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贺岁片对社会生活有哪些反映?
央视国际2005年2月4日10:26
演讲者简介:
戴锦华:北京大学教授。1978 10月—1982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6月1982-7月1993在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任教,6月1992聘任副教授;6月65438+7月0993-现在,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任教。197年10月任教授,2006年3月5438+0任博士生导师。
专业:中国电影史和大众文化研究。他曾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开设专题课程,举办一系列关于中国电影的专题讲座。
内容介绍:
在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俗人》中,有一个马屁精叫冯小刚。他带领、、丁等一批年轻人为人们圆梦。这部小说后来成为电影《甲方与乙方》的故事原型,有趣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也叫冯小刚。
小说中的冯小刚最终没能做出惊人之举,而现实中的冯小刚却因为执导电影《甲方乙方》而一炮而红,在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界各类电影群雄逐鹿之时,异军突起,短短几年就奠定了中国贺岁片霸主的地位。他的崛起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神话。那么,冯小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什么让他迅速走红?为什么人们不能关注他的电影?难道,他有什么特殊的绝招?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做客《百家讲坛》,揭秘中国贺岁片之王冯小刚走红之谜。
(全文)
与冯小刚现象有关的,我认为有几个文化现象,或者说文化事实。首先,冯小刚的出现与一种叫做大众文化的文化现象在中国的兴起直接相关。冯小刚在中国的大众文化生产中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大人物或大师出现的,因为他是从一个流行的大众艺术如电视剧进入我们的文化事业的。然后《北京人在纽约》引起了当时普遍的高收视率和普遍的社会反响。那么下面这些贺岁片就是这么重要,这么受欢迎的娱乐。从某种意义上说,冯小刚贺岁片的高峰期很像春晚上的一些小品,成了普通人新年伊始可以期待的事情。能给你带来一些快乐,一些笑声和一个半小时的幸福时光的一段时间。所以他和中国的大众文化一起崛起。
与此同时,冯小刚现象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另一种文化现象王朔现象联系在一起。我觉得王朔这个作家后来涉足影视很多,大家应该听说过他或者看过他的作品。随后冯小刚作为王朔团队和王朔集团的一员首次进入中国电影界。但冯小刚的早期作品,包括他的三部贺岁片,都很有王朔风格。就是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搞笑的小人物,然后有点社会边缘性,然后说个没完没了,但是嘴里往往没有正经话,就是王朔的调侃,王朔的戏仿。但当我说他在冯小刚作为独立导演和重要导演开始创作时,他的电影和以前的王朔电影有点不同。那么我说这个变化是什么呢?是温和版的王朔。因为王朔故事里的人物很新,很边缘,有点异类。其实他不是所谓的坏人,也不是邪恶的人物,因为王朔里面的人物永远都是有秩序的人。虽然他表面上看起来很流氓,很流氓,但其实最后你会发现,当《无贼世界》最后一帮真正邪恶的小偷出现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小偷是多么的有良心。在一个更邪恶的参照物下,我们会看到王朔的主角其实是一个有秩序的人,其实是有良心的。但谈到冯小刚的作品,我认为他比王朔更温和。就是王朔作品中的那种调侃、嘲讽、玩世不恭、玩世不恭开始消失,一种冯小刚式的温情开始注入。
然后第三件事是关于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变化,中国电影的市场化,中国电影市场的变化。那么与什么样的重要事实相关呢?然后在1994的最后,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正是时隔近半个世纪,中国电影市场再次打开了好莱坞电影的大门,也就是大片的进口,引进十部大片就发生了。那么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两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进入中国的电影只有十部,现在已经超过十部,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年的电影市场,这是事实。另一个事实是,它也激活了中国的电影市场。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去电影院,也没有人看电影。当时我说这叫没有电影的电影文化。热爱电影的人很多,电影杂志很多,订阅期刊的人很多,讨论电影话题的人很多,但是走进电影院的人很少。所以,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惨烈的景观,那就是大量的电影院已经被改做了其他的事情,变成了舞厅、台球厅、娱乐场所,电影院门前始终空无一人。然后好莱坞大片一进,电影院突然火了。嗯,我说旗帜飘扬,然后票贩子出现了,黄牛也出现了。出现了许久未见的温馨局面。
