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天的论文

国耻与民族主张:中国人对二十一条要求的回应,《现代亚洲研究》第27卷第2期(5月1993);

胡适从社会主义的分离,《经济学人》,第4辑(1993年7月),第7-49页;

《南北新旧再释与北伐成功》,《新史学》(台北),第5卷,第1期(1994年3月),第87-129页;

中国人对特殊关系的重新发现:作为中美关系转折点的济南事件,美国-东亚关系杂志,第3卷,第4期(Winter 1994);

《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再思考》,《近代史研究》第3期,1995;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国新旧之争,《历史研究》第5期,1995;

《胡适世界主义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关怀》,《近代史研究》第1996期,第1期;

济南事变与中美关系的转折点,《历史研究》第2期,1996;

中国文化系统中的传统中国政治统治,战略与管理,第3期,1996;

走向政治解决的中国复兴:五四前后思想运动与政治运动的关系,《近代史研究》第4期,1996;

《先秦五服制度与世界古代中国观》,第10号学者(1996年9月);

易与夏之辩的开合,中国文化第14期(1996 12);

《易与夏之辨》与《儒者道治》系列11 (1997年6月);

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的竞争,《历史研究》第6期,1996;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大陆士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清华学报》(新竹),第25卷第4期(1995,137-60);

《以史为鉴:胡适与北伐时期国民党的政党政治》,《近代史研究》第4期,1997;

北伐初期美国政府对中国国民革命的认识及对策,《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1997;

中外矛盾与国内政治纷争:章太炎北伐前后的抗红活动及言论,《历史研究》第6期,1997;

《无重心的现代中国:清末民初意识形态权力与社会权力的转移及其互动》,清华国学研究第2辑(1997 11);

清代民初经学边缘化与史学走向,汉学研究(台北)15(第2期)(1997 65438+2月);

民国初年新宋学与考证史,近代史研究,第1998期,第1期;

《清代科举制度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1998;

近代湖南地域文化与戊戌维新中的新旧之争,《近代史研究》第5期,1998;

观念与社会角色的错位:戊戌变法前后湖南新旧之争的再思考,《历史研究》第5期,1998;

《西方的分裂:五四前后国际形势与中国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1999;

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反思后五四时期的五四观念,《历史研究》第3期,1999;

五代民国:一个关心国家的知识分子对北伐前几年政治格局的实时观察,《近代史研究》第4期,1999;

《近代中国社会权力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崛起》,《开放时代》第4期,1999;

《新崇拜:西方大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力量的转移》(上下),《中国文史论》系列60、61(199912,2000年3月);

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科学的一个实例,《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最大限度地扩充史料而忽略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中的一个悖论现象,《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古今中外的时空互动:新文化运动时期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山海经与中国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2001 1,第181-192页;

从无用之学到开放的国学:清代国粹派对学术与国家关系的思考,中国文史系列65(2006年5月5438+0);

朝野在清代保存国粹的努力及其观念的异同,《近代史研究》第2期,2006 54 38+0;

从治病到杀鬼:整理国故运动的一种内在方式,中国学术,第2期,2001;

“新旧能站在一起吗?《小说月报》20世纪20年代对整理国故的态度转变,《历史研究》第3期,2006 54 38+0;

物质的崛起: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一种趋势,《开放时代》,2006年3月5438+0;

《清代世界新语的思想论争》,《近代史研究》第4期,2006 54 38+0;

温故而知新:清代欧化国粹,中国文史系列66(2006年9月5438+0);

抵制日式:清代语言文字思想论争,《历史研究》第6期,2006 54 38+0;

从做中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社会分化与意识形态竞争:传教士与义和团的微妙互动,《清史研究》,第1期,2002;

白话文的文学史地位和白话文在新文学中的走向——后“五四”时期提倡新学的内部论争,《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

