题你都注意到了吗?

提醒1:论文签名不完整或夹带。

应遵守学术公约和期刊要求,坚持署名参与科研实践并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学者,反对名誉性、赠与性、利益交换性署名。

提醒二:纸质签名排名不当。

根据学术出版惯例或期刊要求,体现作者对论文的贡献,署名顺序由论文作者决定。反对在同行评议后、论文发表前随意修改署名顺序。在某些学科中,如果签名的排名不是由贡献决定的,则以其规定为准。

提醒三:第一作者或传播作者太多。

署名应基于作者的实质性贡献,避免因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而在同行中产生歧义。

提醒四:冒用作者签名

在这位学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冒用自己的名字作为署名作者。论文发表前应告知并征得每一位作者的同意,每一位作者都有权利了解论文发表的情况,并认可论文的基本学术观点。

提醒五:应当公开的相关利益冲突,未通过贴标签等方式申报。

应根据国际惯例和相关标准提供利益冲突的公开声明。比如经费来源和研究内容之间有没有利益关系。

提醒六:未能通过表达感谢充分表达参与科研的其他工作人员的贡献,导致知识产权纠纷和科研伦理纠纷。

提醒7:挂靠机构签名不正确。

作者单位的署名应为主要完成论文工作的单位名称,反对因作者单位变更而不当使用变更后的单位名称。

提醒八:作者不使用所在单位的联系方式作为自己的联系方式。

不建议使用公共邮箱等社交方式作为作者联系方式。

提醒9:未引用重要文献。

作者应全面系统地了解前人的工作基础和与本科研工作直接相关的重要文献,确保本领域代表性文献无遗漏。

提醒十:论文发表后,如发现文章缺陷或在相关研究过程中存在违反科研规范的行为,作者应主动声明更正或要求撤稿。

根据上述提醒,科学院所属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学科特点和学术实践,对科研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使每一位科研人员对学术论文署名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珍惜学术荣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把科研诚信贯穿学术生涯。

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