但是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叫做好莱坞电影激活了中国电影市场,但是中国电影市场似乎并不适合中国电影。就是我们去电影院,却很少有人去电影院看中国电影。很多人可能一年去一两次电影院,基本都是看大片。所谓大片,就是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那么,在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展现活力的同时,中国电影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半个世纪后,中国电影将首次与好莱坞面对面。显然,我们中国电影界的中国电影人当时还没有准备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冯小刚脱颖而出。他的贺岁片几乎是罕见的。如果我说独特,有点夸张,但他几乎成了为数不多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对好莱坞,获得一些市场份额。换句话说,在好莱坞的统治下,冯小刚可以分一杯羹,他在面对中国观众的中国市场的意义上取得了成功。因此,讨论冯小刚现象必须联系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电影市场。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冯小刚现象。如果有冯小刚现象,那么我们会看到它与这样的大背景和这样的基本事实有关。
然后让我们回过头来讨论冯小刚现象。我认为在前两个时期,全盛时期的冯小刚和全盛时期的冯小刚,他的电影是完全不同的。不能说是截然不同。他的电影系列有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谁也不是。他是一个小人。换个比较新的说法,他是社会底层,很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不上宫的人。而这些小人物其实过着一种生活,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以一种悲喜剧的状态呈现的,这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悲喜剧。冯小刚不同于王朔或温和版的冯小刚,不仅在于他的温柔,还在于他的温暖。在他的电影和故事里,注入了一种温暖,这种温暖也是针对这个边缘小人物的。因为我们知道,讲小家伙的故事有很多种方式,比如一种是刻薄、辛辣、讽刺,一种是赞美。把小人物写成小人物,其实他是个英雄,就是最后我们发现需要仰视才能看到他。这个小家伙成了我们的英雄。而冯小刚却是温柔体贴的关心,平视地描写了这个小人物的生活,描写了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愿望和悲喜剧。与此同时,他用其他温和的嘲讽向大人物投怀送抱。如果换一种更通俗的说法,也就是说,他对穷人倾注了关注和同情,但对富人,对场景中的人,对正派人的嘲讽和有分寸的恶意。当我看冯小刚的电影时,我想起了过去的一句名言,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因为在他们的电影里,在他们的作品里,小人物充满了智慧,他们充满了情感,而那些正派的人,那些有钱人,他们是愚蠢的,他们是可笑的。
那我们来详细说一个例子。大家都会记得一个很漫画的场景,这也是冯小刚第一部贺岁片里很成功的一个场景,那就是《甲乙丙丁》里的财主,于是故事里那个满足大家梦想的公司把他送到了乡下,像他想象的那样,送到了人民群众那里,送到了最平凡的生活中,送到了淳朴自然的地方结果,每个人都会记得那一幕。富人吃了村子里所有有毛的东西,然后他终于奄奄一息了。我想用这个词,躺在村口的磨盘上,等着接他的人回来。然后他用了这样一个嘲讽,一个喜剧式的嘲讽,来嘲讽有钱体面人的虚妄梦想。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多说一句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冯小刚是在强化一种变化社会的新常识表达,说其实我们都渴望更丰富的生活,更舒适的生活。这是多么正常和自然。这样的表达其实是不断变化的社会变迁的一部分,不再是以苦难、艰辛、简单为荣的时尚,而是以合理合法的人类欲望去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和更现代的生活。冯小刚的电影是如此微妙和温和,他们抓住了脉搏,我们说他们抓住了这个社会变革的脉搏。他关注这种变化中的小人物。他关注这些人,并不一定成为这种变化中的受益者,对吧?因为在一个大时代变革的时候,并不是很多普通人或者小人物都能成为受益者,而只是,可能在任何变革的过程中,都有很多底层的小人物被牺牲,所以他关注这些人,把自己的同情放在他们身上,然后嘲讽这个时代的利益。
