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紧迫性的议论文
与此同时,果蔬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小西瓜和小番茄(又名珍珠果)已经占据了果蔬摊位,成为热销商品。
这恐怕不是巧合。人们放弃大的,选择小的,是因为小的有小的特点,小的有小的优点。
大不如小,长不如短,这是人们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违背客观实际,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必然被淘汰。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中国先贤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现代科技的发展一再证明了小事的威力:威力巨大的炸弹不再是巨大的大片,而是原子弹;用于医疗的超短波穿透力比短波强,而微波穿透力比短波、超短波强,能杀死深藏于组织中的细菌;以及近年来取得重大突破的强大纳米技术...
我们来看看迷你小说。其实微小说自古就有,只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微型小说开始真正兴起,以轻巧灵动的姿态展现其锋芒。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微小说拥有数百人的创作团队,每年创作数万部作品。这是微型小说在市场上流行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精选微型小说》的月发行量从刚出版时的几千册(1984)跃升到如今的近70万册。
然而,比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更能吸引更多读者的迷你小说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主要不是取决于它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它的质量。微型小说的质量与其本质特征密不可分。作者认为微型小说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学术问题,需要专门讨论。这里我只提出五个字:小、巧、新、奇、深。“小”是指简短易读;“巧妙”指构思巧妙,可读性强;“新”是指题材新颖(能迅速反映现实生活),吸引读者;“奇”是指视角独特,思维开拓;“深刻”是指震撼人灵魂的深刻思想。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深”字,就是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蕴含着伟大的思想,就像原子弹一样。通过引爆读者的阅读和思考,释放出极其强大的“原子能”,震撼人心。这是迷你小说魅力的根源。
由于微型小说兴起和繁荣的历史较短,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商家竞相出版微型小说只是为了盈利,导致市场上微型小说出版物鱼龙混杂,一些短篇小说和散文也打着“微型小说”的旗号。时至今日,文学批评界仍有人将微小说视为“快餐文化”,置之不理。
因此,提高微小说的品位,出版优秀的微小说作品迫在眉睫。为此,我们特别整理编纂了这一系列的《当代微型小说新锐精品方阵》。这个系列的作者滕刚、蔡楠、尹全生、陈永林、薛涛都是微小说领域的新锐,他们属于一个热闹的范畴。他们的作品各有特色,但都是朝气蓬勃,都处于创作的上升期。阅读他们的代表作,不仅可以窥见当代中国微型小说的大致面貌,还可以了解和把握这一新文体的发展方向。
我们期待更多的小说家出现并加入这个方阵。
明星璀璨的小小说时代的到来应该不会太遥远。