《中国复兴之梦:从清代古学复兴到民国新思潮》,《汉学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

《送馆:清初新学人驱古离今的倾向》,《新史》13,第2期(2002年6月);

《兼容并蓄的儒学、学者与黄帝国学:清代学者寻求国家认同符号的努力》,《台大历史学报》第29期(2002年6月);

《学术与国家:北伐前后中国学的学科定位与认同危机》,载《余英时教授退休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2年7月;

《机关枪与线装书:民国初年科学与国学的张力》(1-3),《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5、6期,2003年第2期;

文学的失语:新红楼梦考证与文学研究,中国文史系列70(65438+2002年2月);

北伐前夕北方军政格局的演变,1924-1926,石林,1,2003;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近代中国学术分支的演变,《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2003;

中国传统的消极整合:清末民初反传统倾向的演变,《中国文史》第72辑(2003年5月);

《北伐前几年胡适与钟* * *的关系》,《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4期;

《不要改原词开异义系统》,《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无路可伐之路的形成:北伐前夕南方的军事整合与南北攻防形势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国际竞争与本土意识:中山舰事件前后广东政局的新陈代谢,《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中世纪文化与政治的互动》,《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帝国主义在中国:文化视角下的条约制度演变》,《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在中国发现历史——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些思考,《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帝国主义在中国:从文化角度看条约体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春季号;

走向行动的时代:“问题与主义”之争后的一种趋势,《社会科学前沿》,1,2005;

异国情调与中国国情: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以相似区分: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

《物非孤,必有邻:孟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整体转型与渐进改革: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李锦纶试图使美国和中国与美国促进南北合作和谈判修改条约,1927-1928,《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农村废除科举制度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2006;

《乐观六个月的幻灭:五四前夕的学者心态与政治》,《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对* * *和体制的失望:季梁之死》,《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道贤“新学”与清代学术史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世界与世界:晚清学者对人类社会认知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理想与现实:清末民初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折时代》,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7年;

变化: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的革命情怀,《新史学》(第4期,18);

“从“天下”到“天下”:晚清知识分子对人类社会观念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5月;

斯文·关的天意:1932清华高考结对风波,《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

《没有人改写历史:1932清华高考作文之争》,《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陈寅恪《古为今用》,《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经典淡出之后:转型期的学者与学术思想,《中国文史》2008年4期;

《近3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变与不变》,《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6期;

《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两点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

《对文革前十七年中国史学的反思》,《四川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转型与延续:60年来的中国史,北京大学视野:新中国60年来的学术演进,北京大学出版社,5438年6月+2009年10月;

再论清代经学的边缘化与民初史学的定位,《文化与历史的追求:余英时教授八秩守卿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65438+2009年2月;

《方法成为学名:清代考据学如何成为学问》,《文艺研究》第2期,2010;

经世致用通史:浅析近代史的一度崛起地位,《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2010;

办学与救国:从教师的切身观察中理解五四运动的丰富性,《近代史研究》第3期,2010;

他永远是他自己——陈独秀生平与心态,《四川大学学报》第5期,2010;

证据与稀疏:傅斯年史学的两面,中国文化,秋季2065 438+00(10);

过去的非我:训诂学,历史文本的翻译与阐释,文艺研究,2010,12;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清华国立大学的独特追求,《清华大学学报》第2期,2011;

《重返迷途的教育》,《中国新闻周刊》第23期,2011;

大学作为文化中心,《中国新闻周刊》第28期,2011;

转折点:1924-1926年间北洋体制的崩溃与南方新生力量的崛起,《近代史研究》第4期,2011;

迫不及待追赶心态,《中国新闻周刊》第34期,2011;

巴蜀文化的一些特征——首届海峡两岸历史文化训练营闭幕词,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2011;

“道也是一种方法吗?章太炎、胡适等现代学者关于“一贯性”的新说与论争,《天津社会科学》第5期,2011;

文化交流与文化自信,炎黄纵横4号,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