他的《不见不散》以美国为外景,拍摄新移民、作为新移民的中国人和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的生活。然后他也没有选择说自己读了博士,进了美国大公司征服华尔街。他根本没有选择这样的人。而选择美国这样的主流社会奋斗谋生,靠自己的狡猾和智慧寻找生存。所以刚才我们讲了王朔和冯小刚的同一个策略,那就是必须是坏人来衬托我们这些有点卑鄙,动了点坏的小人。其实他们就是我们中间的普通人。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我们有贼心却没有贼胆。
那么大家都会记得《不见不散》的开篇。他用了一个非常震撼的商业场景,就是打碎了一扇玻璃窗,然后非常准确地把一个铁钩子钩到车内的音响设备上,刷掉,然后把镜头拉开。我们认为这是一部犯罪电影,一部动作电影,非常引人注目。我们在等待事情的发生,但镜头与我们的主角无关,他可能是美国一个犯罪团伙的成员,我们的小家伙只是在边缘寻找一个可能的生存机会。赚点小钱可能不太合理,但绝对不会杀了他的良心,绝对不会害人,也许不会害人,但绝对不会害人。而且,在这样的故事中,冯小刚非常善于表现小人物之间互相关心的这种温暖的感情。他的故事《永远不要失去我的爱》是冯小刚的第一部电影,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在冯小刚的大部分作品中,他讲述的是爱情,但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温情。一种带点苦涩的温暖,就像《不见不散》里的那对情侣,《天下无贼》里的那对情侣,有点无奈又有点绝望。我们是恋人,而不是恋人,我们是同行,我们是哥们,是伙伴。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在一起。这是冯小刚电影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小人物,而且对小人物的描写热烈,同时调侃。那我们就不用说他在《无尽》里设计的复仇了,比如给没付钱的富人订满汉全席,然后用这样的方式完成。然后这个小家伙在基本劳动挣不到钱的时候就想到了绑架。当然,绑架故事最终演变成了冯小刚式的苦涩而温情的爱情故事,一个爱情故事。那么两个绑架者和被绑架者又一次成为这样的合作者,一种合作者,一种为了彼此的温暖和同情的合作者,这是冯小刚电影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我的专业是中国电影史研究,所以作为一个研究中国电影史的人,我其实在冯小刚电影中认出了一个熟悉的东西,而这个熟悉的东西在中国电影中已经消失了很久。那是什么呢?是小人物的悲喜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些电影,比如《街头天使》《十字路口》《乌鸦与麻雀》,还有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市民喜剧。因此,冯小刚电影中他和观众之间的亲和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电影观众在进入电影院时都能找到自己的投影。因为这不是一个伟人的故事,这不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故事,我们可以想象我们认识这样一个人,我们可以想象他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想象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故事。而且,这样一部电影里的故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叫想象的安慰,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巨变的90年代末。通俗点说,我们每个人都去看了他的电影,得到了一点心理安慰。他说他和我们一样,经历了很多挫折和波折,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紧张和焦虑。但他们是有生命力的活着,投入到小人物身上的温暖,小人物之间的温暖,也温暖了我们,安慰了我们。这其实是大众文化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
其他的可能对大家来说比较遥远,因为我一直强调,我们讨论电影,不能只讨论艺术和文化,还要讨论背后的工商业。所以冯小刚在当时是一个如此成功的导演,同时,他还有另一层含义。在电影行业,它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与电影观众有关,所以冯小刚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有什么示范意义?是冯小刚向我们庞大的中国电影业和许多中国电影人展示了所谓的职业道德。什么是职业道德?是我们成为导演的方式。大家开始疑惑,说他给我们演示了怎么做导演。冯小刚教你怎么拍电影了吗?显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拍电影,有些人在艺术方面可能比冯小刚更好。那么他展示了什么?他的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观众的欢迎和良好的口碑,还在于面对好莱坞的统一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市场份额。而且冯小刚的成功还在于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他的电影投入比较少,他的市场回报相对于他对电影的投入是相当高的,这是其一。就是花很少的钱做好事。所以和我刚才说的偏见不一样。人们认为电影是大投入大产出。如果你想拍一部好电影,你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看来中国电影的问题在于中国电影的制作成本太低,所以冯小刚在当时有很好的示范意义。他让我们知道了用很少的钱可以拍出的电影类型,是我意义上的示范。也就是说,它花费很少的钱,所以投资者非常信任冯小刚,冯小刚可以很容易地获得电影资金。因为今天很多电影人,甚至优秀的电影人都很苦恼的说,电影投资去哪里找?因为电影投资是一笔巨大的风险投资,但是当时冯小刚非常受投资人的信任,因为他会用很少的钱去完成他想做的事情。
那么他的示范作用就在于,就冯小刚的制作成本而言,冯小刚的电影制作精良。然后他说冯小刚现象或者某种意义上的冯小刚电影,他打破了一个好的制作质量和一个好的优秀的电影形象制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偏见。因此,我们注意到冯小刚的电影实际上有一种。当我们观看这部电影时,我们认为冯小刚的电影非常好,我们非常高兴观看。也许人们不会注意它,但事实上,冯小刚的电影非常好,每个人都很高兴看他们。我们在这样的资金投入下,用他的整部电影找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制作方法。我们看冯小刚的电影。他的每一张照片,他的电影的基调,他的整个场景的气氛,其实都是相当精心和投入的。似乎冯小刚曾经开玩笑说他可以批评我任何事情。如果他批评我偷工减料,我会比窦娥还委屈..然后他非常专注的去做一部电影,同时也打破了另一种想象,一种偏见,就是我们认为只有艺术电影才应该全力去做,只有商业电影才应该全力去做,而商业电影则意味着一种相当定型的套路,粗制滥造。这样一部受到绝大多数观众喜爱的电影,并不意味着陋习,更不意味着粗鄙。所以在90年代后期,冯小刚在中国电影中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我说他成为了这样一个表率作用。因此,坦率地说,冯小刚电影的艺术趣味与我的艺术趣味并不匹配。我是一个艺术片的观众,也是一个更热爱艺术片的人。但我曾经毫无保留地支持过冯小刚的电影,因为我觉得中国电影需要更多这样的导演,让我们中国的电影产业继续发展,让我们中国的电影在好莱坞的冲击下保持市场份额。所以不要以为电影里有一种电影艺术,一种讲故事。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在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里,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我们都不能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因为没有赤裸裸的内容,也没有纯粹的形式。你说这个故事真的很感人,不是故事本身打动了你,而是声光的绘制,画面的色彩和光效,然后是镜头的移动,镜头位置当然包括演员的服装,演员的表演,演员的形象,演员的对话。这些* * *同构的东西,变成了感动你、感动你、取悦你、娱乐你的东西。所以,这就是我说的冯小刚对小人物的故事的温情表达,他用低成本做出了一个老练的、相对老练的电影形象,这是冯小刚在当时成功的一个同构因素。冯小刚当时成功的因素对当时的中国电影业构成了一种示范,或者说鼓舞,表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完成它。
同时,这一时期的冯小刚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从《甲乙丙丁》到《无尽》,再到后来的《叹息》,再到今天的《天下无贼》。我觉得他的作品还有一个比较成功的地方,那么这个比较成功的地方在哪里呢?正是他开始探索中国的喜剧,或者说是一种市民喜剧。其实中国电影有喜剧和市民喜剧的传统。但是,怎样才能让观众笑出来,让观众笑出眼泪,让你笑完之后带着一颗温暖的心离开呢?我在电影院里享受了至少一个半小时。我该怎么做?他在他的贺岁片时期发现了这样一种形式,我认为它延续到了《天下无贼》,所以他也打破了一种普遍的想象。所以这种普遍的想象是,我们认为喜剧是另一种相声,或者是另一种小品。他的电影《甲乙双方》颇有点小品的特点,渐渐的在他的电影中越来越叙事化,然后喜剧的温暖感和喜剧的温暖情感越来越强烈。它让我们发现,一种笑声,一种喜剧效果,不一定是小品式的,不一定是主角某种程度的自我丑化,也不一定是某种程度的小丑式的形象。那么在我看来,在《天下无贼》中,是葛优饰演的黎叔这个形象有一点小品的感觉,但是带来一点小品的感觉还是冯小刚电影的一个支柱。葛优这次退居第二,演配角,所以有点喜剧感。相反,他选择了港台影星刘德华和刘若英饰演男女主角,几乎没有走通常的喜剧或小品路线,而是走了这部情节剧的温情。所以实际上这个脉络是在冯小刚的电影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就是不是小丑,不是通过小人物丑陋的肢体表现或者言语表现,实际上,说白了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丑化。我们知道有一种相声,就是调侃自己而不是调侃别人,不断让自己痛苦,然后引起观众大笑。与其以这样的形式讲述他的电影故事,我认为这是他的电影在冯小刚开始和他的全盛时期的特点。
事实上,冯小刚在中国当今的电影导演中相当突出,在他同时代的人中也是如此。亮点在哪里?并不是他的电影更好或者更成功,而是冯小刚是他那一代中国电影导演中的一个,也是为数不多的没有接受过专业电影教育,最后成为著名导演的导演之一。那么这有什么意义呢?是说接受专业电影教育没有意义,还是说专业电影教育会害人?当然,并不一定要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是意味着冯小刚电影的特点,或者说包括他的制作,包括他的电影的特点,包括他的影像的特点,都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因为我们说艺术作品永远是关于人的,而且是人做的,相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背后掌管相机的人。所以像冯小刚这样一个艺术家,他从来没有受过正规阶层的训练,也几乎没有接受过什么高度专业化的教育,那么用一个电影行业的话来说,就是说他在这个行业里滚了出来,这不是滚,而是滚。就是这样一个导演,一路走过各种业务,看起来各种业务都能胜任,最后成为导演。而这种导演的成长经历和中国电影史上大多数导演的成长经历非常相似。所以这种生活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冯小刚早年及其全盛时期电影对普通人和小人物的关注。不仅仅是关注,因为关注可以这样。我站在这里关注你。我忽略了你,但我是你的一员。我认可你的生活和你的人生经历。那么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人生经历,他从来没有做过很多生意,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最后成为导演,最后成为明星导演,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他的电影的这样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他可能自我认知到了这样一个小人物的真实存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
另一方面,我们再进一步。我觉得这不仅仅是说你在一个企业从最底层做起,然后慢慢获得自己的经验,然后获得自己的机会。我不是在讲这样的故事。我想谈谈我认为当今一些中国电影的问题所在,不是说它们太艺术或者太粗糙,而是它们代表的是大人物,而不是小人物。而是这些电影里总有一样东西是我想找的。如果我找不到一个通俗的说法,那就用一个直接浮现在我脑海里的说法吧,就是有一种悬浮感。说白了,它有一种天无绝人之地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管是普通观众,还是像我这样接受过一些专业训练或者从事专业电影研究的观众,都不知道导演在哪里。电影的旁白在哪里?他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想讲什么故事?我不想用这么有力却又不可理喻的说法。我们有个影评人说我看不懂,强烈排斥这部电影。我觉得这个说法真的很尴尬。不懂是你的事。你不能用它来批评电影。所以我不想用这种不合理的说法,所以不是我不懂电影,而是我找不到我是怎么进入电影的身份的。我自己也猜不到导演要讲什么,导演站在什么立场讲故事。那么我觉得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家过得太好,艺术家应该去乡村体验劳动人民的生活,就像甲乙丙丁里的有钱人一样,不是这样的。但是一个很特殊的事实是,我觉得这个转型中的中国是巨变中的中国,今天的中国艺术家真的是处于一种悬浮的状态。就是他既不是所谓的胜利者,也不是一个新社会的上层,比如灯红酒绿,聚会,衣服,寺庙。不,他不属于那个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他是一个普通人,但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小人物,不是社会上的普通人。艺术家本身形成一个社群,艺术家们生活在一起。
然后有一部不太成功的电影。他讲述了一个人在乡下买了一块地,自己盖了一栋别墅。后来发现他不是城里人,但也不是村里人。他和周围的人没有联系。他每天开着车,从他的别墅出来,去他的公司,然后开着车回他的别墅。因为在这个村子里就是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建筑,肯定有保安,警卫,狗,酒吧。结果到最后,他的家和住处就像监狱一样,把自己囚禁起来。所以出生在早期和全盛时期的冯小刚,其实在他的电影里有点夸张,但也很直白。他只是有一种人的气息,不是人的气息,也不是哲学的气息。他有一种人的气息或者说人的气息。因为可能有相当一段时间,冯小刚还没有进入这样的暂停状态。至于冯小刚今天是否参赛,我无法判断。我们只能根据他的电影来判断。好的,我将描述一下早期的冯小刚现象或冯小刚电影的灵感。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